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5628U -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25628U CN218525628U CN202223253589.5U CN202223253589U CN218525628U CN 218525628 U CN218525628 U CN 218525628U CN 202223253589 U CN202223253589 U CN 202223253589U CN 218525628 U CN218525628 U CN 2185256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agement system
- thermal management
- window
- monitoring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3543 active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842 Hespe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633 Iberis ama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Magnes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Mg+2]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Sodium cation Chemical compound [Na+]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Li].[S] Chemical compound [Li].[S]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HGJSLXSVXVKHZ-UHFFFAOYSA-N dilithium;dioxido(dioxo)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Li+].[Li+].[O-][Mn]([O-])(=O)=O QHGJSLXSVXVK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VVNXEADCOVSAER-UHFFFAOYSA-N lithium sodium Chemical compound [Li].[Na] VVNXEADCOVSAE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5 magne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645 metal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5 sod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系统本体和监测管。热管理系统本体包括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管道,介质管道具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进口端和出口端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监测管,监测管包括管体和窗口盖,管体的外周壁形成有监测窗口,监测窗口贯穿管体的内周壁,窗口盖盖设于监测窗口,窗口盖可拆卸和/或窗口盖为透明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电池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通常设置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热管理系统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管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若使用不当或其他原因可能会造成管道腐蚀漏液现象。因此,需要定期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以便于及时维护。
然而,相关技术中,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的过程中,会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造成破坏,维修成本也增加。如何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系统本体,所述热管理系统本体包括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管道,所述介质管道具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监测管,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监测管,所述监测管包括管体和窗口盖,所述管体的外周壁形成有监测窗口,所述监测窗口贯穿所述管体的内周壁,所述窗口盖盖设于所述监测窗口,所述窗口盖可拆卸和/或所述窗口盖为透明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热管理系统的介质管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监测管,换热介质在热管理系统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换热介质不仅流经介质管道,也会流经监测管,可以通过检查或检测监测管内的腐蚀情况,可以获得热管理系统内管道的腐蚀情况。由于监测管上设有监测窗口且监测窗口处盖设有窗口盖,在需要检查或检测监测管内的腐蚀情况时,无需将监测管拆下,可以通过监测窗口检查或检测监测管内的腐蚀情况或者可以通过透明的窗口盖观察监测管内的腐蚀情况,从而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材质与所述介质管道的材质相同;和/或,所述窗口盖的材质与所述介质管道的材质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口盖的内壁面与所述管体的内壁面齐平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口盖的外壁面与所述管体的外壁面齐平设置。这样可以避免窗口盖凸出于管体而额外占用空间,从而使得结构紧凑,并且也可以避免窗口盖与管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台阶而容易刮伤操作者或其他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口盖与所述管体之间设有密封件。通过在窗口盖与管体之间设置密封件,可以密封窗口盖与管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换热介质流经监测管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换热介质从窗口盖与管体的配合出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口盖与所述管体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通过紧固件将窗口盖安装固定于管体的监测窗口处,方便窗口盖的拆装,也可以保证窗口盖与管体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介质管道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和/或,所述管体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所述介质管道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为圆管,所述窗口盖在所述管体的周向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在将管体设置为圆管时,将窗口盖在管体的周向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可以使得窗口盖的形状与管体的形状相适配,可以保证窗口盖可靠地盖设在监测窗口处,并且使得监测管的整体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窗口形成为台阶孔,所述窗口盖形成为与所述监测窗口相适配的台阶状。通过将监测窗口设置为台阶孔且将窗口盖的外周壁设置为与台阶状相适配的台阶状,可以增大窗口盖与管体的配合面积,同时也方便窗口盖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窗口包括沿所述管体的壁厚方向排布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窗口盖包括盖板和凸台,所述凸台设在所述盖板的内侧,所述盖板容纳于所述第一孔段且与所述台阶面抵接,所述凸台容纳于所述第二孔段。
