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8059U -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08059U CN203908059U CN201420358356.8U CN201420358356U CN203908059U CN 203908059 U CN203908059 U CN 203908059U CN 201420358356 U CN201420358356 U CN 201420358356U CN 203908059 U CN203908059 U CN 2039080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tube
- tube
- thermal
- glass
- plug div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联箱、集中储水箱和集热管,联箱下部与集中储水箱连通形成回路,集热管包括玻璃真空管,玻璃真空管包括内部的玻璃内管,玻璃内管内的空间为介质存储空间,介质存储空间内还设置有硬质内管,在硬质内管内设置有填充体,填充体外围尺寸小于硬质内管内部尺寸;填充体与硬质内管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水箱下部与至少一根集热管的内管开口端连通;传热介质存储在硬质内管和填充体之间的狭小空间中,这使得集热管内存储的传热介质体积变少,即使集热管具有较大尺寸,也可以使介质快速升温形成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集热管内存储的传热介质容量,减少热量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具体的是安装有带填充体的集热管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热量将水加热的设备,其通常包括储水用的水箱和吸热用的集热管,水箱和集热管内部存储有传热介质。按照水箱和集热管内部是否受压可以分为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和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两种。
承压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即是让水箱和集热管内部的传热介质保持一定压力,例如水箱直接与自来水管道接通,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将加热后的水压出到达用户端。这样就可以将水箱设置在靠近用户端的位置,而不用考虑高度落差的情况,水箱离用户端越近,则中间管道越少,有利于热水的充分利用;而且由于热水具有一定压力可以方便的与自来水冷水管配合调温使用。
太阳能热水器最常用的集热管为玻璃真空集热管,其结构为双层玻璃制成的杯状结构,其中内管和外管之间为真空,这使得集热管吸热后可以大大减少热量向外的散失,从而将传热介质,例如水,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加热后的热水密度变小,从介质存储空间向上流进联箱,同时联箱中的冷水向下流回集热管,从而形成温差循环。但由于玻璃真空集热管强度不高,如果用于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则集热管非常容易破裂。
所以传统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都是直接采用金属管或者金属管加金属翅片的形式制成集热管。这种太阳能热水器的金属管虽然可以满足传热介质加压的要求,但由于金属管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向外散失大量热量,这导致集热管内传热介质被加热的同时也会有大量热量向外散失,集热管内的传热介质难以形成较大的温度差,如果集热管尺寸较大则很难形成温差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含有新型集热管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使传热介质快速升温形成温差循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联箱、集中储水箱和集热管,所述联箱包括内部的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联箱进水口和联箱出水口;所述集中储水箱包括储水箱循环出口、储水箱循环进口和自来水口;所述联箱进水口与储水箱循环出口连通,所述联箱出水口与储水箱循环进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连通,所述集热管包括玻璃真空管,所述玻璃真空管为双层玻璃构成的杯状结构,玻璃真空管一端为集热管封闭端,另一端为集热管开口端;玻璃真空管包括内部的玻璃内管,玻璃内管内的空间为介质存储空间,所述介质存储空间内还设置有硬质内管,所述硬质内管靠近集热管封闭端的一端为内管封闭端,硬质内管另一端为开口结构的内管开口端,在所述硬质内管内设置有填充体,所述填充体外围尺寸小于硬质内管内部尺寸,所述填充体与硬质内管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水箱下部与至少一根集热管的内管开口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体为柱状结构,填充体的外径小于硬质内管内径;所述填充体靠近所述集热管封闭端的一端为填充体底端,所述内管封闭端和填充体两端均为弧形,且填充体底端小于内管封闭端。