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7139U - 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67139U CN211067139U CN201921730052.9U CN201921730052U CN211067139U CN 211067139 U CN211067139 U CN 211067139U CN 201921730052 U CN201921730052 U CN 201921730052U CN 211067139 U CN211067139 U CN 2110671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supporter
- positioning
- opening device
- to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开口装置手术空间和视野有限的问题。本变距式开口装置,包括把手支架、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所述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均呈长条状且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均设置在把手支架上且能够相对平移,所述支撑体一和/或支撑体二还能够在两者的平移面内相对把手支架摆动,所述把手支架上还设有能够使所述支撑体一和/或支撑体二摆动后定位的定位件一。本开口装置集成了两侧同步张开和单侧张开的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对患者嘴巴两侧同步张开、单侧张开以及两侧同步张开与单侧张开配合等多种应用方式,适用性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开口器,又称张口器,是用于呼吸困难或者神志不清需洗胃、又或者口腔科牙齿护理手术以及其他口腔手术等医疗过程中撑开口腔的器械。现有传统的开口器一般均呈“U”形,开口器的两个端部分别固接有一个手柄。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该开口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口腔医疗院所使用,特别适合在口腔医疗手术中使用。但是该开口器只是简单的对口腔进行支撑固定,其开口的程度无法根据不同的医疗需求以及患者情况进行调节,适用性和舒适性差。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820850321.4)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口腔科正畸开口器包括:两个托板,两个所述托板为弧形结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固定于所述托板,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驱动杆、第一调节板、滑套、滑杆、第二调节板和轴承,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分别固定于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托板,所述轴承嵌入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内部,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轴承卡合,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转动连接,所述滑套与所述滑杆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相对端,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套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贯穿于所述滑套延伸至所述滑杆的内部,且所述滑杆与所述驱动杆之间螺纹连接。该开口器两个托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便于不同的人群使用,使患者的嘴唇部位的张力可以调节,大大提高了操作灵活性,提好了使用舒适度。
但上述的开口器仍存在以下缺陷:而上述的开口器虽然能够实现开口的大小调节,但是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患者以及同年龄段不同的患者,其嘴巴的张力极限也是不同的,而有些手术则需要病人的嘴巴张的较大,但这往往又超出的病人的嘴巴张力极限,从而导致手术的空间和视野有限,操作较为困难,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影响了手术的效率,甚至会影响手术的效果。
为了有足够的手术空间和视野,常规的做法是采用上述开口器强行继续张开患者的嘴巴至满足要求,上述的做法会对人体嘴部的组织造成损伤,比如肌肉拉伤、撕裂或者脱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因病人嘴巴张力极限导致手术空间和视野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包括把手支架、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所述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均呈长条状且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均设置在把手支架上且能够相对平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一和/或支撑体二还能够在两者的平移面内相对把手支架摆动,所述把手支架上还设有能够使所述支撑体一和/或支撑体二摆动后定位的定位件一。
