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6533U - 一种反正烧四燃室常压热水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正烧四燃室常压热水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86533U CN203586533U CN201320721902.5U CN201320721902U CN203586533U CN 203586533 U CN203586533 U CN 203586533U CN 201320721902 U CN201320721902 U CN 201320721902U CN 203586533 U CN203586533 U CN 2035865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combustion chamber
- box
- chamber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正烧四燃室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包括水平布置的燃烧室和换热室;燃烧室的外壁上有水套;从上到下燃烧室由两排水冷炉排分隔成上面水平布置的反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中间的正燃烧室、下面的余燃室;燃烧室正对反燃烧室、正燃烧室和余燃室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进煤口、第二进煤口和除渣口,其正对反燃烧室和余燃室的侧壁上还分别开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换热室为一保温水箱,燃烧室外壁上的水套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室连通;换热室内布置有第一过烟室、第二过烟室和第三过烟室;第三过烟室的下烟室开有连接烟囱的出烟口。本实用新型燃烧非常充分、热转换效率很高、无环境污染;且其结构合理,体积小,锅炉变低,容易维护、维修,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锅炉,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立式常压热水采暖锅炉。
背景技术
中国的锅炉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锅炉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12年,全国锅炉制造企业数百家,并各自独立开发研制出一代又一代新产品,而如何节能成为锅炉制造企业在这个行业能否胜出的一大筹码。
作为锅炉的能源之一煤来说,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必须考虑如何提高煤在锅炉中燃烧的充分程度和燃煤后烟气中所携带的能量的吸收程度。使煤在锅炉中的燃烧后比过去及同期其它锅炉的热转换效率更高,更环保。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立式常压热水锅炉从结构上一般分为两种:1、立式横水管结构,锅炉内水管纵横交错穿插,燃烧室高温烟气在上升过程中切割冲刷横水管,利于热量的吸收,增大受热面,未完全燃烧的煤灰碰撞在横水管上回落回炉排二次燃烧。2、立式螺旋水管结构,锅炉内水管成螺旋旋转排列,燃烧室高温烟气在上升过程中切割冲刷螺旋管,利于热量的吸收,增大受热面,未完全燃烧的煤灰碰撞在横水管上回落回炉排二次燃烧。以上两种结构锅炉均采用了增加接触面的措施,同时能够使一部分未完全燃烧的煤灰能够二次燃烧,但由于1、燃烧室一般为一个,煤层厚度厚,燃烧不充分,易冒黑烟,烟气中带有未燃烧的水煤气和颗粒物等有毒气体和灰尘,污染环境;2、高温烟气直接通过最短路程从烟囱中以较快的速度排出,排出时的烟气温度高,灰尘多,既不节能,又不环保,热转换效率很低,浪费了能源。3、燃烧室和换热室使用同一炉体,由于燃烧室的炉温度较低时,炉体内的燃料不好好燃烧,导致排出的烟气温度还不能过低,所以,其燃料的转化效率低,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燃烧充分、热转换效率高、无环境污染、实用性强的反正烧四燃室立式常压热水锅炉。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反正烧四燃室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包括水平布置的燃烧室和换热室;燃烧室的外壁上有水套;从上到下燃烧室由两排由水管形成的水冷炉排分隔成上面水平布置的反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中间的正燃烧室、下面的余燃室;二次燃烧室和反燃烧室由耐火墙分隔开,耐火墙上开有二次进风口;燃烧室的下端固定有炉排,上端开有副烟囱口,其正对反燃烧室、正燃烧室和余燃室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进煤口、第二进煤口和除渣口,其正对反燃烧室和余燃室的侧壁上还分别开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副烟囱口连接烟囱;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的侧壁上还固定有进风分配装置,进风分配装置上有进风口;两水冷炉排相对水平面倾斜,形成水冷炉排的水管两端与燃烧