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1246U - 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31246U CN216331246U CN202123317790.0U CN202123317790U CN216331246U CN 216331246 U CN216331246 U CN 216331246U CN 202123317790 U CN202123317790 U CN 202123317790U CN 216331246 U CN216331246 U CN 2163312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circuit board
- pressure sensor
- tire pressure
- air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所述球形胎压传感器包括: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适配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气孔;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感应器、天线和电源,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连接;防水塞,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得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气孔导通;密封的外壳,包覆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导通。本实用新型中,球形胎压传感器投掷车胎内即可,无需与轮毂安装,且防水性能好,能够经受起严酷环境考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压力检测技术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是一种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利用固定于汽车轮胎内的高灵敏度微型无线传感装置在行车或静止的状态下采集汽车轮胎压力、温度等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驾驶室内的主机中,以数字化的形式实时显示汽车轮胎压力和温度等相关数据,并在轮胎出现异常时(预防爆胎)以蜂鸣或语音等形式提醒驾驶者进行预警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随着汽车种类增多、地理环境等因素越来越复杂,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也随之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胎内式传感器,将胎压传感器直接置入汽车的轮胎内。由于汽车轮子内部容易有水雾或油污,此种结构的传感器密封性能不佳,影响胎压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投掷车胎内即可无需与轮毂安装,且防水性能好,能够经受起严酷环境考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包括:
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适配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气孔;
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感应器、天线和电源,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防水塞,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得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气孔导通;
密封的外壳,包覆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导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一气孔沿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水塞连接,且所述防水塞远离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贴紧所述感应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凸台,所述电路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凸台与所述安装孔适配连接,使得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缘适配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
或,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缘适配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正对所述第一气孔,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感应器的一侧,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感应器的一侧;
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部,且所述第一壳体的腔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腔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注入口,通过所述注入口向所述壳体内注满填充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平面,所述注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粗糙部,所述外壳由热塑性材料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结构轻巧,安装方便,投掷车胎内即可无需与轮毂安装,随车轮行进时于轮胎内活动,感测气压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达到快速简易安装的便利性,且防水性能和机构强度可靠,经得起严酷环境考验;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将壳体分割成由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组成,这样简化了壳体的加工工艺,还能方便感应组件的安装;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注入口,通过注入口向壳体内注满填充物,使得球形胎压传感器强度更高,且防水性能更优。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球形胎压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球形胎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壳体1,第一壳体11,第一气孔111,连接柱112,支撑柱113,凸台1131,第一平面114,凸缘115,第二壳体12,凹槽121,注入口122,第二平面123,粗糙部13,感应组件2,电路板21,安装孔211,感应器22,天线23,电源24,防水塞3,外壳4,第二气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包括:壳体1、感应组件2、防水塞3和外壳4。壳体1为密封结构,其包括适配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贯穿第一壳体11的第一气孔111。感应组件2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感应组件2包括电路板21以及设置于电路板21的感应器22、天线23和电源24,电路板21与壳体1连接。防水塞3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且位于感应器22与第一壳体11之间,使得感应器22与第一气孔111导通,防水塞3的作用是防水透气。密封的外壳4包覆于壳体1的外侧,外壳4上设置有贯穿外壳4的第二气孔41,第二气孔41与第一气孔111导通。
本实施例中,将壳体1分割成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两部分组成,这样简化了壳体1的加工工艺,还能方便感应组件2的安装;将壳体1和外壳2均设置为密闭的结构,感应器22透过防水塞3经过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41导通气压空间,使得球形胎压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球形胎压传感器结构轻巧,安装方便,投掷车胎内即可无需与轮毂安装,随车轮行进时于轮胎内活动,感测气压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达到快速简易安装的便利性,且防水性能和机构强度可靠,经得起严酷环境考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的形状呈球体、椭圆体或多角体,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呈球体,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为半球体结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经卡扣或螺栓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经胶水粘结或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边缘设置有凸缘115,第二壳体12的边缘设置有凹槽121,凸缘115适配置于凹槽121内,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有效地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壳体12的边缘设置凸缘,第一壳体11的边缘设置凹槽,凸缘适配置于凹槽内,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连接结构是对应于说明书附图进行阐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材质不同,其连接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里仅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连接柱112,第一气孔111沿连接柱112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接柱112,连接柱112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连接柱112的另一端与防水塞3连接,且防水塞3远离连接柱112的一侧贴紧感应器22。