本开口装置使用时,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用于伸入患者嘴巴里,患者的上颚牙齿抵靠在支撑体一上,下颚牙齿抵靠在支撑体二上,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的两端均分别位于嘴巴的两侧,通过调整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相对平移能够实现嘴巴张开的幅度。同时本开口装置的支撑体一和/或支撑体二还能够在两者的平移面内相对把手支架摆动,从而通过转动能够实现单侧的间距调节,使得患者嘴巴一侧的张开幅度较大,另一侧的张开幅度较小,而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嘴巴单侧能够张开的幅度极限要远大于嘴巴两侧同步张开的幅度极限,张开到合适幅度后再通过定位件一定位。即本开口装置集成了两侧同步张开和单侧张开的功能于一体,克服了技术偏见,通过充分利用人体的组织结构的特性,相比现有的开口器提升了人体嘴巴能够张开的幅度的极限值,从而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对该侧进行手术操作,完了之后再调整另一侧进行手术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同时本开口装置的特殊结构设计也使得其调节的方式更加的丰富,适用的医疗场合更广泛。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支撑体一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把手支架上,所述把手支架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能够控制并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支撑体一的摆动,从而能够根据需求控制患者嘴巴单侧张开,相比与两侧同步张开且能够张开的幅度更大,从而能够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滑动穿设在所述把手支架上,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支撑体一固定,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上且该端固定有上述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使用时,拉动齿条,通过齿轮和齿轮的配合作用能够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支撑体一相对把手支架摆动,从而能够根据需求控制患者嘴巴单侧张开,操作简便,相比与两侧同步张开且能够张开的幅度更大,从而能够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定位件一为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的中部铰接在把手支架上,所述定位卡板的一端具有锁止卡齿一,所述齿条上设有若干锁止卡齿二,所述定位卡板的另一端与把手支架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定位卡板上的锁止卡齿一与齿条上的其中一个锁止卡齿二相互啮合。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定位卡板上的锁止卡齿一与齿条上的锁止卡齿二相互啮合,从而能够使得齿条与齿轮之间处于卡死状态,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之间保持固定的张开幅度。调节时,只需按下定位卡板,定位卡板克服弹性力作用绕铰接点向上摆动,锁止卡齿一脱离锁止卡齿二解除锁定,然后再拉动齿条,通过齿轮和齿轮的配合作用就能够带动支撑体一摆动实现患者嘴巴单侧张开幅度的调节,操作简便,相比与两侧同步张开且能够张开的幅度更大,从而能够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把手支架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支架和连接在本体支架一侧的侧部支架,所述侧部支架内具有安装腔,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两端均滑动穿出安装腔外。侧部支架的设置,便于齿轮和齿条安装,避免对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的使用造成干涉。
作为替代方案,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把手支架上,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支撑体一固定,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上且该端固定有上述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传动配合。使用时,转动蜗杆,通过蜗杆与蜗轮的配合作用能够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支撑体一相对把手支架摆动,从而能够根据需求控制患者嘴巴单侧张开,操作简便,相比与两侧同步张开且能够张开的幅度更大,从而能够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支撑体二滑动连接在所述本体支架上,所述本体支架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体二沿本体支架平移且平移后实现定位的操控组件。通过操控组件能够控制支撑体二相对支撑体一平移并定位,从而能够实现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的两侧间距同步调整,从而使得本开口器能够实现对患者嘴巴两侧同步张开、单侧张开以及两侧同步张开与单侧张开配合等多种应用方式,适用性更广。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作手柄和滑动条,所述滑动条沿本体支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本体支架上,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部铰接在把手支架上,且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部具有凸出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上具有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上具有传动齿一,所述滑动条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传动齿二,所述传动齿一和传动齿二相啮合,所述支撑体二固定在滑动条上,所述操控组件还包括能够对滑动条进行定位的定位件二。