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784881U -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4881U
CN216784881U CN202122882746.8U CN202122882746U CN216784881U CN 216784881 U CN216784881 U CN 216784881U CN 202122882746 U CN202122882746 U CN 202122882746U CN 216784881 U CN216784881 U CN 216784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blanking
module
face
un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827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远荣
黄冠建
腾乐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uanghao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uanghao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uanghao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uanghao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827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4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4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转运轨道、下料轨道、堆垛模块、转盘、提取机构A和提取机构B;转运轨道及下料轨道均与转盘配合,通过转运轨道运输来的物料,提取机构A将物料提取至转盘,转盘将物料旋转至检测区检测,检测完成后转盘将物料旋转至提取机构B的工作范围内,提取机构B将转盘上的物料提取至放置在下料轨道上的下料托盘,下料托盘装满后下料轨道将下料托盘转运至堆垛模块,实现连续性自动化下料,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ace ID模组供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ace ID 模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各类产品向着便携、轻便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手机领域,现在的手机大多都涉及到Face ID功能;在Face ID模组在生产中,需要把FPC通过导电胶水粘在Face ID上面,再测试Face ID模组是否合格,但是目前经测试后的产品都是由人工下料,测试模块对FaceID模组的测试速度远远大于人工下料的速度,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使其实现自动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转运轨道、下料轨道、堆垛模块、转盘、提取机构A和提取机构B;所述转运轨道及所述下料轨道均与所述转盘配合,所述转运轨道的一端设于所述提取机构A的工作范围内,所述下料轨道的一端设于所述提取机构B的工作范围内,所述堆垛模块设于所述下料轨道的末端。
进一步,所述下料轨道至少设有2条。
进一步,所述下料轨道靠近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顶升机构,所述下料轨道上还设有与顶升机构配合的定位板。
进一步,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板和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下料述轨道的底部,所述顶升板连接在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转运轨道上设有升降机构。
进一步,所述堆垛模块包括弹匣、平移轨道、升降导轨、夹爪和驱动电机,所述夹爪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导轨远离所述下料轨道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下料轨道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下料轨道靠近所述弹匣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所述夹爪通过滑座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导轨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平移轨道上,所述平移轨道的一侧设有料仓,所述料仓用于放置装满物料的弹匣以及空弹匣。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视觉系统和第二视觉系统,所述第一视觉系统及所述第二视觉系统均与所述提取机构A配合。
进一步,所述提取机构A包括支架、顶部相机、吸嘴和吸嘴电机,所述吸嘴、顶部相机和吸嘴电机均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输送导轨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架连接在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提取机构B 与所述提取机构A结构相同,所述提取机构B的所述支架通过搬运龙门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提取机构B的所述支架连接在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为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转运轨道运输来的物料,提取机构A将物料提取至转盘,物料放置完成后转盘每转动90°,提取机构A则将转运轨道上的物料提取至转盘的空位上,上料位置为0°,当转盘从0°旋转至180°的位置时,该位置为物料检测区,检测机构对物料检测完成后,转盘将物料旋转至提取机构B的工作范围内,提取机构B将转盘上的物料提取至放置在下料轨道上的下料托盘,下料托盘装满后下料轨道将下料托盘转运至堆垛模块,实现连续性自动化下料,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堆垛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含有提取机构B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含有推料板与下料托盘配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工作台;2、转运轨道;3、下料轨道;4、堆垛模块;5、转盘;6、提取机构A;7、提取机构B;8、顶升板;9、顶升气缸;10、定位板;11、下料托盘;12、弹匣;13、升降机构;14、第一视觉系统;15、第二视觉系统;16、升降导轨;17、平移轨道;18、夹爪;19、第一气缸;20、料仓;21、支架;22、顶部相机;23、吸嘴;24、搬运龙门;25、输送导轨; 