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7391U - 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67391U CN218767391U CN202222918665.3U CN202222918665U CN218767391U CN 218767391 U CN218767391 U CN 218767391U CN 202222918665 U CN202222918665 U CN 202222918665U CN 218767391 U CN218767391 U CN 2187673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tape
- adhesive
- portions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胶带、背光外壳、反射片、导光板和多个发光器件,背光外壳设有安装槽,多个发光器件均安装于安装槽的侧壁,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反射片层叠于安装槽的底壁,导光板层叠于反射片背离安装槽的底壁的一侧,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多个发光器件间隔且相对设置;胶带包括第一子胶带、第二子胶带和第三子胶带,第一子胶带粘接于安装槽的底壁和反射片之间,第二子胶带包括多个点状胶部,多个点状胶部均粘接于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第三子胶带固定连接于第一子胶带和多个点状胶部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的胶带易发生漂移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不断向更亮、更轻和更薄的方向发展,侧入式背光模组成为目前背光模组发展的主流。目前,在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设计中,通常会在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设置点状胶带,以保证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的灯光均匀。然而,当外界温度急剧变化时,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的点状胶带容易发生漂移,从而造成显示面板上出现白斑,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的胶带容易发生漂移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胶带、背光外壳、反射片、导光板和多个发光器件,所述背光外壳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槽底壁和槽侧壁,所述槽侧壁环绕所述槽底壁设置,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均安装于所述槽侧壁,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反射片层叠于所述槽底壁,所述导光板层叠于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槽底壁的一侧,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胶带包括第一子胶带、第二子胶带和第三子胶带,所述第一子胶带粘接于所述槽底壁和所述反射片之间,所述第二子胶带包括多个点状胶部,多个所述点状胶部均粘接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三子胶带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胶带和多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且粘接于所述反射片朝向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子胶带,并使第三子胶带连接第一子胶带和第二子胶带,一方面,可以使第一子胶带和第二子胶带连接为一体;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二子胶带的多个点状胶部受到气流、水汽等的影响而发生漂移,避免显示面板上产生白斑,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良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胶带、所述第二子胶带和所述第三子胶带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胶带、第二子胶带和第三子胶带一体成型,结构简单,能够节约生产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子胶带包括多个子胶带部,多个子胶带部均粘接于所述反射片朝向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表面,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子胶带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胶带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子胶带部,以使第一子胶带和点状胶部实现连接,从而使第一子胶带、第二子胶带和第三子胶带连接为一体。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所述子胶带部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子胶带部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的长度,可以保证子胶带部和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所述子胶带部的长度小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子胶带部的长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的长度,可以增加第三子胶带的柔性,进一步便于点状胶部相对第一子胶带弯折以贴附于反射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子胶带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子胶带,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点状胶部的中部。本实施例中,子胶带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子胶带,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一个点状胶部的中部,以使第一子胶带与多个点状胶部实现连接,从而防止点状胶部发生漂移。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胶带包括多个条状胶部,多个条状胶部均粘接于所述槽底壁和所述反射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子胶带部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条状胶部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条状胶部,并使多个条状胶部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一方面,便于胶带粘贴至反射片,可以简化安装工艺;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时,相邻两个条状胶部之间的间隙可以缓冲反射片受到的外部作用力,避免因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膜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造成反射片褶皱,从而防止点状胶部因反射片褶皱发生漂移,避免显示面板上出现白斑,进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良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胶带包括第一部分和多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多个所述第二部分均粘接于所述槽底壁和所述反射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多个所述子胶带部包括多个第一胶带部和多个第二胶带部,每一所述第一胶带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每一所述第二胶