使用时,先将定位件二解除对滑动条的定位,然后按动操作手柄能够使得摆动部绕铰接点摆动,通过摆动部弧形面上的传动齿一与滑动条上传动齿二的配合作用推动滑动条沿本体支架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支撑体二在本体支架上相对支撑体一平移,从而实现将患者嘴巴两侧同步张开,当调整至所需的张开幅度时,再将定位件二对滑动条重新定位接即可,操作简便。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定位件二为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具有两个且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摆动部的两侧,所述定位块呈长条状,所述定位块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本体支架上,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具有朝滑动条方向凸出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限位齿且限位齿卡入传动齿二内,所述定位块上具有限位齿的一端还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摆动部上还具有向两侧凸出的联动条,所述联动条伸入对应的开口槽内,所述联动条与所述开口槽远离滑动条的一侧侧壁贴靠,所述联动条与所述开口槽的另一侧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固定在本体支架上,所述传动齿一、传动齿二和限位齿均为斜齿,所述定位块采用弹性塑料制成。
正常状态下,两侧定位块上的限位齿卡入传动齿二内,从而将传动齿一和传动齿二锁死使得两侧不能实现传动,当需要调节时,只需按动一下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上的摆动部能够绕铰接处摆动,摆动部一侧的联动条向上摆动从而推动与对应的定位块的端部绕铰接处向上摆动,该定位块上的限位齿脱离传动齿二,该定位块的另一端形变产生弹性力。摆动部另一侧的联动条向下摆动,由于该联动条与对应定位块上的开口槽的下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联动条与定位块之间没有传动关系,同时摆动部在摆动时,摆动部弧形面上的传动齿一与传动齿二配合对滑动条有一个推力,由于限位齿和传动齿二均为斜齿,通过斜齿斜面的配合,在该推力的作用下能够推动该定位块具有限位齿的一端绕铰接处向上摆动解除限定,该定位块的另一端形变产生弹性力,滑动条滑动一个传动齿的位置,然后通过定位块的形变弹性力的作用,两定位块复位,两限位齿重新卡入传动齿二内共同实现定位。按照以上的操作类推,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支撑体二相对支撑体一平移,操作方便,而且每按一下操作手柄,相当于支撑体二平移了一个传动齿二的距离,调整的距离能够精确感知。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本体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条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条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伸出滑动槽的槽口与所述支撑体二相固连,所述滑动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贯穿本体之间的让位口,所述摆动部穿过让位口伸入滑动槽内,所述定位块嵌设在所述让位口内。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操控组件与支撑体一以及支撑体二分别位于本体支架的两侧,不会发生干涉,同时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把手支架还包括操作板,所述本体支架上还具有限位柱,所述操作板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柱上,所述操作板上开设有呈条形的让位孔,所述操作手柄部分嵌入让位孔内且操作手柄的中部铰接在让位孔的内壁上,所述操作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端与本体支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操作板的中部具有凸出的弧形抵靠部,所述弧形抵靠部位于操作手柄与操作板的铰接处靠近操作板自由端的一侧,所述弧形抵靠部的弧形顶部抵靠在本体支架上,所述操作板采用弹性塑料材料制成。操作手柄铰接在操作板上,使用完了之后,向下按动操作板的自由端,通过杠杆原理,操作板的另一端能够向上摆动,从而带动操作手柄整个向上移动,两个定位块的限位齿以及操作手柄上的传动齿一均与滑动条上的传动齿二脱离,从而能够直接推动滑动条滑动,使得支撑体二能够平移复位。而且,由于操作板相对自由端的另一端是固定在限位柱上的,因此,操作板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向上摆动时发生了弹性形变,在自由端的按压力消失后,操作板能够自动复位,从而带动整个操作手柄复位。通过操作板的设置,使得操作更加的简便。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滑动槽的槽口两侧还具有向内翻折的定位翻边,所述滑动条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且与所述定位翻边相贴靠,所述滑动条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支撑体二相固定,另一端具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呈凸字型,所述安装块嵌设在所述安装槽内且安装块上的两台阶面分别贴靠在两定位翻边上,所述滑动槽一端贯穿所述本体支架。安装块嵌装在滑动条的安装槽内并通过定位翻边卡接定位,同时,滑动槽的一端又是贯穿本体支架的,从而使得支撑体二与滑动条之间实现了可拆连接,便于更换。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均呈弧形,所述支撑体一的两侧均具有朝远离支撑体二方向翻折形成的限位翻边一,所述支撑体二的两侧均具有朝远离支撑体一方向翻折形成的限位翻边二。弧形的设计,符合人体的嘴部轮廓设计,限位翻边一和限位翻边二的设计,能够与牙齿抵靠,防止患者无意识将整个开口器从口中吐出影响治疗。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支撑体一和/或支撑体二上还设有捆绑件。捆绑件可以为绑带或魔术贴,便于将整个开口器固定在患者的头部。
