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510140U -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0140U
CN217510140U CN202221524396.6U CN202221524396U CN217510140U CN 217510140 U CN217510140 U CN 217510140U CN 202221524396 U CN202221524396 U CN 202221524396U CN 217510140 U CN217510140 U CN 217510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eg
slider
backres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243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炜尧
杨利明
李龙
叶琦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243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0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0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0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该座椅支架结构中,侧板间隔设有腿部连杆滑动孔和靠背连杆滑动孔,设置于第一腿部连杆的第一滑动件滑动穿设于腿部连杆滑动孔,设置于第一靠背连杆的第二滑动件滑动穿设于靠背连杆滑动孔,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时带动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驱动结构能驱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能带动腿部组件伸张或收缩,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能带动靠背组件前倾或后仰。该座椅支架结构使用一个驱动结构即可调节座椅在坐姿姿态、半躺姿态和全躺姿态三种姿态之间转换,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人长时间站立会比较吃力,坐和躺的时间远大于站立时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舒适且能变换姿态的座椅,人们坐在座椅上,一般有三种姿态,分别为腿部弯曲且背部直立的坐姿姿态,腿部伸平且背部直立的半躺姿态,此时适合看电视,以及腿部伸平且背部后仰的全躺姿态,此时适合睡觉或休息。由此,需要座椅的腿部结构能够伸展或收缩,且座椅的靠背能前倾或后仰。然而,现有的座椅由两个驱动结构分别控制腿部结构和靠背,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以解决现有的座椅由两个驱动结构分别控制腿部结构和靠背,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包括: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腿部组件、靠背组件、连接杆和侧板,所述侧板间隔设有腿部连杆滑动孔和靠背连杆滑动孔,所述腿部组件包括第一腿部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的第一滑动件滑动穿设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所述靠背组件包括第一靠背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靠背连杆的第二滑动件滑动穿设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而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而具有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六位置;
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均为伸张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为后仰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或所述第六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均为前倾状态。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驱动件的壳体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为电缸。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结构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腿部连杆。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靠背组件还包括第二靠背连杆和靠背固定板,所述第二靠背连杆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另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靠背连杆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铰接,所述靠背固定板用于安装靠背。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腿部组件还包括第二腿部连杆、第三腿部连杆、第四腿部连杆、第五腿部连杆和搁脚板,所述第二腿部连杆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于第一铰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腿部连杆铰接于第二铰点,所述第四腿部连杆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腿部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腿部连杆和所述第五腿部连杆均与所述搁脚板铰接,所述第一腿部连杆与所述第二腿部连杆铰接于第三铰点,所述第三铰点位于所述第一铰点与所述第二铰点之间,所述第四腿部连杆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三腿部连杆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当所述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腿部连杆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腿部连杆能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铰接于第四铰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靠背连杆铰接于第五铰点,所述第一靠背连杆与所述靠背固定板铰接于第六铰点,所述第四铰点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三铰点之间,所述第五铰点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六铰点之间。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孔远离所述第二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的连接线处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孔远离所述第一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
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包括连通的第三孔和第四孔,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孔远离所述第四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四孔的连接线处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四孔远离所述第三孔的一端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六位置。
作为上述座椅支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四孔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
