CN211082952U -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82952U CN211082952U CN201921716335.8U CN201921716335U CN211082952U CN 211082952 U CN211082952 U CN 211082952U CN 201921716335 U CN201921716335 U CN 201921716335U CN 211082952 U CN211082952 U CN 2110829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body
- wall
- fixedly connected
- valve
- inl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壁顶部的正中固定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中部套接有固定板,阀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顶部靠近阀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出气管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塞,固定塞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环,阀体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二塞孔,出气管顶部的中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远离阀体一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螺丝,螺丝靠近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通过设置的丝杆、导杆使梯形密封塞缓慢移动远离进气管,逐渐释放压力,防止压力过大强行冲开梯形密封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系统或者气压系统上俊辉设置泄压管道,通常泄压管道上还会设置泄压阀或泄压系统来配合泄压管道进行泄压,通常会设置一套自动化的装置来配合泄压管道工作,这种情况多是采用电子元器件和各种传感器实现功能,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安装所需的空间也大,使用起来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壁顶部的正中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中部套接有固定板,所述阀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顶部靠近阀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出气管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阀体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二塞孔,所述出气管顶部的中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阀体一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靠近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阀体内腔底部的正中设置有梯形密封塞,所述梯形密封塞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左右两侧的正中对称开设有第一塞孔,所述阀体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中部套接有第二密封皮圈,所述丝杆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阀体底部的右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中部套接有密封皮圈。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顶部的内壁并延伸至阀体顶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与阀体的壁体紧密贴合,所述进气管的内腔由其顶部和底部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固定板的四侧与阀体四侧的内壁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与固定板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通过钢绳相连接,所述固定塞通过第二塞孔延伸至阀体的内部,所述固定塞与第二塞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固定塞与第一塞孔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螺丝的一端贯穿固定柱并延伸至固定柱另一侧的外部,所述螺丝与固定柱的壁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塞远离螺丝的一端契合固定塞设有第二套环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梯形密封塞顶部的一端由进气管底部的开口延伸至进气管的内部,所述梯形密封塞与进气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丝杆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底部左侧的外壁并延伸至阀体的内部,所述丝杆顶部的一端贯穿移动板底部左侧的外壁并延伸至移动板顶部的外侧,所述丝杆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外攻螺纹,所述丝杆与移动板的壁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杆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底部右侧的外壁并延伸至阀体的内部,所述导杆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板底部右侧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皮圈设置在丝杆与阀体的壁体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皮圈与丝杆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丝杆与皮圈的壁体紧密贴合,所述密封皮圈设置在导杆与阀体的壁体之间,所述密封皮圈与阀体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与密封皮圈的壁体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丝杆、导杆使梯形密封塞缓慢移动远离进气管,逐渐释放压力,防止压力过大强行冲开梯形密封塞,在未工作时,升起移动板使移动板两侧的第一塞孔与阀体上的第二塞孔重合,并用固定塞进行固定,防止气压使移动板下移,通过拧紧螺丝使密封塞抵紧固定塞,梯形密封塞与进气管完全重合,避免固定塞因移动板承载压力产生位移,配合丝杆的动力支持,使得进气管的密封性良好,工作时,通过两侧的螺丝上的密封塞抵住第二塞孔固定塞,使阀体在工作时保持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柱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进气管;3、固定板;4、导杆;5、梯形密封塞;6、第一套环;7、出气管;8、固定塞;9、第一密封皮圈;10、移动板;11丝杆;12、密封塞;13、螺丝;14、固定柱;15、第一塞孔;16、电机;17、底座;18、第二套环;19、第二塞孔;20、第二密封皮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壁顶部的正中固定安装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中部套接有固定板3,阀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出气管7,出气管7顶部靠近阀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6,出气管7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塞8,固定塞8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环18,阀体1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二塞孔19,出气管7顶部的中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4,固定柱14远离阀体1一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螺丝13,螺丝13靠近固定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2,阀体1内腔底部的正中设置有梯形密封塞5,梯形密封塞5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左右两侧的正中对称开设有第一塞孔15,阀体1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丝杆11,丝杆11的中部套接有第二密封皮圈20,丝杆1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7,阀体1底部的右侧设置有导杆4,导杆4的中部套接有密封皮圈9。