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件为衔接件,所述衔接件两端分别与填充体和硬质内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件为设置在填充体侧面位置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弹性圈,所述弹性圈沿圆周均布,弹性圈的一部分抵靠在硬质内管内表面,另一部分抵靠在填充体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联箱进水口、储水箱循环出口、联箱出水口和储水箱循环进口所处的高度从低到高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下部开设有热管孔,与热管孔连接设置有内管插接部,内管插接部与内管开口端尺寸相适配,且内管开口端与内管插接部插接在一起,所述内管开口端与内管插接部之间设置有插接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插接部设置在水箱外,所述内管插接部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部凹槽,所述插接密封圈设置在插接部凹槽内,所述内管开口端插接于内管插接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外围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靠近内管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玻璃管插接部,玻璃管插接部的开口尺寸与所述集热管开口端的外围尺寸相适配,且集热管开口端插接于玻璃管插接部内;所述玻璃真空管上靠近集热管开口端的外圆周面与玻璃管插接部内侧面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弹性圈,所述橡胶弹性圈截面为L形,L形的一端伸入玻璃管插接部内,L形的另一端抵靠在保温层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内管的外径与玻璃内管的内径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内管与硬质内管之间,且靠近集热管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集热管密封圈;所述硬质内管外表面设置有与集热管密封圈适配的凹槽,所述集热管密封圈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集热管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所述硬质内管为不锈钢管;所述玻璃内管与硬质内管之间,且靠近集热管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为硅酸铝纤维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集热管外部为玻璃真空管,玻璃真空管内部的介质存储空间内设置有硬质内管,硬质内管内设置有填充体,传热介质存储在硬质内管和填充体之间的狭小空间中,这使得集热管内存储的传热介质体积变少,即使集热管具有较大尺寸,也可以使介质快速升温形成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集热管内存储的传热介质容量,减少热量浪费。此外,硬质内管外部设置的玻璃真空管,可以减少热量向外散失,使传热介质被加热到较高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下部安装了两种不同实施方式的集热管;
图2是图1中集热管与联箱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中集热管的定位部件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部件附图标记为:1-集热管、11-玻璃真空管、12-玻璃内管、13-介质存储空间、14-集热管封闭端、15-集热管开口端、19-选择吸收层、2-硬质内管、21-内管封闭端、22-填充体、23-填充体底端、25-内管开口端、3-集热管密封圈、31-保温部件、4-热管孔、5-内管插接部、51-插接部凹槽、52-插接密封圈、6-联箱、61-水箱、62-保温层、63-联箱出水口、64-联箱进水口、65-玻璃管插接部、66-橡胶弹性圈、7-集中储水箱、71-储水箱循环进口、72-热水出口、73-自来水口、75-储水箱循环出口、8-循环泵、91-衔接件、92-定位支架、921-环形圈、922-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联箱6、集中储水箱7和集热管1,所述联箱6包括内部的水箱61,所述水箱61上设置有联箱进水口64和联箱出水口63;所述集中储水箱7包括储水箱循环出口75、储水箱循环进口71和自来水口73;所述联箱进水口64与储水箱循环出口75连通,所述联箱出水口63与储水箱循环进口71连通,所述自来水口73与自来水进水管连通,所述集热管1包括玻璃真空管11,所述玻璃真空管11为双层玻璃构成的杯状结构,玻璃真空管11一端为集热管封闭端14,另一端为集热管开口端15;玻璃真空管11包括内部的玻璃内管12,玻璃内管12内的空间为介质存储空间13,所述介质存储空间13内还设置有硬质内管2,所述硬质内管2靠近集热管封闭端14的一端为内管封闭端21,硬质内管2另一端为开口结构的内管开口端25,在所述硬质内管2内设置有填充体22,所述填充体22外围尺寸小于硬质内管2内部尺寸,所述填充体22与硬质内管2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水箱61下部与至少一根集热管1的内管开口端25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联箱6、集热管1和集中储水箱7,所述集热管1安装在联箱6下部,集中储水箱7与联箱6通过管路连通形成可循环的回路。
联箱6包括内部的水箱61,水箱61用于存储传热介质,所谓的传热介质是指吸收太阳光热量,并且将热量携带到用户端的物质,例如太阳能热水器中常常用水,或者防冻液作为传热介质。