带部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二部分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部分和多个第二部分,一方面,第一部分能够稳定粘接背光外壳与反射片,以保证背光外壳与反射片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间隙,以及相邻两个第二部分之间的间隙可以缓冲反射片受到的外部作用力,避免因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膜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造成反射片褶皱,从而防止点状胶部因反射片褶皱发生漂移,避免显示面板上出现白斑,进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良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层叠于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槽底壁的一侧,所述中框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沿所述中框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中框;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l1,相邻两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的距离为l3,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为L2,每一所述发光器件的长度为L5,沿第二方向,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宽度为l2,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的距离为L1,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透光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为L4,所述发光器件的光线的发射角度为2θ1,可观察角度为θ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l1=L2-2×(L1×tanθ1),沿所述第二方向,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宽度l2=L4-(L3/tanθ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点状胶部的尺寸,一方面,可以保证点状胶部能够完全遮盖因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发光范围重叠而造成的光点,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灯光亮度相同且均匀;另一方面,可以将点状胶部的宽度限定在人眼无法观察到的尺寸范围内,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的距离l3=L5+2×(L1×tanθ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相邻两个点状胶部的距离,可以进一步限定点状胶部的尺寸,以使点状胶部可以遮盖光点,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佳。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点状胶部包括第一点状胶部和多个第二点状胶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点状胶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点状胶部的长度,所述第一点状胶部与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第一点状胶部的长度大于第一点状胶部,可以遮盖定位柱产生的较大的光点,以保证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的灯光亮度相同且均匀。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点状胶部位于多个所述点状胶部的中间位置,部分所述第二点状胶部位于所述第一点状胶部的一侧,部分第二点状胶部位于所述第一点状胶部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多个第二点状胶部间隔设置于第一点状胶部的两侧,第一点状胶部可以遮盖定位柱产生的较大光点,第二点状胶部能够遮盖因发光器件的发光范围重叠而造成的光点,从而使显示面板的灯光分布得更加均匀,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所述扩散片、所述下棱镜片和所述上棱镜片依次层叠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可以使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的光线均匀透出,以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佳。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上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可以避免显示面板上产生白斑,以保证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的灯光分布均匀且相同,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上,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三子胶带,并使第三子胶带连接第一子胶带和第二子胶带,一方面,可以使第一子胶带和第二子胶带连接为一体;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二子胶带的多个点状胶部受到气流、水汽等的影响而发生漂移,避免显示面板上产生白斑,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胶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的点状胶部、反射片和发光器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胶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胶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胶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胶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胶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车载显示器、电视、户外广告显示器、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1000为车载显示器为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描述,将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X,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Y,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设置。
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外壳400和显示装置300,显示装置300安装于外壳400的内侧。显示装置3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00和侧入式背光模组100。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210和非显示区220,非显示区220环绕显示区210设置。侧入式背光模组100设于显示面板200下方,用于为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以使显示装置300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示例性地,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本实施方式中,侧入式背光模组100可以包括胶带10、背光外壳20、反射片30、导光板40、扩散片50、下棱镜片60、上棱镜片70、多个发光器件80和中框(bezel)90,胶带10、反射片30、导光板40、扩散片50、下棱镜片60、上棱镜片70、多个发光器件80和中框90均安装于背光外壳20。
