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0198U - 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80198U CN210580198U CN201921527627.7U CN201921527627U CN210580198U CN 210580198 U CN210580198 U CN 210580198U CN 201921527627 U CN201921527627 U CN 201921527627U CN 210580198 U CN210580198 U CN 2105801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ridge
- enclosing
- slope
- orig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包括原坡面、置于所述原坡面下且与所述原坡面坡上连接的挖土区、置于所述原坡面上且与所述原坡面坡下连接的填土区,所述挖土区与所述填土区连接且体积相等,所述原坡面上设有半圆形或者弧形的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设有与所述填充槽配合的围埂,所述围埂的开口朝向所述原坡面的坡上,所述围埂置于所述填土区外坡,所述围埂的上端高于所述填土区,所述填土区内种植有苗木,所述苗木的下端深入所述原坡面内;本实用新型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能降低坡地造林整地工程量、降低难度,坡面扰动少,提高坡地造林适应性和苗木成活率,对保持水土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地集水保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
背景技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国土绿化、生态治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植树造林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内容,应用广泛,对于多数山坡地而言,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坡地造林时,北方地区还要考虑结合径流截排水工程,集蓄利用天然降水,提高苗木成活率,多根据不同地形条件、树种、树龄等选择鱼鳞坑或树盘、水平阶、水平埂、植物绿篱等水土保持措施。
如图1所示,为提高成活率,之前的造林工程整地(平整土地、挖树坑、做围堰筑埂)时,工程量大;且围埂材料受限,一般土多做土埂、或就地取石料做砌石,或用水泥块、砖块、装土编织袋、木、竹篱笆等筑埂,材料运输成本高,费时费力,成本高。坡地造林急需一些适应性强、简易的集水保土整地围埂设备(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目的是降低坡地造林整地工程量、降低难度,减少坡面扰动,提高坡地造林适应性和苗木成活率,并达到保持水土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该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包括原坡面、置于所述原坡面下且与所述原坡面坡上连接的挖土区、置于所述原坡面上且与所述原坡面坡下连接的填土区,所述挖土区与所述填土区连接且体积相等,
所述原坡面上设有半圆形或者弧形的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设有与所述填充槽配合的围埂,所述围埂的开口朝向所述原坡面的坡上,
所述围埂置于所述填土区外坡,所述围埂的上端高于所述填土区,所述填土区内种植有苗木,所述苗木的下端深入所述原坡面内。
用可弯曲或定型的薄塑料板代替砌石、水泥块、砖块等笨重材料,筑弧形围埂,轻便、易运输,集水保水保土性好,操作简便、挖填土方少,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成活率;整地方法优化,减少土方量,减少扰动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围埂包括长方形板体、置于所述长方形板体下端且与所述长方形板体为一整体结构的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为弧形或者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北方土石山区,所述围埂的长度为100-200cm,宽度为50-80c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围埂下端置于所述原坡面内20-30cm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围埂上端高出所述原坡面的区域印制或者喷涂项目图案图标。
易于喷涂项目标识,便于项目验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围埂采用具有弹性可弯折的轻便材料。例如弹性可弯折的塑料板、预制板或者预制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围埂采用可降解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围埂采用可回收材料。
根据需要,挡板材质可降解或可回收,可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降低坡地造林整地工程量、降低难度,减少坡面扰动,提高坡地造林适应性和苗木成活率,并达到保持水土目的;
(2)用可弯曲或定型的轻便材料代替砌石、水泥块、砖块等笨重材料,筑弧形围埂,轻便、易运输,集水保水保土性好,操作简便、挖填土方少,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成活率;