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座椅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该座椅支架结构,腿部组件具有伸张状态和收缩状态,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时,能够支撑坐在座椅上的人伸平的腿;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时,不妨碍坐在座椅上的人小腿自然下垂。靠背组件具有前倾状态和后仰状态,当靠背组件为前倾状态时,能够支撑坐在座椅上的人的背部直立;当靠背组件为后仰状态时,能够支撑躺在座椅上的人的背部后躺。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第一滑动件通过连接杆能带动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第一滑动件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能带动腿部组件伸展或收缩,第二滑动件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能带动靠背组件前倾或后仰。驱动结构能驱动第一滑动件依次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或者驱动第一滑动件依次位于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当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二滑动件位于第六位置,此时腿部组件为收缩状态,靠背组件为前倾状态,座椅为坐姿姿势;当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五位置,此时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靠背组件为前倾状态,座椅为半躺姿势;当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滑动件位于第四位置,此时腿部组件为伸张状态,靠背组件为后仰状态,座椅为全躺姿势。该座椅支架结构使用一个驱动结构即可调节座椅在坐姿姿态、半躺姿态和全躺姿态三种姿态之间转换,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结构在坐姿姿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结构在半躺姿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结构在全躺姿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结构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结构;11、侧板;111、腿部连杆滑动孔;112、靠背连杆滑动孔;1111、第一孔;1112、第二孔;1121、第三孔;1122、第四孔;12、腿部组件;121、第一腿部连杆;122、第二腿部连杆;123、第三腿部连杆;124、第四腿部连杆;125、第五腿部连杆;126、搁脚板;127、第一滑动件;128、第二滑动件;1221、第二凸起;1241、第一凸起;13、靠背组件;131、第一靠背连杆;132、第二靠背连杆;133、靠背固定板;14、连接杆;
2、驱动结构;21、驱动件;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如图1-4所示,该座椅支架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和驱动结构2,支撑结构1包括腿部组件12、靠背组件13、连接杆14和侧板11,侧板11间隔设有腿部连杆滑动孔111和靠背连杆滑动孔112,腿部组件12包括第一腿部连杆121,设置于第一腿部连杆121的第一滑动件127滑动穿设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靠背组件13包括第一靠背连杆131,设置于第一靠背连杆131的第二滑动件128滑动穿设于靠背连杆滑动孔112,连接杆14被配置为能在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时带动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112,驱动结构能驱动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而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112而具有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四位置;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五位置;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六位置;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腿部组件12均为伸张状态;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三位置时,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当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四位置时,靠背组件13为后仰状态;当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五位置或第六位置时,靠背组件13均为前倾状态。
其中,第一滑动件127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一腿部连杆121,也可以转动设置于第一腿部连杆121。第一滑动件127可以为螺丝,螺丝穿过第一腿部连杆121和腿部连杆滑动孔111后与螺母螺接。第一滑动件127也可以为铆钉或其他结构,只要第一滑动件127既能连接第一腿部连杆121和侧板11,又能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即可。
第二滑动件128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一靠背连杆131,也可以转动设置于第一靠背连杆131。第二滑动件128可以为螺丝,螺丝穿过第一靠背连杆131和靠背连杆滑动孔112后与螺母螺接。第二滑动件128也可以为铆钉或其他结构,只要第二滑动件128既能连接第一靠背连杆131和侧板11,又能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112即可。
该座椅支架结构,腿部组件12具有伸张状态和收缩状态,腿部组件12为伸张状态时,能够支撑坐在座椅上的人伸平的腿;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时,不妨碍坐在座椅上的人小腿自然下垂。靠背组件13具有前倾状态和后仰状态,当靠背组件13为前倾状态时,能够支撑坐在座椅上的人的背部直立;当靠背组件13为后仰状态时,能够支撑躺在座椅上的人的背部后躺。驱动结构2驱动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第一滑动件127通过连接杆14能带动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112,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能带动腿部组件12伸展或收缩,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112能带动靠背组件13前倾或后仰。驱动结构2能驱动第一滑动件127依次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或者驱动第一滑动件127依次位于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六位置,此时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靠背组件13为前倾状态,座椅支架结构为坐姿姿势;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五位置,此时腿部组件12为伸张状态,靠背组件13为前倾状态,座椅支架结构为半躺姿势;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四位置,此时腿部组件12为伸张状态,靠背组件13为后仰状态,座椅支架结构为全躺姿势。该座椅支架结构使用一个驱动结构2即可调节座椅在坐姿姿态、半躺姿态和全躺姿态三种姿态之间转换,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一种替代方案,驱动结构2驱动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靠背连杆滑动孔112,第二滑动件128通过连接杆14能带动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
