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368424U - 扣脱式管接头 - Google Patents

扣脱式管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8424U
CN214368424U CN202120236058.1U CN202120236058U CN214368424U CN 214368424 U CN214368424 U CN 214368424U CN 202120236058 U CN202120236058 U CN 202120236058U CN 214368424 U CN214368424 U CN 214368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entral passage
head
pipe joint
centr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60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汉衡
朱鲁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aiye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aiye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aiye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aiye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60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8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8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8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脱式管接头,该管接头包括具有第一中央通道的固定件和具有第二中央通道的连接件,连接件具有与固定件向卡合以连通第一中央通道和第二中央通道的拼接位以及与固定件相分离以中断第一中央通道和第二中央通道的脱离位;还包括封闭阀,封闭阀包括设于固定件内的阀芯,阀芯与固定件之间设有使阀芯具有沿第一中央通道向固定件的连接件连接端轴向移动趋势并阻断第一中央通道的第一弹性结构;连接件内固设有阀针,在处于拼接位的连接件内,阀针向阀芯施加抵消该轴向移动趋势的作用力并打开该第一中央通道。由于在脱去连接件后封闭阀即自动关闭,因此能避免容器内气体泄漏或外部气体充入容器中,确保管路对流体的输入或输出效率。

Description

扣脱式管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扣脱式管接头。
背景技术
快速软管接头是一种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连通或断开的接头,通过套设在软管上的连接件与固定在管路进口或出口的固定件卡置配合,实现快接快拆。
如公开号为CN2086518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软管接头,该快速软管接头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连接件上设有卡扣,卡扣内表面设有倒扣,固定件上设有与卡扣相互配合的缺口,同时,固定件表面还设有均匀分布的切面;所述的固定件外周设有脱离件,所述的脱离件由部件a和部件b相互拼合构成,该部件a和部件b均包括弧形件和压脱块,压脱块和弧形件通过连接条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条与固定件表面留有空隙;所述的弧形件内表面设有与切面相互配合的卡置面,所述的压脱块与缺口相对应。
上述的快速软管接头通过将卡扣从连接件内侧与缺口扣合,从而实现固定件与连接件之间的拼接;采用压脱块从连接件外侧挤压卡扣使之脱离缺口,从而实现连接件与固定件之间的分离。
现有软管接头的不足之处在于:固定件与需要输入或输出流体的容器固连,而软管另一端与输入源头或输出下游相连,当连接件与固定件扣合时管路连通,当连接件与固定件分离后管路中断;但由于固定件上未设置阀门,因此当连接件与固定件分离后,虽然管路中断了,但与固定件相连的容器没有同步关闭,需要在中断管路后额外使用封端件,而未及时关闭容器会导致流体泄漏或流体重新充入容器中,最终影响管路对流体的输入或输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扣脱式管接头,该扣脱式管接头在将管路中断后,与容器相连的固定件内的第一中央通道也处于关闭状态,因此能够完全避免容器内气体泄漏或外部气体充入容器中,确保管路对流体的输入或输出效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扣脱式管接头,包括具有第一中央通道的固定件和具有第二中央通道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具有与固定件向卡合以连通第一中央通道和第二中央通道的拼接位,以及与所述的固定件相分离以中断第一中央通道和第二中央通道的脱离位;
