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8053U - 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78053U CN211078053U CN201921730525.5U CN201921730525U CN211078053U CN 211078053 U CN211078053 U CN 211078053U CN 201921730525 U CN201921730525 U CN 201921730525U CN 211078053 U CN211078053 U CN 2110780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ed circuit
- circuit board
- reactor
- electronic module
- direct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Structures For Moun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所述电子模块包括印制电路板、固定组件、至少一个直流电抗器以及至少一个电容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具有连接电路、输出端子、至少一组第一焊孔以及至少一组第二焊孔,且所述输出端子、第一焊孔以及第二焊孔分别与所述连接电路导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抗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且每一所述直流电抗器的连接端子焊接到一组所述第一焊孔;每一所述电容器的连接端子焊接到一组所述第二焊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直流电抗器与电容器集成到同一印制电路板,减少了驱动板的外部电气连接,提高了驱动板的可靠性;同时,可避免驱动板的变形,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梯控制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电梯控制器,其控制部分一般主要包括主控板、驱动板、电容板、电源板等集成电路板以及整流桥、直流电抗器等器件,其中直流电抗器与电容板分别单独与驱动板进行安装连接。
在上述电梯控制器中,由于直流电抗器及电容板分别通过螺钉与驱动板固定安装,导致驱动板的外部电气连接较多。
并且,在上述电梯控制器中,直流电抗器四个铜螺柱通过两个刚性支架组合后与驱动板固定连接,由于两个支架的尺寸公差及平面度均难以控制,安装后易导致驱动板发生拉伸或挤压变形,使整机的质量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直流电抗器和电容板分别独立安装到驱动板导致驱动板的外部电气连接较多,以及易导致驱动板发生拉升或挤压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模块,包括印制电路板、固定组件、至少一个直流电抗器以及至少一个电容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具有连接电路、输出端子、至少一组第一焊孔以及至少一组第二焊孔,且所述输出端子、第一焊孔以及第二焊孔分别与所述连接电路导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抗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且每一所述直流电抗器的连接端子焊接到一组所述第一焊孔;每一所述电容器的连接端子焊接到一组所述第二焊孔。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抗器和所述电容器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侧,所述输出端子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侧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电路包括多个电子元器件,且所述多个电子元器件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所述输出端子所在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电抗器支架,且所述直流电抗器通过所述电抗器支架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电抗器支架包括底框、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框的两个相对的边上;
所述底框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抗器安装位,且每一所述直流电抗器安装在所述电抗器安装位内;
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二凸耳;所述电抗器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具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一凸耳上具有螺母柱,所述第二凸耳上具有螺纹孔,所述电抗器支架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且每一所述第一螺钉穿过一个所述固定孔并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一凸耳上的一个所述螺母柱,每一所述第二螺钉穿过一个所述固定孔并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二凸耳上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控制器,包括驱动板,所述电梯控制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模块,且所述电子模块通过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驱动板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子包括多个导电螺柱,且所述导电螺柱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所述驱动板上具有位置分别与所述多个导电螺柱对应的通孔焊盘,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到驱动板,且每一第三螺钉穿过一个通孔焊盘后螺纹连接到一个导电螺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直流电抗器与电容器集成到同一印制电路板,省去了直流电抗器与驱动板的安装连接,减少了驱动板的外部电气连接,提高了驱动板的可靠性;同时,由于规避了直流电抗器与驱动板的直接连接,可避免驱动板的变形,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器中驱动板、直流电抗器以及电容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器中驱动板、直流电抗器以及电容器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模块的示意图,该电子模块可应用于电梯控制器,并安装固定到电梯控制器的驱动板。本实施例的电子模块包括印制电路板11、固定组件、两个直流电抗器12以及两个电容器13,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直流电抗器12以及电容器13的数量,例如该电子模块可仅包括一个直流电抗器12,也可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直流电抗器12;该电子模块可仅包括一个电容器13,也可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电容器13。