在上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中,所述操作手柄上还具有若干着力槽,所述着力槽呈弧形且若干着力槽之间形成连续的波纹状结构。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操作更加舒适,手感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变距式开口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开口装置集成了两侧同步张开和单侧张开的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对患者嘴巴两侧同步张开、单侧张开以及两侧同步张开与单侧张开配合等多种应用方式,适用性更广。
2、通过转动实现单侧调节的设计,充分利用了人体的组织结构的特性,相比现有的开口器提升了人体嘴巴能够张开的幅度的极限值,从而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对该侧进行手术操作,完了之后再调整另一侧进行手术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3、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弧形结构设计,符合人体的嘴部轮廓设计,比较舒适,限位翻边一和限位翻边二的设计,能够与牙齿抵靠,防止患者无意识将整个开口器从口中吐出影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变距式开口装置的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变距式开口装置的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处于两侧同步张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变距式开口装置的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处于左侧张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变距式开口装置的支撑体一和支撑体二处于右侧张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变距式开口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6是本变距式开口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7是本体支架的立体图。
图8是支撑体二的立体图。
图9是滑动条的立体图。
图中,1、把手支架;1a、本体支架;1a1、滑动槽;1a2、让位口;1a3、定位翻边;1b、侧部支架;1b1、安装腔;1c、操作板;1c1、让位孔;2、支撑体一;2a、限位翻边一;3、支撑体二;3a、限位翻边二;4、定位件一;4a、定位卡板;4a1、锁止卡齿一;5、转轴;6、齿条;6a、锁止卡齿二;7、齿轮;8、弹性件;9、操作手柄;9a、摆动部;9a1、传动齿一;9a2、联动条;10、滑动条;10a、传动齿二;10b、安装槽;11、定位块;11a、定位部;11a1、限位齿;11b、开口槽;12、限位柱;13、连接杆;14、安装块;15、捆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本变距式开口装置,包括把手支架1、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均呈长条状且相对设置,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均设置在把手支架1上且能够相对平移,支撑体一2和/或支撑体二3还能够在两者的平移面内相对把手支架1摆动,把手支架1上还设有能够使支撑体一2和/或支撑体二3摆动后定位的定位件一4。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一2能够在两者的平移面内相对把手支架1摆动。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均呈弧形,符合人体的嘴部轮廓设计。支撑体一2的两侧均具有朝远离支撑体二3方向翻折形成的限位翻边一2a,支撑体二3的两侧均具有朝远离支撑体一2方向翻折形成的限位翻边二3a,限位翻边一2a和限位翻边二3a能够与牙齿抵靠,防止患者无意识将整个开口器从口中吐出影响治疗。支撑体二3上还设有捆绑件15,捆绑件15可以为绑带或魔术贴,便于将整个开口器固定在患者的头部。
具体地说,把手支架1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支架1a、操作板1c和连接在本体支架1a一侧的侧部支架1b,支撑体一2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在侧部支架1b上,侧部支架1b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转轴5转动的驱动组件。
如图5所示,侧部支架1b内具有安装腔1b1,驱动组件包括齿条6和齿轮7,齿条6滑动穿设在安装腔1b 1内且两端均滑动穿出安装腔1b1外。转轴5一端与支撑体一2固定,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部支架1b上且该端伸入安装腔1b1内固定有齿轮7,齿条6与齿轮7相啮合。侧部支架1b的上端面还开设有容纳槽,定位件一4为定位卡板4a,定位卡板4a的中部铰接在容纳槽的两侧壁上。容纳槽的底部还开设有与安装腔1b1连通的通口,定位卡板4a的一端具有锁止卡齿一4a1,齿条6的相对设有啮齿一侧的背面上设有若干锁止卡齿二6a,定位卡板4a的另一端与容纳槽的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件8,且在弹性件8的作用下定位卡板4a上的锁止卡齿一4a1能够穿过通口伸入安装腔1b1内与齿条6上的其中一个锁止卡齿二6a相互啮合。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为弹簧,定位卡板4a和容纳槽的底壁上均具有连接柱,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连接柱上。