(3)通过集蓄降水形成的上游坡面径流,提高苗木根系附近土壤含水率,下方与原坡面土壤连为一体,不影响苗木扎根,从而达到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目的;围埂还可起到保水保土作用;
(4)围挡开口朝向坡上,以利于收集上游汇水、阻挡水土流失;
(5)本实用新型围埂做成后,围埂内土体仍与下方原坡面连为一体,不影响植物根系生长,非常适用于较陡坡地造林工程;
(6)本实用新型围埂塑料板可根据需要选择可降解材料,或能重复利用的可回收材料;
(7)可根据项目需要印制或喷涂不同项目图案图标,易于喷涂项目标识,便于项目验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坡地集水保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围埂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围埂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原坡面、2.挖土区、3.填土区、4.填充槽、5.围埂、6.苗木、51.长方形板体、52.连接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2-图4示出了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该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包括原坡面1、置于所述原坡面1下且与所述原坡面1坡上连接的挖土区2、置于所述原坡面1上且与所述原坡面1坡下连接的填土区3,所述挖土区2与所述填土区3连接且体积相等,
所述原坡面1上设有半圆形或者弧形的填充槽4,所述填充槽4内设有与所述填充槽4配合的围埂5,所述围埂5的开口朝向所述原坡面1的坡上,
所述围埂5置于所述填土区3外坡,所述围埂5的上端高于所述填土区3,所述填土区3内种植有苗木6,所述苗木6的下端深入所述原坡面1内。
所述围埂5包括长方形板体51、置于所述长方形板体51下端且与所述长方形板体51为一整体结构的连接板体52,所述连接板体52为弧形。
在北方土石山区,所述围埂5的长度为100-200cm,宽度为50-80cm。
所述围埂5下端置于所述原坡面1内20-30cm固定。
所述围埂5上端高出所述原坡面1的区域印制或者喷涂项目图案图标。
所述围埂5采用具有弹性可弯折的轻便材料。
所述围埂5采用可降解材料。
实施例二:
图2、图3以及图5示出了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该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包括原坡面1、置于所述原坡面1下且与所述原坡面1坡上连接的挖土区2、置于所述原坡面1上且与所述原坡面1坡下连接的填土区3,所述挖土区2与所述填土区3连接且体积相等,
所述原坡面1上设有半圆形或者弧形的填充槽4,所述填充槽4内设有与所述填充槽4配合的围埂5,所述围埂5的开口朝向所述原坡面1的坡上,
所述围埂5置于所述填土区3外坡,所述围埂5的上端高于所述填土区3,所述填土区3内种植有苗木6,所述苗木6的下端深入所述原坡面1内。
所述围埂5包括长方形板体51、置于所述长方形板体51下端且与所述长方形板体51为一整体结构的连接板体52,所述连接板体52为三角形。
在北方土石山区,所述围埂5的长度为100-200cm,宽度为50-80cm。
所述围埂5下端置于所述原坡面1内20-30cm固定。
所述围埂5上端高出所述原坡面1的区域印制或者喷涂项目图案图标。
所述围埂5采用具有弹性可弯折的轻便材料。
所述围埂5采用可回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整地时,先确定树坑整地位置,然后用铁锨在下方原坡面1铲开半圆或弧形填充槽4,将塑料围埂5挡板插入,踩缝固定围埂5;之后便可将上方表土挖填至围埂5内,做成半个花盆状的小地台,形成填土区3再在其内栽植苗木6,通过集蓄降水形成的上游坡面径流,提高苗木根系附近土壤含水率,下方与原坡面1土壤连为一体,不影响苗木扎根,从而达到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目的;此种塑料围埂5还可起到保水保土作用。
其中根据造林树种、坡度、坡面土壤厚度、降水情况,确定栽植坑大小及塑料挡板尺寸,如,对于北方土石山区一般水土保持树种,本种塑料围埂5的长100-200cm、宽50-80cm,下侧弧形板体52,便于弯折后适应坡地土层角度,围埂5使用时弯折成半圆形或弧形,围挡5在填土区3的外坡,下方埋深20-30cm固定。围挡5开口朝向坡上,以利于收集上游汇水、阻挡水土流失。
围埂5做成后,围埂5内土体仍与下方原坡面1连为一体,不影响植物根系生长,非常适用于较陡坡地造林工程。
围埂5塑料板可根据需要选择可降解材料,或能重复利用的可回收材料,可根据项目需要印制或喷涂不同项目图案图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包括原坡面(1)、置于所述原坡面(1)下且与所述原坡面(1)坡上连接的挖土区(2)、置于所述原坡面(1)上且与所述原坡面(1)坡下连接的填土区(3),所述挖土区(2)与所述填土区(3)连接且体积相等,
所述原坡面(1)上设有半圆形或者弧形的填充槽(4),所述填充槽(4)内设有与所述填充槽(4)配合的围埂(5),所述围埂(5)的开口朝向所述原坡面(1)的坡上,
