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7351U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07351U CN210607351U CN201921275656.9U CN201921275656U CN210607351U CN 210607351 U CN210607351 U CN 210607351U CN 201921275656 U CN201921275656 U CN 201921275656U CN 210607351 U CN210607351 U CN 2106073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ion
- battery
- film
- fixing
- t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池容置腔和固定胶带,固定胶带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固定胶带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提拉部,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连接于电池的后壳,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侧延伸至电池的前壳,电池上包覆有薄膜,第一提拉部连接在薄膜上。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提拉部与固定胶带分离,使得工人更容易将电池从电池容置腔中拆卸下来,维修更方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固定胶带和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用户终端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被使用。为了提高用户终端的使用性能,消费者和商家都倾向于在用户终端中采用内置电池的方案。所谓内置电池,是指通过封装结构安装在用户终端内部的可充电电池。对于生产厂家来说,用户终端内置电池,意味着电池不可轻易的拆卸;但是,用户终端的每一种性能异常或外观不良都可能面临着需拆卸电池后才能维修。因此,内置电池的封装结构还需要考虑到电池的可拆卸性。
目前,用户终端内部的电池封装结构主要有两种:电池支架固定和胶带固定。
所述电池支架固定,是指现将电池粘贴、固定于电池支架上,再通过螺钉将电池支架固定于用后终端内的电池腔内。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重复使用电池支架,但由于电池支架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模具成型,导致生成成本较高;另外,在拆装电池的过程中,还需要借助额外的工具,不便于用户操作。
所述胶带固定,是指通过易拉胶带直接将电池固定于电池腔内。当需要拆卸电池时,只需拉动易拉胶带,即可将电池从电池腔中拉出。相较于电池支架固定的方式,胶带固定方式成本低廉,在拆卸电池的过程中不需要借助额外的工具,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生产厂家的青睐,成为目前主流的内置电池封装方式。
对于利用胶带固定的电池封装结构,为了方便提拉电池,胶带上会设置用于提拉电池的提拉部,在拆卸电池过程中,向着远离电池的方向提拉提拉部,即可实现拆卸电池,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申请号为201720645930.1的专利揭示了一种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并揭示了提拉胶带,提拉胶带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提拉胶带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提拉区域,提拉区域通过第一撕拉线和第二撕拉线分别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连接,提拉区域的粘贴部与电池的后壳粘黏,提拉区域的提拉部延伸至电池的前壳。当需要拆卸电池时,先从电池的前壳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拉起,然后提拉提拉部,即可将电池从电池容置腔中拆卸下来。
但是,由于提拉区域通过第一撕拉线和第二撕拉线分别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连接,在拉扯提拉部时,会带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同时需要增加拆卸力度,造成拆卸不便,降低了拆卸效率。而且,在生产制造提拉胶带时,需要还制作第一撕拉线和第二撕拉线,增加了生产工序,提高了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制作成本和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池封装结构,提拉部与固定胶带分离,使得工人更容易将电池从电池容置腔中拆卸下来,维修更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池容置腔和固定胶带,固定胶带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固定胶带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提拉部,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连接于电池的后壳,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侧延伸至电池的前壳,电池上包覆有薄膜,第一提拉部连接在薄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薄膜为麦拉膜,所述薄膜包覆所述电池的前壳和后壳,所述第一提拉部位于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区域上设有第一延伸区域,所述第一延伸区域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区域上设有第一指示箭头,所述第一指示箭头指向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上设有第二延伸区域,所述第二延伸区域向着远离所述第三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区域上设有第二指示箭头,所述第二指示箭头指向所述第三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五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区域连接,所述第五区域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第五区域上设有第三延伸区域和第四延伸区域,所述第三延伸区域与所述第四延伸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延伸区域和所述第四延伸区域向着远离所述第五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延伸区域上设有第三指示箭头,所述第四延伸区域上设有第四指示箭头,所述第三指示箭头和所述第四指示箭头指向所述第五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池容置腔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双面胶和第二双面胶,所述第一双面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粘结,所述第二双面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粘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胶带还包括第二提拉部,所述第二提拉部与所述第一提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提拉部连接在所述薄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提拉部是由所述薄膜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或者所述第二提拉部是由所述薄膜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或者所述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二提拉部是由所述薄膜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胶带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提拉部连接在所述电池的薄膜上,所述薄膜包覆所述电池的前壳和后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另一端延用于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一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用于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五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区域连接,所述第五区域的另一端用于延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胶带还包括第二提拉部,所述第二提拉部与所述第一提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提拉部连接在所述电池的薄膜上。