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2462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12462U CN214112462U CN202022704273.8U CN202022704273U CN214112462U CN 214112462 U CN214112462 U CN 214112462U CN 202022704273 U CN202022704273 U CN 202022704273U CN 214112462 U CN214112462 U CN 2141124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zone
- area
- controlle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每个区域中均具有电器件,每个区域处均对应设置有控制器,其中,至少部分区域之间存在重合区域,位于重合区域中的电器件可选择地连接于至少部分区域对应的控制器,且位于其余区域中的电器件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或者,任意两个区域均不重合设置,且每个区域中的电器件均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本申请提供的车辆,通过将车辆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每个区域处均对应设置有控制器,不仅对车辆上多个功能模块的控制器进行整合,减少控制器的数量,而且还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结构以及降低了线束量,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一般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一般均包括模块控制器以及多个传感器,且多个电器件自模块控制器通过线束散落布置在车辆的各个位置。其中,基于功能模块的装配和维修等方向的原因,会出现相对应的模块控制器和传感器之间距离较大,进而使得车辆上存在诸如贯穿整车等的长线束。
基于线束的安装、维修等方面的考虑,需要对至少部分长线束进行分段,且对应的线束段之间通过对接结构进行连通,如此会增加了汽车中的线束接头,不仅增加了线束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功能模块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车辆。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每个区域中均具有电器件,每个区域处均对应设置有控制器;
其中,至少部分区域之间存在重合区域,位于重合区域中的电器件可选择地连接于至少部分区域对应的控制器,且位于其余区域中的电器件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或者,任意两个区域均不重合设置,且每个区域中的电器件均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位于重合区域中的电器件就近连接于至少部分区域对应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控制器之间均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控制器通过第一接口与电器件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接口与另一控制器连接;
其中,电路板上设有数据直传线路,数据直传线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中的一个数据引脚和第二接口中的一个数据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区域被划分为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子区域,区域中的电器件分布于两个以上的子区域,且每个子区域中的电器件均与区域所对应设置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器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子区域的交界处。
进一步地,车辆分为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第一区域包括机舱右侧子区域、仪表台右侧子区域、右前门子区域和乘员舱前部右侧子区域,第二区域包括机舱左侧子区域、仪表台左侧子区域、左前门子区域、乘员舱前部左侧子区域和顶棚子区域,第三区域包括右后门子区域、乘员舱中部右侧子区域、副驾驶座椅子区域、后排座椅子区域,第四区域包括左后门子区域、乘员舱中部左侧子区域和主驾驶座椅子区域,第五区域包括乘员舱后部左侧子区域、背门或后行李箱盖子区域、后保险杠或底盘子区域。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的区域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通过将车辆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每个区域处均对应设置有控制器,其中至少部分区域之间存在重合区域,位于重合区域中的电器件可选择地连接于至少部分区域对应的控制器,且位于其余区域中的电器件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或者任意两个区域均不重合设置,且每个区域中的电器件均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不仅对车辆上多个功能模块的控制器进行整合,减少控制器的数量,而且还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结构以及降低了线束量,有效地降低了车辆功能失效的风险和车辆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电气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电气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请参考附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每个区域中均具有电器件11,每个区域处均对应设置有控制器100,且每个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100。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每个区域中均安装有电器件11。每个区域处均配置有控制器100,且每个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100,控制器100可控制相连的电器件11进行相应的动作以完成相应的功能。其中,由于每个区域中的电器件11一般归属于两个以上的功能模块,如此可使得车辆上无需根据电器件11所归属的功能模块的数量配置有对等的模块控制器100,能够减少车辆上模块控制器100的数量,进而有助于减少车辆的制造成本。此外,将车辆进行区域划分,每个区域均配置控制器100且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连接至控制器100,还可使得至少部分电器件11实现就近连接控制器100,减少现有技术中的长线束量,进而能够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结构以及降低了线束量,有效地降低了车辆功能失效的风险和车辆的制造成本。
其中,区域的划分的基准可根据车辆的装配工艺、装配难度等,两个以上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为至少部分区域之间重合或者任意两个区域均不重合等,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制。
其中,每个区域中配置的控制器100的数量可为一个以上。当每个区域中配置有两个以上的控制器100时,该区域中的电器件11可就近连接于上述的两个以上的控制器100。
其中,电器件11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执行元件等,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制。上述的动作包括采集、通讯以及控制等等,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区域之间存在重合区域,且位于重合区域中的电器件11可选择地连接于至少部分区域对应的控制器100。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为至少部分区域之间重合,即至少部分区域之间存在重合区域。由于重合区域均属于形成该重合区域的每个区域,所以位于重合区域中的电器件11可选择地连接于形成该重合区域的所有区域所对应的控制器100,如此能够提高重合区域中电器件11的装配灵活度,便于装配人员对控制器100和电器件11之间的装配作业。
对于位于其余区域中的电器件11连接至对应的控制器100。
请参考附图1,车辆可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第六区域和第七区域。第六区域和第七区域之间重合设置。
