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3602U - 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93602U CN210493602U CN201822178612.6U CN201822178612U CN210493602U CN 210493602 U CN210493602 U CN 210493602U CN 201822178612 U CN201822178612 U CN 201822178612U CN 210493602 U CN210493602 U CN 2104936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outlet
- cup body
- diversion device
- middle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其特征在于,在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设有中环,中环内设有出水口和控制开关,在出水口下方设有分水装置,分水装置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下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因为在出水口下面设有分水装置,不会有上下压力差的问题,水可以顺畅通过分水装置成股流下,视觉效果好,可以增加冲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茶水分离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泡茶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夫茶,要求开水浸泡茶叶的时间不能过长,时间长了茶叶独有的风味就会失去。用泡茶杯泡茶时,如果把茶叶直接放在杯中,饮用时茶叶有时会随茶水进到口里,影响饮茶的感受。
现有一些便携式的泡茶杯,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通过滤网阻隔,上层放置茶叶,下层倒入热水,茶杯倒置使下层的热水进入上层与茶叶接触,到时间后,将茶杯倒转回来,使得泡好的茶水进入下层,茶叶被滤网阻隔在上层,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满足功夫茶的浸泡要求,但是打开茶杯喝水时,上层残余的热水容易渗出来,容易烫到手,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茶水分离。还有的泡茶杯过滤罩接插在杯盖的底部,杯盖接插在杯体的顶端,过滤罩伸入杯体内,拿走杯盖,即可使茶叶与茶水分离,优点是饮用茶水时不会再喝到茶叶,不足是将杯盖从杯体上拿走后,过滤罩还含有一些水,会出现滴淋的现象,并且,泡了热水的茶叶在空气中更容易氧化,放置一段时间,茶叶及所含的水变凉了,再放回杯中浸泡,也会降低杯中水的温度,影响茶口味。
还有茶水专用过滤杯的出水装置,是一种用手指向下压的装置,使用时往往压力大小控制不当,造成打不开,或打开过大,流量难以控制,使用不能随意。甚至用力过大,造成控制球阀损坏,使茶水过滤杯无法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茶杯的结构优化,提高操作的便利性,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便于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成: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其特征在于,在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设有中环,中环内设有出水口和控制开关,在出水口下方设有分水装置,分水装置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下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分水装置的通孔直径为3-10mm。容纳腔可以是上部开口的圆柱形,也可以是半圆形,或者是不同半径的圆弧连接形成的腔体。当出水口的水流下来的时候,水进入分水装置的容纳腔内,再通过容纳腔内的通孔流入下杯体。
根据具体应用,分水装置与中环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用螺钉固定连接;另一方案,分水装置与下杯体连接设置,可以与下杯体卡扣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直接放置在下杯体上通过中环压住。
分水装置还可与中环转动连接。具体应用时,可以在中环上设有转轴与分水装置轴连接,也可以在分水装置设有转轴,转轴与中环轴连接。分水装置与中环转动连接的时候,分水装置的转动中心与中环出水口中心可以偏心设置,距离1-30mm。
优选的,分水装置设有传动装置,分水装置连接有齿轮,控制开关连接有齿条,控制开关操控出水口出水的时候带动齿条推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分水装置转动。控制开关设有复位弹簧,便于控制开关动作后复位。分水装置转动中心可以与出水口中心重合也可以偏心设置,偏心设置时两者中心距离为1-30mm。
为了便于从出水口出来的水顺利通过分水装置的通孔,分水装置的容纳腔下部设有圆弧面,通孔穿过圆弧面。
中环和上杯体之间还设有滤网,可以过滤茶叶,滤网与上杯体中心轴线成10-30度夹角。滤网也可以设置为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成本低,操作简单,因为在出水口下面设有分水装置,不会有上下压力差的问题,水可以顺畅通过分水装置成股流下,视觉效果好,可以增加冲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当分水装置设有多个通孔并旋转的时候的时候,出水视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控制开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控制开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内部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控制开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内部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