26、推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考图1-4,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转运轨道2、下料轨道3、堆垛模块4、转盘5、提取机构 A6和提取机构B7;下料轨道3至少设有2条,如此设置,多条下料轨道3 能互为备份轨道,在一条下料轨道3上的下料托盘11装满物料转运至堆垛模块4时,提取机构B7能将转盘5上的物料提取至另外的下料轨道3的下料托盘11上,实现连续下料;转运轨道2及下料轨道3均与转盘5配合,转运轨道2的一端设于提取机构A6的工作范围内,下料轨道3的一端设于提取机构B7的工作范围内,堆垛模块4设于下料轨道3的末端;转运轨道2和下料轨道3均可通过电机、皮带和皮带轮结构带动各轨道上的托盘移动。
下料轨道3靠近转盘5的一侧设有顶升机构,下料轨道3上还设有与顶升机构配合的定位板10,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板8和顶升气缸9,顶升气缸9固定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下料轨道3的底部,顶升板8连接在顶升气缸9的输出端;如此设置,当下料托盘11从堆垛模块4出来,经下料轨道 3运送至顶升机构位置处,顶升气缸9将顶升板8顶起,顶升板8将下料托盘11顶起至定位板10能固定住下料托盘11的位置,如此定位板10与顶升机构配合将下料托盘11固定,方便提取机构B7提取物料进行装盘。
转运轨道2上设有升降机构13;升降机构13用于将转运轨道2上的电机、皮带和皮带轮升起,使得转运轨道2上的转运托盘位于提取机构A6 的工作范围中,实现提取机构A6能顺利将转运托盘中的物料提取出来放至转盘5中。
堆垛模块4包括弹匣12、平移轨道17、升降导轨16、夹爪18和驱动电机,夹爪18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电机固定在升降导轨16上,升降导轨16远离下料轨道3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19,第一气缸19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升降导轨16上,第一气缸19与下料轨道3位于同一水平面,下料轨道3靠近弹匣12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26;夹爪18通过滑座可滑动连接在升降导轨16上,升降导轨16可移动连接在平移轨道17上,实现升降导轨16移动的动力源是电缸,平移轨道17的一侧设有料仓20,料仓20用于放置装满物料的弹匣12以及空弹匣12,弹匣12为多层设置,一个弹匣12能放置多个下料托盘11;如此设置,当下料托盘11装满物料时,下料托盘11经下料轨道3里面的皮带运送往堆垛模块4所在的位置,当下料托盘11到达下料轨道3的末端时,推料板26上升,顶住下料托盘11的一端,第二气缸启动,将下料托盘11 顶出,将下料托盘11推进弹匣12,而后第二气缸带动推料板26恢复原位,驱动电机控制夹住弹匣12的夹爪18上移一层,使得弹匣12内部的空下料托盘11对准下料轨道3的水平面,启动第一气缸19,第一气缸19将该空下料托盘11顶出至下料轨道3中,下料轨道3内的皮带将下料托盘11运送至顶升机构的位置处;当夹爪18夹住的弹匣12内所有下料托盘11均装满物料时,则启动控制升降导轨16在平移轨道17上移动的电机,升降导轨16和夹爪18同时在平移轨道17上移动,带动装满物料的弹匣12转移到料仓20内,再启动驱动电机控制夹爪18在升降导轨16中上下移动以夹取空弹匣12,电机再将升降导轨16、夹爪18和空弹匣12转运至工作位置。
还包括第一视觉系统14和第二视觉系统15,第一视觉系统14及第二视觉系统15均与提取机构A6配合;提取机构A6将物料从转运托盘中提取上来后,移动至第一视觉系统14中扫描二维码,将信息上传,方便产品追踪,扫描完成后将物料移动至第二视觉系统15中拍照定位,配合提取机构A6将物料旋转至正确的位置。
提取机构A6包括支架21、顶部相机22、吸嘴23和吸嘴23电机,吸嘴23、顶部相机22和吸嘴23电机均安装在支架21上,支架21通过输送导轨25安装在工作台1上,支架21连接在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提取机构B7与提取机构A6结构相同,提取机构B7的支架21通过搬运龙门24可移动安装在工作台1上,提取机构B7的支架21连接在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均为电机,搬运龙门24移动的动力源也可以是电机;在需要从转运托盘中提取物料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支架21在输送导轨25上移动到转运托盘上方,提取机构A6中的顶部相机22进行拍照定位,确定物料的位置,吸嘴23电机驱动吸嘴23下降吸取物料,物料吸取完成后吸嘴23电机驱动吸嘴23上升,再将物料运送至第一视觉系统14中扫描;当需要从转盘5中提取物料时,控制搬运龙门24 移动的电机驱动搬运龙门24移动至转盘5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提取机构 B7中的支架21在搬运龙门24上移动至待吸取物料的上方,顶部相机22 进行拍照定位,确定物料的位置,吸嘴23电机驱动吸嘴23下降吸取物料,物料吸取完成后吸嘴23电机驱动吸嘴23上升,再将物料放置到下料托盘 11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该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工作时,前序工序将 FPC粘到Face ID的模组上去,再将物料放入转运托盘中,转运托盘从转运轨道2运送到提取机构A6的工作范围中,提取机构A6将物料从转运托盘提取至转盘5上,转盘5上设有4个工位,转盘5一次转动90°,提取机构A6将物料从转运托盘依次提取至转盘5的4个工位上,当转盘5从0°转到180°时,此位置为检测区,测试产品粘上FPC后是pin脚是否导通,当转盘5转到270°时,提取机构B7移动至转盘5上方,此时堆垛模块4 上的空下料托盘11已经通过下料轨道3上运送到靠近转盘5的一侧,提取机构B7对物料定位后提取物料,将物料放置到下料托盘11上,待下料托盘11装满物料后,下料轨道3将下料托盘11运送至堆垛模块4,同时将新的空下料托盘11运送至靠近转盘5的一侧装运物料。