集热管1是将太阳光的热量吸收并传递给其内部的传热介质的部件,其包括外部的玻璃真空管11、内部的硬质内管2和硬质内管2内的填充体22。
硬质内管2设置在玻璃内管12内部形成的介质存储空间13内,玻璃真空管11中的玻璃内管12表面涂布有选择吸收层19,热水器工作时,选择吸收层19充分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并通过热传递使硬质内管2内的传热介质温度升高,硬质内管2内设置有填充体22,填充体22外围尺寸小于硬质内管2内部尺寸,使得传热介质进入硬质内管2后,被挤压在填充体22和硬质内管2之间的狭小空间内。
这使得集热管1吸收到的太阳光热量被更少的传热介质吸收,所以传热介质温度会更快升高,并形成循环。因为集热管1中始终有高温介质无法达到用户端,所以集热管1中存储的传热介质越少,相对的集中储水箱7中的高温介质就越多,这有利于高温介质的充分利用。
同时由于硬质内管2外设置有玻璃真空管11,玻璃真空管11的内管和外管之间为真空,可以明显减少吸收的热量向集热管1外界散失。传热介质都存储在硬质内管2内,硬质内管2与玻璃管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承受较大压力也不会损坏,即使外部的玻璃真空管11不慎破裂,也不会发生传热介质泄漏,整个热水系统还可以继续运转;需要维修时,只需要将破损的玻璃真空管11拆下,在原来的硬质内管2外套装上新的玻璃真空管即可。
所述硬质内管2可以是任何具有较高强度且导热良好的材料,例如铜管、不锈钢管、氧化铝陶瓷管等。填充体22可以是实心结构,也可以是空心结构,采用空心结构时,填充体22内可以是真空状态,也可以充入惰性气体,降低其导热性。
所述填充体22只要是外围尺寸小于硬质内管2内部尺寸,即可在填充体22和硬质内管2之间形成存储介质的狭小空间,达到快速形成循环的效果,优选的,可以是所述填充体22为柱状结构,填充体22的外径小于硬质内管2内径。采用这种实施方式,填充体22可以与硬质内管2更好的配合,使传热介质分布更加均匀,所谓的柱状结构包括圆柱、棱柱等结构。
所述硬质内管2靠近所述集热管封闭端14的一端为内管封闭端21,所述填充体22靠近所述集热管封闭端14的一端为填充体底端23。内管封闭端21和填充体底端23只要是满足闭合结构即可,例如可以是封闭的平底结构,优选的可以是所述内管封闭端21和填充体22两端均为弧形,且填充体底端23小于内管封闭端21。采用上述弧形结构的好处在于,硬质内管2和采用空心结构的填充体22可以更好的承受内部压力。
所述填充体22与硬质内管2之间设置的定位部件其作用在于防止填充体22在硬质内管2内发生晃动。其实现方式可以是将填充体22固定连接的方式,例如:所述定位部件为衔接件91,所述衔接件91两端分别与填充体22和硬质内管2固定连接。如图1实施例中左边的集热管1所示,衔接件91将填充体22和硬质内管2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粘接等方式。
要防止填充体22在硬质内管2内发生晃动,也可以是填充体22与硬质内管2可拆卸的连接,例如:所述定位部件为设置在填充体22侧面位置的定位支架92,所述定位支架92包括环形圈921,所述环形圈92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弹性圈922,所述弹性圈922沿圆周均布,弹性圈922的一部分抵靠在硬质内管2内表面,另一部分抵靠在填充体22外表面。
如图3和图1实施例中右边的集热管1所示,定位支架92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钢丝。安装好后,环形圈921套设在填充体22外围,三个弹性圈922上靠近环形圈921圆心的点所在的圆小于填充体22外围尺寸,使弹性圈922可以抵靠压紧在填充体22外表面,同样的原理,三个弹性圈922远离环形圈921圆心的点所在的圆大于硬质内管2的内径,使弹性圈922可以抵靠压紧在硬质内管2内表面。弹性圈922沿圆周均布可以保障填充体22表面平衡受力。
采用这种方式,填充体22可以在硬质内管2内方便的拆装。为防止填充体底端23与内管封闭端21过度接触而影响介质循环,还可以在填充体底端23和内管封闭端21之间也设置支架。
所述水箱61下部与至少一根集热管1的内管开口端25连通,硬质内管2和填充体22之间的狭小空间与水箱61内部空腔形成一个整体的腔体,传热介质被加热后密度变低,高温的介质会向上运动并且始终保持在容器的上层位置,为了保证联箱6搜集到的高温介质可以进入集中储水箱7,就需要传热介质可以在联箱6和集中储水箱7之间循环,其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温差自然循环或者强制循环。
强制循环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所述联箱进水口64与储水箱循环出口75之间,或联箱出水口63与储水箱循环进口71之间的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循环泵8。
例如以水作为传热介质时,如图1所示,自来水从自来水口73进入集中储水箱7,启动循环泵8后,使集中储水箱7中的冷水流入联箱6和集热管1中,同时所述玻璃内管12上涂布的选择吸收层19吸收太阳光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硬质内管2内部的水;加热后的热水向上运动被收集到联箱6中,随后在循环泵8的作用下从联箱出水口63与储水箱循环进口71之间的管道进入集中储水箱7;集中储水箱7中的冷水则从联箱进水口64与储水箱循环出口75间的管道流回集热管1。反复多次循环加热后,集中储水箱7内的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打开与集中储水箱7的热水出口72处的阀门,自来水的水压即可将热水从热水出口72压出,并且热水的水压与自来水压相同,用户使用很方便的混合使用。
此外,由于集中储水箱7内的热水总是会汇集在箱内的高层位置,所以热水出口72优选的可以设置在集中储水箱7的高处,使用热水时温度较高的水会最先从热水出口72流出。
