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488196U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8196U
CN210488196U CN201921497116.5U CN201921497116U CN210488196U CN 210488196 U CN210488196 U CN 210488196U CN 201921497116 U CN201921497116 U CN 201921497116U CN 210488196 U CN210488196 U CN 21048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m
prism
backlight modul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71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远江
徐小康
古远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71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中,背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导光板,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LED光源顶部设置有遮光条,遮光条与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背光模组中还设置有单面胶的遮光胶,通过遮光胶的粘接面粘贴非棱镜面和连接面,从而实现遮光条与聚光膜的连接固定,进而为采用逆棱镜膜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的背光模组提供了遮光胶条的设置方案,避免了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自其顶部透出的问题,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一些背光模组中,由于扩散片相较于上棱镜片与下棱镜片会伸出一截,如图1所示:这样,扩散片11伸出的部分可以形成对遮光黑条12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台阶:遮光黑条12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支撑台阶上,另一侧置于LED光源13顶部,能够起到阻止LED光源13所发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作用,避免了用户从终端显示屏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察觉到光线,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不过,在未来,扩散片11、上棱镜片14以及下棱镜片15的作用将通过“逆棱镜片”统一实现,逆棱镜片是一种一体成型的光学膜材,端面齐平,因此无法继续提供支撑和固定遮光黑条的支撑台阶,这就导致背光模组中无法设置遮光黑条,LED光源发出的光极容易从其顶部透出,导致用户从终端的费显示区域看见漏光,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背光模组中采用端面齐平的光学膜材代替各自分离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时,背光模组中无法固定设置遮光黑条,容易导线LED光源光线从LED光源顶部漏出,影响终端视觉体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设置在所述LED光源出光侧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且所述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LED光源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LED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接胶条,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连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
可选地,所述聚光膜为逆棱镜膜,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逆棱镜膜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聚光膜为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复合构成;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复合膜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粘接胶条的颜色为黑色。
可选地,所述遮光条朝向所述LED光源的一面为黑色。
可选地,所述粘接胶条与所述遮光条间第一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所述遮光条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
可选地,所述粘接胶条与所述聚光膜间第二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1.2mm,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聚光膜之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膜材,包括聚光膜、设置在所述聚光膜侧面的遮光条以及粘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的粘接胶条,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其端面齐平的聚光膜,且其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中,背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设置在LED光源出光侧面的导光板,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LED光源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止LED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遮光条,遮光条与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背光模组中还设置有单面胶的遮光胶,通过遮光胶的粘接面粘贴非棱镜面和连接面,从而实现遮光条与聚光膜的连接固定,使得即便是采用端面齐平的聚光膜代替各自分离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时,遮光条的固定与连接也不存在问题,进而为采用逆棱镜膜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的背光模组提供了遮光胶条的设置方案,避免了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自其顶部透出的问题,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增强了终端用户的视觉体验。