通过将监测窗口设置为外大内小的台阶孔,方便通过该监测窗口检查或检测管体内的腐蚀情况;并且,通过将窗口盖设置为具有凸台的结构,盖板的位于凸台的外周侧的部分支撑抵接于监测窗口内的台阶面,提高窗口盖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在拆装窗口盖的过程中,由于台阶面可以支撑盖板,方便拆装窗口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台阶面之间设有密封件。通过在窗口盖的盖板与管体的台阶面之间设置密封件,可以密封窗口盖与管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换热介质流经监测管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换热介质从窗口盖与管体的配合出泄漏;另外,将密封件设置在盖板与台阶面之间,台阶面可以对密封件具有支撑作用,方便密封件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面上形成有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形成为沿所述第一孔段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密封件容纳于所述容纳凹槽。通过在台阶面上设置用于容纳密封件的容纳凹槽,方便密封件的安装固定,容纳凹槽可以起到对密封件的限位作用,防止密封件发生移动而影响密封效果,从而可以保证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台阶面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窗口盖固定于所述管体。通过紧固件穿设于盖板并经过台阶面穿入管体,可以使得盖板可靠地安装至管体的监测窗口处,由于紧固件由管体的台阶面穿入管体,方便紧固件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孔为盲孔。将设置的管体的台阶面上的第二连接孔设置为盲孔,可以避免由于第二连接孔贯穿管体的内周壁而导致流经监测管内的换热介质从第二连接孔与紧固件的配合处泄漏,提高窗口盖与管体之间装配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与所述介质管道一体成型。通过将管体与介质管道一体成型,可以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装配工序,并且可以避免监测管的管体与介质管道之间的装配密封不到位导致换热介质泄漏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以及上述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由此,通过采用上述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箱体,所述电池单体以及所述热管理系统本体均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口端以及所述出口端均位于所述箱体外,所述监测管位于所述箱体外。将监测管设置在电池的箱体外,需要对监测管检查或检测腐蚀时,无需拆开电池的箱体,使得热管理系统的管道腐蚀情况的检查或检测更为方便。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装置提供电能。由此,通过采用上述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监测管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监测管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的监测管的管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的监测管的窗口盖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电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用电装置;
300、电池;301、箱体;
100、监测管;
10、管体;12、监测窗口;121、第一孔段;122、第二孔段;13、台阶面;15、容纳凹槽;16、第二连接孔;
20、窗口盖;21、盖板;211、第一连接孔;22、凸台;
50、密封件;60、紧固件;
200、介质管道;51、进口端;52、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及以上(包括两个)。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300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其中,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以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直接组成电池300,混联指的是,多个电池单体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也可以先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组成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再串联、并联或者混联组成电池300。例如,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电池300可以包括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等。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例如,电池单体可以包括电池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池壳用于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组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
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为了保证通过大电流而不发生熔断,正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负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
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此外,电极组件可以是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叠片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一些电池300可以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或多个电池模组的箱体301,箱体301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当然,还有一些电池300可以不包括上述箱体301,直接设置在用电装置1000的电池安装舱内。
为了避免电池单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保证电池300整体稳定工作且使得电池300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采用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热管理系统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管道,在换热介质流经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过程中,可以带走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或者可以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实现对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
在电池300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若使用不当或其他原因可能会造成热管理系统的管道腐蚀漏液现象。因此,需要定期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以便于及时维护。
相关技术中,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的过程中,会造成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破坏,需要对管道进行修补,这样不仅不便于检测或检查热管理系统的管道腐蚀情况,并且也增加了维修成本。