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粘贴在所述电池的后壳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用于延伸至所述电池的前壳上,所述第一提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一提拉部的端部通过第一虚断线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提拉部通过第二虚断线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所述第一提拉部通过第三虚断线与所述第三区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虚断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虚断线的延伸方向互成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第一提拉部与固定胶带分离,第一提拉部设置在包覆电池的薄膜上,因此,在制作固定胶带的过程中,只需一步工艺即可完成,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工人只需将固定胶带贴附在电池上,即可完成电池的粘贴和固定,减小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第一提拉部与固定胶带分离,使得工人更容易将电池从电池容置腔中拆卸下来,维修更方便,更能满足实际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连接在移动终端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固定胶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所述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连接在移动终端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5,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池容置腔101和固定胶带10,固定胶带10用于将电池20固定在电池容置腔101内,固定胶带1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提拉部14,第一固定部11的一侧连接于电池20的后壳,第一固定部11的另一侧延伸至电池20的前壳,电池20上包覆有薄膜21,第一提拉部14连接在薄膜21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容置腔101例如设置在移动终端30的背部,该移动终端30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薄膜21为麦拉膜,其中麦拉(mylar)是一种坚韧聚脂类高分子物,具有尺寸稳定、优良的抗撕拉强度、耐热耐寒、耐潮耐水、耐化学腐蚀以及超强的绝缘性能等优点,麦拉膜和普通的纸质材料相比,相同厚度的情况下,韧性更大,不易破损。本实用新型使用麦拉膜对内置电池20进行包裹保护。电池20的端部设有电极23,电极23设置于薄膜21外,即薄膜21并没有覆盖电极23。
薄膜21包覆电池20的前壳和后壳,第一提拉部14位于前壳的薄膜21上。由于第一提拉部14设置在薄膜21上,第一提拉部14与第一固定部11分离,提拉第一提拉部14使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下来时,第一提拉部14不会带动第一固定部11,不需要增加拆卸力度,更容易将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下来,提高了拆卸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电池20是由前壳与后壳相互扣合以及设置于前壳与后壳之间的电解液、电极片等部件形成,其中前壳与后壳相对设置,前壳位于电池容置腔101的外侧,后壳位于电池容置腔101的内侧,即后壳靠近电池容置腔101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拉部14是由薄膜21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提供片状的膜片,将膜片的一端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薄膜21上,进而形成第一提拉部14,其中第一提拉部14平行于电池20的前壳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11包括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第一区域111粘贴在后壳的薄膜21上,第二区域112与第三区域113相对设置,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的一端与第一区域111连接,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的另一端延伸至前壳的薄膜21上。
进一步地,第一提拉部14位于第二区域112与第三区域113之间,第一提拉部14位于电池20的中部,当施加于电池20的提拉力作用于电池20的中部,电池20受力均匀,便于用户安全、快速、简便的将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出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设置于电池20的一侧边,且第一固定部11沿着电池2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区域111粘贴在后壳的薄膜21的局部区域。
进一步地,第二区域112与第三区域113沿着电池2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将电池20整体固定于电池20容纳腔内,固定胶带10还包括第二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2与第一固定部11相对设置,第一固定部11与第二固定部12分别位于电池20的两侧,也就是说,电池20通过第一固定部11与第二固定部12固定在电池容置腔101内。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12包括第四区域121和第五区域122,第四区域121粘贴在后壳的薄膜21上,第五区域122的一端与第四区域121连接,第五区域122的另一端延伸至前壳的薄膜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2设置于电池20的另一侧边,且第二固定部12沿着电池2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四区域121粘贴在后壳的薄膜21的局部区域。
进一步地,第二区域112上设有第一延伸区域112a,第一延伸区域112a向着远离第二区域112的方向延伸,第一延伸区域112a上设有第一指示箭头,第一指示箭头指向第二区域112;第三区域113上设有第二延伸区域113a,第二延伸区域113a向着远离第三区域113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区域113a上设有第二指示箭头,第二指示箭头指向第三区域113;第五区域122上设有第三延伸区域122a和第四延伸区域122b,第三延伸区域122a与第四延伸区域122b相对设置,第三延伸区域122a和第四延伸区域122b向着远离第五区域122的方向延伸,第三延伸区域122a上设有第三指示箭头,第四延伸区域122b上设有第四指示箭头,第三指示箭头和第四指示箭头指向第五区域122。当需要拆卸电池20时,首先沿着第一指示箭头、第二指示箭头、第三指示箭头和第四指示箭头的指示方向,将第二区域112、第三区域113和第五区域122拉起,然后向着远离电池20的方向提拉第一提拉部14,将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出来。
