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6736U -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96736U CN216796736U CN202122795269.1U CN202122795269U CN216796736U CN 216796736 U CN216796736 U CN 216796736U CN 202122795269 U CN202122795269 U CN 202122795269U CN 216796736 U CN216796736 U CN 2167967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ck
- connecting structure
- intelligent wearable
- spring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盘和表带,安装盘的两侧设置有内腔且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卡件,表带上设置有插入件,插入件上设置有第二卡件,内腔上方设置有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控制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控制件与第一齿条滑动连接,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平行且均与齿轮啮合,第二齿条与第一卡件接触,第一卡件上设置有斜台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拆卸机构实现了快速方便的控制表带拆卸的同时还可以放置误触的功能,解决了容易因为发生碰撞或摩擦等情况时从而误触到开关导致整个只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解体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设备是指如手表和手环等可以通过穿戴装备在人体表面上辅助人们更好的进行日常生活的一种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开始可以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从而更好的辅助人们感知外部和自身的信息,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和互动,而在智能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人们需要用到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
现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一体式结构和组装式结构,相比与一体式结构而言,组装式结构的数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组装式结构虽然有着可以快速拆卸的功能,但是由于其各部分是组装而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因为发生碰撞或摩擦等情况时从而误触到开关导致整个只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解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拆卸机构结构解决了容易因为发生碰撞或摩擦等情况时从而误触到开关导致整个只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解体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盘和表带,安装盘的两侧设置有内腔且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卡件,表带上设置有插入件,插入件上设置有配合第一卡件工作的第二卡件,第一卡件设置在内腔中且内腔上方设置有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控制件、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控制件与第一齿条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滑动连接,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平行且均与齿轮啮合,第二齿条远离齿轮的一面与第一卡件接触,第一卡件上靠近第二齿条的位置设置有斜台凸起。
优选的,内腔的上端设置为阶梯状,控制件靠近第一齿条的一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齿条上设置有配合第一限位孔工作的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控制件上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第二限位孔,第一齿条上设置有配合第二限位孔工作的第二限位杆。
优选的,控制件远离第一齿条的一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向远离第一齿条的方向延伸至安装盘外侧,控制件的整体高度等于内腔的阶梯状高度。
优选的,内腔中水平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齿条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内腔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内腔的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形凸起,方形凸起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卡件,插入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条,内腔中设置有配合限位条工作的限位槽。
优选的,第二齿条远离齿轮的一面上设置有方形套筒,方形套筒与方形凸起滑动连接。
优选的,方形凸起靠近表带的一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拆卸机构实现了快速方便的控制表带拆卸的同时还可以放置误触的功能,解决了容易因为发生碰撞或摩擦等情况时从而误触到开关导致整个只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解体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第一弹簧实现了控制件不工作时稳定卡接在内腔中的功能,解决了控制件的位置容易晃动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第二限位孔与第二限位杆配合实现了控制件与第一齿条位置相对稳定的功能,解决了控制件带动第一齿条移动时不稳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防滑凸起实现了控制件与工作人员手指的摩擦力增大的功能,解决了控制件主体移动到内腔中后工作人员不容易控制的缺陷。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水平设置第二弹簧实现了第一齿条自动复位的功能,解决了解除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固定状态后控制件不能自动复位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上下两端均设置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实现了表带稳定固定的功能,解决了表带的固定状态不稳的缺陷。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方形套筒与方形凸起配合实现了第二齿条与第一卡件始终接触的功能,解决了第二齿条移动时不能稳定与第一卡件接触的缺陷。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设置水平的第三弹簧实现了表带自动弹出的功能,解决了解除固定状态后的表带不能自动弹出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图2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拆卸机构的爆炸图;
图5是实施例的表带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的安装盘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为:
1-安装盘;1a-内腔;1b-第一卡件;1b1-斜台凸起;1c-第二弹簧;1d-方形凸起;1e-限位槽;1f-第三弹簧;
2-表带;2a-插入件;2b-第二卡件;2c-限位条;
3-拆卸机构;3a-控制件;3a1-第一限位孔;3a2-第二限位孔;3a3-防滑凸起;3b-第一齿条;3b1-第一限位杆;3b2-第一弹簧;3b3-第二限位杆;3c-第二齿条;3c1-方形套筒;3d-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盘1和表带2,安装盘1的两侧设置有内腔1a且内腔1a中设置有第一卡件1b,表带2上设置有插入件2a,插入件2a上设置有配合第一卡件1b工作的第二卡件2b,第一卡件1b设置在内腔1a中且内腔1a上方设置有拆卸机构3,拆卸机构3包括控制件3a、第一齿条3b、第二齿条3c和齿轮3d,控制件3a与第一齿条3b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滑动连接,第一齿条3b与第二齿条3c平行且均与齿轮3d啮合,第二齿条3c远离齿轮3d的一面与第一卡件1b接触,第一卡件1b上靠近第二齿条3c的位置设置有斜台凸起1b1。