背光外壳20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位于背光外壳20的中部。安装槽21的开口位于背光外壳20的顶面。安装槽21自背光外壳2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凹陷。其中,安装槽21包括槽底壁211和槽侧壁212,槽侧壁212环绕槽底壁211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描述时所采用“顶”“底”等方位用词主要依据附图2中的展示方位进行阐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并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方位的限定。
胶带10、反射片30、导光板40、扩散片50、下棱镜片60、上棱镜片70和多个发光器件80均安装于安装槽21。具体地,反射片30、导光板40、扩散片50、下棱镜片60、上棱镜片70和中框90依次层叠于槽底壁211,多个发光器件80均安装于槽侧壁212,且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布。其中,发光器件80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灯珠。
导光板40包括入光面41和出光面42,入光面41和出光面42相邻设置。其中,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为导光板40朝向多个发光器件80的表面,并与多个发光器件80相对且间隔设置。导光板40的出光面42为导光板40背离反射片30的表面。多个发光器件80发射的光线可自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进入导光板40,导光板40可引导光线的散射方向,发光器件80发出的线光源在导光板40的作用下转换成面光源后,自导光板40的出光面42出射至显示面板200,从而使侧入式背光模组100提供至显示面板200的光线是均匀化光线,有助提升显示装置300的显示质量。中框90可以将胶带10、反射片30、导光板40、扩散片50、下棱镜片60和上棱镜片70压紧在槽底壁211,以保证侧入式背光模组100的装配稳定性。其中,中框90呈回字形。示例性地,中框90可以为矩形铁框。中框90设有透光孔91,透光孔91沿中框90的厚度方向贯穿中框90。透光孔91与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区210对应设置,透光孔91的边缘与显示区210的边缘对齐,光线能够从透光孔91出射至显示面板200,保证显示面板200可以正常运行。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4,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胶带10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胶带1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胶带10包括第一子胶带11、第二子胶带12和第三子胶带13,第三子胶带13固定连接于第一子胶带11和第二子胶带12之间。其中,第一子胶带11、第二子胶带12和第三子胶带13可以一体成型,或者,第三子胶带13的一端粘接在第一子胶带11、另一端粘接在第二子胶带12,以使第一子胶带11、第二子胶带12和第三子胶带13连接成一体式的结构。
第一子胶带11呈条状,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具体地,第一子胶带11粘接于背光外壳20与反射片30之间,以保证背光外壳20和反射片3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其中,第一子胶带11具有第一粘接面(图未示)和第二粘接面(图未示),在第三方向Z上,第一粘接面和第二粘接面相背设置。具体地,第一粘接面粘接于安装槽21的槽底壁211,第二粘接面粘接于反射片30的底面。
第二子胶带12粘接于导光板40和反射片30之间。具体地,第二子胶带12位于导光板40靠近发光器件80的边缘和反射片30靠近发光器件80的边缘之间。其中,第二子胶带具有第三粘接面(图未示)和第四粘接面(图未示),在第三方向Z上,第三粘接面和第四粘接面相背设置。具体地,第三粘接面粘接于反射片30的顶面,第四粘接面粘接于导光板40的底面。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子胶带12包括多个点状胶部121,沿第一方向X,多个点状胶部121依次间隔排布。示例性地,多个点状胶部121均呈矩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点状胶部121也可以呈梯形或圆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导光板40和反射片30之间设置多个点状胶部121,能够避免因发光器件80的发光范围重叠而造成的灯影或光斑问题,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100提供至显示面板200的光线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显示装置300的显示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相邻发光器件80之间的发光范围重叠而造成的光点的大小通常受到发光器件80与导光板40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发光器件80之间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示例性地,发光器件80与导光板40之间的距离越小,相邻两个发光器件80之间的距离越小,光点越大,所需要的点状胶部121的尺寸越大。因此,为保证点状胶部121可以遮盖光点,点状胶部121的尺寸需根据发光器件80与导光板40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发光器件80之间的距离来设计。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5,图5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胶带10的点状胶部121、反射片30和发光器件80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X,发光器件80的发光面至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的距离为L1。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两个发光器件80之间的距离为L2,每一发光器件的长度为L5,每一点状胶部121的长度l1,相邻两个点状胶部121的距离为l3。发光器件80的光线的发射角度为2θ1。在第一方向X上,每一点状胶部121的长度l1=L2-2×(L1×tanθ1),相邻两个点状胶部121之间的距离l3=L5+2×(L1×tanθ1)。
本实施方式中,点状胶部121的宽度需要限定在人眼无法观察到的尺寸范围内,以保证显示装置300的显示效果较佳。具体地,沿第三方向Z,反射片30表面至中框90底面的距离为L3。沿第一方向X,每一点状胶部121的宽度为l2,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至中框90的透光孔91的边缘的距离为L4。透光孔91的孔壁底部与点状胶部121远离导光板40的入光面41的一端的连线,与中框90的底面所成的夹角为可观察角度,可观察角度为θ2。在第一方向X上,每一点状胶部121的宽度l2=L4-(L3/tanθ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介绍的点状胶部121的尺寸设计公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同样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点状胶部121的尺寸设计。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点状胶部121包括第一点状胶部122和多个第二点状胶部123。第一点状胶部122为,在第一方向X上,多个点状胶部121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点状胶带。第一方向X上,部分第二点状胶部123位于第一点状胶部122的一侧,部分第二点状胶部123位于第一点状胶部122的另一侧。其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点状胶部122的长度大于第二点状胶部123的长度,多个第二点状胶部123的长度相等。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点状胶部123的长度也可以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侧入式背光模组100中,导光板40一般需要利用定位柱来实现定位,定位柱往往设置在导光板40的中间位置,定位柱会产生较大的光点,第一点状胶部122还可遮盖定位柱产生的光点,以保证显示装置300的可视区域的灯光亮度相同且均匀。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6,图6是图3所示胶带10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子胶带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子胶带11的边缘,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子胶带12。第三子胶带13具有第五粘接面(图未示)。具体地,第五粘接面粘贴于反射片30靠近发光器件80的侧面。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子胶带13还可以包括第六粘接面(图未示),第六粘接面与第五粘接面相对设置。
