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3608U - 耳塞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塞及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03608U CN218603608U CN202222465888.9U CN202222465888U CN218603608U CN 218603608 U CN218603608 U CN 218603608U CN 202222465888 U CN202222465888 U CN 202222465888U CN 218603608 U CN218603608 U CN 2186036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plug
- skirt
- sound outlet
- shape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塞及耳机,其中,耳塞包括具有第一形状的裙边以及出音管,裙边上设有与耳甲腔对应的出音孔;出音管用于与耳机连接,出音管设于裙边上,并与出音孔连通;当裙边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时,裙边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由第一形状转变为能够与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且当裙边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时,裙边保持第二形状。生产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时,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仅需生产一种尺寸的耳塞,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改变耳塞的形状尺寸,以实现其与自身耳甲腔的贴合。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闲置耳帽的产生,避免产品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耳甲腔形状实现私人化订制,且具有良好的抗污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耳塞,以及具有该耳塞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塞是耳机上的一个构件,当耳机放入耳甲腔内时,耳塞能与耳甲腔的内壁贴合,以达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但不同的人,其耳甲腔的形状、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耳机作为产品销售时,一般会配备多个不同尺寸的耳塞,以便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尺寸的耳塞进行使用。
然而,适合消费者个体的只是其中一个或两个型号,剩余多数为闲置耳帽,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造成了产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塞及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给耳机配置多个不同尺寸耳塞所产生的生产成本提高和产品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耳塞,包括:裙边,具有第一形状,且所述裙边上设有与耳甲腔对应的出音孔;
出音管,用于与耳机连接,所述出音管设于所述裙边上,并与所述出音孔连通;
其中,当所述裙边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时,所述裙边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由所述第一形状转变为能够与所述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且当所述裙边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时,所述裙边保持所述第二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裙边的温度加热至高于第一温度并放置至耳甲腔内,裙边能够在耳甲腔所产生的外力作用下由第一形状转变为能够与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且当裙边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一温度时,裙边保持能与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因此,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仅需生产一种尺寸的耳塞,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改变耳塞的形状尺寸,以实现其与自身耳甲腔的贴合。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闲置耳帽的产生,避免产品浪费。
进一步地,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塞可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耳塞与其耳甲腔内壁的贴合,从而达到私人定制的功能。
更进一步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耳塞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塞可以更好地与耳甲腔的内壁贴合,避免因耳塞与耳甲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较大而导致的隔音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塞具有较佳的主动降噪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裙边背离所述出音管的表面设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硅胶海绵、乳胶海绵、聚氨酯惰性海绵或聚酯惰性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保护层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特性。不易藏污纳垢,进而能有效避免耳道因耳塞上堆积污垢产生细菌而导致的感染发炎。同时,上述材料柔软亲肤,能够有效提升佩戴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裙边与所述出音管之间设有变形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腔可以为裙边的变形提供空间,避免裙边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出音管或耳甲腔内壁,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裙边的材料包括聚氨酯、聚己内酯以及聚乳酸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裙边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和温度敏感性,可以实现裙边在高于第一温度时,由第一形状转变至第二形状,并在低于第一温度时,保持第二形状的特点。
进一步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耳塞,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耳塞100可以在低于第一温度的情况下维持第二形状,且不会有回弹力的产生,所以佩戴时不会有胀痛感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音管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或硅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音管采用上述材料制成时,使得出音管与耳机的连接不会受到裙边加热变形的影响,保证出音管与耳机的牢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出音管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时,所述出音管的材料包括甲基硅树脂、甲基苯基硅树脂以及丙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改性的有机硅树脂的表面表面不易粘附,通过对有机硅树脂进行改性形成上述材料,以实现出音管与裙边之间更易于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的范围为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温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时,便于加热、同时有利于第二形状的维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塞还包括处理剂层,所述处理剂层将所述出音管与所述裙边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处理剂层包括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层、硅烷偶联剂层、氨基硅烷附着力促进剂层以及环氧树脂层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音管与裙边之间设置处理剂层,处理剂层可以将出音管与裙边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以实现将出音管与裙边之间的牢固粘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耳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耳塞,所述耳机还包括耳机壳体以及设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的扬声器,所述耳机壳体上设有可供所述扬声器出音的音嘴,所述音嘴上套接有所述耳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耳塞与耳机组合,在使用时,可以达到更加的主动降噪功能,以避免外界噪音干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塞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耳塞;
