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3794U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63794U CN214463794U CN202023090016.6U CN202023090016U CN214463794U CN 214463794 U CN214463794 U CN 214463794U CN 202023090016 U CN202023090016 U CN 202023090016U CN 214463794 U CN214463794 U CN 2144637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able
- electromagnet
- fixed
- outer frame
- honeycom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蜂巢帘,包括外框和可升降牵引梁;可升降牵引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和外框的两侧滑动连接;可升降牵引梁的一侧安装第一蜂巢帘,可升降牵引梁的另一侧安装第二蜂巢帘;第一蜂巢帘的顶部和外框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蜂巢帘的底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一磁性组件和可升降牵引梁的一侧吸附连接;第二蜂巢帘的底部和外框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蜂巢帘的顶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二磁性组件和可升降牵引梁的另一侧吸附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地拆卸更换遮阳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巢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背景技术
蜂巢帘,也叫风琴帘,类似于手风琴形的折叠帘。独特的蜂巢设计,使空气存储于中空层,令室内保持恒温,可节省空调电费。其防紫外线和隔热功能有效保护家居用品,防静电处理,洗涤容易。外观完美,让客户使用起来比传统装置更加简单实用。
在申请号为201621183508.0、名称为“一种电动蜂巢天棚帘”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蜂巢天棚帘,包括主动轴、副动轴及运动轨道,在主动轴内部设置两个电机固定支架,在主动轴及副动轴的两端各分别设置传动端头和副传动端头,在两个电机固定支架之间固定带有运动轴的运动电机;在两个运动轨道上各设置一个包括齿轮压件、支架固定槽和扣件上开口的皮带扣件,在两个运动轨道上对应移动支架头的圆孔支架之间设置移动支架,齿轮皮带两端通过移动支架头压紧在运动轨道上。
由上述文献可知,现有的天棚帘仅仅完成滑动作用,对于用户不同的遮光需求不能完全达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包括外框和可升降牵引梁;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和所述外框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一侧安装第一蜂巢帘,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另一侧安装第二蜂巢帘;所述第一蜂巢帘的顶部和所述外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蜂巢帘的底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一磁性组件和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一侧吸附连接;所述第二蜂巢帘的底部和所述外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蜂巢帘的顶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二磁性组件和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另一侧吸附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所述外框的两侧内;所述齿轮的中心穿过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内。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上固定梁、右立柱、下固定梁和左立柱;所述上固定梁和所述下固定梁相互平行;所述右立柱和所述左立柱相互平行;所述上固定梁和所述右立柱相互垂直。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表面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源电连;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机电连。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上安装多个压合式组件,且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堵头;所述堵头固定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一端或两端。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式组件包括弹簧轮;所述弹簧轮包括滚轮、弹簧轮座和弹簧;所述弹簧轮座埋置在所述堵头内;所述滚轮固定在所述弹簧轮座内;所述弹簧轮座还埋置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滚轮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弹簧轮座的内壁抵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一铁块;所述第一铁块固定在所述第一蜂巢帘的底部,所述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一侧。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的轴心所在直线和所述第一铁块的轴心所在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铁块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铁块固定在所述第二蜂巢帘的底部,所述第二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的另一侧。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铁的轴心所在直线和所述第二铁块的轴心所在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给电源供电,无需布线。