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还包括封闭阀,所述的封闭阀包括设于固定件内的阀芯,所述的阀芯与固定件之间设有使阀芯具有沿第一中央通道向固定件的连接件连接端轴向移动趋势并阻断第一中央通道的第一弹性结构;所述的连接件内固设有阀针,在处于拼接位的连接件内,所述的阀针向阀芯施加抵消该轴向移动趋势的作用力并打开该第一中央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扣脱式管接头内还设置了封闭阀,当与软管相连的连接件与固定件脱离时,阀针未向阀芯施加任何作用力,因此阀芯在第一弹性结构的驱使下朝固定件的连接件连接端发生轴向移动并阻断第一中央通道,此时封闭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连接件与固定件相卡合时,处于连接件内的阀针向阀芯施加抵消该轴向移动趋势的作用力,使第一中央通道打开,此时封闭阀才处于打开状态,连接件和固定件之间的管路才连通。由于在脱去连接件后,封闭阀即自动关闭,因此这种扣脱式管接头能够完全避免容器内气体泄漏或外部气体充入容器中,确保管路对流体的输入或输出效率。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形成有第一中央通道的扣脱头,该扣脱头的容器连接端固设有阀盖,所述的阀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流体穿过的第一贯通口,所述的阀盖与扣脱头之间形成有与第一中央通道相连通的阀腔,该阀腔的内径大于第一中央通道的内径;
所述的阀芯包括穿设在阀腔和第一中央通道内的阀杆,所述的阀杆的端部固设有处于阀腔内的堵头,该堵头的外径大于第一中央通道的内径。
当阀杆在第一弹性结构的驱使下沿第一中央通道向扣脱头的连接件连接端滑动时,堵头也向阀腔和第一中央通道的连接处移动,当阀杆到达轴向移动终点时,堵头抵在第一中央通道朝向阀腔的开口处,阻断阀腔和第一中央通道,使第一中央通道呈关闭状态。
当封闭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流体依次经第一中央通道、阀腔和第一贯通口进入与扣脱头密封固连的容器内;或者流体依次经第一贯通口、阀腔和第一中央通道从与固定件密封固连的容器流出。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在所述的第一中央通道朝向阀腔侧的开口外缘,所述的扣脱头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的环形凸起朝向堵头的一侧还形成有环形凹陷区以及处于环形凹陷区内外环的环形凸棱,所述的堵头与该环形凸起紧密贴合使环形凹陷区处于真空状态以该封堵第一中央通道;
所述的堵头朝向第一中央通道的一侧还带有处于阀杆外周的柱塞部,所述的第一中央通道朝向阀腔的一端则形成有与该柱塞部相适配的扩口部。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阀杆远离堵头的一端带有用于确保阀杆在第一中央通道的轴线上移动的防偏离结构,且该防偏离结构上还形成有用于容纳阀针端部的定位沉槽。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第一弹性结构包括回动弹簧,该回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盖和堵头相抵接。则回动弹簧能够驱使堵头和阀杆发生轴向移动。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堵头朝向阀盖的一侧带有轴向定位杆,所述的回动弹簧套设在该轴向定位杆外周,所述的阀盖上开设有供该轴向定位杆端部穿过的贯穿孔。
将回动弹簧套设在轴向定位杆的外周能够确保回动弹簧沿阀杆延伸方向发生轴向形变。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阀盖上形成有第一轴向限位通道,所述的堵头上形成有第二轴向限位通道,所述的回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向限位通道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的底面相抵接。
处于回动弹簧外周的轴向限位通道也是起到与轴向定位杆相同的作用,二者可以仅设置其中一种,也可以同时设置;同时设置轴向定位杆和轴向限位通道时,所述的轴向定位杆即处于轴向限位通道的轴线上。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具有第二中央通道的接管头,所述的扣脱头的头端接入该第二中央通道内,且扣脱头与接管头之间设有卡合结构;
所述的接管头外周带有同轴设置的扣脱圈,该扣脱圈与接管头之间设有使扣脱圈具有向接管头的固定件连接端轴向移动趋势以驱使该卡合结构将扣脱头固定在第二中央通道内的第二弹性结构。
