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2339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82339U CN203982339U CN201420387326.XU CN201420387326U CN203982339U CN 203982339 U CN203982339 U CN 203982339U CN 201420387326 U CN201420387326 U CN 201420387326U CN 203982339 U CN203982339 U CN 2039823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equipment
- panel
- sidepiece
- supporter
- use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部至第二侧部趋于减小,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在所述第一面板表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由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制成;底座,由所述第二面板从所述第二侧部围绕所述第一面板向所述第一侧部弯曲形成,在所述底座中容置有能够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对于电子设备,用户不仅追求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对于电子设备的外形也追求更时尚美观,更轻薄,轻薄也是目前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比如现在的平板电脑,由于轻巧设计,无需翻盖、没有键盘,却具有完整pc的功能使得其目前深受用户的喜爱。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平板电脑将电池设置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同时再通过设置一个电池保护架对电池进行保护,防止电池松动,但是这样的话,整个平板不仅厚度增加了,而且重量也增加了,不符合现在用户对平板的轻薄要求,因此,现有的平板电脑存在由于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置有电池保护架而造成平板厚重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平板电脑存在的由于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置有电池保护架而造成平板厚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部至第二侧部趋于减小,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在所述第一面板表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由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制成;底座,由所述第二面板围绕所述第一侧部弯曲形成,在所述底座中容置有能够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池。
可选的,所述第二面板由镁合金制成。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面板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上还设置有一固定单元,通过所述固定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固定在与所述固定单元相匹配的一外部结构上。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使用模式,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固定悬挂在与所述固定单元相匹配的一外部结构上的使用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使用模式和第三使用模式;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一侧部支撑。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四使用模式,其中,所述第四使用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所述第二使用模式和所述第三使用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四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
可选的,所述第二面板开设有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支撑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图像采集单元,并且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能够由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控制器控制转动朝向所述第一面板或转动朝向所述第二面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来制作电子设备的第二面板,并由第二面板直接在厚度较大的第一侧部形成底座,将电子设备的电池直接置于该底座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计的电池保护架,解决了电池保护架带来的厚重的技术问题,使电子设备的结构实现轻薄化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电子设备的底座上设置支撑体,并且支撑体与第二面板能够相对转动,利用支撑体与第二面板之间转动的位置关系形成的不同角度,使电子设备具有悬挂,站立,和平躺使用模式,解决了现有平板电子设备存在的形态趋于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平板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电子设备主体设置成为一侧厚一侧薄的结构,并且将电池等功能部件放置在较厚的一侧,使得电子设备的重心向电子设备较厚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使电子设备通过较厚的一侧支撑在平面上时能够提升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厚度从第一侧部至第二侧部趋于减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平板电脑存在的由于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置有电池保护架而造成平板厚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部至第二侧部趋于减小,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在所述第一面板表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由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制成;底座,由所述第二面板围绕所述第一侧部弯曲形成,在所述底座中容置有能够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池。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来制作电子设备的第二面板,并由第二面板直接在厚度较大的第一侧部形成底座,将电子设备的电池直接置于该底座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计的电池保护架,解决了电池保护架带来的厚重的技术问题,使电子设备的结构实现轻薄化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主要是指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为厚度从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部10向第二侧部20趋于减小,且第一侧部10与第二侧部20是相对的。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部10至第二侧部20趋于减小,其中,所述第一侧部10与所述第二侧部20相对,所述电子设备具体还包括:
如图2所示,第一面板100,位于所述第一侧部10与所述第二侧部20之间,在所述第一面板100表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
如图3所示,第二面板200,位于所述第一侧部10与所述第二侧部20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100的背面,由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底座300,由所述第二面板200围绕所述第一侧部10弯曲形成,在所述底座300中容置有能够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池。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面板主要是采用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制成,最常见的这种材料为镁合金。又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为:由第二面板向第一侧部延伸弯曲形成底座,因此,底座的材质与第二面板的材质相同,都是镁合金。如图4所示,由于形成的底座空间比较大,因此,电子设备的电池就可以置于该底座中,从而就防止了要将电池置于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而需要另加一个电池保护架的技术问题,取消电池保护架不仅能够将电子设备的主体设计得更加薄,由于第二面板与底座采用了质量较小的镁合金制成,也进一步减少了电子设备的重量。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底座的形状为圆柱形,因此,为了满足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要求电子设备的电池也相应要设计为柱状电池。但是附图中底座的形状只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例,本申请对于电子设备的底座的形状并不做具体限定。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将电子设备主体设置成为一侧厚一侧薄的结构,并且将电池等功能部件放置在较厚的一侧,使得电子设备的重心向电子设备较厚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使电子设备通过较厚的一侧支撑在平面上时能够提升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面板相对转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有支撑体400,该支撑体400与第二面板200能够相对转动,也就是说,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组成的设备主体与支撑体能够相对转动,当支撑体与设备主体之间转动形成的角度值不同时,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使用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上还设置有一固定单元,通过所述固定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固定在与所述固定单元相匹配的一外部结构上。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使用模式,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固定悬挂在与所述固定单元相匹配的一外部结构上的使用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体400上还设置有一固定单元401,该固定单元401可以是框架,凹槽,卡扣,磁铁等,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固定单元401固定在与一外部结构上,如图6所示,图6中的固定单元401可以是框架,通过该框架,支撑体400能够悬挂固定在与挂钩上,从而使得电子设备也处于悬挂使用状态。