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9210U - 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19210U CN214619210U CN202120890454.6U CN202120890454U CN214619210U CN 214619210 U CN214619210 U CN 214619210U CN 202120890454 U CN202120890454 U CN 202120890454U CN 214619210 U CN214619210 U CN 2146192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proof
- light source
- heat
- heat dissipation
- en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其中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包括产生光线的光源模组、设有通光孔的安装基板、用于安装光源模组的防水座、用于吸收光源模组所产生热量的吸热板以及对吸热板散热的散热机构,防水座连接于安装基板的反面且罩设通光孔,光源模组位于防水座内,且光源模组发出的光自通光孔射出,光源模组具有散热端板,防水座对应散热端板设有敞口,吸热板紧贴散热端板设置,吸热板及/或散热端板将敞口密封。通过在防水座设置敞口,散热端板通过敞口裸露于防水座,可以使散热端板与吸热板直接面接触,实现了对光源模组进行防水保护的同时,也达到了高效换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背景技术
舞台灯具广泛应用于各大演出场所如演唱会、歌厅以及各大剧院,户外演唱会所使用的舞台灯具需要满足更高的防水性能要求,大功率LED光源与激光光源的应用满足了用户对大功率舞台灯的需求,但是采用了大功率光源的舞台灯难以兼备高效散热与有效防水。现有的灯具大多将光源组件固定安装在基板上并与效果组件置于灯头的同一密封腔内,并对该密封腔体进行防水设计,而散热器因为需要与外界换热,所以散热器通常会安装于灯头的另外一个带有换气孔的腔体内,即光源组件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需要经过基板传递再通过散热器散热,这样的换热效率不能满足更大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要求,光源组件因得不到有效散热而造成使用寿命的减少甚至是直接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用于解决防水光源装置的高效散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产生光线的光源模组、设有通光孔的安装基板、用于安装所述光源模组的防水座、用于吸收所述光源模组所产生热量的吸热板以及对所述吸热板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防水座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的反面且罩设所述通光孔,所述光源模组位于所述防水座内,且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自所述通光孔射出,所述光源模组具有散热端板,所述防水座对应所述散热端板设有敞口,所述吸热板紧贴所述散热端板设置,所述吸热板及/或所述散热端板将所述敞口密封。
通过在所述防水座对应所述散热端板的一端设置敞口,所述散热端板通过所述敞口裸露于所述防水座,可以使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吸热板直接面接触,使得所述光源模组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递给所述吸热板,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通过所述吸热板及/或所述散热端板将所述敞口密封设置,防止水汽通过所述敞口进入所述光源模组,再利用所述散热机构对所述吸热板进行散热,实现了对所述光源模组进行防水保护的同时,也提高了所述光源模组的散热效率,达到了高效换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防水座之间设有第一防水条。将所述防水座与所述安装基板分开设置,方便了所述防水座与所述安装基板的生产,也方便了所述光源模组的拆装与固定,并且通过所述第一防水条使得所述防水座与所述安装基板所形成的腔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防水座之间设有第二防水条。通过所述第二防水条的设置,使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防水座之间更加紧密,保证了对所述光源模组内部的PCB板和其他小元件起到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平行的底面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散热端板设置于所述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防水座之间设有第一防水条,所述第一防水条与所述第二防水条均为具有断口的环形圈,且所述第一防水条与所述第二防水条的断口相互连接,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三防水条,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敞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防水条与所述第三防水条密封,所述防水座与所述安装基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防水条与所述第三防水条密封。所述第一防水条与所述第二防水条的一体化设置在进一步提高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防水座之间密封性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再通过所述第三防水条防止了因所述第一防水条与所述第二防水条的连接处留有缺口而导致水汽进入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对应所述第三防水条设有用于容纳其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设置对所述第三防水条起固定作用的同时,也保证了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吸散热端板的紧密贴合,进一步地保证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的接线口设置于所述散热端板上,所述散热端板与所述吸热板之间设有围绕所述接线口的第四防水条。所述第四防水条的设置防止了水汽从所述接线口进入所述光源模组内部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板对应所述第四防水条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四防水条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设置给所述第四防水条提供安装空间,避免所述第四防水条在安装时出现走位的情况,同时也使得所述吸热板与所述散热端板之间可以紧密贴合,保证两者间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为LED模组或者激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舞台灯,所述舞台灯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光源装置,还包括出光镜头以及用于包裹所述防水光源装置及效果元件的壳体,所述出光镜头与所述壳体围闭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安装基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安装腔体分隔形成密封腔体与散热腔体,所述防水座、所述吸热板以及所述散热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散热腔体内,所述效果元件安装于所密封腔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的舞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防水光源装置;110、安装基板;111、通光孔;112、第三凹槽;120、光源模组;121、出光面;122、接线口;123、散热端板;1231、第一平面;1232、侧边;130、防水座;131、敞口;132、凸缘;133、第一凹槽;140、吸热板;150、散热机构;151、导热管;152、换热组件;1521、鳍片;160、风机;170、支架;181、第一防水条;182、第二防水条;183、第三防水条;184、第四防水条;200、出光镜头;300、壳体;310、侧盖;320、前盖;330、后盖;340、尾盖;400、效果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产生光线的光源模组120、设有通光孔111的安装基板110、用于安装所述光源模组120的防水座130、用于吸收所述光源模组120所产生热量的吸热板140以及对所述吸热板140散热的散热机构150,所述防水座130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110的反面且罩设所述通光孔111,所述光源模组120位于所述防水座130内,且所述光源模组120发出的光自所述通光孔111射出,所述光源模组120具有散热端板123,所述防水座130对应所述散热端板123设有敞口131,所述吸热板140紧贴所述散热端板123设置,所述吸热板140及/或所述散热端板123将所述敞口131密封。