第三子胶带13包括多个子胶带部131,每一子胶带部131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子胶带11和一个点状胶部121之间。沿第一方向X上,多个子胶带部131间隔设置。其中,沿第一方向X,每一子胶带部131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121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子胶带部131的数量与点状胶部121的数量相同。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子胶带部131的数量与点状胶部121的数量也可以不同,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对此不做严格限定。示例性地,一个子胶带部131可以连接多个点状胶部121,或者,多个子胶带部131连接一个点状胶部121。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子胶带部131包括第一子胶带部132和多个第二子胶带部133。第一子胶带部132固定连接于第一子胶带11和第一点状胶部122之间,每一第二子胶带部133固定连接于第一子胶带11和一个第二点状胶部123之间。其中,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子胶带部132的长度等于第一点状胶部122的长度,第二子胶带部133的长度等于第二点状胶部123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胶带10在组装至侧入式背光模组100前处于展开状态,如图6所示。在进行侧入式背光模组100的组装时,可以先将胶带10的第一子胶带11粘贴至反射片30的底面,再将第三子胶带13相对第一子胶带11弯折以粘接于反射片的侧面,最后将第二子胶带12相对第三子胶带13弯折以粘接至反射片30的顶面,然后将反射片30与背光外壳20和导光板40进行组装,这样设置可以简化安装工艺,节约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三子胶带13,并使第三子胶带13连接第一子胶带11和第二子胶带12,一方面,可以使第一子胶带11、第二子胶带12和第三子胶带13连接成一体式的结构;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二子胶带12的多个点状胶部121受到气流、水汽等的影响而发生漂移,避免显示面板200上产生白斑,从而保证显示装置300的显示效果良好。
请结合参阅图7、图8和图9,图7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胶带10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胶带1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胶带10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不同之处在于,沿第一方向X,每一子胶带部131的长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121的长度。具体地,子胶带部131的一端连接第一子胶带11,另一端连接点状胶部121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一子胶带部132的一端连接第一子胶带11,另一端连接第一点状胶部122的中部;每一第二子胶带部133的一端连接第一子胶带11,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二点状胶部123的中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子胶带部132的长度小于第一点状胶部122的长度,第二子胶带部133的长度小于第二点状胶部123的长度,以增加第三子胶带13的柔性,便于点状胶部121相对第一子胶带11弯折以粘接于反射片30,使胶带10能够较好地粘接于反射片30的表面,提高胶带10与反射片30的装配强度。
请结合参阅图10、图11和图12,图10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10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胶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所示胶带10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子胶带11包括多个条状胶部111,沿第一方向X,多个条状胶部111间隔设置。每一条状胶部111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每一条状胶部111连接于一个子胶带部131远离点状胶部121的一端。其中,沿第一方向X上,条状胶部111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子胶带部131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条状胶部111的数量与点状胶部121的数量相同,也与子胶带部131的数量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条状胶部111包括第一条状胶带112和多个第二条状胶带113。第一条状胶带112为,在第一方向X上,多个条状胶部111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条状胶带。在第一方向X上,部分第二条状胶带113位于第一条状胶带112的一侧,部分第二条状胶带113位于第二条状胶带的另一侧。其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条状胶带112的长度大于第二条状胶带113的长度,多个第二条状胶带113的长度相等。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条状胶带113的长度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条状胶带112连接于第一子胶带部132远离第一点状胶部122的一端,一个第二条状胶带113连接于一个第二子胶带部133远离第二点状胶部123的一端。其中,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条状胶带112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第一子胶带部132的长度,也等于第一点状胶部122的长度;第二条状胶带113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第二子胶带部133的长度,也等于第二点状胶部123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个条状胶部111,并使多个条状胶部111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一方面,在第一方向X上,条状胶部111、点状胶部121以及子胶带部131三者的长度相等,使得胶带10在装配之前呈长条状,便于粘贴至反射片30,可以简化安装工艺;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时,相邻两个条状胶部111之间的间隙可以缓冲反射片30受到的外部作用力,避免因侧入式背光模组100的膜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造成反射片30褶皱,从而防止点状胶部121因反射片30褶皱发生漂移,避免显示面板200上出现白斑,进而保证显示装置300的显示效果良好。
