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9476U - 电源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适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89476U CN211089476U CN201922333804.4U CN201922333804U CN211089476U CN 211089476 U CN211089476 U CN 211089476U CN 201922333804 U CN201922333804 U CN 201922333804U CN 211089476 U CN211089476 U CN 2110894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circuit
- power adapter
- circuit board
- bottom plate
- data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底板和布置于底板上的平面变压器模块,该平面变压器模块包括PCB型变压器和变压器绝缘套,变压器绝缘套被构造为能够固定PCB型变压器,并将PCB型变压器以基本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布置于底板的一侧,从而使得变压器绝缘套连同PCB型变压器形成位于底板上一侧的侧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适配器,通过更为合理的电路板及元器件布局,能够有效减小电源适配器的整体体积及占用的空间,更便于用户携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尤其涉及一种整体体积较小以便用户携带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广泛用于诸多电子设备的电源变换设备,尤其常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中。电源适配器的工作原理通常诸如是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符合特定电子设备所需的直流输出。
传统的电源适配器,通常采用一块印刷电路板,并将电源适配器的多个分立的组件或元器件配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各处装配而成。然而,这种组装或装配方式经常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而不利于电源适配器的小型化。
在当今诸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都在以小型化、轻薄化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的背景下,与之配套使用的电源适配器却常存在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等问题。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更利于设备体积小型化以及携带便利的新型电源适配器,以至少部分地消除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源适配器存在结构不够紧凑因而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电源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底板、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元器件的控制电路板、整流电路模块及平面变压器模块,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沿基本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布置于所述底板的中部,从而将所述底板上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空间,所述整流电路模块及所述平面变压器模块分别布置于由所述控制电路板分隔的所述两部分空间中,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布置有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底部具有插接脚,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或插接孔,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将所述插接脚插入所述插接槽或所述插接孔中而固定至所述底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包括协议IC芯片和PWM IC芯片,所述协议IC芯片和所述PWM IC芯片分别封装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部的两个相对的角部区域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协议IC芯片的封装结构的主体部分和所述PWM IC芯片的封装结构的主体部分分别突出于所述两个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还包括用于隔离电磁干扰的光耦元件,所述光耦元件布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且靠近上方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还包括数据接口装置,所述数据接口装置布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靠近一侧边缘处,并且所述数据接口装置的远端延伸超出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边缘及所述底板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数据接口装置布置于所述协议IC芯片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接口装置包括Type-A接口和/或Type-C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和顶盖,所述壳体将所述底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整流电路模块及所述平面变压器模块容纳于其中,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数据接口开口,所述数据接口装置的远端至少延伸至所述数据接口开口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贴设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所述两个表面中的任意一个表面附近的电容,所述电容具有圆柱形的形状。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适配器,通过更为合理的电路板及元器件布局,能够有效减小电源适配器的整体体积及占用的空间,更便于用户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源适配器的内部布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源适配器的内部布置的分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源适配器的内部布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其中单独示出整流电路模块和横向放置的电容。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源适配器中的控制电路板的两侧表面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源适配器的部分组件的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 2:控制电路板
3:整流电路模块 4:变压器本体
5:变压器绝缘套 6:电容
7:壳体 8:顶盖
9:LED电路板 11:熔断器
21:数据接口装置 22:光耦元件
23:PWM IC芯片 24:协议IC芯片
25:插接脚 31:整流模块电容模组
32:整流桥电路 81:数据接口开口
82:灯孔 91:LED单元
92:导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为示例性的,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的其他类似情形也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方向性的术语,例如“左”、“右”、“上”、“下”、“前”、“后”等,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
参考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底板1、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元器件的控制电路板2、整流电路模块3及平面变压器模块。其中,平面变压器模块可分为变压器本体4和变压器绝缘套5两个主要部分,包含变压器的电路、绕组、磁芯等必要部分的变压器本体4通过变压器绝缘套5与其他部分绝缘隔离,并可经由变压器绝缘套5安装或布置于底板1之上。
其中,控制电路板2沿基本垂直于底板1的方向布置于底板1的中部,从而将底板1上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空间,整流电路模块3及平面变压器模块分别布置于由控制电路板2分隔的两部分空间中。尤其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板2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布置有IC芯片等控制电路元器件。应理解的是,图4中的左右两边分别示出了控制电路板2的两个相对表面。
通过上述方式,可将控制电路板2大致直立地布置于底板1上,而可占据较少的底板面积,由此可使得电源适配器采用总面积相对较小的底板1进行装配,并充分利用相对于底板1而言的垂直空间布置电源适配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利用该控制电路板2可将电源适配器上的不同部分所属的元器件分开布置,以便于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板2的底部具有插接脚25,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或插接孔(图中未示出),控制电路板2通过将插接脚25插入插接槽或插接孔中而固定至底板1上。这种构造有利于控制电路板2垂直于底板1的牢固的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尤其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元器件包括协议IC芯片24和PWM IC芯片23,协议IC芯片24和PWM IC芯片23分别封装于控制电路板2上部的两个相对的角部区域中。其中优选地,协议IC芯片24的封装结构的主体部分和PWM IC芯片23的封装结构的主体部分可分别突出于控制电路板2的两个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尤其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元器件还包括用于隔离电磁干扰的光耦元件22,光耦元件22布置于控制电路板2的一个表面且靠近上方边缘。并且,优选地,控制电路元器件还包括数据接口装置21,数据接口装置21布置于控制电路板2上靠近一侧边缘处,并且数据接口装置21的远端延伸超出控制电路板2的边缘及底板1的边缘。