温差自然循环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联箱进水口64、储水箱循环出口75、联箱出水口63和储水箱循环进口71所处的高度从低到高依次设置。
这种实施方式是利用热水密度比冷水密度低的原理,当集中储水箱7、联箱6和集热管1内部都充水后,集热管1吸收太阳光热量将硬质内管2内部的水加热,热水在水域中会向上运动并保持在水箱61的上层位置,然后从联箱出水口63继续向上流,从储水箱循环进口71进入集中储水箱7并且停留在集中储水箱7上层,同时集中储水箱7下层的冷水从储水箱循环出口75与联箱进水口64间的管道回流进水箱61,进一步流入硬质内管2中。这样多次循环后集中储水箱7内的水也可以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
上述依靠温差自然循环的实施方式,要求循环管路具有较低的流动阻力。管路要尽量避免弯折,最优选的是,所述联箱进水口64与储水箱循环出口75通过直管道连通,所述联箱出水口63与储水箱循环进口71也通过直管道连通。
水箱61下部与集热管1的内管开口端25连通的方式,可以是任何常用的设置方式,例如水箱61下部与集热管1的内管开口端25为焊接并且连通,或者水箱61下部与集热管1的内管开口端25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导通,优选的还可以是以下实施方式:
所述水箱61下部开设有热管孔4,与热管孔4连接设置有内管插接部5,内管插接部5与内管开口端25尺寸相适配,且内管开口端25与内管插接部5插接在一起,所述内管开口端25与内管插接部5之间设置有插接密封圈52。
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61下部与内管开口端25的采用插接的方式连通,内管插接部5与内管开口端25尺寸相适配,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插接密封圈52,插接密封圈52可以保证插接位置不会发生泄漏。
上述实施方式中,插接方式既可以是内管开口端25插接于内管插接部5内,也可以是内管插接部5插接于内管开口端25内;所述内管插接部5可以是设置在水箱61内也可以设置在水箱61外。优选的,可以采用以下实施方式:
所述内管插接部5设置在水箱61外,所述内管插接部5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部凹槽51,所述插接密封圈52设置在插接部凹槽51内,所述内管开口端25插接于内管插接部5内部。
这种实施方式中,内管插接部5与热管孔4连接并且向水箱61外延伸,在内管插接部5内表面设置有插接部凹槽51,插接密封圈52设置在插接部凹槽51内,这样的设置可以将插接密封圈52限制在插接部凹槽51内,防止插接密封圈52位置滑动。所述插接密封圈52可以是任何常用的密封结构,例如,V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等。
前述的几种实施方式中,硬质内管2与水箱61插接后,整个集热管1就与联箱6连接在一起。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部的玻璃真空管11的固定效果,可以是所述水箱61外围包裹有保温层62,所述保温层62靠近内管插接部5的位置开设有玻璃管插接部65,玻璃管插接部65的开口尺寸与所述集热管开口端15的外围尺寸相适配,且集热管开口端15插接于玻璃管插接部65内;所述玻璃真空管11上靠近集热管开口端15的外圆周面与玻璃管插接部65内侧面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弹性圈66,所述橡胶弹性圈66截面为L形,L形的一端伸入玻璃管插接部65内,L形的另一端抵靠在保温层62的外表面。
水箱61外围包裹的保温层62作用在于对传热介质保温,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内管开口端25插接在内管插接部5内,且玻璃真空管11的集热管开口端15插接在保温层62上的玻璃管插接部65内。这样可以使硬质内管2和玻璃真空管11同时与联箱6实现固定。
当集热管开口端15插入玻璃管插接部65时,挤压橡胶弹性圈66,使橡胶弹性圈66变形外围尺寸变大,从而卡紧在玻璃管插接部65内。这使集热管开口端15固定得更加牢固。橡胶弹性圈66截面为L形可以防止安装集热管1时,橡胶弹性圈66滑入玻璃管插接部65内。
本实用新型热水器所采用的集热管1,优选的,可以是所述硬质内管2的外径与玻璃内管12的内径相适配,使硬质内管2外表面与玻璃内管12内表面紧密接触,即是让硬质内管2尽量充满整个介质存储空间13。这样有利于选择吸收层19将热量尽快传递给硬质内管2和硬质内管2内的传热介质。
如果硬质内管2外表面与玻璃内管12内表面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则优选的,可以在所述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且靠近集热管开口端15的位置设置有集热管密封圈3。
一方面集热管密封圈3可以对内部的硬质内管2和外部的玻璃真空管1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防止硬质内管2在介质存储空间13内发生晃动;另一方面集热管密封圈3可以阻止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玻璃内管12上的选择吸收层19吸收的太阳光热量向硬质内管2传递时,可以阻止热量会从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的间隙向集热管1外流失,保温效果更好。
为了防止安装好的集热管密封圈3滑脱,还可以在所述硬质内管2外表面设置与集热管密封圈3适配的凹槽,所述集热管密封圈3设置在凹槽内。
所述集热管密封圈3可以是任何常用的密封件,例如V型密封圈,为了安装方便,优选的可以是O型密封圈。