进气管2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1顶部的内壁并延伸至阀体1顶部的外部,进气管2与阀体1的壁体紧密贴合,进气管2的内腔由其顶部和底部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固定板3的四侧与阀体1四侧的内壁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进气管2与固定板3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第一套环6与第二套环18通过钢绳相连接,固定塞8通过第二塞孔19延伸至阀体1的内部,固定塞8与第二塞孔19内壁紧密贴合,固定塞8与第一塞孔15相契合,螺丝13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4并延伸至固定柱14另一侧的外部,螺丝13与固定柱14的壁体通过螺纹连接,密封塞12远离螺丝13的一端契合固定塞8设有第二套环18的一端,梯形密封塞5顶部的一端由进气管2底部的开口延伸至进气管2的内部,梯形密封塞5与进气管2的内壁紧密贴合,丝杆11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1底部左侧的外壁并延伸至阀体1的内部,丝杆11顶部的一端贯穿移动板10底部左侧的外壁并延伸至移动板10顶部的外侧,丝杆11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外攻螺纹,丝杆11与移动板10的壁体通过螺纹连接,导杆4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1底部右侧的外壁并延伸至阀体1的内部,导杆4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板10底部右侧的外壁上,第二密封皮圈20设置在丝杆11与阀体1的壁体之间,第二密封皮圈20与丝杆11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第二密封丝杆11与皮圈20的壁体紧密贴合,密封皮圈9设置在导杆4与阀体1的壁体之间,密封皮圈9与阀体1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导杆4与密封皮圈9的壁体紧密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使用时打开固定塞8,同时转动螺丝13使螺丝底端的密封塞12抵住第二塞孔,并启动电机16,丝杆11发生转动,带动移动板10下移,导杆4固定在移动板10,防止移动板10随丝杆11转动,移动板10带动梯形密封塞5缓慢的下移,气体从出气管7溢出,通过导杆4提供导向使移动板10移动顺利稳定,通过设置的丝杆11、导杆4使梯形密封塞5缓慢移动远离进气管2,逐渐释放压力,防止压力过大强行冲开梯形密封塞5,在未工作时,升起移动板10使移动板10两侧的第一塞孔15与阀体上的第二塞孔19重合,并用固定塞8进行固定,防止气压使移动板10下移,通过拧紧螺丝11使密封塞12抵紧固定塞8,梯形密封塞5与进气管2完全重合,避免固定塞8因移动板10承载压力产生位移,配合丝杆11的动力支持,使得进气管2的密封性良好,使用简单,易操作,工作时,通过两侧的螺丝13上的密封塞12抵住第二塞孔19,使阀1在工作时保持密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壁顶部的正中固定安装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中部套接有固定板(3),所述阀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顶部靠近阀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6),所述出气管(7)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塞(8),所述固定塞(8)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环(18),所述阀体(1)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二塞孔(19),所述出气管(7)顶部的中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远离阀体(1)一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螺丝(13),所述螺丝(13)靠近固定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2),所述阀体(1)内腔底部的正中设置有梯形密封塞(5),所述梯形密封塞(5)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左右两侧的正中对称开设有第一塞孔(15),所述阀体(1)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中部套接有第二密封皮圈(20),所述丝杆(1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7),所述阀体(1)底部的右侧设置有导杆(4),所述导杆(4)的中部套接有密封皮圈(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1)顶部的内壁并延伸至阀体(1)顶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2)与阀体(1)的壁体紧密贴合,所述进气管(2)的内腔由其顶部和底部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固定板(3)的四侧与阀体(1)四侧的内壁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2)与固定板(3)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6)与第二套环(18)通过钢绳相连接,所述固定塞(8)通过第二塞孔(19)延伸至阀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塞(8)与第二塞孔(19)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固定塞(8)与第一塞孔(15)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13)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4)并延伸至固定柱(14)另一侧的外部,所述螺丝(13)与固定柱(14)的壁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塞(12)远离螺丝(13)的一端契合固定塞(8)设有第二套环(18)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密封塞(5)顶部的一端由进气管(2)底部的开口延伸至进气管(2)的内部,所述梯形密封塞(5)与进气管(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丝杆(11)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1)底部左侧的外壁并延伸至阀体(1)的内部,所述丝杆(11)顶部的一端贯穿移动板(10)底部左侧的外壁并延伸至移动板(10)顶部的外侧,所述丝杆(11)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外攻螺纹,所述丝杆(11)与移动板(10)的壁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杆(4)顶部的一端贯穿阀体(1)底部右侧的外壁并延伸至阀体(1)的内部,所述导杆(4)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板(10)底部右侧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皮圈(20)设置在丝杆(11)与阀体(1)的壁体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皮圈(20)与丝杆(11)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丝杆(11)与皮圈(20)的壁体紧密贴合,所述密封皮圈(9)设置在导杆(4)与阀体(1)的壁体之间,所述密封皮圈(9)与阀体(1)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导杆(4)与密封皮圈(9)的壁体紧密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16335.8U CN211082952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16335.8U CN211082952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82952U true CN211082952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2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16335.8U Active CN211082952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82952U (zh) |
-
2019
- 2019-10-14 CN CN201921716335.8U patent/CN2110829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99349Y (zh) | 潜艇救生装置 | |
CN211082952U (zh) |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安全压力阀 | |
CN108265759B (zh) |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安全智能液压井盖 | |
CN206861138U (zh) | 一种冷热水用聚丙烯管材组件 | |
CN111271482B (zh) | 一种天然气管道取样阀 | |
CN211077432U (zh) | 一种齿轮齿条式的电驱动真空样品传递杆 | |
CN206647535U (zh) | 一种航天用调节阀 | |
CN110792793A (zh) | 闸阀 | |
CN210440628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圆形拍门 | |
CN211501699U (zh) | 闸阀 | |
CN209082985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 |
CN212203288U (zh) | 一种便于维修的安全阀 | |
CN111701309A (zh) | 一种可拆卸汽车水滤 | |
CN211951478U (zh) | 一种快开式事故放水阀 | |
CN206860850U (zh) | 一种基于多重防护结构的汽车变速箱盖 | |
CN213145390U (zh) | 一种对焊式金属密封蝶阀 | |
CN218031612U (zh) | 液压单向夹具用的保压阀 | |
CN211231789U (zh) | 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电机阀的齿轮腔结构 | |
CN216519671U (zh) | 一种避免泄漏的阀位指示器 | |
CN214601905U (zh) | 一种自吸式镁液保温坩埚 | |
CN104565360A (zh) | 大型密封式罐体正负压一体保护装置 | |
CN214749130U (zh) | 一种管道取样装置 | |
CN221743458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旋塞阀 | |
CN221571926U (zh) | 一种水环境污染多层采样装置 | |
CN205110574U (zh) | 一种一体化立式扣管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