基于此,为了方便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300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系统本体以及监测管100,热管理系统本体包括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管道200,介质管道200具有进口端51以及出口端52,进口端51和出口端5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监测管100,监测管100包括管体10和窗口盖20,管体10的外周壁形成有监测窗口12,监测窗口12贯穿管体10的内周壁,窗口盖20盖设于监测窗口12,窗口盖20可拆卸和/或窗口盖20为透明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热管理系统的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和出口端5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监测管100,换热介质在热管理系统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换热介质不仅流经介质管道200,也会流经监测管100,可以通过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可以获得热管理系统内管道的腐蚀情况。由于监测管100上设有监测窗口12且监测窗口12处盖设有窗口盖20,在需要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时,无需将监测管100拆下,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或者可以通过透明的窗口盖20观察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从而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池300可以用于、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1000中,可以使具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300等组成该用电装置1000的电源系统,以能够降低用电装置1000的电池300的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该电池300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1000,用电装置1000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汽车可以包括卡车、工程车、轿车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300的热管理系统。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300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系统本体和监测管100。热管理系统本体包括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管道200,介质管道200具有进口端51以及出口端52,进口端51和出口端5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监测管100,监测管100包括管体10和窗口盖20,管体10的外周壁形成有监测窗口12,监测窗口12贯穿管体10的内周壁,窗口盖20盖设于监测窗口12,窗口盖20可拆卸和/或窗口盖20为透明件。
换热介质在热管理系统内流动的过程中,换热介质可以从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流入热管理系统本体内,在换热介质流经热管理系统本体的过程中,换热介质可以带走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或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而后从介质管道200的出口端52流出热管理系统本体。
可选地,换热介质可以为水,或者换热介质可以为水和乙二醇的混合物。
进口端51和出口端5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监测管100,例如可以是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设置监测管100,也可以是介质管道200的出口端52设置监测管100,还可以是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设置监测管100且介质管道200的出口端52设置监测管100。
其中,在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设置监测管100时,换热介质可以流经监测管100并从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流入热管理系统本体内,在换热介质流经热管理系统本体的过程中,换热介质可以带走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或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而后从介质管道200的出口端52流出热管理系统本体。
在介质管道200的出口端52设置监测管100时,换热介质可以从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流入热管理系统本体内,在换热介质流经热管理系统本体的过程中,换热介质可以带走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或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而后从介质管道200的出口端52流出热管理系统本体并流经监测管100。
在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以及出口端52均设置监测管100时,换热介质可以流经连接至进口端51的监测管100,并从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流入热管理系统本体内,在换热介质流经热管理系统本体的过程中,换热介质可以带走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或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而后从介质管道200的出口端52流出热管理系统本体,并流经连接至出口端52的监测管100。
窗口盖20可拆卸和/或窗口盖20为透明件,包括如下情况:例如窗口盖20可拆卸;再例如,窗口盖20为透明件;又例如,窗口盖20可拆卸且窗口盖20为透明件。
其中,在窗口盖20可拆卸时,需要对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可以将窗口盖20从监测管100的监测窗口12处拆下,这样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
窗口盖20为透明件时,需要对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可以通过窗口盖20观察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
窗口盖20可拆卸且窗口盖20为透明件时,需要对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可以根据需要将窗口盖20从监测管100的监测窗口12处拆下或是不拆下,窗口盖20从监测管100的监测窗口12处拆下时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窗口盖20不拆下时可以通过窗口盖20观察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
通过在监测管100的周壁上设置监测窗口12,在需要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时,无需将监测管100拆下,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或者可以通过透明的窗口盖20观察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