使用时,先向扣脱圈施加克服该轴向移动趋势的作用力,使卡合结构处于松弛状态,便于扣脱头进入第二中央通道内;当扣脱头安装到位后,释放扣脱圈,扣脱圈在第二弹性结构的驱使下向接管头的固定件连接端轴向移动并挤压卡合结构,卡合结构即将扣脱头锁紧在第二中央通道内,完成连接件和固定件的拼接。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卡合结构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接管头上的至少两个活动孔,各活动孔内均活动设置有滚珠,所述的活动孔的开口外缘带有使滚珠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侧但不落入第二中央通道的边唇;
所述的扣脱头的外周开设有扣脱槽,所述的扣脱圈在所述的第二弹性结构的驱使下挤压滚珠以使滚珠部分嵌入所述的扣脱槽内;
所述的扣脱头外周还带有与第二中央通道内周壁相适配的密封圈,所述的接管头的端部带有用于限制扣脱圈轴向移动终点位置的卡环,连接件和固定件处于拼接位时所述的卡环和密封圈分别处于扣脱槽的两侧。
各滚珠被活动设置在相应的活动孔内,各活动孔分别在接管头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开口,但由于在接管头的内周壁侧,活动孔的开口外缘带有边唇,因此滚珠只能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内,但不会落入第二中央通道内;而在接管头的外周壁侧,滚珠可以自由地出入活动孔,为滚珠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影响扣脱头接入第二中央通道内。
当扣脱圈在外力作用下向接管头的软管连接端发生轴向移动时,扣脱圈不挤压滚珠,滚珠可以自由活动,此时扣脱头可以轻松地接入第二中央通道中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内,也会在扣脱头的挤压下收回至活动孔内);当扣脱圈在第二弹性结构的驱使下向接管头的固定件连接端发生轴向移动时,扣脱圈从接管头外周侧挤压滚珠,使之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侧且嵌入扣脱头上的扣脱槽内。
在上述的扣脱式管接头中,所述的第二中央通道内固设有支架,该支架上形成有供流体通过的至少两个第二贯通口,所述的阀针固设在该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扣脱式管接头内还设置了封闭阀,当与软管相连的连接件与固定件脱离时,阀针未向阀芯施加任何作用力,因此阀芯在第一弹性结构的驱使下朝固定件的连接件连接端发生轴向移动并阻断第一中央通道,此时封闭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连接件与固定件相卡合时,处于连接件内的阀针向阀芯施加抵消该轴向移动趋势的作用力,使第一中央通道打开,此时封闭阀才处于打开状态,连接件和固定件之间的管路才连通。由于在脱去连接件后,封闭阀即自动关闭,因此这种扣脱式管接头能够完全避免容器内气体泄漏或外部气体充入容器中,确保管路对流体的输入或输出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包括形成有阀腔和第一中央通道的扣脱头,扣脱头内的阀芯包括阀腔和第一中央通道内的阀杆,阀杆的端部固设有处于阀腔内的堵头,该阀腔的内径、堵头的外径和第一中央通道的内径是依次变小的,因此当阀芯在扣脱头内发生轴向移动时,堵头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中央通道和阀腔的连通处,实现封闭阀的开启或关闭。
(3)本实用新型中,扣脱头的内壁上形成有能够与堵头紧密贴合的环形凸起,并且该环形凸起朝向堵头的一侧还形成有环形凹陷区以及处于环形凹陷区内外环的环形凸棱,当堵头与环形凸起紧密贴合时,环形凹陷区处于真空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封堵第一中央通道。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弹性结构包括回动弹簧,该回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盖和堵头相抵接;并且,堵头朝向阀盖的一侧还带有处于回动弹簧中心的轴向定位杆,将回动弹簧套设在轴向定位杆的外周能够确保回动弹簧沿阀杆延伸方向发生轴向形变。
(5)本实用新型中,阀盖上形成有第一轴向限位通道,堵头上形成有第二轴向限位通道,而回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向限位通道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的底面相抵接;第一轴向限位通道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也是起到与轴向定位杆相同的作用,二者可以仅设置其中一种,也可以同时设置;同时设置轴向定位杆、第一轴向限位通道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时,所述的轴向定位杆即处于第一轴向限位通道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的轴线上。