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复合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逆棱镜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遮光条与粘接胶条的一种粘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示出的聚光膜与粘接胶条的一种粘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光学膜材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光学膜材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中光学膜材沿A-A’线剖切得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光学膜材的一种制备流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显示屏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背光模组中采用逆棱镜膜等聚光膜的时候,因为端面齐平,无法提供用于设置遮光黑条的支撑台阶,导致遮光黑条无法设置,造成LED光源发出的光从其顶部漏出,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请参见图2输出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背光模组20包括LED光源21与导光板22,其中LED光源21为侧发光式的LED,所以,导光板22设置在LED光源21出光侧面,例如,在图2当中,LED光源21位于左侧,而导光板22则设置在LED光源21的右侧,LED光源21发出的光将从导光板22左侧的端面进入到导光板22中,然后在导光板22下的反射膜(图2未示出)等的作用下从导光板22顶面的出光面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2之上的聚光膜23,聚光膜23可以起到对导光板22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进行聚光增量的作用,不过同时,聚光膜23也能够实现均匀光线的作用,所以聚光膜23同时具备棱镜片与扩散片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也可以通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实现聚光增亮以及均匀光线的作用,不过,相关技术中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与扩散片三者是相互独立的,而本实施例中聚光膜是仅仅是一张膜,而非三张。所以,聚光膜23具有上下两个表面,其中的一个表面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
例如,在一些示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20当中,聚光膜23可以是上表面为棱镜面、下表面为非棱镜面,例如,图3示出的背光模组20中,聚光膜23为复合膜,复合膜是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复合构成。图4中示出了复合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复合膜40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上棱镜片41、下棱镜片42以及扩散片43复合构成。可选地,在对上棱镜片、下棱镜片和扩散片进行复合的时候,可以在不同器件之间采用中间连接介质,例如双面胶、UV胶(UVglue,又称无影胶)等。在一种示例当中,可以通过在上棱镜片与下棱镜片之间,以及下棱镜片与扩散片之间设置双面胶或者UV胶,然后进行加压,将三者复合在一起。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也可以先采用双面胶或者UV胶粘合三者中相邻的两者,然后加压,完成两者的复合之后再利用双面胶或者UV胶粘合第三者,并加压得到复合膜。
而在另外一些示例当中,聚光膜23则可以是上表面为非棱镜面,下表面为棱镜面。例如,在图2中所采用的逆棱镜膜。下面结合图5示出的逆棱镜膜的结构示意图对其进行说明:
在逆棱镜膜50当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亚光层(Matt layer)5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层52以及棱镜(Prism)层53,所以,亚光层51上表面即为逆棱镜膜50的非棱镜面,而棱镜层53的下表面则为逆棱镜膜50的棱镜面。在图2当中,聚光膜23直接设置在导光板22之上,因此,逆棱镜膜的下表面的棱镜将直接与导光板22接触,这样可以实现导光板22导出的光线沿垂直方向从逆棱镜膜上表面射出,这样可有效增强背光模组20的亮度,提升光的有效利用率。通常,采用逆棱镜膜代替现有技术中分离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与扩散片,可以将背光模组的亮度提升30%以上,有效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功耗。
结合图4与图5可知,本实施例中所谓非棱镜面可以是光滑的平光面,也可以是亚光面。
本实施例中由于LED光源21为侧发光式的LED,因此,在显示屏中LED光源21自身顶部的区域并不参与显示,所以,正常情况下,应当保证LED光源21顶部没有光线射出,如果有,则可能造成显示屏在非显示区域出现漏光的,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20中还包括遮光条24。顾名思义,遮光条24应当具备遮光的作用,也即阻止光线从其一个表面穿到另一个表面的作用。本实施例中遮光条设置在LED光源21之上,用于阻止LED光源21发出的光自LED光源21的顶部透出。可以理解的是,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均是水平设置的,因此,遮光条24可以将一个空间划分成上侧与下侧,同时,聚光膜23也可以将一个空间划分成上侧与下侧。聚光膜23设置在导光板22上表面,遮光条位于LED光源21之上,因此通常情况下,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所处的水平面差不多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聚光膜23棱镜面与非棱镜面的分布,将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非棱镜面处于同一侧的一个表面称为“连接面”:例如,如果聚光膜23的上表面为非棱镜面,则遮光条24的上表面为连接面;如果聚光膜23的下表面为非棱镜面,则遮光条24的下表面为连接面。
考虑到聚光膜23端面齐平,因此,聚光膜23靠近LED光源21的一侧无法为遮光条23提供用于起固定支撑作用的支撑台阶,所以,为了解决遮光条24的固定连接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20当中还包括粘接胶条25,在本实施例中粘接胶条25的两个表面中只有一个有胶为粘接面,也即粘接胶条25为单面胶。但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粘接胶条25可以为双面胶在本实施例中,粘接胶条25的粘接面同时粘贴在聚光膜23的非棱镜面和遮光条24的连接面上,实现聚光膜23与遮光条24的连接。例如,在图2当中,聚光膜23的非棱镜面为其上表面,因此遮光条24的连接面也为其上表面,自然,粘接胶条25的粘接面就是其下表面,粘接胶条25位于聚光膜23与遮光条24之上,粘接胶条25的粘接面粘贴在遮光条24的上表面与聚光膜23的上表面上。在图3中,聚光膜23的非棱镜面为其下表面,因此遮光条24的连接面也为其下表面,所以粘接胶条25的粘接面就是其上表面,粘接胶条25位于聚光膜23与遮光条24之下上,粘接胶条25的粘接面粘贴在遮光条24的下表面与聚光膜23的下表面上。