可选地,监测窗口12可以为一个,监测窗口12也可以为多个,每个监测窗口12均盖设有窗口盖20。在监测窗口12为多个时,监测窗口12可以沿管体10的轴向和/或周向间隔排布,在监测窗口12为多个时,可以使得对监测管100进行检查或检测的路径数量更多,检查更为方便、灵活以及更为准确、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热管理系统的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和出口端5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监测管100,换热介质在热管理系统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换热介质不仅流经介质管道200,也会流经监测管100,可以通过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可以获得热管理系统内管道的腐蚀情况。由于监测管100上设有监测窗口12且监测窗口12处盖设有窗口盖20,在需要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时,无需将监测管100拆下,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或者可以通过透明的窗口盖20观察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从而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10的材质与介质管道200的材质相同;和/或,窗口盖20的材质与介质管道200的材质相同。
例如,可以是管体10的材质与介质管道200的材质相同,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100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200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100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在需要对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管体10内的腐蚀情况。
再例如,也可以是窗口盖20的材质与介质管道200的材质相同,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100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200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100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在需要对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可以将窗口盖20从监测窗口12处拆下,可以检查或检测窗口盖20的内壁的腐蚀情况。
又例如,还可以是管体10的材质与介质管道200的材质相同且窗口盖20的材质与介质管道200的材质相同,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100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200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100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在需要对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管体10内的腐蚀情况,也可以检查或检测窗口盖20的内壁的腐蚀情况。
这样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100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200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100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窗口盖20的内壁面与管体10的内壁面齐平设置。
窗口盖20的内壁面是指窗口盖20朝向监测管100内流道的壁面,窗口盖20的内壁面可以与换热介质接触,管体10的内壁面是指管体10朝向监测管100内流道的壁面,管体10的内壁面可以与换热介质接触。
窗口盖20的内壁面与管体10的内壁面齐平设置,可以包括窗口盖20的内壁面与管体10的内壁面完全齐平设置,也可以包括允许由于制造、装配误差所导致的窗口盖20的内壁面与管体10的内壁面并非完全齐平的情况。
这样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100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200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100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窗口盖20的外壁面与管体10的外壁面齐平设置。
窗口盖20的外壁面是指窗口盖20暴露在外部的壁面,管体10的外壁面是指管体10暴露在外部的壁面。
窗口盖20的外壁面与管体10的外壁面齐平设置,可以包括窗口盖20的外壁面与管体10的外壁面完全齐平设置,也可以包括允许由于制造、装配误差所导致的窗口盖20的外壁面与管体10的外壁面并非完全齐平的情况。
这样可以避免窗口盖20凸出于管体10而额外占用空间,从而使得结构紧凑,并且也可以避免窗口盖20与管体10之间形成较大的台阶而容易刮伤操作者或其他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窗口盖20与管体10之间设有密封件50。
可选地,密封件50可以为橡胶密封件或者硅胶密封件。
通过在窗口盖20与管体1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可以密封窗口盖20与管体10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换热介质流经监测管100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换热介质从窗口盖20与管体10的配合处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窗口盖20与管体10之间通过紧固件60相连。
可选地,紧固件60可以为螺纹紧固件60,例如紧固件60可以为螺钉或螺栓。
通过紧固件60将窗口盖20安装固定于管体10的监测窗口12处,方便窗口盖20的拆装,也可以保证窗口盖20与管体10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和/或,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
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和/或,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可以包括如下情况:例如,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再例如,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又例如,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且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
例如,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圆形。
这样可以使得换热介质在监测管100内的流动环境与换热介质在介质管道200内的流动环境接近或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管100内腐蚀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整体腐蚀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7,管体10为圆管,窗口盖20在管体10的周向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在将管体10设置为圆管时,将窗口盖20在管体10的周向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可以使得窗口盖20的形状与管体10的形状相适配,可以保证窗口盖20可靠地盖设在监测窗口12处,并且使得监测管100的整体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7,监测窗口12形成为台阶孔,窗口盖20的外周壁形成为与台阶状相适配的台阶状。
窗口盖20的外周壁是指窗口盖20与监测窗口12的内周壁配合的壁。
通过将监测窗口12设置为台阶孔且将窗口盖20的外周壁设置为与台阶状相适配的台阶状,可以增大窗口盖20与管体10的配合面积,同时也方便窗口盖20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监测窗口12包括沿管体10的壁厚方向排布的第一孔段121和第二孔段122,第一孔段12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孔段122的横截面积且第一孔段121位于第二孔段122的径向外侧,第一孔段121与第二孔段122之间形成有台阶面13;窗口盖20包括盖板21和凸台22,凸台22设在盖板21的内侧,盖板21容纳于第一孔段121且盖板21与台阶面13抵接,凸台22容纳于第二孔段122。
