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9762U - 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79762U CN218679762U CN202222883613.7U CN202222883613U CN218679762U CN 218679762 U CN218679762 U CN 218679762U CN 202222883613 U CN202222883613 U CN 202222883613U CN 218679762 U CN218679762 U CN 2186797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heat
- main body
- radiating
- plate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包括散热鳍条,其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主体的一侧,散热鳍条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散热鳍条与散热板主体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鳍条在散热板主体的一侧等距设置,所述散热鳍条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扇,且散热扇与散热板主体通过螺钉连接;预留槽,其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主体上,所述预留槽的内部设置有集热块,且集热块与散热板主体连接为一体结构,该散热板采用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散热,并在散热鳍条的外部设置相应的防护机构,防止阴雨天气下散热鳍条被腐蚀,确保散热鳍条使用寿命,提高散热板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散热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主要用于把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逆变器是一种DCtoAC的变压器,它其实与转化器是一种电压逆变的过程,升压回路把太阳电池的直流电压升压到逆变器输出控制所需的直流电压;逆变桥式回路则把升压后的直流电压等价地转换成常用频率的交流电压。逆变器又称电源调整器,根据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用途可分为独立型电源用和并网用二种,广泛适用于办公设备,生活电器,或需要给电池,逆变器工作过程会产生热量,为了控制逆变器内部的温度需要在逆变器上安装散热板。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454349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08月10日,一种组串式逆变器散热结构,包含组串式逆变器箱体、散热板、电感、电感封装盒、风扇和封罩,散热板固定在组串式逆变器箱体背部并且散热板中间设置有若干散热齿片,散热齿片水平固定在散热板上并且若干散热齿片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在散热板侧面,若干个电感分别固定在散热齿片上下侧的散热板上,若干个电感封装盒套设电感外侧将电感封装并且电感封装盒固定在散热板上,电感封装盒与散热齿片之间留有间隙,风扇设置在组串式逆变器箱体一侧侧面上,组串式逆变器箱体另一侧侧面上开有出风口,封罩固定在散热板外侧并且封罩内壁与散热齿片贴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散热效果良好,组装方便。
现有的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采用IGBT和Mosfet管风冷散热的方式,采用专门设计的封装铝壳,铝壳表面需设计出复杂的散热齿片,带散热齿片的封装铝壳造价高,暴露在外界,在阴雨天气散热齿片容易被腐蚀,降低散热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采用IGBT和Mosfet管风冷散热的方式,采用专门设计的封装铝壳,铝壳表面需设计出复杂的散热齿片,带散热齿片的封装铝壳造价高,暴露在外界,在阴雨天气散热齿片容易被腐蚀,降低散热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包括散热板主体,
散热鳍条,其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主体的一侧,散热鳍条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散热鳍条与散热板主体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鳍条在散热板主体的一侧等距设置,所述散热鳍条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扇,且散热扇与散热板主体通过螺钉连接;
预留槽,其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主体上,所述预留槽的内部设置有集热块,且集热块与散热板主体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集热块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盘管,且换热盘管与集热块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且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均与散热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分别与换热盘管的两端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条上设置有导流槽,且导流槽在散热鳍条上呈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集热块的内部设置有感温探头,且感温探头与集热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条的外部设置有壳罩。
优选的,所述壳罩上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与壳罩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罩的两侧均设置有滤尘网片,且滤尘网片与壳罩固定连接,所述滤尘网片设置在散热扇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壳罩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栓,安装栓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栓设置在壳罩的四角,所述安装栓与散热板主体和壳罩均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栓的外部设置有压簧片,且压簧片与安装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散热板主体贴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集热块、散热鳍条、导流槽和散热扇的设置,借助集热块可快速将逆变器内部的热量吸收,散热鳍条在散热板的外侧所形成空隙,可以让空气更好地流动,在散热扇的作用下加快散热鳍条之间的空气流动,导流槽使得散热鳍条上的流动的空气有序,可更快的将散热鳍条上的热量释放;
2.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换热盘管、进水阀组件、出水阀组件和感温探头的设置,将冷却液注入换热盘管中,利用换热盘管中流动的冷却液间接的吸收集热块上热量并转移,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可实现冷却液循环,感温探头可对集热块温度进行测量;
3.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安装栓和压簧片的设置,使用安装栓可将散热板安装固定,借助压簧片使得安装的散热板具备缓冲性能,可提高散热板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罩与散热板主体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盘管与散热板主体连接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壳罩纵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条结构图。
图中:1、散热板主体;2、壳罩;3、散热口;4、防尘网;5、安装栓;6、滤尘网片;7、进水阀组件;8、出水阀组件;9、集热块;10、散热扇;11、压簧片;12、预留槽;13、换热盘管;14、散热鳍条;15、导流槽;16、橡胶垫;17、感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包括散热板主体1,
散热鳍条14,其设置在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散热鳍条14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散热鳍条14与散热板主体1设置为一体结构,散热鳍条14在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等距设置,散热鳍条14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扇10,且散热扇10与散热板主体1通过螺钉连接,散热鳍条14在散热板外侧所形成空隙,可以让空气更好地流动,实现散热,在散热扇10的作用下加快散热鳍条14周围空气流动,更快的将散热鳍条14上的热量释放,散热效果更佳;
预留槽12,其设置在散热板主体1上,预留槽12的内部设置有集热块9,且集热块9与散热板主体1连接为一体结构,集热块9可快速将逆变器内部的热量吸收传递到散热板主体1上。