(6)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滚珠和扣脱槽实现管接头和扣脱头的卡合和分离,不仅结构更为简单,使用寿命更长,而且管接头和扣脱头能够卡合、拼接得更为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脱式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扣脱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阀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阀芯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阀芯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阀芯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接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接管头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扣脱式管接头,包括一种扣脱式管接头,包括与容器相连的固定件1以及与软管相连的连接件2封闭阀6,固定件1和连接件2可以相互分离或卡合,以实现管路的中断或连通。
如图2所示、结合图1可见,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1包括具有第一中央通道12的扣脱头11,在该扣脱头11的容器连接端11a,扣脱头11的外周带有环形翼片13,将该环形翼片13与容器密封连接即可实现扣脱头11与容器的固连。
如图8所示、结合图1可见,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2包括具有第二中央通道22的接管头21,扣脱头11的连接件连接端11b即接入该第二中央通道22内,接管头21的软管连接端21a则利用管段套3密封连接有软管4。扣脱头11与接管头21之间设有卡合结构5,接管头21外周则带有同轴设置的扣脱圈23,该扣脱圈23与接管头21之间设有使扣脱圈23具有向接管头21的固定件连接端21b轴向移动趋势以驱使该卡合结构5将扣脱头11固定在第二中央通道22内的第二弹性结构24。
如图8和图9所示、结合图1可见,该卡合结构5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接管头21上的至少两个活动孔51(本实施例设置了四个),各活动孔51分别在接管头2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开口,各活动孔51内均活动设置有滚珠52;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接管头21的内周壁侧,活动孔51的开口外缘带有边唇53,因此滚珠52只能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22内(本实施例中滚珠52的三分之一可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22内),但不会落入第二中央通道22内;而在接管头21的外周壁侧,滚珠52可以自由地出入活动孔51,为滚珠52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影响扣脱头11接入第二中央通道22内。
当扣脱圈23在外力作用下向接管头21的软管连接端21a发生轴向移动时,扣脱圈23不挤压滚珠52,滚珠52可以自由活动,此时扣脱头11可以轻松地接入第二中央通道22中(即使此时滚珠52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22内,也会在扣脱头11的挤压下收回至活动孔51内);当扣脱圈23在第二弹性结构24的驱使下向接管头21的固定件连接端21b发生轴向移动时,扣脱圈23从接管头21外周侧挤压滚珠52,使之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22侧且嵌入扣脱头11上的扣脱槽54内,从而实现扣脱头11和接管头21之间的卡合拼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结构24即为扣脱弹簧24a,该扣脱弹簧24a套设在接管头21外周,扣脱弹簧24a的两端则分别与接管头21和扣脱圈23相抵接。
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图8可见,扣脱头11外周还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1c,该第一环形凹槽11c内嵌装有密封圈14,密封圈14能够提高扣脱头11与接管头2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接管头21的端部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1c,该第二环形凹槽21c内嵌装有卡环25,该卡环25能够对扣脱圈23的轴向移动终点位置进行限定;当扣脱头11和接管头21相互拼接时,卡环25和密封圈14即分别处于扣脱槽54的两