进一步地,为了将电池20固定于电池容置腔101内,还需要在电池容置腔101内设置双面胶,双面胶的一粘贴面与电池容置腔101的内部粘结、另一粘贴面与固定胶带10粘结。其中,双面胶可以位于电池容置腔101的内侧面、底面等位置,只要能与固定胶带10稳固粘结即可。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省成本,同时提高电池20与电池容置腔101的粘结强度,且便于用户拆卸电池20,优选的,电池容置腔10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双面胶和第二双面胶,第一双面胶与第二双面胶相对设置,第一双面胶与第一区域111粘结,第二双面胶与第四区域121粘结。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固定胶带10与电池20外壳及电池容置腔101的粘结强度,同时降低成本,优选的,固定胶带10采用聚酰亚胺薄膜21制作而成,即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均采用聚酰亚胺薄膜21制作而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第二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电池20的薄膜21上连接有第一提拉部14和第二提拉部15,第二提拉部15与第一提拉部14相对设置,第二提拉部15连接在薄膜21上。由于第二提拉部15设置在薄膜21上,第二提拉部15与第一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2分离,提拉第二提拉部15使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下来时,第二提拉部15不会带动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不需要增加拆卸力度,更容易将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下来,提高了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提拉部14、第二提拉部15是由薄膜21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提供片状的膜片,将膜片的一端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薄膜21上,进而形成第二提拉部15,其中第二提拉部15平行于电池20的前壳设置。关于本实施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结构请参照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的固定胶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固定胶带1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提拉部14,第一固定部11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101内,第一提拉部14连接电池的薄膜21上,薄膜21包覆电池的前壳和后壳。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11包括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第一区域111用于粘贴在后壳的薄膜21上,第二区域112与第三区域113相对设置,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的一端与第一区域111连接,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的另一端延用于伸至前壳的薄膜21上,第一提拉部14位于第二区域112与第三区域113之间。
进一步地,固定胶带10包括第二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2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101内,第二固定部12与第一固定部11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12包括第四区域121和第五区域122,第四区域121用于粘贴在后壳的薄膜21上,第五区域122的一端与第四区域121连接,第五区域122的另一端用于延伸至前壳的薄膜21上。
本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的结构、功能、材料均相同,具体细节请参照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胶带与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胶带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电池20的薄膜21上连接有第一提拉部14和第二提拉部15,第一提拉部14与第二提拉部15相对设置,第二提拉部15连接在薄膜21上。由于第二提拉部15设置在薄膜21上,第二提拉部15与第一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2分离,提拉第二提拉部15使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下来时,第二提拉部15不会带动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不需要增加拆卸力度,更容易将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下来,提高了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提拉部14、第二提拉部15是由薄膜21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提供片状的膜片,将膜片的一端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薄膜21上,进而形成第二提拉部15,其中第二提拉部15平行于电池20的前壳设置。
关于本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其他结构请参照第三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胶带10包括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提拉部14,第一固定部11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101内,第一固定部11包括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第一区域111用于粘贴在电池的后壳上,第二区域112与第三区域113相对设置,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用于延伸至电池的前壳上,第一提拉部14设置于第二区域112与第三区域113之间,第一提拉部14的端部通过第一虚断线141与第一区域1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拉部14没有连接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拉部14包括粘贴区和延伸区,粘贴区用于粘贴在电池的后壳上,延伸区用于延伸至电池的前壳上。
进一步地,固定胶带10还包括第二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2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101内,第二固定部12与第一固定部11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与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提拉部14与第一固定部11相互不独立,本实施例的第一提拉部14与第一固定部11通过第一虚断线141与第一区域111连接,具体如上所述。
关于固定胶带10的其他结构请参照第三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与第五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提拉部14与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的连接方式不同。
具体地,第一提拉部14通过第二虚断线142与第二区域112连接,第一提拉部14通过第三虚断线143与第三区域113连接。
关于固定胶带10的其他结构请参照第五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实施例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固定胶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与第五实施例的固定胶带1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二虚断线142和第三虚断线143设置方向不同。
具体地,第二虚断线14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虚断线143的延伸方向互成夹角,也就是说,第二虚断线142与第三虚断线143不平行。
关于固定胶带10的其他结构请参照第六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阅读器、音频播放器、相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的第一提拉部14与固定胶带10分离,第一提拉部14设置在包覆电池20的薄膜21上,因此,在制作固定胶带10的过程中,只需一步工艺即可完成,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工人只需将固定胶带10贴附在电池20上,即可完成电池20的粘贴和固定,减小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第一提拉部14与固定胶带10分离,使得工人更容易将电池20从电池容置腔101中拆卸下来,维修更方便,更能满足实际需求。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21)