分水装置装配第一角度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分水装置装配第二角度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分水装置组装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分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1、杯盖,2、上杯体,3、滤网,4、球状体,5、中环,6、密封橡胶件,7、支点,8、连杆,9、按键,10、开口,11、出水口,12、下杯体,13、分水装置,14、齿条,15、齿轮,16、容纳腔,17、分水装置轴,18、分水装置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上杯体2上设有杯盖1,上杯体2通过螺纹与中环5密封连接,或者上杯体2与中环5通过激光焊接或者通过胶粘接成一体。中环5与下杯体12通过螺纹连接,为了密封防止漏水,中环5与下杯体12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例如密封圈,当中环5与下杯体12螺纹连接旋紧后实现密封防止水流出来。中环5设有按键9。
请参阅图2、图3第一实施例所示,上杯体2和中环5之间设有滤网3,用于过滤茶叶。滤网3下面设有通孔11用于出水,通孔11上设有球形体4,球状体下方设有连杆8,球形体4与连杆8相接触或者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连杆8通过中环5上设有的支点7铰接在中环上,当然支点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上杯体2或者下杯体12上。中环5侧壁设有开口10,还设有一密封橡胶件6,按键9一端卡设在中环5的开口10与密封橡胶件6之间,另一端穿过开口10并露出中环5,便于人们在操作时按压。密封橡胶件6可以与按键9都采用硅橡胶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密封橡胶件6采用硅橡胶而按键9采用工程塑料,两者注塑结合在一起成一个整体。或者,中环5、密封橡胶件6与按键9都采用硅橡胶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中环5、密封橡胶件6采用硅橡胶一体成型而按键9采用工程塑料,两者注塑结合在一起成一个整体。又或者,密封橡胶件6与按键9都采用硅橡胶注塑一体成型与中环5注塑成一体,也可以密封橡胶件6与按键9都采用硅橡胶注塑一体成型与中环5粘接或者激光焊接成一体。这几种形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推动按键9的时候,按键9向内运动推动密封橡胶件6运动,密封橡胶件6推动连杆8围绕支点7顺时针转动,连杆8左端向上旋转并推动球状体4向上运动,球状体4与通孔11不再密封,水就从球状体4和通孔11之间留了下来。当外力从按键9消失后,球状体4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推动连杆8,连杆8在球形体4的重力推动下逆时针旋转复位并推动密封橡胶件6,密封橡胶件6因为中间设有朝向按键的拱形,整体具有弹性,所以在外力从按键9消失后,密封橡胶件6在自身弹力下回复原状并推动按键9复位。
请参阅图4第二实施例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连杆8不是杠杆结构,而是可以在限位装置内滑动的推杆结构,连杆8的底部设有与球状体底部相适应的圆弧形,也可以设为一个斜面,当推动按键9的时候,按键9向内运动推动密封橡胶件6运动,密封橡胶件6推动连杆8在限位装置内移动,连杆具有与球状体4底部相适应的弧面,如图4所示,弧面左低右高,当连杆8向左运动的时候,连杆8推动球状体4向上运动,球状体4与通孔11不再密封,水就从球状体4和通孔11之间留了下来。当外力从按键9消失后,球状体4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推动连杆8弧面,连杆8在球形体4的重力推动下向右移动复位并推动密封橡胶件6,密封橡胶件6因为中间设有朝向按键的拱形,整体具有弹性,所以在外力从按键9消失后,密封橡胶件6在自身弹力下回复原状并推动按键9复位。
请参阅图5和图6,在出水口11下方设有分水装置13,分水装置13设有分水装置轴17,分水装置轴17铰接在中环5上,分水装置13可以绕着分水装置轴17转动。分水装置13设有容纳腔16,容纳腔16下部设有至少一个分水装置通孔18。分水装置通孔18直径为3-10mm。容纳腔16可以是上部开口的圆柱形,也可以是半圆形,或者是不同半径的圆弧连接形成的腔体。当出水口11的水流下来的时候,水进入分水装置13的容纳腔16内,再通过容纳腔16内的分水装置通孔18流入下杯体12。
根据具体应用,分水装置13与中环5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用螺钉固定连接;另一方案,分水装置13与下杯体12连接设置,可以与下杯体12卡扣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直接放置在下杯体12上通过中环5压住。
分水装置13还可与中环5转动连接。具体应用时,可以在中环5上设有转轴与分水装置13轴连接,也可以在分水装置13设有分水装置轴17,分水装置轴17与中环轴连接。分水装置13与中环5转动连接的时候,分水装置13的转动中心与出水口11中心可以偏心设置,中心距离1-30mm。
为了达到更好的出水视觉效果,分水装置13连接有齿轮15,控制按键9连接有齿条14,控制按键9操控出水口11出水的时候带动齿条14推动齿轮15转动,齿轮15转动带动分水装置13转动,这样就可以实现水通过分水装置13后旋转落下,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控制按键9可以设有复位弹簧,便于控制按键9动作后复位。分水装置13转动中心可以与出水口11中心重合也可以偏心设置,偏心设置时两者中心距离为1-30mm。
请参阅图7所示,分水装置13与齿轮15固定连接,齿轮15与齿条14相啮合,当齿条14滑动的时候带动齿轮15转动,齿轮15带动分水装置13一起转动。
请参阅图8所示分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分水装置13设有容纳腔16,容纳腔16底部设有分水装置通孔18,容纳腔13中间设有分水装置轴17,分水装置轴17与容纳腔16固定连接。
综合以上图示说明,在使用的时候,将茶叶放入上杯体2中加入水浸泡,由于上杯体2底部设有球状体4封堵住了出水口11,因此,上杯体2中的茶水不会穿过中环5落入下杯体12中。