请结合参阅图13、图14和图15,图1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10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胶带1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所示胶带10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方向X上,每一条状胶部111的长度大于与其连接的子胶带部131的长度,且等于每一点状胶部121的长度。具体地,一个子胶带部131的一端连接一个条状胶部111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一个点状胶部121的中部。其中,第一子胶带部132的一端连接第一条状胶带112的中部,另一端连接第一点状胶部122的中部;每一第二子胶带部133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二条状胶带113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二点状胶部123的中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条状胶带112的长度大于第一子胶带部132的长度,且等于第一点状胶部122的长度;第二条状胶带113的长度大于第二子胶带部133的长度,且等于第二点状胶部123的长度。此设置可以增加第三子胶带13的柔性,便于点状胶部121相对第一子胶带11弯折以贴附于反射片30。
请结合参阅图16、图17和图18,图16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10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胶带1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6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子胶带11包括第一部分114和多个第二部分115。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4位于第一子胶带11的中间位置。第一部分114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第一方向X上,多个第二部分115间隔设置;部分第二部分115位于第一部分114的一侧,部分第二部分115位于第一部分114的另一侧。每一第二部分115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4的长度均大于第二部分115的长度,多个第二部分115的长度相等。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部分115的长度也可以不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子胶带部131包括多个第一胶带部134和多个第二胶带部135。每一第一胶带部134固定连接于第一部分114和一个点状胶部121之间,每一第二胶带部135固定连接于一个第二部分115和一个点状胶部12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胶带部134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子胶带部132和部分第二子胶带部133,多个第二胶带部135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第二子胶带部133。
沿第一方向X,第一胶带部134的长度小于第一部分114的长度,每一第一胶带部134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121的长度;第二胶带部135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部分115的长度,每一第二胶带部135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121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部分114和多个第二部分115,一方面,第一部分114能够稳定粘接背光外壳20与反射片30,以保证背光外壳20与反射片3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时,第一部分114与第二部分115之间的间隙,以及相邻两个第二部分115之间的间隙可以缓冲反射片30受到的外部作用力,避免因侧入式背光模组100的膜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造成反射片30褶皱,从而防止点状胶部121因反射片30褶皱发生漂移,避免显示面板200上出现白斑,进而保证显示装置300的显示效果良好。
请结合参阅图19、图20和图21,图19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胶带10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所示胶带1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19所示胶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所示的胶带10不同之处在于,沿第一方向X,每一子胶带部131的长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121的长度。具体地,每一第一胶带部134的一端连接第一部分114,另一端连接一个点状胶部121的中部;每一第二胶带部135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二部分115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一个点状胶部121的中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每一第一胶带部134的长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121的长度;每一第二胶带部135的长度小于与其连接的点状胶部121的长度。此设置可以增加第三子胶带13的柔性,便于点状胶部121相对第一子胶带11弯折以贴附于反射片30。
本申请所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100,通过设置第三子胶带13,将第一子胶带11和第二子胶带12连接成一体式的结构,以防止第二子胶带12受到水汽、气流等的影响发生漂移,从而避免显示面板200上出现白斑,保证显示装置300的可视区域的灯光光亮度相同且分布均匀。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减小第三子胶带13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以增加第三子胶带13的柔性,使第二子胶带12更容易相对第一子胶带11弯折,从而便于将胶带10粘贴于反射片30的表面;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第一子胶带11的结构,以避免反射片30褶皱,从而防止第二子胶带12因反射片30褶皱发生漂移,进一步避免显示面板200上出现白斑,保证显示装置300的显示效果良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背光外壳、反射片、导光板和多个发光器件,所述背光外壳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槽底壁和槽侧壁,所述槽侧壁环绕所述槽底壁设置,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均安装于所述槽侧壁,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反射片层叠于所述槽底壁,所述导光板层叠于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槽底壁的一侧,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间隔且相对设置;
所述胶带包括第一子胶带、第二子胶带和第三子胶带,所述第一子胶带粘接于所述槽底壁和所述反射片之间,所述第二子胶带包括多个点状胶部,多个所述点状胶部均粘接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三子胶带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胶带和多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且粘接于所述反射片朝向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胶带、所述第二子胶带和所述第三子胶带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胶带包括多个子胶带部,多个子胶带部均粘接于所述反射片朝向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表面,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子胶带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胶带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所述子胶带部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所述子胶带部的长度小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胶带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子胶带,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点状胶部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胶带包括多个条状胶部,多个条状胶部均粘接于所述槽底壁和所述反射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每一所述子胶带部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条状胶部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胶带包括第一部分和多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多个所述第二部分均粘接于所述槽底壁和所述反射片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