需要说明的是:①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驱动动力源启动的都可以是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包括有市面上常用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或PLC或单片机等、用于控制电机或气缸启闭的导线及阀门等,所述的控制器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对各机构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以控制组装机运行对产品进行组装操作,控制器的具体控制方式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②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转运轨道、下料轨道、堆垛模块、转盘、提取机构A和提取机构B;所述转运轨道及所述下料轨道均与所述转盘配合,所述转运轨道的一端设于所述提取机构A的工作范围内,所述下料轨道的一端设于所述提取机构B的工作范围内,所述堆垛模块设于所述下料轨道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轨道至少设有2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轨道靠近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顶升机构,所述下料轨道上还设有与顶升机构配合的定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板和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下料轨道的底部,所述顶升板连接在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上设有升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垛模块包括弹匣、平移轨道、升降导轨、夹爪和驱动电机,所述夹爪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导轨远离所述下料轨道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下料轨道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下料轨道靠近所述弹匣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所述夹爪通过滑座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导轨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平移轨道上,所述平移轨道的一侧设有料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视觉系统和第二视觉系统,所述第一视觉系统及所述第二视觉系统均与所述提取机构A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机构A包括支架、顶部相机、吸嘴和吸嘴电机,所述吸嘴、顶部相机和吸嘴电机均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输送导轨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架连接在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提取机构B与所述提取机构A结构相同。
CN202122882746.8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Active CN216784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2746.8U CN216784881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2746.8U CN216784881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4881U true CN216784881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82746.8U Active CN216784881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48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362A (zh) * 2022-08-04 2022-10-14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板料装盘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362A (zh) * 2022-08-04 2022-10-14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板料装盘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7092B (zh) 软板自动翻转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9834448A (zh)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CN110091142B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3320946B (zh) 一种连续式FPC单pcs外观缺陷检查机
CN209698378U (zh)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CN113941521A (zh) 芯片检测分选机及操作方法
CN113933681A (zh) 一种芯片测试设备
CN111470312A (zh) 一种用于耳机线圈体组装的线圈体上料装置和方法
CN113132720B (zh) 手机摄像头支架视觉检测设备
CN115848980A (zh) 一种芯片检测用上下料机
CN216784881U (zh)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CN115007472A (zh) 手机前盖外观检测机
CN110550444B (zh) 一种手机指纹模块和nfc模块的组装方法和设备
CN216705140U (zh) 一种手机后摄像头外观缺陷检测设备
CN115101462A (zh) 键合机载盘的上下料装置
CN210417254U (zh) 一种用于剥膜机的工件输送装置
CN217675487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6784882U (zh) 一种Face ID模组上料装置
CN217229295U (zh) Pcb隔纸放板机
CN116197140A (zh) 手机后面板自动分类设备
CN213443502U (zh) 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
CN212737417U (zh) 一种全自动片式fccl纯胶铜箔贴合机
CN210139456U (zh) 一种pcba板自动分板机
CN210881102U (zh) 底盒自动放料机
CN221046672U (zh) 手机中框尺寸自动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