通过这种粘接方式,实现了遮光条24的连接与固定,为采用逆棱镜膜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的背光模组提供了设置遮光条的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理论上,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彼此相邻的两个端面可以相互接触,从而使得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之间不存在缝隙,这样可以避免遮光条24下LED光源21发出的光自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之间的缝隙透出,不过,在实际工艺当中,在保证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不重叠的基础上,无法消除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之间的间隙。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LED光源21发出的光自遮光条24与聚光膜23之间的缝隙透出,背光模组20中所采用的粘接胶条25可以为黑色等具有遮光作用的遮光胶条。在图2中,粘接胶条25为黑色,不过,在其他一些示例当中,粘接胶条25可以是其他颜色的,甚至,粘接胶条25的上下表面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例如,在一种示例当中,粘接胶条25的上表面为黑色,下表面为银色,这样,下表面可以对LED光源21的光线进行反射。
考虑到粘接胶条25只需要实现遮光条24连接面与聚光膜23非棱镜面的粘接,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粘接胶条25仅有一个表面为粘接面即可,也即粘接胶条25可以是单面胶。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粘接胶条25页可以是双面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粘接胶条25与遮光条24间粘接的可靠性,可以要求粘接胶条25与遮光条24间第一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d1大于等于0.2mm。同时,为了避免粘接胶条25尺寸过大,超过遮光条24后得不到支撑,因此,也要求d1小于等于遮光条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第一方向为LED光源21的出光方向。例如,在图6中示出了粘接胶条25与遮光条24间的粘接示意图:由于LED光源21的出光方向为水平向右,所以,遮光条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L1,因此,0.2mm≤d1≤L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d1还可以:0.3mm≤d1≤L1。
为了保证粘接胶条25与聚光膜23间粘接的可靠性,可以要求粘接胶条25与聚光膜23间第二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d2大于等于0.2mm,如图7所示。同时,为了避免粘接胶条25过分遮挡聚光膜23,所以d2的取值也不应该太大,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0.2mm≤d1≤1.2mm。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当中,粘接胶条25与聚光膜23间第二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0.2mm,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示例当中,粘接胶条25与聚光膜23间第二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1.2mm。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0.3mm≤d1≤1.0mm。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利用粘接胶条,将遮光条与聚光膜进行粘接,实现遮光条的固定连接,从而在聚光膜端面齐平的情况下实现遮光条的设置,避免了不设置遮光条导致LED光源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影响显示屏显示效果,降低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
实施例二:
可以理解的是,背光模组中聚光膜、遮光条以及粘接胶条三者之间的连接可以预先完成好,形成一张整体的光学膜材。在背光模组的主备阶段,直接采用预先已经制备完成的光学膜材,而不用临时在背光模组的制备阶段再进行粘接。
例如,在图8当中示出光学膜材的一种俯视图:光学膜材80包括聚光膜81、遮光条82以及粘接胶条83,在图8当中,聚光膜81的上表面为非棱镜面,所以,聚光膜81可以是逆棱镜膜。
图9中示出了另外一种光学膜材的俯视图:光学膜材90包括聚光膜91、遮光条92以及粘接胶条93,在图9中,粘接胶条93位于聚光膜91与遮光条92之下,聚光膜91的下表面为非棱镜面,所以,聚光膜91可以是复合膜。
下面以图8中的光学膜材为例,图10示出了沿图8中A-A’对光学膜材80进行纵向剖切得到的光学膜材80的一种剖视图,从图10中可以看出,聚光膜81端面齐平,其上表面为非棱镜面,下表面为棱镜面,所以,粘接胶条83粘贴在聚光膜81与遮光条82的上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备图8或图9的光学膜材时,粘接工艺可以以背光模组为单位实施,也即预先得到一个背光模组所用的聚光膜与遮光条,然后采用遮光胶条粘接该聚光膜与遮光条,从而得到一个背光模组的光学膜材。例如,将聚光膜与遮光条平铺于工作台,遮光条位于聚光膜的侧面,同时保证聚光膜的非棱镜面朝上。然后采用粘接胶条粘接聚光膜卷料的非棱镜面与遮光条的上表面从而得到粘接卷料。
毫无疑义的是,按照这种方案,对于每一个背光模组的聚光膜与遮光条,都需要进行单独地粘接,效率比较低,而且,由于遮光条尺寸较小,粘接胶条与遮光条、聚光膜之间的间接区域也比较小,因此,这样做法粘接难度非常大,废品率较高。对此,本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制备光学膜材的方案,请参见图11示出的流程图:
S1102:将聚光膜卷料与遮光条卷料平铺于工作台,遮光条卷料位于聚光膜卷料的侧面且聚光膜卷料的非棱镜面与遮光条卷料的连接面均朝上;
S1104:采用粘接胶条粘接聚光膜卷料的非棱镜面与遮光条的上表面得到粘接卷料;
S1106:按照预设规格对粘接卷料进行冲切,得到聚光膜端面齐平的光学膜材。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遮光条卷料上下表面一致,没有区别,则在制备光学膜材的阶段并不需要区分其哪个表面是连接面,因为其两个表面中任意一个均可以作为连接面。不过,如果遮光条卷料上下两个表面不同,其不同表面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其一个表面为银色,另一个表面为黑色,则需要根据聚光膜在背光模组中非棱镜面的朝向来确定连接面:如果聚光膜是逆棱镜膜,则在背光模组中,非棱镜面就是朝上的。在这种情况下,遮光条卷料作为连接面的一个表面在背光模组中自然也是朝上的,因此,应当将遮光条卷料中黑色的一面作为连接面,而让银色的一面朝向LED光源。
所谓预设规格是指背光模组中对聚光膜与遮光条所形成的光学膜材的尺寸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背光模组之前,可以先制备出整体的光学膜材,避免了临时在背光模组中粘接聚光膜与遮光条的过程,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更进一步地,在制备光学膜材的时候,可以对聚光膜卷料与遮光条卷料进行粘接,粘接完成后再进行切割,从而实现光学膜材的批量制备,降低了光学膜材制备过程中的粘接难度,有利于提升制备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在该显示屏中包括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光学膜材。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显示屏中包括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背光模组,请参见图12示出的显示屏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显示屏12包括背光模组120以及液晶面板121,其中,液晶面板121设置在背光模组120的出光面之上,通过背光模组120的点亮,能够使得液晶面板121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背光模组120可以是实施例一中介绍的背光模组。