2、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牵引梁采用弹簧压合式,齿轮可与齿条分离,便于可升降牵引梁调整水平。
3、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四种工作模式,全遮光状态、半遮光状态、部分全遮光部分半遮光状态和全开状态,满足用户不同的遮光需求。
4、本实用新型通过蜂巢帘和外框的卡接连接方式,使得第一蜂巢帘和第二蜂巢帘可以更好地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右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左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蜂巢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蜂巢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滑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主视图。
图10为图8的侧视图。
图中:1、外框;11、上固定梁;1101、第一卡扣部;12、右立柱;1201、第一槽口;13、下固定梁;1301、第二卡扣部;14、左立柱;1401、第二槽口;21、第一蜂巢帘;22、第二蜂巢帘;23、第一固定梁;2301、第三槽口;2302、第一平板;2303、第四槽口;24、第一牵引梁;25、第二牵引梁;26、第二固定梁;2601、第五槽口;2602、第二平板;2603、第六槽口;3、可升降牵引梁;41、第一轻触开关;42、第一电磁铁;43、第一铁块;44、第二铁块;45、第二电磁铁;46、第二轻触开关;51、太阳能电池板;52、齿条;53、堵头;54、第一弹簧轮;5401、第一滚轮;5402、第一弹簧轮座;5403、第一弹簧;55、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结合图1~图3,一种多用途蜂巢帘,包括外框1和可升降牵引梁3。可升降牵引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和外框1的两侧滑动连接。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安装第一蜂巢帘21,可升降牵引梁3的另一侧安装第二蜂巢帘22。
第一蜂巢帘21的顶部和外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蜂巢帘21的底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一磁性组件和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吸附连接。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42和第一铁块43。第一铁块43固定在第一蜂巢帘21的底部,第一电磁铁42固定在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第一电磁铁42的轴心所在直线和第一铁块43的轴心所在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还安装第一轻触开关41,第一轻触开关41和第一电磁铁42电连,具体地,电源正极连接第一轻触开关41,第一电磁铁42正极连接电源负极串联组成闭合回路。
第二蜂巢帘22的底部和外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蜂巢帘22的顶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二磁性组件和可升降牵引梁3的另一侧吸附连接。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铁块44和第二电磁铁45。第二铁块44固定在第二蜂巢帘22的底部,第二电磁铁45固定在可升降牵引梁3的另一侧。第二电磁铁45的轴心所在直线和第二铁块44的轴心所在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还安装第二轻触开关46,第二轻触开关46和第二电磁铁45电连,具体地,电源正极连接第二轻触开关46,第二电磁铁45正极连接电源负极串联组成闭合回路。设置第一轻触开关41和第二轻触开关46,确保第一蜂巢帘21和第二蜂巢帘22与可升降牵引梁3完全吸和。
本实施例中,第一蜂巢帘21的底部通过三组第一磁性组件和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吸附连接,第二蜂巢帘22的顶部通过三组第二磁性组件和可升降牵引梁3的另一侧吸附连接。
第一电磁铁42和第二电磁铁45均包括铁芯,铁芯的外部缠绕有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导电绕组通电后产生电磁,即具有磁性。因此,通电后,第一电磁铁42可以吸附第一铁块43,第二电磁铁45可以吸附第二铁块44。
图4为右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左立柱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外框1包括上固定梁11、右立柱12、下固定梁13和左立柱14。上固定梁11和下固定梁13相互平行。右立柱12和左立柱14相互平行。上固定梁11和右立柱12相互垂直。上固定梁11的内侧壁设置第一卡扣部1101,右立柱12内设置第一槽口1201,下固定梁13的内侧壁设置第二卡扣部1301,左立柱14内设置第二槽口1401。