可选地,驱动结构2包括驱动件21、第一支撑杆22和第二支撑杆23,驱动件21的壳体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2,驱动件21的输出轴铰接于第二支撑杆23,第一支撑杆22固定设置于侧板11,第二支撑杆23固定设置于第一腿部连杆121。驱动件21能够控制第一支撑杆22与第二支撑杆23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支撑杆22固定设置于侧板11,第二支撑杆23固定设置于第一腿部连杆121,驱动件21能驱动第一腿部连杆121相对侧板11移动,从而驱动件21能驱动第一腿部连杆121上的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
可选地,驱动件21为电缸。电缸的输出轴伸长,则第一支撑杆22与第二支撑杆23之间的距离变大,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能依次位于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电缸的输出轴缩短,则第一支撑杆22与第二支撑杆23之间的距离变小,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腿部连杆滑动孔111,能依次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1也可选用气缸或液压缸。
可选地,支撑结构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支撑结构1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杆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支撑结构1的侧板11,第二支撑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支撑结构1的第一腿部连杆121。能够使座椅支架结构更加稳固,增加座椅的平稳性。
可选地,靠背组件13还包括第二靠背连杆132和靠背固定板133,第二靠背连杆132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11,另一端与靠背固定板133铰接,第一靠背连杆131一端与靠背固定板133铰接,靠背固定板133用于安装靠背。第一靠背连杆131能带动靠背固定板133相对第二靠背连杆132转动,由于第二靠背连杆132与侧板11固定连接,第一靠背连杆131能带动靠背固定板133相对侧板11转动,从而使靠背组件13具有前倾状态和后仰状态。
可选地,腿部组件12还包括第二腿部连杆122、第三腿部连杆123、第四腿部连杆124、第五腿部连杆125和搁脚板126,第二腿部连杆122一端与侧板11铰接于第一铰点,另一端与第三腿部连杆123铰接于第二铰点,第四腿部连杆124一端与侧板11铰接,另一端与第五腿部连杆125铰接,第三腿部连杆123和第五腿部连杆125均与搁脚板126铰接,第一腿部连杆121与第二腿部连杆122铰接于第三铰点,第三铰点位于第一铰点与第二铰点之间,第四腿部连杆124设有第一凸起1241,第三腿部连杆123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腿部组件12为伸张状态时,第一凸起1241位于第一卡槽内;当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时,第一凸起1241位于第二卡槽内,第二腿部连杆122设有第二凸起1221,第一腿部连杆121能与第二凸起1221抵接。第一腿部连杆121能带动第二腿部连杆122相对侧板11转动,第二腿部连杆122带动第三腿部连杆123运动,第三腿部连杆123带动第四腿部连杆124相对侧板11转动,第四腿部连杆124带动第五腿部连杆125运动,第五腿部连杆125和第三腿部连杆123共同带动搁脚板126运动,从而腿部组件12能够伸展或收缩。当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时,第一腿部连杆121与第二腿部连杆122上的第二凸起1221抵接,以限位第二腿部连杆122的位置。
可选地,连接杆14一端与第一腿部连杆121铰接于第四铰点,另一端与第一靠背连杆131铰接于第五铰点,第一靠背连杆131与靠背固定板133铰接于第六铰点,第四铰点位于第一滑动件127与第三铰点之间,第五铰点位于第二滑动件128与第六铰点之间。能避免第一腿部连杆121与第一靠背连杆131的长度过长,简化座椅支架结构的结构,还能使第一腿部连杆121通过连接杆14稳定地带动第一靠背连杆131运动。
可选地,如图5所示,腿部连杆滑动孔111包括连通的第一孔1111和第二孔1112,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一孔1111远离第二孔1112的一端时,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一位置;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一孔1111与第二孔1112的连接线处时,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二位置;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二孔1112远离第一孔1111的一端时,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三位置;靠背连杆滑动孔112包括连通的第三孔1121和第四孔1122,当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三孔1121远离第四孔1122的一端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四位置;当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三孔1121与第四孔1122的连接线处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五位置;当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四孔1122远离第三孔1121的一端时,第二滑动件128位于第六位置。
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一孔1111远离第二孔1112的一端时,第一滑动件127与第一孔1111的内壁抵接,将第一滑动件127限位于第一位置,使在电缸的输出轴继续伸长时,第一滑动件127不运动;当第一滑动件127位于第二孔1112远离第一孔1111的一端时,第一滑动件127与第二孔1112的内壁抵接,将第一滑动件127限位于第三位置,使在电缸的输出轴继续缩短时,第一滑动件127不运动。
可选地,第一孔1111与第二孔1112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第三孔1121与第四孔1122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能使第一滑动件127顺利地由第一孔1111滑入第二孔1112或由第二孔1112滑入第一孔1111,第二滑动件128顺利地由第三孔1121滑入第四孔1122或由第四孔1122滑入第三孔11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包括上述的座椅支架结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1),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腿部组件(12)、靠背组件(13)、连接杆(14)和侧板(11),所述侧板(11)间隔设有腿部连杆滑动孔(111)和靠背连杆滑动孔(112),所述腿部组件(12)包括第一腿部连杆(121),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的第一滑动件(127)滑动穿设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所述靠背组件(13)包括第一靠背连杆(131),设置于所述第一靠背连杆(131)的第二滑动件(128)滑动穿设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112),所述连接杆(14)被配置为能在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112);
驱动结构(2),所述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所述第一滑动件(127)滑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而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滑动件(128)滑动于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112)而具有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六位置;