多个所述子胶带部包括多个第一胶带部和多个第二胶带部,每一所述第一胶带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每一所述第二胶带部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二部分和一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层叠于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槽底壁的一侧,所述中框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沿所述中框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中框;
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为l1,相邻两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的距离为l3,每一所述发光器件的长度为L5,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为L2,沿第二方向,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宽度为l2,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的距离为L1,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透光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为L4,所述发光器件的光线的发射角度为2θ1,可观察角度为θ2,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长度l1=L2-2×(L1×tanθ1),沿所述第二方向,每一所述点状胶部的宽度l2=L4-(L3/tanθ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点状胶部之间的距离l3=L5+2×(L1×tanθ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点状胶部包括第一点状胶部和多个第二点状胶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点状胶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点状胶部的长度,所述第一点状胶部与所述导光板的定位柱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点状胶部位于多个所述点状胶部的中间位置,部分所述第二点状胶部位于所述第一点状胶部的一侧,部分第二点状胶部位于所述第一点状胶部的另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所述扩散片、所述下棱镜片和所述上棱镜片依次层叠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8665.3U CN218767391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8665.3U CN218767391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67391U true CN218767391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44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18665.3U Active CN218767391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67391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918665.3U patent/CN2187673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89860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8310620B2 (en) |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with frame having adhesive on reflector and circuit boar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0058452B (zh)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
EP2696234A1 (en) | Backlight device | |
CN211123566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150362652A1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 |
CN113707034B (zh) | 拼接显示装置 | |
CN112882290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201040620A (en) | Protective plate integrated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1690022B1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CN108319074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
US20130148381A1 (en) | Display device | |
WO2019149085A1 (zh)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
TWI405009B (zh) | 液晶顯示裝置 | |
CN113625488A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7121834A (zh) |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1630342B1 (ko) |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 |
CN106970485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JP2017120310A (ja)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に用いる接着シート、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20130072971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18767391U (zh) | 侧入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2019023993A (ja) | 光源装置、これを備え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0764312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2013171619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JP2009037744A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