图6为第一蜂巢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蜂巢帘21包括第一固定梁23、多个第一折叠叶片和第一牵引梁24。第一折叠叶片的一侧固定在第一固定梁23上,第一折叠叶片的另一侧固定在第一牵引梁24上。第一固定梁23包括第一平板2302,第一平板2302的一侧设置第三槽口2301,第一平板2302的另一侧设置第四槽口2303。第一折叠叶片和第四槽口2303卡接,第三槽口2301和第一卡扣部1101卡接。第一牵引梁24为槽钢,第一铁块43安装在第一牵引梁24内。
图7为第二蜂巢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二蜂巢帘22包括第二牵引梁25、多个第二折叠叶片和第二固定梁26。第二折叠叶片的一侧固定在第二牵引梁25上,第二折叠叶片的另一侧固定在第二固定梁26上。第二固定梁26包括第二平板2602,第二平板2602的一侧设置第五槽口2601,第二平板2602的另一侧设置第六槽口2603。第二折叠叶片和第五槽口2601卡接,第六槽口2603和第二卡扣部1301卡接。第二牵引梁25为槽钢,第二铁块44安装在第二牵引梁25内。
滑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52和齿轮55。齿条52安装在外框1的两侧内。齿轮55的中心穿过传动轴。传动轴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安装在可升降牵引梁3内。可升降牵引梁3的表面固定太阳能电池板51。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源电连,电源和所述电机电连。太阳能电池板51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给电源供电。本实施例中,电源为带控制器的锂电池。
图8为滑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主视图,图10为图8的侧视图。结合图8~图10,滑动机构还包括堵头53。堵头53上安装多个压合式组件,且传动轴穿过堵头53。堵头53固定在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端或两端。
压合式组件包括弹簧轮54。弹簧轮54包括滚轮5401、弹簧轮座5402和弹簧5403。弹簧轮座5402埋置在堵头53内。滚轮5401固定在弹簧轮座5402内。弹簧轮座5402还埋置弹簧5403。弹簧5403的一端和滚轮5401抵接,弹簧5403的另一端和弹簧轮座5402的内壁抵接。
实施例1:全遮光状态。
可升降牵引梁3通过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齿轮55,使得齿轮55在齿条52上运动,带动可升降牵引梁3在右立柱12和左立柱14之间上下运动。可升降牵引梁3停止在外框1内的任意位置,第一电磁铁42和第二电磁铁45均通电,通电后,第一电磁铁42吸附第一铁块43,第二电磁铁45吸附第二铁块44,使得第一蜂巢帘21和第二蜂巢帘22均与可升降牵引梁3抵接。
实施例2:半遮光状态。
可升降牵引梁3通过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齿轮55,使得齿轮55在齿条52上运动,带动可升降牵引梁3在右立柱12和左立柱14之间上下运动。可升降牵引梁3停止在外框1内的任意位置,第一电磁铁42或第二电磁铁45通电,通电后,第一电磁铁42吸附第一铁块43或者第二电磁铁45吸附第二铁块44,使得第一蜂巢帘21或第二蜂巢帘22和可升降牵引梁3抵接。
实施例3:部分全遮光部分半遮光状态。
可升降牵引梁3通过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齿轮55,使得齿轮55在齿条52上运动,带动可升降牵引梁3在右立柱12和左立柱14之间上下运动。可升降牵引梁3停止在外框1内的1/3或1/4或1/5位置处,第一电磁铁42或第二电磁铁45通电,通电后,第一电磁铁42吸附第一铁块43或者第二电磁铁45吸附第二铁块44,使得第一蜂巢帘21或第二蜂巢帘22和可升降牵引梁3抵接。
实施例4:全开状态。
可升降牵引梁3通过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齿轮55,使得齿轮55在齿条52上运动,带动可升降牵引梁3在右立柱12和左立柱14之间上下运动。可升降牵引梁3停止在外框1内的任意位置,第一电磁铁42和第二电磁铁45均不通电,第一电磁铁42和第二电磁铁45均不具有磁性,因此,第一蜂巢帘21和第二蜂巢帘22与可升降牵引梁3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天棚顶部,实现定向遮光。
齿轮55通过弹簧5403压紧在齿条52上。可升降牵引梁3的两端均可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脱离齿条52,进而完成可升降牵引梁3的左右两端的水平度调节,无需拆卸。
可升降牵引梁3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组第一磁性组件和至少一组第二磁性组件,根据用户选用的模式,给第一电磁铁42或第二电磁铁45通电产生磁性来吸附第一铁块43或第二铁块44,进而控制第一蜂巢帘21或第二蜂巢帘22与可升降牵引梁3连接。
带控制器的锂电池为市售产品,其原理和接线方式为公知常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和可升降牵引梁(3);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和所述外框(1)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安装第一蜂巢帘(21),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另一侧安装第二蜂巢帘(22);所述第一蜂巢帘(21)的顶部和所述外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蜂巢帘(21)的底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一磁性组件和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吸附连接;所述第二蜂巢帘(22)的底部和所述外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蜂巢帘(22)的顶部通过至少一组第二磁性组件和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另一侧吸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52)和齿轮(55);所述齿条(52)安装在所述外框(1)的两侧内;所述齿轮(55)的中心穿过