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柱113,若干个支撑柱113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若干个支撑柱113的另一端设有凸台1131,电路板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211,凸台1131与安装孔211适配连接,使得电路板21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例如:电路板21与连接柱112以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或者,电路板21与连接柱112通过胶水粘结或焊接的方式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电路板21与连接柱112的连接结构是对应于说明书附图进行阐述,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电路板21的固定安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结构来实现电路板21的固定安装,这里仅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感应组件2包括电路板21以及设置于电路板21的感应器22、天线23和电源24。电路板21作为中央处理单元,感应器22用于获取压力信息,天线23可以是蓝芽或射频天线,电源24可以是钮扣型电池。感应器22设置于电路板21的一侧,并正对第一气孔111,天线23设置于电路板21靠近感应器22的一侧,电源24设置于电路板21远离感应器22的一侧。电路板21设置于壳体1的中部,且第一壳体11的腔体与第二壳体12的腔体连通。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注入口122,通过注入口122向壳体1内注满填充物,填充物可以是AB胶。注入口122也可以在注满填充物后通过连接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密封防水,由于第一壳体11的腔体与第二壳体12的腔体连通,且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一气孔111,使得在灌胶时空气流通不易产生气泡。
为了方便加工,将第一壳体11远离第二壳体12的一端设置为第一平面114,第一气孔111设置于第一平面114上,第二壳体12远离第一壳体11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平面123,注入口122设置于第二平面123上。为了提高壳体1与外壳4的连接紧固性,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粗糙部13,粗糙部13可以是凸起或凹槽。外壳4由热塑性材料一体成型,例如:将壳体1投入模具内射包耐磨软橡胶形成外壳。当球形胎压传感器随车轮1转动而于气压空间内滚动时,弹性材料的外壳4能够减少对车轮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而保护轮圈及轮胎。外壳4在起到减震作用的同时,还能进行密封防水,进一步提高球形胎压传感器的防水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球形胎压传感器置于轮胎内的气压空间中,感应器22透过防水塞3经过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41导通气压空间,当感应器22透过防水塞3感测气压空间的气体压力时,感应器22会产生一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送至电路板21,而电路板21接收压力信号,并从天线23将压力信号以无线方式向外传输,而天线23能够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无线连接,当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压力信号时,便显示气压空间的气体压力,或是当气压空间的气体压力出现异常时发出警示信号,以提醒驾驶者。
在上述实施例中,球形胎压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为:先将感应器22、天线23和电源24安装在电路板21上,再将电路板21与支撑柱113焊接,实现感应组件2与第一壳体11的固定安装;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适配扣合,并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通过注入口122向壳体1内注满AB胶后通过连接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密封防水;最后将壳体1投入模具内射包耐磨软橡胶形成外壳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适配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气孔;
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感应器、天线和电源,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防水塞,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得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气孔导通;
密封的外壳,包覆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一气孔沿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水塞连接,且所述防水塞远离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贴紧所述感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凸台,所述电路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凸台与所述安装孔适配连接,使得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缘适配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
或,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缘适配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镭射热铆工艺进行热铆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正对所述第一气孔,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感应器的一侧,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感应器的一侧;
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部,且所述第一壳体的腔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注入口,通过所述注入口向所述壳体内注满填充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平面,所述注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胎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粗糙部,所述外壳由热塑性材料一体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7790.0U CN216331246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7790.0U CN216331246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31246U true CN216331246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6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17790.0U Active CN216331246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31246U (zh) |
-
2021
- 2021-12-20 CN CN202123317790.0U patent/CN2163312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52498B1 (en) | Tire pressure detec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 |
US6931920B2 (en) | Tire monitoring system | |
US8723661B2 (en) | Mount-free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 |
CN204915143U (zh) | 一种内置式胎压传感器 | |
KR20180063760A (ko) | 타이어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01231660Y (zh) | 防盗防水轮胎压力感应发射器 | |
US20040263324A1 (en) | Tire pressure sensor body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 |
CN201172362Y (zh) | 有内胎商用车专用胎压无线传感装置 | |
CN216331246U (zh) | 一种球形胎压传感器 | |
US6708558B2 (en) | Transmitter for monitoring the condition of a tire | |
KR200445014Y1 (ko) | 타이어 공기압 측정용 압력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타이어공기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 |
CN104417293B (zh) | 胎压传感器 | |
CN111516439A (zh) | 胎内式的轮胎状况监测结构 | |
CN210591249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胎压监测装置 | |
TWI776464B (zh) | 胎壓偵測裝置 | |
CN214775224U (zh) | 一种汽车轮胎监测用胎压与温度传感器 | |
CN104417292B (zh) | 胎压传感器 | |
TWI656044B (zh) | 具有外殼保護之胎壓偵測器 | |
CN218805021U (zh) | 一种网状球形胎压传感装置 | |
CN218661186U (zh) | 一种可充气的外置式胎压监测传感装置 | |
CN216833075U (zh) | 一种胎压监测装置及汽车车轮 | |
JP5884277B2 (ja) | タイヤ状態取得装置およびタイヤ状態監視システム | |
US20040079144A1 (en) | Tire pressure sensor array | |
CN2841383Y (zh) | 一种轮胎压力监测装置 | |
CN221162039U (zh) | 一种蓝牙传输的胎压传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