当需要饮用茶水的时候,向出水口11方向推动按键9,按键9推动连杆8运动,连杆8运动将球状体4向上推开,水就从出水口11流下来落入分水装置13的容纳腔16中,再从分水装置13通孔18中成股流下。当分水装置13与中环5转动连接的时候,按键9在推动球状体4打开出水口11的时候,与按键9相连接的齿条14一起运动,齿条14运动会带动着与齿条14相啮合的齿轮15转动,齿轮15在带动着与齿轮15固定连接的分水装置13转动,这样水就可以旋转着从分水装置通孔18中落下。当手离开按键9时,球状体4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推动连杆8复位,连杆推动按键9复位,按键9带动齿条14向回运动,齿条14带动齿轮15反转,齿轮15再带动着分水装置13反转,容纳腔16中的水穿过分水装置通孔18向反方向旋转落下。
按键9也可以设置在上杯体2或者杯盖1上,出水口11的密封结构也可以不采用球状体4进行密封,也一样可以实现一边打开出水口11,一边推动分水装置13转动的效果,本说明书只是例举了一种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其特征在于,在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设有中环,中环内设有出水口和控制开关,在出水口下方设有分水装置,分水装置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下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与中环通过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与中环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与下杯体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与中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的通孔直径为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的容纳腔下部设有圆弧面,通孔穿过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中环上设有转轴与分水装置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设有传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其特征在于,分水装置连接有齿轮,控制开关连接有齿条,控制开关操控出水口出水的时候带动齿条推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分水装置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78612.6U CN210493602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78612.6U CN210493602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93602U true CN210493602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4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78612.6U Active CN210493602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93602U (zh) |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22178612.6U patent/CN2104936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00200602A1 (en) | Travel mug | |
MXPA04010101A (es) | Cierre fregador. | |
KR101468648B1 (ko) | 압입식 또는 나선형 뚜껑을 사용할 수 있는 텀블러 | |
JP2018058650A (ja) | カプセル型内容物の排出速度が向上した包装容器 | |
US10188235B2 (en) | Filter cup | |
CN210493602U (zh) | 一种新型出水式茶杯 | |
CN202436952U (zh) | 定量油壶 | |
CN210520680U (zh) | 一种带密封便携开关的茶杯 | |
CN210540483U (zh) | 一种多功能茶杯 | |
CN105078143B (zh) | 旋转饮水机构以及水杯 | |
CN209661345U (zh) | 一种便携茶水分离杯 | |
CN109567594B (zh) | 一种便携茶水分离杯 | |
CN212326047U (zh) | 一种可按压出水的茶壶 | |
CN210611740U (zh) | 一种容器盖及其构成的容器、水杯及保温壶 | |
CN208134822U (zh) | 一种盛两种液体的饮料瓶 | |
CN209750845U (zh) | 一种具有定量功能的调味瓶 | |
CN217497117U (zh) | 阻隔固体回流的饮料瓶盖 | |
CN207837320U (zh) | 一种茶水分离器 | |
CN201831675U (zh) | 一种气压式咖啡手冲机 | |
TWM587157U (zh) | 瓶蓋結構 | |
CN217390398U (zh) | 一种带重力开关的茶杯 | |
CN217659124U (zh) | 一种多功能杯盖以及应用该杯盖的保温杯 | |
CN209499385U (zh) | 一种快速出水茶杯 | |
CN201675724U (zh) | 气压式咖啡手冲机 | |
KR102024797B1 (ko) | 휴대용 차 음료용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8 Address after: No. 1157, Kangqiao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5 Patentee after: Glenor Asia Plastics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200 building 4, yinhuwan community, Huiren Avenue, Nanchang County,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ing Yo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