1、裙边;2、出音管;3、保护层;
11、出音孔;12、防尘网;13、变形腔;21、出音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塞100,包括:裙边1以及出音管2,裙边1具有第一形状,且裙边1上设有与耳甲腔对应的出音孔11;可以理解地,第一形状可以为规则的几何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第一形状应当为可以与人耳的耳甲腔形状相适应的形状;具体地,第一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球形、椭球型以及圆台形等;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形状优选为圆台形。裙边1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优选为略大于人耳耳甲腔的平均尺寸。出音管2用于与耳机连接,出音管2设于裙边1上,并与出音孔11连通;具体地,出音管2上设有出音通道21,出音通道21一端用于与耳机连接,另一端设于裙边1上并与出音孔11连通。在使用时耳塞100放置在耳甲腔内时,出音孔11在耳甲腔内的位置正对外耳道口,使得耳机发出的声音经由出音通道21从出音孔11输出至人的听觉系统。
其中,当裙边1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时,裙边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由第一形状转变为能够与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且当裙边1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时,裙边保持第二形状。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裙边1加热达到第一温度,加热方式可以为热水加热、电吹风加热或恒温恒湿箱加热等常规加热方式。也可以在裙边1内设置带有加热电阻的内置电路,将该内置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实现加热。当裙边1加热至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时,裙边1会变得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此时将耳塞100放入人的耳甲腔内,裙边1会与耳甲腔的内壁面贴合,在耳甲腔的内壁面所产生的外力作用下,裙边1发生形变,由第一形状转变为能够与耳甲腔内壁面贴合的第二形状,且当裙边1的温度降低于第一温度时,裙边保持第二形状。可以理解地,第一温度应当高于人体的体表温度(37摄氏度),以实现第二形状的维持。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裙边1的出音孔11处设有防尘网12,防尘网12上设有多个孔洞用于声音传递,进而实现保证声音正常传递的前提下,避免灰尘或其他污染物颗粒进入至耳机一侧,对耳机造成污染。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裙边1的温度加热至高于第一温度并放置至耳甲腔内,裙边1能够在耳甲腔所产生的外力作用下由第一形状转变为能够与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且当裙边1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一温度时,裙边1保持能与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因此,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仅需生产一种尺寸的耳塞,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改变耳塞的形状尺寸,以实现其与自身耳甲腔的贴合。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闲置耳帽的产生,避免产品浪费。
进一步地,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塞100可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耳塞100与其耳甲腔内壁的贴合,从而达到私人定制的功能。
更进一步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耳塞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塞100可以更好地与耳甲腔的内壁贴合,避免因耳塞100与耳甲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较大而导致的隔音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耳塞100具有较佳的主动降噪性能。
如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耳塞100还包括保护层3,保护层3设于裙边1背离出音管2的表面上。
更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保护层3的材料为硅胶海绵、乳胶海绵、聚氨酯惰性海绵或聚酯惰性海绵。以上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特性,可以有效避免人体耳道所产生的耳垢或油脂粘附在保护层3表面,具有较好的耐脏污性能;进而不会因长时间佩戴积累污垢而滋生细菌,能有效避免耳道因耳塞100上堆积污垢产生细菌而导致的感染发炎。同时,上述材料柔软亲肤,能够有效提升佩戴的舒适度。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保护层3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特性。不易藏污纳垢,进而能有效避免耳道因耳塞100上堆积污垢产生细菌而导致的感染发炎。同时,上述材料柔软亲肤,能够有效提升佩戴的舒适度。
如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裙边1与出音管2之间设有变形腔13。变形腔13可以为裙边1的变形提供空间。可以理解地,当裙边1与出音管2之间为实体结构时,裙边1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应力将作用于出音管2,使得出音管2发生位移或形变,进而影响耳塞100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裙边1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耳甲腔内壁,应力压迫耳甲腔而产生胀痛感。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变形腔13可以为裙边1的变形提供空间,避免裙边1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出音管2或耳甲腔内壁,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裙边的材料包括聚氨酯(PU)、聚己内酯(PCL)以及聚乳酸(PLA)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聚氨酯主链的软段和硬段之间的热力学不相容,聚氨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包括断裂伸长率高,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加入至聚氨酯中的聚己内酯与聚乳酸也都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形状记忆功能。具体地,裙边的制作可通过不同的材料搭配体系实现,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不同的聚氨酯体系合成、采用聚氨酯和聚己内酯复合、采用聚氨酯和聚乳酸复合、调节聚氨酯、聚己内酯以及聚乳酸按照一定配比复合等。上述材料制成的裙边1受到高于第一温度的温度的刺激后,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自由赋予其一个新的形态(即第二形状),冷却后可以一直保持该形态。当再次受到高于第一温度的温度刺激后,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以恢复至第一形状。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变形腔13可以为裙边1的变形提供空间,避免裙边1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出音管2或耳甲腔内壁,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裙边1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和温度敏感性,可以实现裙边1在高于第一温度时,由第一形状转变至第二形状,并在低于第一温度时,保持第二形状的特点。