请参阅图4和图5,集热块9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盘管13,且换热盘管13与集热块9连接为一体结构,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阀组件7和出水阀组件8,且进水阀组件7和出水阀组件8均与散热板主体1固定连接,进水阀组件7和出水阀组件8分别与换热盘管13的两端连接为一体结构,通过将冷却液注入换热盘管13中,利用换热盘管13中流动的冷却液可将集热块9上的热量吸收并转移,实现集热块9散热。
请参阅图7,散热鳍条14上设置有导流槽15,且导流槽15在散热鳍条14上呈弧形设置,通过导流槽15使得散热鳍条14上的流动的空气有序,有利于散热鳍条14散热。
请参阅图5,集热块9的内部设置有感温探头17,且感温探头17与集热块9固定连接,通过感温探头17可对集热块9温度进行测量。
请参阅图1,散热鳍条14的外部设置有壳罩2,通过壳罩2可对散热鳍条14起到防护的作用。
请参阅图1和图5,壳罩2上设置有散热口3,散热口3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4,且防尘网4与壳罩2连接为一体结构,通过散热口3可将散热鳍条14上的热量释放,防尘网4起到防尘的作用。
请参阅图1和图6,壳罩2的两侧均设置有滤尘网片6,且滤尘网片6与壳罩2固定连接,滤尘网片6设置在散热扇10的一侧,通过滤尘网片6可对散热扇10起到防护的作用。
请参阅图1和图3,壳罩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栓5,安装栓5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栓5设置在壳罩2的四角,安装栓5与散热板主体1和壳罩2均活动连接,通过安装栓5可将散热板安装固定。
请参阅图3,安装栓5的外部设置有压簧片11,且压簧片11与安装栓5活动连接,通过压簧片11使得安装结构具备缓冲性能,提高了散热板使用稳定性。
请参阅图1,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16,且橡胶垫16与散热板主体1贴合连接,通过橡胶垫16可确保散热板与逆变器安装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使用安装栓5将散热板与逆变器安装,集热块9朝向逆变器的内部,集热块9将逆变器内部产生的热量吸收聚集在散热板上,散热鳍条14在散热板外侧形成间隙,开启散热扇10,在散热扇10的作用下加快散热鳍条14上空气流动,从而将散热板上的热量释放,实现散热;将冷却液从进水阀组件7注入换热盘管13中,利用换热盘管13中流动的冷却液将集热块9上的热量吸收并转移,提高了散热板散热效果。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包括散热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
散热鳍条(14),其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散热鳍条(14)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散热鳍条(14)与散热板主体(1)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鳍条(14)在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等距设置,所述散热鳍条(14)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扇(10),且散热扇(10)与散热板主体(1)通过螺钉连接;
预留槽(12),其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主体(1)上,所述预留槽(12)的内部设置有集热块(9),且集热块(9)与散热板主体(1)连接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块(9)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盘管(13),且换热盘管(13)与集热块(9)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阀组件(7)和出水阀组件(8),且进水阀组件(7)和出水阀组件(8)均与散热板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阀组件(7)和出水阀组件(8)分别与换热盘管(13)的两端连接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条(14)上设置有导流槽(15),且导流槽(15)在散热鳍条(14)上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块(9)的内部设置有感温探头(17),且感温探头(17)与集热块(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条(14)的外部设置有壳罩(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2)上设置有散热口(3),所述散热口(3)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4),且防尘网(4)与壳罩(2)连接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2)的两侧均设置有滤尘网片(6),且滤尘网片(6)与壳罩(2)固定连接,所述滤尘网片(6)设置在散热扇(1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栓(5),安装栓(5)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栓(5)设置在壳罩(2)的四角,所述安装栓(5)与散热板主体(1)和壳罩(2)均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栓(5)的外部设置有压簧片(11),且压簧片(11)与安装栓(5)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16),且橡胶垫(16)与散热板主体(1)贴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3613.7U CN218679762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3613.7U CN218679762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79762U true CN218679762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6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83613.7U Active CN218679762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79762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883613.7U patent/CN2186797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05965U (zh) | 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散热装置 | |
WO2022133694A1 (zh) | 一种功率变换器、热交换器、散热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 |
CN207252115U (zh) | 一种电源设备的液冷散热系统 | |
CN217086321U (zh) | 节能变压器 | |
CN218679762U (zh) | 一种逆变器组串散热板 | |
CN213044005U (zh) | 一种电路系统控制装置 | |
CN211181883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直流电抗器 | |
CN206790880U (zh) | 一种直流充电桩散热结构 | |
CN210143215U (zh) | 一种高散热性能发电机组控制模块 | |
CN214543919U (zh) | 一种电机辅助散热装置 | |
CN210327501U (zh) | 一种高效散热太阳能电池板 | |
CN212084983U (zh) | 一种励磁电源 | |
CN108495535A (zh) | 一种模块串联型高压变频器水冷式散热器 | |
CN211670789U (zh) |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 |
CN206402625U (zh) | 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散热装置 | |
CN220292425U (zh) | 一种大功率逆变器散热单元 | |
CN210839370U (zh) | 一种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监控的光伏逆变器 | |
CN218829650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储能逆变器 | |
CN217763686U (zh) |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6215281U (zh) | 一种风力发电用控制柜 | |
CN220511527U (zh) |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保护装置 | |
CN222884524U (zh) | 一种一体成型的光伏逆变器组件 | |
CN208723793U (zh) | 微电网便于散热的电力逆变器 | |
CN216980785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池外壳 | |
CN221574651U (zh) | 一种三级均衡智能组串式储能装置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