因此,当支撑体与第二面板之间形成的第一位置关系为基本在一个平面上时,比如,支撑体与第二面板之间形成180度时,电子设备处于的第一使用模式指的就是该电子设备的悬挂使用模式。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使用模式和第三使用模式;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一侧部支撑。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支撑体与第二面板相对转到至与第一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二位置关系时,也就是支撑体与第二面板之间的夹角不为180度是,电子设备具有第二使用模式与第二使用模式,第二与第三使用模式具体为两种支撑模式,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如图7所示,平板电脑处于第二使用模式时,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组合成的设备主体(平板主体)由支撑体400和第二侧部20支撑;如图8所示,平板电脑处于第三使用模式时,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组合成的设备主体(平板主体)由支撑体400和第一侧部10支撑。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四使用模式,其中,所述第四使用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所述第二使用模式和所述第三使用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四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二面板与支撑体相对转动至与第二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三位置关系时,平板电子设备具有第四使用模式,即第二面板与支撑体之间的夹角为0度时,或者小于预设角度,如20度时,平板电脑处于的第四使用模式,第四使用模式具体为与第一、二、三使用模式不同的平躺使用模式,如图2所示,当平板电脑处于第四使用模式时,设备主体(平板主体)由第一侧部10与第二侧部20支撑,在图2中所示的是平板电脑平躺模式时第二面板(背面)朝上的情况。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在电子设备的底座上设置支撑体,并且支撑体与第二面板能够相对转动,利用支撑体与第二面板之间转动的位置关系形成的不同角度,使电子设备具有悬挂,站立,和平躺使用模式,解决了现有平板电子设备存在的形态趋于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平板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板开设有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支撑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平板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设置在设备主体的第一面板100上,在第二面板20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402,如图9所示,支撑体400可以容置于第一凹槽402内部,从而使支撑体400与第二面板200相贴合。在第二面板200上开设的第一凹槽402的底部至少还开设有一个第二凹槽403,该第二凹槽403用于容置于电子设备供用户日常使用的功能部件,如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图像采集单元,并且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能够由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控制器控制转动朝向所述第一面板或转动朝向所述第二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底座300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单元501,主要设置在第一侧部10上,该图像采集单元501能够由电子设备内部的控制器控制转动,既能够转动朝向第一面板,也能够转动朝向第二面板。并且在第一侧部10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比如音频输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来制作电子设备的第二面板,并由第二面板直接在厚度较大的第一侧部形成底座,将电子设备的电池直接置于该底座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计的电池保护架,解决了电池保护架带来的厚重的技术问题,使电子设备的结构实现轻薄化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电子设备的底座上设置支撑体,并且支撑体与第二面板能够相对转动,利用支撑体与第二面板之间转动的位置关系形成的不同角度,使电子设备具有悬挂,站立,和平躺使用模式,解决了现有平板电子设备存在的形态趋于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平板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电子设备主体设置成为一侧厚一侧薄的结构,并且将电池等功能部件放置在较厚的一侧,使得电子设备的重心向电子设备较厚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使电子设备通过较厚的一侧支撑在平面上时能够提升支撑的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部至第二侧部趋于减小,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在所述第一面板表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单元;
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的背面,由轻质且具有稳固性的材料制成;
底座,由所述第二面板围绕所述第一侧部弯曲形成,在所述底座中容置有能够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由镁合金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面板相对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还设置有一固定单元,通过所述固定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固定在与所述固定单元相匹配的一外部结构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使用模式,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固定悬挂在与所述固定单元相匹配的一外部结构上的使用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使用模式和第三使用模式;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一侧部支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相对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三位置关系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四使用模式,其中,所述第四使用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所述第二使用模式和所述第三使用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四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开设有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支撑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图像采集单元,并且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能够由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控制器控制转动朝向所述第一面板或转动朝向所述第二面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87326.XU CN203982339U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87326.XU CN203982339U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82339U true CN203982339U (zh) | 2014-12-03 |
Family
ID=5197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8732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82339U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8233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6380A (zh) * | 2019-12-30 | 2020-05-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
2014
- 2014-07-14 CN CN201420387326.XU patent/CN2039823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6380A (zh) * | 2019-12-30 | 2020-05-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8281B (zh) | 具有显示屏的手机保护套 | |
CN203167030U (zh) | 一种具有双面屏幕的移动终端 | |
CN103561135B (zh) | 狭长形双屏智能手机 | |
CN20398233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5809783U (zh) | 多功能支架 | |
CN203799310U (zh) | 多操作模式的平板电脑 | |
CN203858419U (zh) | 一种多功能全息便携投影仪 | |
CN206743301U (zh) | 新型曲面屏移动通信设备 | |
CN203480376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3630681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5281985U (zh) | 便携式显视放大器 | |
CN106034167A (zh) | 组装式移动设备 | |
CN203058673U (zh) | 一种裸眼3d数码产品保护壳 | |
CN201937653U (zh) | 带有支撑结构的手机 | |
CN204129666U (zh) | 一种蓝牙键盘 | |
CN203340152U (zh) | 一种手机 | |
CN20352024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8337667U (zh) | 一种手机保护壳 | |
CN202930639U (zh) | 一种插座 | |
CN203480370U (zh) | 一种手机平板超级本 | |
CN206141190U (zh) | 带有手机支架和名片盒的笔筒 | |
CN205038830U (zh) | 一种多功能教学扩音器 | |
CN205071107U (zh) | 手机防滑落装置 | |
CN205082961U (zh) | 一种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时用的多功能书架 | |
CN204945630U (zh) | 可掀式智能型手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