上述印制电路板11上具有连接电路、输出端子、至少一组第一焊孔以及至少一组第二焊孔,且上述输出端子、第一焊孔以及第二焊孔分别与连接电路导电连接。直流电抗器12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到印制电路板11,且每一直流电抗器12的连接端子121焊接到一组第一焊孔;每一电容器13的连接端子焊接到一组第二焊孔,即每一直流电抗器12和每一电容器13分别与印制电路板11上的连接电路导电连接。当该电子模块应用到电梯控制器时,可通过印制电路板11上的输出端子与电梯控制器的驱动板导电连接。上述第一焊孔和第二焊孔为印制电路板11上带焊盘的通孔,且上述焊盘与连接电路导电连接。
在制备上述电子模块时,可先将直流电抗器12固定到印制电路板11上,然后在波峰焊工序中同时进行直流电抗器12与电容器13的焊接,使印制电路板11、直流电抗器12以及电容器13组成一个整体。
上述电子模块将直流电抗器12与电容器13集成到同一印制电路板11,从而无需再将直流电抗器12连接到电梯控制器的驱动板,即省去了直流电抗器12与驱动板的安装连接,减少了驱动板的外部电气连接,提高了驱动板的可靠性;同时,由于规避了直流电抗器与驱动板的直接连接,可避免驱动板的变形,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直流电抗器12和电容器13可位于印制电路板11的第一侧,而印制电路板11上的输出端子则位于印制电路板11的第二侧的表面。在将电子模块与电机控制器的驱动板连接时,可使印制电路板11的第二侧的表面朝向驱动板,而使印制电路板11的第一侧表面背向驱动板。由于电容器13的高度与直流电抗器12的高度大于输出端子的高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在电子模块安装到驱动板时,减小印制电路板11与驱动板的间距,节省电子模块的安装空间,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印制电路板11上的连接电路包括多个电子元器件,且该多个电子元器件可焊接在印制电路板的输出端子所在的表面(即第二侧表面)。该结构同样可减小印制电路板11与驱动板的间距,节省电子模块的安装空间。印制电路板11上的输出端子具体可由焊接在印制电路板的第二侧表面的导电螺柱15构成,从而印制电路板11可通过螺钉固定到驱动板等,同时实现与驱动板的导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固定组件可包括电抗器支架,直流电抗器12通过电抗器支架固定到印制电路板11。通过电抗器支架,可提高直流电抗器12与印制电路板11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具体地,上述电抗器支架可由塑胶件构成(也可由钣金件构成),其包括底框141、第一侧板142以及第二侧板143,其中第一侧板142和第二侧板143分别垂直连接在底框141的两个相对的边上,例如第一侧板142和第二侧板143可平行。底框141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抗器安装位,且每一直流电抗器12安装在一个电抗器安装位内。上述电抗器安装位可以为底框141上的开孔,且该开孔的形状和尺寸与直流电抗器12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匹配。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电抗器安装位也可采用其他形式。
上述第一侧板142的顶部具有向远离第二侧板143的方向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凸耳144,第二侧板143的顶部具有向远离第一侧板142的方向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二凸耳145;电抗器支架通过第一凸耳144和第二凸耳145固定到印制电路板11。当电抗器支架由钣金件构成时,上述第一凸耳144可直接由第一侧板142的顶部边缘弯折而成,类似地,第二凸耳145可直接由第二侧板143的顶部边缘弯折而成。上述电抗器支架,不仅可以实现直流电抗器12的稳定固定,而且生产加工方便。
上述印制电路板11上可具有多个固定孔,相应地,第一凸耳144上具有一个或多个螺母柱146,第二凸耳145上具有螺纹孔,电抗器支架通过第一螺钉16和第二螺钉17固定到印制电路板11,且每一第一螺钉16穿过一个固定孔并螺纹连接到第一凸耳144上的一个螺母柱146,每一第二螺钉17穿过一个固定孔并螺纹连接到第二凸耳145上的螺纹孔。螺钉固定方式不仅可实现稳定固定,而且拆、装快捷方便。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电抗器支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到印制电路板11,例如卡扣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控制器,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控制器包括驱动板21以及如图1所示的电子模块,且电子模块通过印制电路板11上的输出端子与驱动板21导电连接。在组装时,可直接将电子模块固定到驱动板,直流电抗器12及电容器13不再分别与驱动板21进行安装连接,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抗器与驱动板的连接,直接减少了驱动板的外部电气连接,从而提高了驱动板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印制电路板的输出端子可包括多个导电螺柱15,且这些导电螺柱15分别焊接在印制电路板11上;相应地,驱动板21上具有位置分别与多个导电螺柱15对应的通孔焊盘,印制电路板11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到驱动板21,且每一第三螺钉穿过一个通孔焊盘后螺纹连接到一个导电螺柱15,即通过第三螺钉与导电螺柱15同时实现印制电路板11的导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制电路板、固定组件、至少一个直流电抗器以及至少一个电容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具有连接电路、输出端子、至少一组第一焊孔以及至少一组第二焊孔,且所述输出端子、第一焊孔以及第二焊孔分别与所述连接电路导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