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12)均为伸张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13)为后仰状态;当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或所述第六位置时,所述靠背组件(13)均为前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驱动件(21)、第一支撑杆(22)和第二支撑杆(23),所述驱动件(21)的壳体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2),所述驱动件(21)的输出轴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3),所述第一支撑杆(22)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杆(2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为电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的所述侧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1)的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组件(13)还包括第二靠背连杆(132)和靠背固定板(133),所述第二靠背连杆(132)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11),另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133)铰接,所述第一靠背连杆(131)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板(133)铰接,所述靠背固定板(133)用于安装靠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组件(12)还包括第二腿部连杆(122)、第三腿部连杆(123)、第四腿部连杆(124)、第五腿部连杆(125)和搁脚板(126),所述第二腿部连杆(122)一端与所述侧板(11)铰接于第一铰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腿部连杆(123)铰接于第二铰点,所述第四腿部连杆(124)一端与所述侧板(1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腿部连杆(125)铰接,所述第三腿部连杆(123)和所述第五腿部连杆(125)均与所述搁脚板(126)铰接,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与所述第二腿部连杆(122)铰接于第三铰点,所述第三铰点位于所述第一铰点与所述第二铰点之间,所述第四腿部连杆(124)设有第一凸起(1241),所述第三腿部连杆(123)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腿部组件(12)为伸张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1241)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当所述腿部组件(12)为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1241)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腿部连杆(122)设有第二凸起(1221),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能与所述第二凸起(122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4)一端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121)铰接于第四铰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靠背连杆(131)铰接于第五铰点,所述第一靠背连杆(131)与所述靠背固定板(133)铰接于第六铰点,所述第四铰点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与所述第三铰点之间,所述第五铰点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与所述第六铰点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连杆滑动孔(111)包括连通的第一孔(1111)和第二孔(1112),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一孔(1111)远离所述第二孔(1112)的一端时,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一孔(1111)与所述第二孔(1112)的连接线处时,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二孔(1112)远离所述第一孔(1111)的一端时,所述第一滑动件(127)位于所述第三位置;
所述靠背连杆滑动孔(112)包括连通的第三孔(1121)和第四孔(1122),当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三孔(1121)远离所述第四孔(1122)的一端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三孔(1121)与所述第四孔(1122)的连接线处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四孔(1122)远离所述第三孔(1121)的一端时,所述第二滑动件(128)位于所述第六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1111)与所述第二孔(1112)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所述第三孔(1121)与所述第四孔(1122)的连接线处的内壁呈弧形。
10.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支架结构。
CN202221524396.6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Active CN217510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4396.6U CN217510140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4396.6U CN217510140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0140U true CN217510140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24396.6U Active CN217510140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0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0648B (zh) 一种高抬腿座椅机构及座椅
CN111642922A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支架
CN111887653A (zh) 零靠墙贵妃椅的机械伸展装置及贵妃椅
CN113317651A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217885539U (zh) 一种沙发
CN215533081U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
CN216907379U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217510140U (zh)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CN212489174U (zh) 一种高抬腿座椅机构及座椅
WO2021213079A1 (zh) 办公休闲椅
CN210542116U (zh) 一种坐卧两用型轮椅
CN20988354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座椅腰靠
CN113576191B (zh) 双电机分控型高承载零重力老人椅铁架
CN212591134U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支架
CN215913886U (zh) 双电机分控型高承载零重力老人椅铁架
CN213464441U (zh) 一种带搁脚板的椅架
CN211722455U (zh) 椅架
CN111096594B (zh) 一种椅子及其搁脚板组件
CN106963158B (zh) 一种椅座椅背联动椅子
CN215737919U (zh) 一种带有搁脚的办公椅
CN112006467A (zh) 一种沙发伸缩装置
CN114027658B (zh) 一种工学椅
CN215776385U (zh) 一种可矫正学生坐姿的课椅
CN213464432U (zh) 椅架
CN221616608U (zh) 一种带靠背躺倒的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