其中,可选择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就近连接方式,即位于重合区域中的电器件11就近连接于形成该重合区域的所有区域所对应的控制器100,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现有技术中的长线束量,进一步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结构以及降低了线束量。
当然,两个以上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还可以为任意两个区域均不重合设置,如此能够使得车辆电子电气架构清楚明确,有助于车辆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请参考附图2,车辆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之间不重合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控制器100之间均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任意相邻的两个控制器100之间均通讯连接,能够使得任意两个控制器100之间可进行通讯,以便于控制器100之间的数据传输,有助于两个以上的控制器100协同处理相应的功能。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控制器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数据线进行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连接。基于数据传输的能力和稳定性,优选采用数据线进行连接。
请参考附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0包括电路板103,电路板103上设有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控制器100通过第一接口101与电器件11连接以及通过第二接口102与另一控制器100连接;
其中,电路板103上设有数据直传线路1031,数据直传线路10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101中的一个数据引脚和第二接口102中的一个数据引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中均具有多个数据引脚,数据直传线路10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中的一个数据引脚连接,以形成可用于数据直接传输的线路。通过数据直传线路1031传输的数据无需经过数据直传线路1031所在的控制器100的处理,可直接传输到第二接口102的数据引脚上,然后通过第二接口102的数据引脚传输至其他的控制器100,实现了数据的跨区域传输,且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安全性均较高。
其中,第一接口101的数量可为一个以上,具体数量可根据相连的电器件11的数量进行合理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当然,第二接口102和部分第一接口101可集成设置于一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区域被划分为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子区域,区域中的电器件11分布于两个以上的子区域,且每个子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与区域所对应设置的控制器1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区域均可进行进一步划分,以划分成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子区域。每个区域中的电器件11可分别内部的每个子区域中,且位于每个子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连接于与区域所对应设置的控制器100。
通过将区域进行进一步划分,即车辆被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有助于控制器100布置位置的选择,进而有助于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结构以及降低了线束量。
其中,在每个区域中,任意两个子区域之间均不重合设置。每个区域中的子区域的数量可相同或不同。
请参考附图1,车辆可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第六区域和第七区域,第六区域对应设置有第六控制器160,第七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七控制器170。第六区域被划分为4个子区域,分别为第一子区域261、第二子区域262、第三子区域263和第四子区域264。第七区域被划分为4个子区域,分别为第三子区域263、第四子区域264、第五子区域271和第六子区域272。其中,第六区域中的第三子区域263和第四子区域264与第七区域中的第三子区域263和第四子区域264重合设置。第三子区域263和第四子区域264的电器件11可选择地连接于第六控制器160或第七控制器17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0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子区域的交界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区域中划分有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子区域,控制器100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子区域的交界处,不仅有助于控制器100的定位装配,且还有助于避免出现电器件11与控制器100之间的连接线束横跨两个以上的子区域的情况,进而有助于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结构以及降低了线束量。
请参考附图2,车辆可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之间不重合设置。5个区域分别对应设有5个控制器100,分别为第一控制器110至第五控制器150。
第一区域包括机舱右侧子区域、仪表台右侧子区域、右前门子区域211和乘员舱前部右侧子区域,第一控制器110设置于机舱右侧子区域、仪表台右侧子区域、右前门子区域211和乘员舱前部右侧子区域的交界处,且机舱右侧子区域、仪表台右侧子区域、右前门子区域211和乘员舱前部右侧子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与第一控制器110连接。其中,机舱右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机舱线束301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10,仪表台右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仪表线束302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10、右前门子区域211中电器件11通过右前门线束303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10,乘员舱前部右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乘员舱线束304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10。
第二区域包括机舱左侧子区域、仪表台左侧子区域、左前门子区域221、乘员舱前部左侧子区域和顶棚子区域,第二控制器120设置于机舱左侧子区域、仪表台左侧子区域、左前门子区域221、乘员舱前部左侧子区域和顶棚子区域的交界处,且机舱左侧子区域、仪表台左侧子区域、左前门子区域221、乘员舱前部左侧子区域和顶棚子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与第二控制器120连接。其中,机舱左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机舱线束301连接于第二控制器120,仪表台左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仪表线束302连接于第二控制器120,左前门子区域221中电器件11通过左前门线束305连接于第二控制器120,乘员舱前部左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乘员舱线束304连接于第二控制器120,顶棚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顶棚线束306连接于第二控制器120。
第三区域包括右后门子区域231、乘员舱中部右侧子区域、副驾驶座椅子区域、后排座椅子区域,第三控制器130设置于右前门子区域211、乘员舱中部右侧子区域、副驾驶座椅子区域、后排座椅子区域的交界处,且右前门子区域211、乘员舱中部右侧子区域、副驾驶座椅子区域、后排座椅子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与第三控制器130连接。其中,右后门子区域231中电器件11通过右后门线束307连接于第三控制器130,乘员舱中部右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乘员舱线束304连接于第三控制器130,副驾驶座椅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副驾驶座椅线束308连接于第三控制器130,后排座椅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后排座椅线束309连接于第三控制器130。