前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集热管密封圈3可以阻止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的空气向外流动来避免热量损失,但还是会有一部分热量以热传递的方式从集热管密封圈3向集热管1外散失。为避免这个问题,优选的,可以是在所述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且靠近集热管开口端15的位置设置有保温部件31。
保温部件31可以是能够承受集热管1工作时的温度,且具有保温性能的材料,例如,超细玻璃棉、硅酸铝纤维棉等。
所述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设置保温部件31后,不仅可以阻止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的空气向外流动,而且可以防止热量以热传递方式从保温部件31处向外散失。
在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可以仅仅只设置保温部件31,也可以是同时配合设置集热管密封圈3与保温部件31。例如在所述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且靠近集热管开口端15的位置设置有集热管密封圈3和保温部件31,所述保温部件31位于集热管密封圈3与集热管开口端15之间。
上述实施方式中,集热管密封圈3和保温部件31同时起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从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处发生的热量散失。
Claims (10)
1.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联箱(6)、集中储水箱(7)和集热管(1),所述联箱(6)包括内部的水箱(61),所述水箱(61)上设置有联箱进水口(64)和联箱出水口(63);所述集中储水箱(7)包括储水箱循环出口(75)、储水箱循环进口(71)和自来水口(73);所述联箱进水口(64)与储水箱循环出口(75)连通,所述联箱出水口(63)与储水箱循环进口(71)连通,所述自来水口(73)与自来水进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1)包括玻璃真空管(11),所述玻璃真空管(11)为双层玻璃构成的杯状结构,玻璃真空管(11)一端为集热管封闭端(14),另一端为集热管开口端(15);玻璃真空管(11)包括内部的玻璃内管(12),玻璃内管(12)内的空间为介质存储空间(13),所述介质存储空间(13)内还设置有硬质内管(2),所述硬质内管(2)靠近集热管封闭端(14)的一端为内管封闭端(21),硬质内管(2)另一端为开口结构的内管开口端(25),在所述硬质内管(2)内设置有填充体(22),所述填充体(22)外围尺寸小于硬质内管(2)内部尺寸,所述填充体(22)与硬质内管(2)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水箱(61)下部与至少一根集热管(1)的内管开口端(25)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22)为柱状结构,填充体(22)的外径小于硬质内管(2)内径;所述填充体(22)靠近所述集热管封闭端(14)的一端为填充体底端(23),所述内管封闭端(21)和填充体(22)两端均为弧形,且填充体底端(23)小于内管封闭端(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为衔接件(91),所述衔接件(91)两端分别与填充体(22)和硬质内管(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为设置在填充体(22)侧面位置的定位支架(92),所述定位支架(92)包括环形圈(921),所述环形圈(92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弹性圈(922),所述弹性圈(922)沿圆周均布,弹性圈(922)的一部分抵靠在硬质内管(2)内表面,另一部分抵靠在填充体(22)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进水口(64)、储水箱循环出口(75)、联箱出水口(63)和储水箱循环进口(71)所处的高度从低到高依次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1)下部开设有热管孔(4),与热管孔(4)连接设置有内管插接部(5),内管插接部(5)与内管开口端(25)尺寸相适配,且内管开口端(25)与内管插接部(5)插接在一起,所述内管开口端(25)与内管插接部(5)之间设置有插接密封圈(5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插接部(5)设置在水箱(61)外,所述内管插接部(5)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部凹槽(51),所述插接密封圈(52)设置在插接部凹槽(51)内,所述内管开口端(25)插接于内管插接部(5)内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1)外围包裹有保温层(62),所述保温层(62)靠近内管插接部(5)的位置开设有玻璃管插接部(65),玻璃管插接部(65)的开口尺寸与所述集热管开口端(15)的外围尺寸相适配,且集热管开口端(15)插接于玻璃管插接部(65)内;所述玻璃真空管(11)上靠近集热管开口端(15)的外圆周面与玻璃管插接部(65)内侧面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弹性圈(66),所述橡胶弹性圈(66)截面为L形,L形的一端伸入玻璃管插接部(65)内,L形的另一端抵靠在保温层(62)的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内管(2)的外径与玻璃内管(12)的内径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且靠近集热管开口端(15)的位置设置有集热管密封圈(3);所述硬质内管(2)外表面设置有与集热管密封圈(3)适配的凹槽,所述集热管密封圈(3)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集热管密封圈(3)为O型密封圈,所述硬质内管(2)为不锈钢管;所述玻璃内管(12)与硬质内管(2)之间,且靠近集热管开口端(15)的位置设置有保温部件(31),所述保温部件(31)为硅酸铝纤维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58356.8U