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扣脱式管接头内还设置了封闭阀6,当固定件1和连接件2相互分离时,封闭阀6同步关闭,不仅管路被中断,而且容器也处于密闭状态;当固定件1与连接件2相互卡合拼接时,封闭阀6也同步开启,使容器与外部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该封闭阀6包括阀盖63,该阀盖63密封安装在扣脱头11的容器连接端11a,扣脱头11即作为阀体使用,阀盖63与扣脱头11之间形成与第一中央通道12相连通的阀腔64,如图4所示,阀盖6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流体穿过的第一贯通口63a(本实施例设置了四个);如图5所示、结合图1可见,扣脱头11内还活动安装有阀芯61,阀芯61与固定件1之间设有使阀芯61具有沿第一中央通道12向固定件1的连接件连接端11b轴向移动趋势并阻断第一中央通道12的第一弹性结构65。
如图5所示、结合图1可见,该阀芯61包括穿设在阀腔64和第一中央通道12内的阀杆61a,阀杆61a的端部固设有处于阀腔64内的堵头61b,阀腔64的内径大于第一中央通道12的内径,而堵头61b的外径又大于第一中央通道12的内径,封闭阀6即在阀腔64和第一中央通道12的连通处发生开合状态的改变。
如图3和图5所示、结合图1和图2可见,在第一中央通道12朝向阀腔64侧的开口外缘,扣脱头11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凸起11d,当堵头61b与扣脱头11相互抵触时,环形凸起11d能够确保流体不会自堵头61b与扣脱头11之间的间隙中流出;进一步地,环形凸起11d的顶面还形成有环形凹陷区11e以及处于环形凹陷区11e内外环的环形凸棱11f,当堵头61b与扣脱头11相互抵触时,环形凸棱11f与堵头61b紧密贴合,而环形凹陷区11e即形成真空区,进一步提高堵头61b封堵第一中央通道12时的密封性。同时,堵头61b朝向第一中央通道12的一侧还带有柱塞部61c,第一中央通道12朝向阀腔64的一端则形成有与该柱塞部61c相适配的扩口部12a,扩口部12a和柱塞部61c的相互嵌合也进一步提高堵头61b封堵第一中央通道12时的密封性。
当阀杆61a在第一弹性结构65的驱使下沿第一中央通道12向扣脱头11的连接件连接端11b滑动时,堵头61b也向阀腔64和第一中央通道12的连接处移动,当阀杆61a到达轴向移动终点时,堵头61b抵在第一中央通道12朝向阀腔64的开口处,阻断阀腔64和第一中央通道12,使第一中央通道12呈关闭状态。
当封闭阀6处于打开状态时,流体依次经第一中央通道12、阀腔64和第一贯通口63a进入与扣脱头11密封固连的容器内;或者流体依次经第一贯通口63a、阀腔64和第一中央通道12从与固定件1密封固连的容器流出。
如图4和图5所示、结合图1可见,该第一弹性结构65包括回动弹簧65a,该回动弹簧65a的两端分别与阀盖63和堵头61b相抵接;并且,堵头61b朝向阀盖63的一侧带有轴向定位杆61d,回动弹簧65a即套设在该轴向定位杆61d外周,阀盖63上则开设有供该轴向定位杆61d端部穿过的贯穿孔63b。同时,阀盖63上还形成有第一轴向限位通道63c,而堵头61b上也形成有第二轴向限位通道61e,轴向定位杆61d即处于第二轴向限位通道61e的轴线上,回动弹簧65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向限位通道63c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61e的底面相抵接。轴向定位杆61d、第一轴向限位通道63c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61e的设置均是为了确保回动弹簧65a沿阀杆61a延伸方向发生轴向形变,而不发生侧向扭曲。
由图5和图7可见,为了确保堵头61b的强度,堵头61b朝向阀盖63的一侧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条61f,各加强筋条61f绕第二轴向限位通道61e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堵头61b上。
如图1所示,在第一弹性结构65的驱使下封堵住第一中央通道12的阀芯61是在阀针62的推动下才会解除其对第一中央通道12的封堵作用的。如图8和图10所示,接管头21的第二中央通道22内固设有支架66,支架66上形成有供流体通过的至少两个第二贯通口66a本实施例的支架66呈十字形,因此形成了四个第二贯通口66a,而阀针62即固设在该支架66上。
并且,如图5和图7所示,阀杆61a远离堵头61b的一端带有用于确保阀杆61a在第一中央通道12的轴线上移动的防偏离结构61g,本实施例中该防偏离结构61g为十字架,该十字架的中心还形成有用于容纳阀针62端部的定位沉槽61h。
本实施例扣脱式管接头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环形翼片13将固定件1固定安装到容器上,通过管段套3将连接件2固定安装到软管端部;
在固定件1与连接件2相互脱离时,固定件1内的阀芯61在第一弹性结构65的驱使下封堵第一中央通道12的开口,阻断阀腔64和第一中央通道12,此时封闭阀6处于关闭状态,气体不能进出容器;而连接件2上的扣脱圈23在第二弹性结构24的驱使下抵靠在卡环25上,滚珠52被限制在活动孔51内;