抗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且每一所述直流电抗器的连接端子焊接到一组所述第一焊孔;每一所述电容器的连接端子焊接到一组所述第二焊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抗器和所述电容器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侧,所述输出端子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路包括多个电子元器件,且所述多个电子元器件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所述输出端子所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电抗器支架,且所述直流电抗器通过所述电抗器支架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支架包括底框、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框的两个相对的边上;
所述底框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抗器安装位,且每一所述直流电抗器安装在所述电抗器安装位内;
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具有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二凸耳;所述电抗器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具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一凸耳上具有螺母柱,所述第二凸耳上具有螺纹孔,所述电抗器支架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固定到所述印制电路板,且每一所述第一螺钉穿过一个所述固定孔并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一凸耳上的一个所述螺母柱,每一所述第二螺钉穿过一个所述固定孔并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二凸耳上的螺纹孔。
7.一种电梯控制器,包括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模块,且所述电子模块通过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驱动板导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子包括多个导电螺柱,且所述导电螺柱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所述驱动板上具有位置分别与所述多个导电螺柱对应的通孔焊盘,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到驱动板,且每一第三螺钉穿过一个通孔焊盘后螺纹连接到一个导电螺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0525.5U CN211078053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0525.5U CN211078053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78053U true CN211078053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30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30525.5U Active CN211078053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78053U (zh)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21730525.5U patent/CN2110780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9212311A (ja) | 電子機器 | |
CN101577262A (zh) | 功率半导体模块系统 | |
JP2007336761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09141162A (ja) | 回路基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US20170352495A1 (en) | Capacitor module | |
CN100562216C (zh) | 用于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 |
EP0295310A1 (en) | Terminals for conn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CN211078053U (zh) | 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 |
US6574116B2 (en) | Inverter capacitor module and inverter | |
CN211294877U (zh) | 电容模块及伺服驱动器 | |
JP4632353B2 (ja) | 蓄電素子の接続構造および蓄電素子モジュール | |
CN110723606A (zh) | 电子模块、电梯控制器及电梯控制器装配方法 | |
JP2013179011A (ja) | 回路基板 | |
CN211481659U (zh) | 控制器 | |
JP2003264354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基板 | |
EP4050978B1 (en) | Power converter | |
JP2021048245A (ja) | 電気部品、及び電気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N214589341U (zh) | 一种电气连接部件 | |
CN209787030U (zh) | 功率单元及高压变频器 | |
JP2020022235A (ja) |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バスバ | |
CN219679003U (zh) | 集成化模块及电机控制器 | |
CN219779228U (zh) | 接线端子、接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221805276U (zh) | 一种基于dp-eps的电感底座结构 | |
CN220915623U (zh) | 多功能模块合一车用控制装置 | |
CN220755361U (zh) |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屏蔽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