通过如上的布置,控制电路板2上布置或封装的控制电路元器件或者电路部分可至少部分地位于直立于底板1而安装的控制电路板2的上部边缘区域及一侧边缘区域,由此,可适当地避开底板1上的相应区域中布置或封装的电路部分或元器件。
换言之,采用如上优选布置,将有助于在电源适配器的具体设计中,使得电源适配器的各个组件之间,尤其是诸如布置于控制电路板2上的组件和布置于邻近控制电路板2的底板1区域上的组件之间得以通过适当地交错布置,以尽可能减少相邻组件之间的间隙及由此带来的空间浪费。这样,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更为紧凑的元器件布局,从而压缩电源适配器的整体尺寸或整体体积,使其更便于携带。
与此类似的,如图3和图5所示,整流电路模块3封装有横向延伸的整流模块电容模组31和整流桥电路32,其中,整流模块电容模组31的封装位置可在其下留有一定的空间或者说留有一定的高度,留出的空间供在底板1上相应区域布置熔断器11。这样,同样利用交错布置,使得内部结构更为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数据接口装置21布置于协议IC芯片24的下方。其中,数据接口装置21可设计为包括Type-A接口或者Type-C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电源适配器还包括贴设于控制电路板2的两个表面中附近的电容6,电容6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其中,根据电容6的尺寸不同,可将其纵向或横向布置,也可将两个或多个较小尺寸的电容6并排布置,以充分利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7和顶盖8,壳体7将底板1、控制电路板2、整流电路模块3及平面变压器模块容纳于其中,顶盖8上开设有数据接口开口81,数据接口装置21的远端至少延伸至数据接口开口81中。并且,可选地,如图5所示,还可在控制电路板2的与整流电路模块3相同的一侧大致直立地布置有LED电路板9,其上布置LED单元91,该LED单元91对准导光件92及灯孔82,经由导光件92将该LED单元91发出的光传输至灯孔82向电源适配器外发出,从而起到提示用户电源适配器的开关状态的作用。
通过上述结构,可提供数据接口装置21、LED单元91和顶盖8之间更为紧凑的结构,进一步压缩电源适配器整体的尺寸。
基于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元器件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充分,电源适配器整体体积较小,便于用户携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底板、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元器件的控制电路板、整流电路模块及平面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沿基本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布置于所述底板的中部,从而将所述底板上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空间,所述整流电路模块及所述平面变压器模块分别布置于由所述控制电路板分隔的所述两部分空间中,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布置有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底部具有插接脚,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或插接孔,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将所述插接脚插入所述插接槽或所述插接孔中而固定至所述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包括协议IC芯片和PWM IC芯片,所述协议IC芯片和所述PWM IC芯片分别封装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部的两个相对的角部区域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IC芯片的封装结构的主体部分和所述PWM IC芯片的封装结构的主体部分分别突出于所述两个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还包括用于隔离电磁干扰的光耦元件,所述光耦元件布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且靠近上方边缘。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元器件还包括数据接口装置,所述数据接口装置布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靠近一侧边缘处,并且所述数据接口装置的远端延伸超出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边缘及所述底板的边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数据接口装置布置于所述协议IC芯片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装置包括Type-A接口和/或Type-C接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和顶盖,所述壳体将所述底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整流电路模块及所述平面变压器模块容纳于其中,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数据接口开口,所述数据接口装置的远端至少延伸至所述数据接口开口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贴设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所述两个表面中的任意一个表面附近的电容,所述电容具有圆柱形的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33804.4U CN211089476U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电源适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33804.4U CN211089476U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电源适配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89476U true CN211089476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24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33804.4U Active CN211089476U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电源适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89476U (zh)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22333804.4U patent/CN2110894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124888A (en) | Electric circuit apparatus | |
US20090091897A1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Frame Pack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US9332664B2 (en) | Wiring device with integrated direct current output | |
GB2399466A (en) |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 |
US10660243B2 (en) |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heat-dissipation module | |
US5568365A (en) | High output, compact power supply | |
JP3238086U (ja) | 電源アダプタ | |
CN211089476U (zh) | 电源适配器 | |
CN213846302U (zh) | 电子终端充电器 | |
CN214626409U (zh) | 充电器 | |
US20040201973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natural convection structure | |
US20030013332A1 (en) | Structure of plug-i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 |
US11737219B2 (en) | Power adapter | |
CN116566026A (zh) | 一种多口大功率电源 | |
CN211296580U (zh) | 电源适配器 | |
CN211127599U (zh) | 电源适配器 | |
CN211556931U (zh) | 一种充电装置 | |
CN214205975U (zh) | 一种充电器 | |
CN210864485U (zh) | 平板电脑 | |
US12010804B2 (en) | Power receptacle | |
CN221178000U (zh) | 板卡组件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 |
CN219392578U (zh) | 一种方便组合的迷你主机 | |
CN218941593U (zh) | 一种新型器件堆叠结构的电源 | |
US20080002378A1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frame pack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CN112752403A (zh) | 一种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