CN203908059U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58356.8U CN203908059U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08059U true CN203908059U (zh) | 2014-10-29 |
Family
ID=5178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5835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8059U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0805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4092A (zh) * | 2015-08-28 | 2017-08-04 | 周午贤 | 一种热水器的防水垢方法 |
-
2014
- 2014-06-30 CN CN201420358356.8U patent/CN2039080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4092A (zh) * | 2015-08-28 | 2017-08-04 | 周午贤 | 一种热水器的防水垢方法 |
CN107014092B (zh) * | 2015-08-28 | 2019-02-19 | 中山市小霸王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热水器的防水垢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31797U (zh) | 一种双循环高效节能暖气片 | |
CN203908059U (zh) |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3869346U (zh) |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443900U (zh) | 一种相变蓄热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3940631U (zh) | 集中供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204854030U (zh) | 非饱和逆循环式一体机 | |
CN203908060U (zh) | 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3908081U (zh) | 直通集热管和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9500823U (zh) | 一种蒸馏釜保温加热结构 | |
CN203642304U (zh) | 超传导体温控自动化供热节能系统 | |
CN20384852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热利用装置 | |
CN203869340U (zh) | 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0374098U (zh) | 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机节流装置的调试装置 | |
CN203869341U (zh) | 集中供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203908058U (zh) | 直通集热管和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3908061U (zh) | 太阳能集热管 | |
CN201628400U (zh) | 一种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5002426U (zh) | 储水式太阳能集热管和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5002425U (zh) |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4061695B (zh) | 一种超热导u型管双内胆太阳能工程双排集热器 | |
CN203837301U (zh) | 防冻太阳能聚热装置 | |
CN202852973U (zh) | 一种热水供应系统 | |
CN203949395U (zh) | 可双排空的分仓盘管式承压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3758051U (zh) | 自然循环立式壁挂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 |
CN202747671U (zh) | 插入式连接无盘管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