当要将连接件2与固定件1拼接时,向扣脱圈23施加作用力使其远离卡环25发生轴向移动,解除其对滚珠52的限制;此时将扣脱头11置入第二中央通道22内,阀针62随之置入定位沉槽61h内并推动阀杆61a,在阀针62的驱使下,堵头61b逐渐解除对第一中央通道12开口的封堵,当扣脱头11完全置入第二中央通道22内时,堵头61b的封堵作用也完全解除,封闭阀6处于开启状态;此时释放扣脱圈23,扣脱圈23在第二弹性结构24的驱使下向卡环25发生轴向移动并挤压滚珠52使其嵌入扣脱槽54中,锁紧扣脱头11。
以将本实施例的扣脱式管接头应用于医院中对被褥等进行消毒时,将软管与同时具有抽气和充臭氧功能的输入输出设备相连,将固定件1固定安装在用于盛装被褥的密封袋上。使用时,先将连接件2拼接到固定件1上,抽出密封袋中的空气,而后向密封袋中充入臭氧,充臭氧完成后,直接将连接件2卸下即可,固定件1内的封闭阀6即自动关闭,既防止臭氧泄漏,又防止空气重新充入密封袋中。

Claims (10)

1.一种扣脱式管接头,包括具有第一中央通道(12)的固定件(1)和具有第二中央通道(22)的连接件(2),所述的连接件(2)具有与固定件(1)向卡合以连通第一中央通道(12)和第二中央通道(22)的拼接位,以及与所述的固定件(1)相分离以中断第一中央通道(12)和第二中央通道(22)的脱离位;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阀(6),所述的封闭阀(6)包括设于固定件(1)内的阀芯(61),所述的阀芯(61)与固定件(1)之间设有使阀芯(61)具有沿第一中央通道(12)向固定件(1)的连接件连接端(11b)轴向移动趋势并阻断第一中央通道(12)的第一弹性结构(65);所述的连接件(2)内固设有阀针(62),在处于拼接位的连接件(2)内,所述的阀针(62)向阀芯(61)施加抵消该轴向移动趋势的作用力并打开该第一中央通道(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1)包括形成有第一中央通道(12)的扣脱头(11),该扣脱头(11)的容器连接端(11a)固设有阀盖(63),所述的阀盖(6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流体穿过的第一贯通口(63a),所述的阀盖(63)与扣脱头(11)之间形成有与第一中央通道(12)相连通的阀腔(64),该阀腔(64)的内径大于第一中央通道(12)的内径;
所述的阀芯(61)包括穿设在阀腔(64)和第一中央通道(12)内的阀杆(61a),所述的阀杆(61a)的端部固设有处于阀腔(64)内的堵头(61b),该堵头(61b)的外径大于第一中央通道(12)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中央通道(12)朝向阀腔(64)侧的开口外缘,所述的扣脱头(11)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凸起(11d),所述的环形凸起(11d)朝向堵头(61b)的一侧还形成有环形凹陷区(11e)以及处于环形凹陷区(11e)内外环的环形凸棱(11f),所述的堵头(61b)与该环形凸起(11d)紧密贴合使环形凹陷区(11e)处于真空状态以该封堵第一中央通道(12);
所述的堵头(61b)朝向第一中央通道(12)的一侧还带有处于阀杆(61a)外周的柱塞部(61c),所述的第一中央通道(12)朝向阀腔(64)的一端则形成有与该柱塞部(61c)相适配的扩口部(12a)。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61a)远离堵头(61b)的一端带有用于确保阀杆(61a)在第一中央通道(12)的轴线上移动的防偏离结构(61g),且该防偏离结构(61g)上还形成有用于容纳阀针(62)端部的定位沉槽(61h)。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结构(65)包括回动弹簧(65a),该回动弹簧(65a)的两端分别与阀盖(63)和堵头(61b)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头(61b)朝向阀盖(63)的一侧带有轴向定位杆(61d),所述的回动弹簧(65a)套设在该轴向定位杆(61d)外周,所述的阀盖(63)上开设有供该轴向定位杆(61d)端部穿过的贯穿孔(63b)。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63)上形成有第一轴向限位通道(63c),所述的堵头(61b)上形成有第二轴向限位通道(61e),所述的回动弹簧(65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向限位通道(63c)和第二轴向限位通道(61e)的底面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2)包括具有第二中央通道(22)的接管头(21),所述的扣脱头(11)的头端接入该第二中央通道(22)内,且扣脱头(11)与接管头(21)之间设有卡合结构(5);