更进一步地说,如图6-9所示,本体支架1a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支撑体二3沿本体支架1a平移且平移后实现定位的操控组件,操控组件包括操作手柄9、滑动条10和定位件二。本体支架1a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1a1,滑动槽1a1一端贯穿本体支架1a。滑动槽1a1的槽口两侧还具有向内翻折的定位翻边1a3,滑动条10滑动穿设在滑动槽1a1内与定位翻边1a3相贴靠。滑动条10上开设有安装槽10b,安装槽10b内嵌设有安装块14,安装块14呈凸字型,安装块14上的两台阶面分别贴靠靠在两定位翻边1a3上,安装块14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伸出滑动槽1a1的槽口与支撑体二3相固连,从而使得支撑体二3与滑动条10之间实现了可拆连接,便于更换。本体支架1a的一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滑动槽1a1连通的观察窗口,滑动条10上设置有刻度,通过观察窗口能够贯穿滑动条10移动的距离。
本体支架1a上还具有限位柱12,操作板1c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柱12上,操作板1c的中部具有凸出的弧形抵靠部,弧形抵靠部的弧形顶部抵靠在本体支架1a上,操作板1c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端与本体支架1a之间具有间隙,操作板1c采用弹性塑料材料制成。
操作板1c上开设有呈条形的让位孔1c 1,操作手柄9部分嵌入让位孔1c1内且操作手柄9的中部铰接在让位孔1c1的内壁上,弧形抵靠部位于操作手柄9与操作板1c的铰接处靠近操作板1c自由端的一侧。操作手柄9的中部具有凸出的摆动部9a,摆动部9a上具有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上具有传动齿一9a1,滑动条10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传动齿二10a,滑动槽1a1的底壁上开设有贯穿本体之间的让位口1a2,摆动部9a穿过让位口1a2伸入滑动槽1a1内且传动齿一9a1和传动齿二10a相啮合。
定位件二为定位块11,定位块11呈长条状且采用弹性塑料制成。定位块11具有两个且两个定位块11分别位于摆动部9a的两侧,两个定位块11均嵌设在让位口1a2内。定位块11的中部铰接在本体支架1a上,定位块11的一端具有朝滑动条10方向凸出定位部11a,定位部11a上设有限位齿11a1且限位齿11a1卡入传动齿二10a内。定位块11上具有限位齿11a1的一端还开设有开口槽11b,摆动部9a上还具有向两侧凸出的联动条9a2,联动条9a2伸入对应的开口槽11b内,联动条9a2与开口槽11b远离滑动条10的一侧侧壁贴靠,联动条9a2与开口槽11b的另一侧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定位块11的另一端固定在本体支架1a上,传动齿一9a1、传动齿二10a和限位齿11a1均为斜齿。
此外,操作手柄9上还具有若干着力槽,着力槽呈弧形且若干着力槽之间形成连续的波纹状结构,使得操作更加舒适,手感更好。
本开口装置集成了两侧同步张开和单侧张开的功能于一体。使用时,使得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处于相互贴靠扣合呈一个椭圆状,如图1所示。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用于伸入患者嘴巴里,患者的上颚牙齿抵靠在支撑体一2上,下颚牙齿抵靠在支撑体二3上,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的两端均分别位于嘴巴的两侧。
需要实现对患者嘴部实现两侧同步张开时,按动一下操作手柄9,操作手柄9上的摆动部9a能够绕铰接处摆动,摆动部9a一侧的联动条9a2向上摆动从而推动与对应的定位块11的端部绕铰接处向上摆动,该定位块11上的限位齿11a1脱离传动齿二10a,该定位块11的另一端形变产生弹性力。摆动部9a另一侧的联动条9a2向下摆动,由于该联动条9a2与对应定位块11上的开口槽11b的下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联动条9a2与定位块11之间没有传动关系,同时摆动部9a在摆动时,摆动部9a弧形面上的传动齿一9a1与传动齿二10a配合对滑动条10有一个推力,由于限位齿11a1和传动齿二10a均为斜齿,通过斜齿斜面的配合,在该推力的作用下能够推动该定位块11具有限位齿11a1的一端绕铰接处向上摆动解除限定,该定位块11的另一端形变产生弹性力,滑动条10滑动一个传动齿的位置,然后通过定位块11的形变弹性力的作用,两定位块11复位,两限位齿11a1重新卡入传动齿二10a内共同实现定位。按照以上的操作类推,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支撑体二3相对支撑体一2平移,实现患者嘴巴的两侧同步张开,操作方便,而且每按一下操作手柄9,相当于支撑体二3平移了一个传动齿二10a的距离,调整的距离能够精确感知,具体如图2所示。
使用完了之后,向下按动操作板1c的自由端,通过杠杆原理,操作板1c的另一端能够向上摆动,从而带动操作手柄9整个向上移动,两个定位块11的限位齿11a1以及操作手柄9上的传动齿一9a1均与滑动条10上的传动齿二10a脱离,从而能够直接推动滑动条10滑动,使得支撑体二3能够平移复位。而且,由于操作板1c相对自由端的另一端是固定在限位柱12上的,因此,操作板1c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向上摆动时发生了弹性形变,在自由端的按压力消失后,操作板1c能够自动复位,从而带动整个操作手柄9复位。
如需对患者左侧嘴部进行治疗操作或者需要较大的手术空间时,按下定位卡板4a,定位卡板4a克服弹性力作用绕铰接点向上摆动,锁止卡齿一4a1脱离锁止卡齿二6a解除锁定。往右侧拉动齿条6,通过齿轮7和齿轮7的配合作用能够驱动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支撑体一2的左端向上摆动,右端向下摆动,从而使得患者嘴巴左侧的张开幅度较大,右侧的张开幅度较小,而嘴巴单侧能够张开的幅度极限要远大于嘴巴两侧同步张开的幅度极限,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手术空间和视野,调节至合适的张开幅度后,松开定位卡板4a,定位卡板4a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使得锁止卡齿一4a1重新卡入锁止卡齿二6a内实现定位,如图3所示。