所述围埂(5)置于所述填土区(3)外坡,所述围埂(5)的上端高于所述填土区(3),所述填土区(3)内种植有苗木(6),所述苗木(6)的下端深入所述原坡面(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埂(5)包括长方形板体(51)、置于所述长方形板体(51)下端且与所述长方形板体(51)为一整体结构的连接板体(52),所述连接板体(52)为弧形或者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北方土石山区,所述围埂(5)的长度为100-200cm,宽度为50-8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埂(5)下端置于所述原坡面(1)内20-30cm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埂(5)上端高出所述原坡面(1)的区域印制或者喷涂项目图案图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埂(5)采用具有弹性可弯折的轻便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埂(5)采用可降解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埂(5)采用可回收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7627.7U CN210580198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7627.7U CN210580198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80198U true CN210580198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702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276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80198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8019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1835A (zh) * | 2021-09-30 | 2021-11-30 |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山坡地绿化种植方法 |
CN115245110A (zh) * | 2021-04-25 | 2022-10-28 |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 | 一种利于边坡绿化植物养护的双弧形装置 |
-
2019
- 2019-09-12 CN CN201921527627.7U patent/CN2105801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45110A (zh) * | 2021-04-25 | 2022-10-28 |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 | 一种利于边坡绿化植物养护的双弧形装置 |
CN115245110B (zh) * | 2021-04-25 | 2023-10-03 |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 | 一种利于边坡绿化植物养护的双弧形装置 |
CN113711835A (zh) * | 2021-09-30 | 2021-11-30 |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山坡地绿化种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2157B (zh) | 高陡岩质边坡绿化方法 | |
CN102696300B (zh) | 低湿盐碱滩地渗水排盐及造林绿化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3988758A (zh) |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 |
CN105075635A (zh) | 一种北方地区铁矿陡坡排岩场的生态恢复方法 | |
CN102067753A (zh) | 一种将盐碱地变为良田的长效治理方法 | |
CN210827501U (zh) | 一种料场岩质边坡的绿化结构 | |
CN102392453B (zh) | 三峡库区坡改梯埂坎建造方法 | |
CN107155785A (zh) | 通过蓄积雨水植树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652452A (zh) |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护坡的集水灌溉装置 | |
CN1943316A (zh) | 薄膜水平带沟和桶式袋防渗保水、节水肥营养液灌溉种植法 | |
CN103362135B (zh) | 防崩岗、护水土的网草护坡 | |
CN108812166A (zh) | 一种鱼鳞坑整地造林方法 | |
CN102792799B (zh) | 密沟治理法 | |
CN210580198U (zh) | 一种坡地集水保土结构 | |
CN112012229A (zh) | 一种用于石灰岩矿采场高陡坡岩石边坡的生态修复系统 | |
CN203015513U (zh) | 季旱荒坡地经济作物种植坑 | |
CN105672198B (zh) | 一种水库淹没浸没区造地还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594445A (zh) | 利用等高线水平蓄水槽保水浸润灌溉的方法及其结构 | |
CN104762946A (zh) | 一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填料及方法 | |
CN211200410U (zh) | 一种景观生态护坡 | |
CN103141323A (zh) | 季旱荒坡地经济作物种植坑及种植方法 | |
CN103650694A (zh) | 一种侵蚀沟复垦技术 | |
CN205501928U (zh) | 一种水库淹没浸没区造地还耕结构 | |
CN206245319U (zh) | 一种防稀土迹地边坡水力侵蚀系统 | |
CN114402733A (zh) | 一种山坡地改梯田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