通过在所述防水座130对应所述散热端板123的一端设置敞口131,所述散热端板123通过所述敞口131裸露于所述防水座130,可以使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吸热板140直接面接触,使得所述光源模组120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递给所述吸热板140,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通过所述吸热板140及/或所述散热端板123将所述敞口131密封设置,防止水汽通过所述敞口131进入所述光源模组120,再利用所述散热机构150对所述吸热板140进行散热,实现了对所述光源模组120进行防水保护的同时,也提高了所述光源模组120的散热效率,达到了高效换热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通光孔111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光源模组120的出光面121相匹配,使得所述光源模组120所发出的光尽可能多地穿过所述通光孔111,减少光线的损耗。
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座1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110,所述安装基板110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设有第一防水条181。将所述防水座130与所述安装基板110分开设置,方便了所述防水座130与所述安装基板110的生产,也方便了所述光源模组120的拆装与固定,并且通过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使得所述防水座130与所述安装基板110所形成的腔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为一圈不间断的防水橡胶条。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板110对应所述防水座130设有一与所述防水座130匹配的安装槽,所述通光孔111位于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所述防水座130卡入所述凹槽后在通过若干螺钉与所述安装基板110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水座130设有一圈用于与所述安装基板110固定连接的凸缘132,所述凸缘132与所述安装基板110接触的一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防水条181的第一凹槽133,所述第一防水条181装入所述第一凹槽133后,再将所述防水座130的凸缘132与所述安装基板1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便于所述防水座130与所述安装基板110的拆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133用于卡紧所述第一防水条181,防止所述第一防水条181走位,进一步地保证了所述防水座130与所述安装基板110之间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设有第二防水条182。通过所述第二防水条182的设置,使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更加紧密,保证了对所述光源模组120内部的PCB板和其他小元件起到防水效果。
可选地,所述防水座130由所述安装基板110沿与光线发射相反的方向凹陷而成。
优选地,所述防水座130对应所述第二防水条182设有用于容纳其的第二凹槽,给所述第二防水条182提供安装空间,且防止所述第二防水条182在安装过程中或者安装后出现走位的情况出现。
可选地,所述敞口131小于所述散热端板123,即所述散热端板123可完全覆盖所述敞口131,所述第二防水条182为一圈不间断的环形橡胶圈且围绕所述敞口131设置,且所述第二防水条182安装于所述散热端板123靠近所述吸热板140的第一平面1231。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120包括出光面121、与所述出光面121平行的底面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出光面121与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散热端板123设置于所述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座1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110,所述安装基板110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设有第一防水条181,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182均为具有断口的环形圈,且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182的断口相互连接,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三防水条183,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敞口13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防水条182与所述第三防水条183密封。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182的一体化设置在进一步提高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安装基板110、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密封性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再通过所述第三防水条183防止了因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182的连接处留有缺口而导致水汽进入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水条182围绕所述散热端板123的侧边1232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182均为“U”型的橡胶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条181、所述第二防水条182与所述第三防水条183均为具有断口的环形圈,且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三防水条183的断口相互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对应所述第三防水条183设有用于容纳其的第三凹槽112。所述第三凹槽112的设置对所述第三防水条183起固定作用的同时,也保证了所述安装基板110与所述吸散热端板123的紧密贴合,进一步地保证防水性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120的接线口122设置于所述散热端板123上,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吸热板140之间设有围绕所述接线口122的第四防水条184。所述第四防水条184的设置防止了水汽从所述接线口122进入所述光源模组120内部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板140对应所述第四防水条184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四防水条184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设置给所述第四防水条184提供安装空间,避免所述第四防水条184在安装时出现走位的情况,同时也使得所述吸热板140与所述散热端板123之间可以紧密贴合,保证两者间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150包括用于将所述吸热板140的热量导出的多根导热管151以及至少1个将热量散发的换热组件152,所述换热组件152靠近所述防水座130设置,所述导热管151的一端所述导热管151穿入所述吸热板140,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152连接,进一步地增加换热面积,可以更快且更多地将所述吸热板140所吸收到的热量导出到换热组件152。将所述换热组件152靠近所述防水座130设置,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使得整个所述防水光源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152为多片相互平行设置的鳍片1521,所述鳍片1521垂直于所述防水座130设置,所述导热管151呈迂回状地贯穿多片所述鳍片1521。多片所述鳍片1521之间平行设置,形成多个风道,有利于所述导热管151所带来的热量的散发,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地,散热机构150还包括通过支架170固定安装于所述鳍片1521的一端面的风机160,所述风机160扇叶的转动平面与所述鳍片1521相互垂直。通过设置所述风机160,鼓动所述鳍片1521之间所形成风道内部的空气,加快风道中的空气流通速率,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吸热板140为铜板,由于铜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提高所述吸热板140对所述光源模组120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热量的吸收效率,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吸热板140可以由其他导热性能良好的材质所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120为LED模组或者激光模组。