如需对患者右侧嘴部进行治疗操作或者需要较大的手术空间时,按下定位卡板4a,定位卡板4a克服弹性力作用绕铰接点向上摆动,锁止卡齿一4a1脱离锁止卡齿二6a解除锁定。往左侧拉动齿条6,通过齿轮7和齿轮7的配合作用能够驱动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支撑体一2的右端向上摆动,左端向下摆动,从而使得患者嘴巴右侧的张开幅度较大,左侧的张开幅度较小,而嘴巴单侧能够张开的幅度极限要远大于嘴巴两侧同步张开的幅度极限,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手术空间和视野,调节至合适的张开幅度后,松开定位卡板4a,定位卡板4a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使得锁止卡齿一4a1重新卡入锁止卡齿二6a内实现定位,如图4所示。
本开口装置能够实现对患者嘴巴两侧同步张开、单侧张开以及两侧同步张开与单侧张开配合等多种应用方式,适用性更广。而且充分利用了人体的组织结构的特性,相比现有的开口器提升了人体嘴巴能够张开的幅度的极限值,从而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对该侧进行手术操作,完了之后再调整另一侧进行手术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蜗杆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1上,转轴5一端与支撑体一2固定,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1上且该端固定有上述蜗轮,蜗杆与蜗轮传动配合。使用时,转动蜗杆,通过蜗杆与蜗轮的配合作用能够驱动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支撑体一2相对把手支架1摆动,从而能够根据需求控制患者嘴巴单侧张开,操作简便,相比与两侧同步张开且能够张开的幅度更大,从而能够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保证了手术的顺畅性,提高了效率,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把手支架;1a、本体支架;1a1、滑动槽;1a2、让位口;1a3、定位翻边;1b、侧部支架;1b1、安装腔;1c、操作板;1c1、让位孔;2、支撑体一;2a、限位翻边一;3、支撑体二;3a、限位翻边二;4、定位件一;4a、定位卡板;4a1、锁止卡齿一;5、转轴;6、齿条;6a、锁止卡齿二;7、齿轮;8、弹性件;9、操作手柄;9a、摆动部;9a1、传动齿一;9a2、联动条;10、滑动条;10a、传动齿二;10b、安装槽;11、定位块;11a、定位部;11a1、限位齿;11b、开口槽;12、限位柱;13、连接杆;14、安装块;15、捆绑件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包括把手支架(1)、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所述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均呈长条状且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体一(2)和支撑体二(3)均设置在把手支架(1)上且能够相对平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一(2)和/或支撑体二(3)还能够在两者的平移面内相对把手支架(1)摆动,所述把手支架(1)上还设有能够使所述支撑体一(2)和/或支撑体二(3)摆动后定位的定位件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一(2)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在所述把手支架(1)上,所述把手支架(1)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转轴(5)转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6)和齿轮(7),所述齿条(6)滑动穿设在所述把手支架(1)上,所述转轴(5)一端与所述支撑体一(2)固定,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1)上且该端固定有上述齿轮(7),所述齿条(6)与所述齿轮(7)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一(4)为定位卡板(4a),所述定位卡板(4a)的中部铰接在把手支架(1)上,所述定位卡板(4a)的一端具有锁止卡齿一(4a1),所述齿条(6)上设有若干锁止卡齿二(6a),所述定位卡板(4a)的另一端与把手支架(1)之间还设有弹性件(8),且在弹性件(8)的作用下定位卡板(4a)上的锁止卡齿一(4a1)与齿条(6)上的其中一个锁止卡齿二(6a)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支架(1)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支架(1a)和连接在本体支架(1a)一侧的侧部支架(1b),所述侧部支架(1b)内具有安装腔(1b1),所述齿轮(7)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b1)内且与齿条(6)相啮合,所述齿条(6)的两端均滑动穿出安装腔(1b1)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把手支架(1)上,所述转轴(5)一端与所述支撑体一(2)固定,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1)上且该端固定有上述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传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二(3)滑动连接在所述本体支架(1a)上,所述本体支架(1a)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体二(3)沿本体支架(1a)平移且平移后实现定位的操控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操作手柄(9)和滑动条(10),所述滑动条(10)沿本体支架(1a)