第四区域包括左后门子区域241、乘员舱中部左侧子区域和主驾驶座椅子区域,第四控制器140位于左后门子区域241、乘员舱中部左侧子区域和主驾驶座椅子区域的交界处,且左后门子区域241、乘员舱中部左侧子区域和主驾驶座椅子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与第四控制器140连接。其中,左后门子区域241中电器件11通过左后门线束310连接于第四控制器140,乘员舱中部左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乘员舱线束304连接于第四控制器140,主驾驶座椅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主驾驶座椅线束311连接于第四控制器140。
第五区域包括乘员舱后部左侧子区域、背门或后行李箱盖子区域251、后保险杠或底盘子区域,第五控制器150设置于乘员舱后部左侧子区域、背门或后行李箱盖子区域251、后保险杠或底盘子区域的交界处,且乘员舱后部左侧子区域、背门或后行李箱盖子区域251、后保险杠或底盘子区域中的电器件11均与第五控制器150连接。其中,乘员舱后部左侧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乘员舱线束304连接于第五控制器150,背门或后行李箱盖子区域251中电器件11通过背门或后行李箱盖线束312连接于第五控制器150,后保险杠或底盘子区域中电器件11通过后保险杠或底盘线束313连接于第五控制器150。
当然,控制器100的位置并不限于两个以上的子区域的交界处,例如还可以位于任一子区域中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区域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区域可均沿车辆长度方向设置,或者两个以上的区域可均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或者两个以上的区域中一部分沿车辆长度方向设置且另一部分均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区域按照车辆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划分,能够与车辆中电器件11的布置适配度较高,有助于进一步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结构以及降低了线束量。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每个所述区域中均具有电器件,每个所述区域处均对应设置有控制器;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区域之间存在重合区域,位于所述重合区域中的所述电器件可选择地连接于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区域对应的所述控制器,且位于其余区域中的所述电器件连接至对应的所述控制器;或者,任意两个所述区域均不重合设置,且每个所述区域中的所述电器件均连接至对应的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重合区域中的所述电器件就近连接于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区域对应的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控制器之间均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电器件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另一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数据直传线路,所述数据直传线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中的一个数据引脚和所述第二接口中的一个数据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被划分为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子区域,所述区域中的电器件分布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子区域,且每个所述子区域中的所述电器件均与所述区域所对应设置的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子区域的交界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分为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机舱右侧子区域、仪表台右侧子区域、右前门子区域和乘员舱前部右侧子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机舱左侧子区域、仪表台左侧子区域、左前门子区域、乘员舱前部左侧子区域和顶棚子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包括右后门子区域、乘员舱中部右侧子区域、副驾驶座椅子区域、后排座椅子区域,所述第四区域包括左后门子区域、乘员舱中部左侧子区域和主驾驶座椅子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包括乘员舱后部左侧子区域、背门或后行李箱盖子区域、后保险杠或底盘子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区域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4273.8U CN214112462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4273.8U CN214112462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12462U true CN214112462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50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04273.8U Active CN214112462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12462U (zh) |
-
2020
- 2020-11-20 CN CN202022704273.8U patent/CN2141124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504549B1 (en) |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 |
CN109415027B (zh) | 车辆电路体 | |
US7363194B2 (en) | Control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a compound sensor | |
CN108602475B (zh) | 车辆用电路和车辆用电路布设系统 | |
WO2000071388A8 (de) | Elektrisches verdrahtungssystem für die antriebseinheit in fahrzeugen | |
JP2000164042A (ja) | 自動車用配線装置 | |
JP5248204B2 (ja) | 自動車用配線構造 | |
US5801925A (en) | Electronic integration in service boxes | |
CN114274893A (zh) | 车辆及其控制系统 | |
JP3006654B2 (ja) | メータモジュール組立体 | |
JP2012076630A (ja) | 車両用電子制御システム | |
JP2920904B2 (ja) | メータモジュール組立体 | |
JP6401724B2 (ja) | 電装モジュール | |
CN214112462U (zh) | 车辆 | |
JPH07257233A (ja) | メータモジュール組立体 | |
EP1278649B1 (de) | Abdeckvorrichtung für leitungen in fahrzeugen | |
CN209757019U (zh) | 一种车载电器系统线束架构及汽车 | |
JP6624109B2 (ja) | アース構造 | |
JPS6212442A (ja) | 自動車用電気配線装置 | |
CN211790468U (zh) | 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 | |
CN112558580B (zh) |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拓扑结构 | |
CN113954770B (zh) | 车辆的核心控制系统 | |
CN217074536U (zh) | 仪表板系统集成总成和车辆 | |
JP3802749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H0542677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