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舞台灯,还包括出光镜头200以及用于包裹所述防水光源装置100及效果元件的壳体300,所述出光镜头200与所述壳体300围闭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安装基板110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300内并将所述安装腔体分隔形成密封腔体与散热腔体,所述防水座130、所述吸热板140以及所述散热机构150均安装于所述散热腔体内,所述效果元件安装于所密封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300包括前盖320、后盖330、2个对称设置的侧盖310以及尾盖340,所述前盖320、后盖330、侧盖310以及尾盖340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水件,所述壳体300的表面均设有导流槽,增加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壳体300的散热能力,达到高效换热的效果,防止因高温而对壳体300内部的光源和其他所述效果元件造成损害。
优选地,所述效果元件包括实现舞台灯调焦作用的调焦镜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光线的光源模组(120)、设有通光孔(111)的安装基板(110)、用于安装所述光源模组(120)的防水座(130)、用于吸收所述光源模组(120)所产生热量的吸热板(140)以及对所述吸热板(140)散热的散热机构(150),所述防水座(130)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110)的反面且罩设所述通光孔(111),所述光源模组(120)位于所述防水座(130)内,且所述光源模组(120)发出的光自所述通光孔(111)射出,所述光源模组(120)具有散热端板(123),所述防水座(130)对应所述散热端板(123)设有敞口(131),所述吸热板(140)紧贴所述散热端板(123)设置,所述吸热板(140)及/或所述散热端板(123)将所述敞口(131)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座(1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110),所述安装基板(110)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设有第一防水条(1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设有第二防水条(1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120)包括出光面(121)、与所述出光面(121)平行的底面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出光面(121)与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散热端板(123)设置于所述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座(1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110),所述安装基板(110)与所述防水座(130)之间设有第一防水条(181),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182)均为具有断口的环形圈,且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182)的断口相互连接,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三防水条(183),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敞口(13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防水条(182)与所述第三防水条(183)密封,所述防水座(130)与所述安装基板(11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防水条(181)与所述第三防水条(183)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对应所述第三防水条(183)设有用于容纳其的第三凹槽(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120)的接线口(122)设置于所述散热端板(123)上,所述散热端板(123)与所述吸热板(140)之间设有围绕所述接线口(122)的第四防水条(1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140)对应所述第四防水条(184)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四防水条(184)的第四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120)为LED模组或者激光模组。
10.一种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舞台灯具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防水光源装置(100),还包括出光镜头(200)以及用于包裹所述防水光源装置(100)及效果元件(400)的壳体(300),所述出光镜头(200)与所述壳体(300)围闭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安装基板(110)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300)内并将所述安装腔体分隔形成密封腔体与散热腔体,所述防水座(130)、所述吸热板(140)以及所述散热机构(150)均安装于所述散热腔体内,所述效果元件(400)安装于所密封腔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90454.6U CN214619210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90454.6U CN214619210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19210U true CN214619210U (zh) | 2021-11-05 |
Family
ID=78405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90454.6U Active CN214619210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19210U (zh) |
-
2021
- 2021-04-28 CN CN202120890454.6U patent/CN2146192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01578B2 (ja) | 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装置 | |
US20100321950A1 (en) | Water-cooling module for led headlamp | |
KR20210008810A (ko) | 램프 | |
JP5940372B2 (ja) | 照明装置 | |
JP2009032590A (ja) | 多段層基板によって達成されかつ熱を即座に放散するledランプ | |
TWI414721B (zh) | 燈具 | |
JP2017188256A (ja) | Led照明装置 | |
KR20230085082A (ko) | 비디오 램프 | |
CN214619210U (zh) | 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
CN220730610U (zh) | 一种具有防尘型散热装置的投影仪 | |
JP4944221B2 (ja) | 多段層基板によって達成されかつ熱を即座に放散するledランプ | |
JP3211559U (ja) | 照明器具 | |
CN215769316U (zh) | 一种散热机构及投影仪 | |
CN211502707U (zh) | 一种灯具电动调焦装置 | |
CN214619211U (zh) | 一种兼顾散热与防水的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
CN210153619U (zh) | 一种散热且防水的舞台灯 | |
CN217603943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水面板灯 | |
CN214147499U (zh) | Led投光灯 | |
CN219588888U (zh) | 一种新型led变焦聚光灯 | |
CN218954657U (zh) | 一种集鱼灯 | |
CN220102911U (zh) | 一种高亮方斑点光源 | |
CN214700617U (zh) | 一种光源散热装置 | |
CN211289754U (zh)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led投射灯 | |
CN212132368U (zh) | 一种散热体及其聚光灯 | |
JP2007121593A (ja) | カメ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