基于上述实施例,工作人员将表带2插入进安装盘1的内腔1a中,第一卡件1b与第二卡件2b配合进行固定,当需要拆卸表带2时工作人员要先按压控制件3a使其与第一齿条3b充分接触,然后再滑动控制件3a使控制件3a带动第一齿条3b移动,与第一齿条3b啮合的齿轮3d将带动第二齿条3c移动,使得第二齿条3c与第一卡件1b上的斜台凸起1b1接触从而使第一卡件1b解除与第二卡件2b的固定状态。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依然具有控制件3a的位置容易晃动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至图4所示:内腔1a的上端设置为阶梯状,控制件3a靠近第一齿条3b的一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a1,第一齿条3b上设置有配合第一限位孔3a1工作的第一限位杆3b1,第一限位杆3b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3b2。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控制件3a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3b2提供压力解决了上述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依然具有控制件3a带动第一齿条3b移动时不稳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至图4所示:控制件3a上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第二限位孔3a2,第一齿条3b上设置有配合第二限位孔3a2工作的第二限位杆3b3。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控制件3a通过第二限位孔3a2与第二限位杆3b3配合解决了上述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依然具有控制件3a主体移动到内腔1a中后工作人员不容易控制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至图4所示:控制件3a远离第一齿条3b的一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3a3,防滑凸起3a3向远离第一齿条3b的方向延伸至安装盘1外侧,控制件3a的整体高度等于内腔1a的阶梯状高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控制件3a通过设置防滑凸起3a3增大摩擦力解决了上述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依然具有解除第一卡件1b与第二卡件2b固定状态后控制件3a不能自动复位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至图4所示:内腔1a中水平设置有第二弹簧1c,第二弹簧1c的一端与第一齿条3b连接,第二弹簧1c的另一端与内腔1a的内壁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内腔1a通过水平设置第二弹簧1c使第一齿条3b可以复位解决了上述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依然具有表带2的固定状态不稳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至图6所示:内腔1a的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形凸起1d,方形凸起1d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卡件1b,插入件2a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条2c,内腔1a中设置有配合限位条2c工作的限位槽1e。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卡件1b和第二卡件2b通过设置为镜像分布的两个解决了上述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依然具有第二齿条3c移动时不能稳定与第一卡件1b接触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至图6所示:第二齿条3c远离齿轮3d的一面上设置有方形套筒3c1,方形套筒3c1与方形凸起1d滑动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第二齿条3c通过方形套筒3c1与方形凸起1d配合解决了上述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依然具有解除固定状态后的表带2不能自动弹出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至图6所示:方形凸起1d靠近表带2的一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三弹簧1f,第三弹簧1f水平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内腔1a通过设置水平的第三弹簧1f解决了上述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盘(1)和表带(2),安装盘(1)的两侧设置有内腔(1a)且内腔(1a)中设置有第一卡件(1b),表带(2)上设置有插入件(2a),插入件(2a)上设置有配合第一卡件(1b)工作的第二卡件(2b),其特征在于,
第一卡件(1b)设置在内腔(1a)中且内腔(1a)上方设置有拆卸机构(3),拆卸机构(3)包括控制件(3a)、第一齿条(3b)、第二齿条(3c)和齿轮(3d),控制件(3a)与第一齿条(3b)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滑动连接,第一齿条(3b)与第二齿条(3c)平行且均与齿轮(3d)啮合,第二齿条(3c)远离齿轮(3d)的一面与第一卡件(1b)接触,第一卡件(1b)上靠近第二齿条(3c)的位置设置有斜台凸起(1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腔(1a)的上端设置为阶梯状,控制件(3a)靠近第一齿条(3b)的一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a1),第一齿条(3b)上设置有配合第一限位孔(3a1)工作的第一限位杆(3b1),第一限位杆(3b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3b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件(3a)上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第二限位孔(3a2),第一齿条(3b)上设置有配合第二限位孔(3a2)工作的第二限位杆(3b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件(3a)远离第一齿条(3b)的一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3a3),防滑凸起(3a3)向远离第一齿条(3b)的方向延伸至安装盘(1)外侧,控制件(3a)的整体高度等于内腔(1a)的阶梯状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腔(1a)中水平设置有第二弹簧(1c),第二弹簧(1c)的一端与第一齿条(3b)连接,第二弹簧(1c)的另一端与内腔(1a)的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腔(1a)的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形凸起(1d),方形凸起(1d)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卡件(1b),插入件(2a)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条(2c),内腔(1a)中设置有配合限位条(2c)工作的限位槽(1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齿条(3c)远离齿轮(3d)的一面上设置有方形套筒(3c1),方形套筒(3c1)与方形凸起(1d)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方形凸起(1d)靠近表带(2)的一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三弹簧(1f),第三弹簧(1f)水平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95269.1U CN216796736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95269.1U CN216796736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96736U true CN216796736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50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95269.1U Active CN216796736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96736U (zh) |
-
2021
- 2021-11-15 CN CN202122795269.1U patent/CN2167967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10198B (zh) | 一种手表 | |
JP4533381B2 (ja) | 連結部の末端を物体に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 |
CN108882782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 | |
CN113229578B (zh) |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9549299B (zh) |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组件 | |
CN112293885B (zh) |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
CN209732783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 |
CN107683097A (zh) |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手表 | |
WO2021004358A1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216796736U (zh) |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 | |
US5175912A (en) | Fastener for a wristwatch strap | |
CN111053335A (zh) | 腕戴设备的连接机构以及腕戴设备 | |
CN213904173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US20110239417A1 (en) | Box-Shaped Ornamented Locking Device for Decorations | |
CN202536297U (zh) | 一种手表带扣 | |
CN209732784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 |
CN110657336B (zh) | 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 | |
CN109363305B (zh) |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组件 | |
CN216019510U (zh) | 腕戴设备 | |
CN109808107A (zh) | 一种带有可拆装字模的橡胶轮胎模具 | |
CN112293886B (zh) |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
CN216165679U (zh) | 一种快拆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 |
CN220987861U (zh) | 快拆结构及穿戴设备 | |
CN213030026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CN212661271U (zh) | 一种带体连接结构及腕部佩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