可以理解的是,背光模组120中除了可以包括前面介绍过的LED光源、导光板以及聚光膜、遮光条以及粘接胶条等器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反射膜、外框(例如铁框或者胶铁一体框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中包括前述任意一个示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该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设置在所述LED光源出光侧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且所述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LED光源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LED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接胶条,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连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膜为逆棱镜膜,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逆棱镜膜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膜为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复合构成;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复合膜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条的颜色为黑色。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朝向所述LED光源的一面为黑色。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条与所述遮光条间第一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所述遮光条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条与所述聚光膜间第二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1.2mm,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
8.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聚光膜之上。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
10.一种光学膜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膜、设置在所述聚光膜侧面的遮光条以及粘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的粘接胶条,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其端面齐平的聚光膜,且其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
CN201921497116.5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Active CN21048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7116.5U CN210488196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7116.5U CN210488196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8196U true CN210488196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9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7116.5U Active CN210488196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8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664A (zh) * 2019-09-06 2019-12-13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光学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664A (zh) * 2019-09-06 2019-12-13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光学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6590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拼接屏
CN10504498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85624A (zh) 无胶框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5114857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WO2016183902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89467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N103076649A (zh) 导光板与背光源
CN100561314C (zh) 一种三层复合式光学膜片
CN107102474A (zh) 一种背光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568664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光学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08047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488196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KR102328886B1 (ko) 표시장치
KR20150050050A (ko) 일체형 광학시트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458918A (zh) 显示设备
CN204964948U (zh) 显示器及终端
CN215416204U (zh) 一种高亮度高辉度显示扩散板
CN101533177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71223A (zh) 一种双层复合式光学膜片
CN11122117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806292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267244B (zh) 一种背光模块
CN21066626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133921B (zh) 显示装置
CN105739183A (zh)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