所述的接管头(21)外周带有同轴设置的扣脱圈(23),该扣脱圈(23)与接管头(21)之间设有使扣脱圈(23)具有向接管头(21)的固定件连接端(21b)轴向移动趋势以驱使该卡合结构(5)将扣脱头(11)固定在第二中央通道(22)内的第二弹性结构(2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结构(5)包括周向均匀设置在接管头(21)上的至少两个活动孔(51),各活动孔(51)内均活动设置有滚珠(52),所述的活动孔(51)的开口外缘带有使滚珠(52)部分显露在第二中央通道(22)侧但不落入第二中央通道(22)的边唇(53);
所述的扣脱头(11)的外周开设有扣脱槽(54),所述的扣脱圈(23)在所述的第二弹性结构(24)的驱使下挤压滚珠(52)以使滚珠(52)部分嵌入所述的扣脱槽(54)内;
所述的扣脱头(11)外周还带有与第二中央通道(22)内周壁相适配的密封圈(14),所述的接管头(21)的端部带有用于限制扣脱圈(23)轴向移动终点位置的卡环(25),连接件(2)和固定件(1)处于拼接位时所述的卡环(25)和密封圈(14)分别处于扣脱槽(54)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脱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中央通道(22)内固设有支架(66),该支架(66)上形成有供流体通过的至少两个第二贯通口(66a),所述的阀针(62)固设在该支架(66)上。
CN202120236058.1U 2021-01-27 2021-01-27 扣脱式管接头 Active CN214368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6058.1U CN214368424U (zh) 2021-01-27 2021-01-27 扣脱式管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6058.1U CN214368424U (zh) 2021-01-27 2021-01-27 扣脱式管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8424U true CN21436842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6058.1U Active CN214368424U (zh) 2021-01-27 2021-01-27 扣脱式管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8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426A (zh) * 2021-10-09 2021-12-07 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软管燃气截流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426A (zh) * 2021-10-09 2021-12-07 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软管燃气截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09339B1 (ja) 管継手の継手部材
US9156212B2 (en) Tire puncture repair kit
US6494494B2 (en) Coupling assembly
KR102665128B1 (ko) 수형 또는 암형 퀵 커플링 요소 및 그 요소를 포함하는 퀵 커플링
US6890004B2 (en) Coupler
US7055864B2 (en) Pneumatic coupling
US9464742B2 (en) Socket and pipe fitting including same
CN214368424U (zh) 扣脱式管接头
CN111828761A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109812698B (zh) 高压加氢机用拉断阀
JP6758730B1 (ja) ソケット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管継手
CN209180548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101314066B (zh) 用于麻醉呼吸系统的吸收器的连接头
US7389798B2 (en) Plug for a port
JP3871622B2 (ja) 緊急離脱用管継手
US2021022281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3011824B2 (ja) 管継手
JP2750830B2 (ja) プラグイン接続型管継手装置
CN216143346U (zh) 一种阀芯及阀门快速接头
CN216143347U (zh) 一种阀芯结构及阀门快速接头
CN214453305U (zh) 排气充气式密封袋
CN215111184U (zh) 气动逆止管接头
JP3157923U (ja) 安全クイック継ぎ手
CN215258443U (zh) 阀门快速接头
JP5201695B2 (ja) 急速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