进一步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耳塞,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耳塞100可以在低于第一温度的情况下维持第二形状,且不会有回弹力的产生,所以佩戴时不会有胀痛感产生。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出音管2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或硅胶。在本实施例中,出音管2优选为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当裙边1加热后变形时,有机硅树脂制成的出音管2能维持初始形状,便于其牢固地连接在耳机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出音管2采用上述材料制成时,使得出音管2与耳机的连接不会受到裙边1加热变形的影响,保证出音管2与耳机的牢固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当出音管2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时,为方便裙边1粘接在出音管2上,可以对有机硅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材料包括甲基硅树脂、甲基苯基硅树脂以及丙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不同的有机硅中的有机官能团对材料的粘接性能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有机官能团的含量、有机硅树脂结构等对材料的粘接性能,同样会产生影响,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未改性的有机硅树脂的表面表面不易粘附,通过对有机硅树脂进行改性形成上述材料,以实现出音管2与裙边1之间更易于粘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温度的范围为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该温度范围高于人体的体表温度,以便裙边1放置在耳甲腔中时,维持第二形状;同时温度范围的最大值不是很高,以便采用常规的加热方式加热。例如,水是比较容易获取到的资源,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本实施例中的耳塞100的第一温度范围上限为80摄氏度,可以实现将耳塞100浸泡在8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的水中即可实现加热。加热方式简单快捷、易于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温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时,便于加热、同时有利于第二形状的维持。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耳塞还包括处理剂层,处理剂层将出音管2与裙边1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其中,处理剂层包括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层、硅烷偶联剂层、氨基硅烷附着力促进剂层以及环氧树脂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还可以选择对出音管2与裙边1之间的粘结界面进行特殊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氧化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表面接枝改性等。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出音管2与裙边1之间设置处理剂层,处理剂层可以将出音管2与裙边1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以实现将出音管2与裙边1之间的牢固粘接。
一种耳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耳塞100,耳机还包括耳机壳体以及设于耳机壳体内的扬声器,耳机壳体上设有可供扬声器出音的音嘴,音嘴上套接有耳塞100。该耳塞100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经由音嘴、出音通道21以及出音孔11输出至人的听觉系统。耳塞100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实现与人耳耳甲腔内壁的贴合,以避免外界的声音从耳塞100与耳甲腔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人耳,干扰扬声器的声音(即实现主动降噪)。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耳塞100与耳机组合,在使用时,可以达到更加的主动降噪功能,以避免外界噪音干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
裙边,具有第一形状,且所述裙边上设有与耳甲腔对应的出音孔;
出音管,用于与耳机连接,所述出音管设于所述裙边上,并与所述出音孔连通;
其中,当所述裙边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时,所述裙边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由所述第一形状转变为能够与所述耳甲腔贴合的第二形状,且当所述裙边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时,所述裙边保持所述第二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背离所述出音管的表面设有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硅胶海绵、乳胶海绵、聚氨酯惰性海绵或聚酯惰性海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与所述出音管之间设有变形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的材料包括聚氨酯、聚己内酯以及聚乳酸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管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或硅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管的材料包括甲基硅树脂、甲基苯基硅树脂以及丙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的范围为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还包括处理剂层,所述处理剂层将所述出音管与所述裙边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处理剂层包括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层、硅烷偶联剂层、氨基硅烷附着力促进剂层以及环氧树脂层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耳塞,所述耳机还包括耳机壳体以及设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的扬声器,所述耳机壳体上设有可供所述扬声器出音的音嘴,所述音嘴上套接有所述耳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65888.9U CN218603608U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耳塞及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65888.9U CN218603608U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耳塞及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03608U true CN218603608U (zh) | 2023-03-10 |
Family
ID=85399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65888.9U Active CN218603608U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耳塞及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03608U (zh) |
-
2022
- 2022-09-16 CN CN202222465888.9U patent/CN2186036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22560B1 (en) | Earphone | |
CN102271304B (zh) | 一种通用型柔性耳内助听器 | |
WO2011088600A1 (zh) | 耳模及开放式耳内受话助听装置 | |
MXPA06002815A (es) | Aparato de audio. | |
US11812244B2 (en) | Wearable devices using shape memory polymers | |
WO2016151952A1 (ja) | ウェアラブル装置 | |
CN108391213A (zh) |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 |
US9973841B2 (en) | Earbud set, and hearing aid and earphone using same | |
CN218603608U (zh) | 耳塞及耳机 | |
CN201830442U (zh) | 一种通用型柔性耳内助听器 | |
US12133036B2 (en) | Personal hearing device | |
EP2433436B1 (en) | Bendable hearing device | |
CN111935582B (zh) |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及应用其的耳塞装置、助听设备 | |
CN104967961A (zh) | 耳内式助听器的制造方法 | |
CN217216898U (zh) | 耳内式助听器 | |
CN219514197U (zh) | 一种骨传导耳机耳翼 | |
CN209982685U (zh) | 一种头戴式耳机的耳罩调节结构和头戴式耳机 | |
CN208806942U (zh) | 一种入耳角度可调的耳机 | |
CN212544023U (zh) |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 | |
CN202334890U (zh) | 可通气的通用式耳道助听器 | |
CN213547802U (zh) | 一种耳塞式可塑热声耳机 | |
CN202334888U (zh) | 改进的通用式耳道助听器 | |
CN211860493U (zh) | 可更换耳套的耳机 | |
CN220158549U (zh) | 一种人工耳蜗用透气耳模 | |
CN215682572U (zh) | 一种佩戴舒适的骨传导耳机受话器外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