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包括上固定梁(11)、右立柱(12)、下固定梁(13)和左立柱(14);所述上固定梁(11)和所述下固定梁(13)相互平行;所述右立柱(12)和所述左立柱(14)相互平行;所述上固定梁(11)和所述右立柱(12)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表面固定太阳能电池板(5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1)和电源电连;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机电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堵头(53);所述堵头(53)上安装多个压合式组件,且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堵头(53);所述堵头(53)固定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端或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式组件包括弹簧轮(54);所述弹簧轮(54)包括滚轮(5401)、弹簧轮座(5402)和弹簧(5403);所述弹簧轮座(5402)埋置在所述堵头(53)内;所述滚轮(5401)固定在所述弹簧轮座(5402)内;所述弹簧轮座(5402)还埋置所述弹簧(5403);所述弹簧(5403)的一端和所述滚轮(5401)抵接,所述弹簧(5403)的另一端和所述弹簧轮座(5402)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42)和第一铁块(43);所述第一铁块(43)固定在所述第一蜂巢帘(21)的底部,所述第一电磁铁(42)固定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42)的轴心所在直线和所述第一铁块(43)的轴心所在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二铁块(44)和第二电磁铁(45);所述第二铁块(44)固定在所述第二蜂巢帘(22)的底部,所述第二电磁铁(45)固定在所述可升降牵引梁(3)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用途蜂巢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铁(45)的轴心所在直线和所述第二铁块(44)的轴心所在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90016.6U CN214463794U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90016.6U CN214463794U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63794U true CN214463794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9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90016.6U Active CN214463794U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637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39024A (zh) * | 2020-12-18 | 2021-03-23 | 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
2020
- 2020-12-18 CN CN202023090016.6U patent/CN21446379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39024A (zh) * | 2020-12-18 | 2021-03-23 | 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CN112539024B (zh) * | 2020-12-18 | 2024-07-23 | 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31625U (zh) | 双轨电动窗帘架 | |
CN214463794U (zh)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
CN204535020U (zh) | 一种空调器面板运动机构 | |
CN112539024A (zh) | 一种多用途蜂巢帘 | |
CN111764811B (zh) |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百叶帘翻转机构 | |
CN201225080Y (zh) | 太阳能中空百叶窗 | |
CN200975194Y (zh) | 电动百页天帘 | |
CN203081134U (zh) | 可自动启闭的窗户 | |
CN203499525U (zh) | 一种建筑外窗的可升降挡板式遮阳装置 | |
CN201679424U (zh) | 一种单柄双控百叶窗 | |
CN216894188U (zh) | 一种双向开合式蜂巢窗帘 | |
CN215859914U (zh) | 一种电动折叠隐形纱门 | |
CN108766265A (zh) | 一种太阳能可移动宣传栏 | |
CN205743530U (zh) | 内置卷帘中空玻璃 | |
CN205445425U (zh) | 一种百叶窗 | |
CN102599794A (zh) | 垂直窗帘控制系统 | |
CN112234845B (zh) | 一种便于光伏逆变器安装的组件 | |
CN201137450Y (zh) | 一种带自动窗帘的窗门 | |
CN201826734U (zh) | 中空玻璃百叶门、窗 | |
CN215686594U (zh) | 电动窗帘结构 | |
CN207739823U (zh) | 一种新型铝型材窗户 | |
CN109356513B (zh) | 一种内置遮阳布料卷帘结构的两玻中空玻璃 | |
CN2687295Y (zh) | 中空内置百叶窗帘的叶片转向传动装置 | |
CN220423706U (zh) | 迷你电动窗帘 | |
CN113464029A (zh) | 一种双开式窗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