盖板21的内侧是指盖板21朝向管体10内流道的一侧。
在窗口盖20包括上述的盖板21和凸台22时,窗口盖20的内壁面是指凸台22的朝向监测管100内流道的壁面。
通过将监测窗口12设置为外大内小的台阶孔,方便通过该监测窗口12检查或检测管体10内的腐蚀情况;并且,通过将窗口盖20设置为具有凸台22的结构,盖板21的位于凸台22的外周侧的部分支撑抵接于监测窗口12内的台阶面13,提高窗口盖20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在拆装窗口盖20的过程中,由于台阶面13可以支撑盖板21,方便拆装窗口盖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盖板21与台阶面13之间设有密封件50。
可选地,密封件50可以固定于台阶面13。
通过在窗口盖20的盖板21与管体10的台阶面13之间设置密封件50,可以密封窗口盖20与管体10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换热介质流经监测管100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换热介质从窗口盖20与管体10的配合处泄漏;另外,将密封件50设置在盖板21与台阶面13之间,台阶面13可以对密封件50具有支撑作用,方便密封件50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台阶面13形成有容纳凹槽15,容纳凹槽15形成为沿第一孔段1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密封件50容纳于容纳凹槽15。
通过在台阶面13上设置用于容纳密封件50的容纳凹槽15,方便密封件50的安装固定,容纳凹槽15可以起到对密封件50的限位作用,防止密封件50发生移动而影响密封效果,从而可以保证密封件50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盖板2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211,台阶面13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16,紧固件6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1以及第二连接孔16,以将窗口盖20固定于管体10。
通过紧固件60穿设于盖板21并经过台阶面13穿入管体10,可以使得盖板21可靠地安装至管体10的监测窗口12处,由于紧固件60由管体10的台阶面13穿入管体10,方便紧固件6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二连接孔16为盲孔。
第二连接孔16为盲孔,是指第二连接孔16不贯穿管体10的内壁面。
将设置的管体10的台阶面13上的第二连接孔16设置为盲孔,可以避免由于第二连接孔16贯穿管体10的内周壁而导致流经监测管100内的换热介质从第二连接孔16与紧固件60的配合处泄漏,提高盖板21与管体10之间装配密封性。
第二方面,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300,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以及上述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用于调节电池单体的温度。
由此,通过采用上述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电池300包括:箱体301,电池单体以及热管理系统本体均设于箱体301内,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以及出口端52均位于箱体301外,监测管100位于箱体301外。
将监测管100设置在电池300的箱体301外,需要将监测管100从电池300上拆下以检查或检测腐蚀时,无需拆开电池300的箱体301,使得热管理系统的管道腐蚀情况的检查或检测更为方便。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1000,包括上述的电池300,电池300用于为用电装置1000提供电能。
由此,通过采用上述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在对热管理系统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或检测,在方便检修维护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可选地,如图8所示,当电池300用于车辆时,电池300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300可以用于车辆的供电,例如,电池300可以作为车辆的操作电源。车辆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马达,控制器用来控制电池300为马达供电,例如,用于车辆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下面参照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以及具有其的电池300。
在该实施例中,电池300包括箱体301、至少一个电池单体以及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本体、监测管100以及外部管道,监测管100连接在外部管道与介质管道200之间以构成循环流路。电池单体以及热管理系统本体均设于箱体301内,介质管道200的进口端51以及出口端52均位于箱体301外,监测管100设置于进口端51和出口端52中的至少一个,监测管100位于箱体301外,监测管100与介质管道200一体成型。
可选地,监测管100与外部管道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便电池300从用电装置1000上拆下。或者,监测管100与外部管道也可以一体成型。
监测管100包括管体10、窗口盖20、密封件50以及紧固件60,管体10的外周壁形成有监测窗口12,监测窗口12贯穿管体10的内周壁,窗口盖20可拆卸地盖设在监测窗口12。管体10为圆管,窗口盖20在管体10的周向方向上呈弧形延伸,窗口盖20的内壁面与管体10的内壁面齐平设置,窗口盖20的外壁面与管体10的外壁面齐平设置。其中,管体10以及窗口盖20的材质与介质管道200的材质均相同,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且管体1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介质管道200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
监测窗口12形成为台阶孔,窗口盖20的外周壁形成为与台阶状相适配的台阶状。监测窗口12包括沿管体10的壁厚方向排布的第一孔段121和第二孔段122,第一孔段121位于第二孔段122的径向外侧,第一孔段121与第二孔段122之间形成有台阶面13。窗口盖20包括盖板21和凸台22,凸台22设在盖板21的内侧,盖板21容纳于第一孔段121且与台阶面13抵接,凸台22容纳于第二孔段122。
盖板21与台阶面13之间设有密封件50,台阶面13形成有容纳凹槽15,密封件50容纳于容纳凹槽15。盖板2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211,台阶面13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6为盲孔,紧固件6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1以及第二连接孔16,以将窗口盖20固定于管体10。
在需要检查或检测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时,可以将监测管100的窗口盖20拆下,从而可以通过监测窗口12检测或检查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并且也可以检测或检查窗口盖20的内壁的腐蚀情况。这样可以通过多个路径、多方位检查监测管100内的腐蚀情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管理系统本体,所述热管理系统本体包括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管道,所述介质管道具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