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本体支架(1a)上,所述操作手柄(9)的中部铰接在把手支架(1)上,且所述操作手柄(9)的中部具有凸出的摆动部(9a),所述摆动部(9a)上具有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上具有传动齿一(9a1),所述滑动条(10)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传动齿二(10a),所述传动齿一(9a1)和传动齿二(10a)相啮合,所述支撑体二(3)固定在滑动条(10)上,所述操控组件还包括能够对滑动条(10)进行定位的定位件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二为定位块(11),所述定位块(11)具有两个且两个定位块(11)分别位于摆动部(9a)的两侧,所述定位块(11)呈长条状,所述定位块(11)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本体支架(1a)上,所述定位块(11)的一端具有朝滑动条(10)方向凸出的定位部(11a),所述定位部(11a)上设有限位齿(11a1)且限位齿(11a1)卡入传动齿二(10a)内,所述定位块(11)上具有限位齿(11a1)的一端还开设有开口槽(11b),所述摆动部(9a)上还具有向两侧凸出的联动条(9a2),所述联动条(9a2)伸入对应的开口槽(11b)内,所述联动条(9a2)与所述开口槽(11b)远离滑动条(10)的一侧侧壁贴靠,所述联动条(9a2)与所述开口槽(11b)的另一侧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定位块(11)的另一端固定在本体支架(1a)上,所述传动齿一(9a1)、传动齿二(10a)和限位齿(11a1)均为斜齿,所述定位块(11)采用弹性塑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距式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支架(1)还包括操作板(1c),所述本体支架(1a)上还具有限位柱(12),所述操作板(1c)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柱(12)上,所述操作板(1c)上开设有呈条形的让位孔(1c1),所述操作手柄(9)部分嵌入让位孔(1c1)内且操作手柄(9)的中部铰接在让位孔(1c1)的内壁上,所述操作板(1c)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端与本体支架(1a)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操作板(1c)的中部具有凸出的弧形抵靠部,所述弧形抵靠部位于操作手柄(9)与操作板(1c)的铰接处靠近操作板(1c)自由端的一侧,所述弧形抵靠部的弧形顶部抵靠在本体支架(1a)上,所述操作板(1c)采用弹性塑料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0052.9U CN211067139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0052.9U CN211067139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67139U true CN211067139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21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30052.9U Active CN211067139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67139U (zh)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21730052.9U patent/CN2110671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346982U (zh) | 一种口腔科用便调型开口器 | |
CN207755319U (zh) | 一种肝胆外科用手术拉钩 | |
CN211067139U (zh) | 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 |
CN111772850A (zh) | 一种口腔科拔牙辅助装置 | |
CN210112777U (zh) | 一种带有可调式辅助支撑结构的手术台 | |
CN110613524A (zh) | 一种变距式开口装置 | |
CN113069307A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耳鼻咽喉科用手术装置 | |
CN111227773B (zh) | 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 | |
CN205268242U (zh) | 一种微创手术镊子 | |
CN211067763U (zh) | 一种精神科专用的治疗椅 | |
CN113180852A (zh) | 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口腔科用开口器 | |
CN210250117U (zh) | 用于取种植体中央螺丝断丝的装置 | |
CN207755390U (zh) | 一种防止牙齿掉落的可旋转拔牙钳 | |
CN216365795U (zh) | 手外科手术用开指支架 | |
CN219501075U (zh) | 一种医美眼角手术用开设设备 | |
CN221813898U (zh) | 一种口腔科用儿童专用口腔撑开装置 | |
CN218305459U (zh) | 一种开放气道支撑装置 | |
CN220608548U (zh) | 一种养老护理设备 | |
CN216566246U (zh) | 一种眼科手术室用眼睑拉开装置 | |
CN220213121U (zh) | 一种口腔种植导向夹 | |
CN221903568U (zh) | 一种口腔扩张支撑器 | |
CN216933141U (zh) | 一种手持滑动式口腔科检查用口唇扩张器 | |
CN221205650U (zh) | 一种用于私密整形的电凝弯钳 | |
CN213821919U (zh) | 一种脊柱侧凸矫正装置 | |
CN213490217U (zh) | 多功能诊疗椅的头枕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