1.一种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容置腔和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用于将电池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置腔内,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电池的后壳,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电池的前壳,所述电池上包覆有薄膜,所述第一提拉部连接在所述薄膜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麦拉膜,所述薄膜包覆所述电池的前壳和后壳,所述第一提拉部位于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一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上设有第一延伸区域,所述第一延伸区域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区域上设有第一指示箭头,所述第一指示箭头指向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上设有第二延伸区域,所述第二延伸区域向着远离所述第三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区域上设有第二指示箭头,所述第二指示箭头指向所述第三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五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区域连接,所述第五区域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区域上设有第三延伸区域和第四延伸区域,所述第三延伸区域与所述第四延伸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延伸区域和所述第四延伸区域向着远离所述第五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延伸区域上设有第三指示箭头,所述第四延伸区域上设有第四指示箭头,所述第三指示箭头和所述第四指示箭头指向所述第五区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置腔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双面胶和第二双面胶,所述第一双面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粘结,所述第二双面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粘结。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还包括第二提拉部,所述第二提拉部与所述第一提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提拉部连接在所述薄膜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部是由所述薄膜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或者所述第二提拉部是由所述薄膜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或者所述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二提拉部是由所述薄膜的局部向外延伸一体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制作而成。
12.一种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提拉部连接在所述电池的薄膜上,所述薄膜包覆所述电池的前壳和后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另一端延用于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一提拉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用于粘贴在所述后壳的所述薄膜上,所述第五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区域连接,所述第五区域的另一端用于延伸至所述前壳的所述薄膜上。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还包括第二提拉部,所述第二提拉部与所述第一提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提拉部连接在所述电池的薄膜上。
17.一种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提拉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粘贴在所述电池的后壳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用于延伸至所述电池的前壳上,所述第一提拉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一提拉部的端部通过第一虚断线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部通过第二虚断线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所述第一提拉部通过第三虚断线与所述第三区域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虚断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虚断线的延伸方向互成夹角。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带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置电池封装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5656.9U CN210607351U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5656.9U CN210607351U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07351U true CN210607351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69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75656.9U Active CN210607351U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0735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9713A (zh) * | 2019-08-05 | 2019-11-15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
2019
- 2019-08-05 CN CN201921275656.9U patent/CN2106073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9713A (zh) * | 2019-08-05 | 2019-11-15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52667B (zh) | 一种包覆膜、电池模块及移动终端 | |
CN106165147B (zh) | 移动设备 | |
JP2003007282A (ja) | バッテリー | |
EP2136451A3 (en) | Battery pack | |
WO2015182050A1 (ja) | 携帯機器 | |
EP3627583B1 (en) | Electronic equipment batter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
US20200336810A1 (en) | Loudspeaker module | |
CN209963092U (zh) | 电池以及电子装置 | |
CN210607351U (zh)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
CN109905505B (zh) | 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107039617B (zh) | 电子设备的电池及电子设备 | |
CN110504400B (zh) | 电池固定结构 | |
CN106098999B (zh) | 一种电池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 |
CN211420038U (zh) | 锂电池保护膜以及锂电池 | |
CN207009503U (zh) | 电子设备的电池及电子设备 | |
CN217641490U (zh) | 一种电池保护板及电池 | |
CN217983594U (zh)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
CN110459713A (zh) | 内置电池封装结构、固定胶带及电子设备 | |
CN1254877C (zh) | 多功能手机充电电池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9982122U (zh) | 带伸缩线结构移动电源 | |
CN217956049U (zh) | 电池和电子设备 | |
CN214203897U (zh) | 一种包覆膜、电池模块及移动终端 | |
CN111935341B (zh) | 易拉胶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0506192U (zh) | 一种新型易拉式锂电池分离胶带 | |
CN218548662U (zh) | 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