监测管,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监测管,所述监测管包括管体和窗口盖,所述管体的外周壁形成有监测窗口,所述监测窗口贯穿所述管体的内周壁,所述窗口盖盖设于所述监测窗口,所述窗口盖可拆卸和/或所述窗口盖为透明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材质与所述介质管道的材质相同;和/或,所述窗口盖的材质与所述介质管道的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盖的内壁面与所述管体的内壁面齐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盖的外壁面与所述管体的外壁面齐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盖与所述管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盖与所述管体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介质管道内流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和/或,所述管体内流道的横截面积与所述介质管道内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圆管,所述窗口盖在所述管体的周向方向上呈弧形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窗口形成为台阶孔,所述窗口盖形成为与所述监测窗口相适配的台阶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窗口包括沿所述管体的壁厚方向排布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窗口盖包括盖板和凸台,所述凸台设在所述盖板的内侧,所述盖板容纳于所述第一孔段且与所述台阶面抵接,所述凸台容纳于所述第二孔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台阶面之间设有密封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上形成有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形成为沿所述第一孔段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密封件容纳于所述容纳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台阶面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窗口盖固定于所述管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为盲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所述介质管道一体成型。
16.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单体;
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电池单体以及所述热管理系统本体均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口端以及所述出口端均位于所述箱体外,所述监测管位于所述箱体外。
18.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3589.5U CN218525628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PCT/CN2023/074293 WO2024119600A1 (zh) | 2022-12-06 | 2023-02-02 |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3589.5U CN218525628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25628U true CN218525628U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525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53589.5U Active CN218525628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25628U (zh) |
WO (1) | WO2024119600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46463C (en) * | 1990-04-19 | 1999-11-02 | Charles S. Argyle | Coolant corrosiveness indicator |
CN204461979U (zh) * | 2015-03-13 | 2015-07-08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在线腐蚀监测系统 |
CN107579307A (zh) * | 2017-08-28 | 2018-01-12 |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CN207195851U (zh) * | 2017-09-30 | 2018-04-06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带温度检测功能的冷却水管转换接头 |
JP7495114B2 (ja) * | 2020-06-03 | 2024-06-04 | カワソーテクセル株式会社 | 腐食検査器具 |
-
2022
- 2022-12-06 CN CN202223253589.5U patent/CN218525628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2-02 WO PCT/CN2023/074293 patent/WO2024119600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19600A1 (zh) | 2024-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4462589A1 (en) | Automatic drain valve,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 |
US10593987B2 (en) | Frame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 |
CN217306722U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111092179A (zh) | 电池模组和电源装置 | |
US11380949B2 (en) | Coolant distribution interface for a battery module housing | |
CN218525628U (zh) |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
US20220311087A1 (en) | Cover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218548543U (zh) | 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115194330A (zh) | 一种储能电池组液冷散热系统焊接成组方法 | |
CN110707343A (zh) | 一种铝空燃料电池系统 | |
CN212136496U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 |
CN213401348U (zh) | 一种箱体、电池组和用电装置 | |
CN219658914U (zh) |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 |
CN218957880U (zh) |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 |
EP3890099B1 (en) | Robust interface for cooler to housing | |
CN221861736U (zh) | 热管理组件、电池和船舶 | |
CN221723459U (zh) | 用于电池包的流体连接组件、电池包 | |
CN221885195U (zh) | 一种电池簇及储能设备 | |
CN218351622U (zh) | 用于电池的箱体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 |
CN221327866U (zh) | 电池箱、电池包及汽车 | |
CN216903107U (zh) | 电池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610604U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和套筒组件 | |
CN219796446U (zh) | 管路接头组件、电池包调温系统及电池包 | |
CN220856704U (zh) |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217485558U (zh) | 一种圆筒状电池和电池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