室外壁上的水套连通;换热室为一保温水箱,燃烧室外壁上的水套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室的上端和下端连通;换热室内布置有第一过烟室、第二过烟室和第三过烟室;第一过烟室是由第一上、下烟室和一排烟管组成,烟管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下烟室壁上、并与第一上、下烟室连通;第一上烟室与二次燃烧室由烟道连通;第二过烟室是由第二上、下烟室和一排烟管组成,烟管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下烟室壁上、并与第二上、下烟室连通,第一下烟室和第二下烟室为同一烟室或者开有连通口;第三过烟室是由第三上、下烟室和一粗烟管组成,粗烟管一端固定在第三上烟室壁上、并与第三上烟室连通,第二上烟室和第三上烟室为同一烟室或者开有连通口;第三下烟室开有出烟口,该出烟口由出烟管引出换热室,出烟管通过引风机和烟道连接烟囱的进烟口;粗烟管另一端固定在第三下烟室壁上并与第三下烟室连通,或者第三下烟室的底面上开有进烟口,粗烟管另一端探出第三下烟室的进烟口,伸入到基础上准备的除尘水槽内,除尘水槽的上端口正对第三下烟室的进烟口,除尘水槽内的水位略低于粗烟管的下端口;第一上烟室和第二上烟室上端分别开有第一清灰口和第二清灰口;第一清灰口和第二清灰口上固定有封盖,第一进煤口、第二进煤口和除渣口上安装有启闭门;燃烧室的水套的侧壁上端开有热水出口,下端开有回水口,顶端上开有通大气口。
上述所述的进风分配装置为进风罩,进风罩的外侧有进风管。
本实用新型只在反燃烧室和正燃烧室内加煤或秸秆等其它固体燃料,余燃室内不加,其只是承接从正燃烧室的水冷炉排上掉下的碎燃料或燃烧不完全的燃料,使掉下的燃料或燃烧不完全的燃料渣继续燃烧。由于燃料分两个燃烧室进行加装,燃料不会因大量聚集在一个燃烧室内而使其燃烧不充分,反燃烧室没有燃烧的碎燃料和燃烧不完全的燃料渣掉入正燃烧室继续燃烧。反燃烧室的火焰和烟气只能下行进入正燃烧室,余燃室燃烧的火焰和烟气只能上行也进入正燃烧室,正燃烧室的火焰和高温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内进行二次燃烧,然后进入换热器内进行烟气余热回收。这样,正反两个燃室的可燃烟气充分混合并提升了炉膛温度,使燃料被层层燃烧,产生的烟气又在二次燃烧室内进行二次燃烧,其燃烧的非常充分,从余燃室下面的炉排上掉出的炉灰内不再含有没有燃烧的碎燃料和燃烧不完全的燃料渣的产生,不再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黑浓烟,且烟气中不再含有没有燃烧的水煤气。在换热室内,已经燃烧充分的烟气经过换热室内的第一过烟室、第二过烟室和第三过烟室形成的很长烟气过道而使其携带的热量被充分吸收,从烟囱中出去的烟气温度已经非常低,不但不浪费热能,不形成热气污染,且烟气经过这么长且弯折的过道,其携带的灰尘也被基本挡落,从烟囱中出去的烟气已基本没有灰尘,尤其是经过基础上的除尘水槽除尘后的烟气已不再含有灰尘及有害成分;其不再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和换热室分开水平布置,换热室的外壁温度不再影响燃烧室的外壁温度,所以,即便换热室的外壁温度再低,其燃烧室的燃料仍然能很好的燃烧,不再因烟气的温度吸收的很完全而导致燃料恶化燃烧或灭火的现象的发生。
总之,本实用新型燃烧非常充分、热转换效率很高、无环境污染;且其结构合理,体积小,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锅炉变低,容易维护、维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水平布置的燃烧室13和换热室4。燃烧室13的外壁上有水套16。从上到下燃烧室由两排由水管形成的水冷炉排15分隔成上面水平布置的反燃烧室35和二次燃烧室32、中间的正燃烧室36、下面的余燃室39。二次燃烧室32和反燃烧室35由耐火砖外涂抹耐火混凝土形成的耐火墙10分隔开,耐火墙10上开有二次进风口33。燃烧室13的下端固定有铸铁炉排18,上端开有副烟囱口11,其正对反燃烧室35、正燃烧室36和余燃室39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进煤口14、第二进煤口40和除渣口17,其正对反燃烧室35和余燃室的侧壁上还分别开有第一进风口34和第二进风口37。副烟囱口11连接烟囱。第一进风口34和第二进风口37处的侧壁上还固定有进风罩23,进风罩23的外侧有进风管24。两水冷炉排15相对水平面倾斜9-13°,最佳为11°。形成水冷炉排15的水管两端与燃烧室13外壁上的水套16连通。换热室4为一保温水箱,燃烧室13外壁上的水套16下端由水管25与换热室4连通。换热室4内布置有第一过烟室、第二过烟室和第三过烟室。第一过烟室是由第一上、下烟室8、3和一排烟管28组成,烟管28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第一上、下烟室8、3壁上、并与第一上下烟室8、3连通。第一上烟室8与二次燃烧室32由烟道9连通。烟道9的壁上有水套31,水套31使燃烧室上的水套16和换热室4的上端连通。第二过烟室是由第二上烟室7和第一下烟室3和一排烟管6组成,烟管6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第二上烟室7和第一下烟室3壁上、并与第二上烟室7和第一下烟室3连通。第三过烟室是由第二上烟室7、第三下烟室2和一粗烟管5组成,粗烟管5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上烟室7壁上、并与第二上烟室7连通。第三下烟室2开有出烟口27,该出烟口27由出烟管引出换热室,出烟管通过引风机和烟道连接烟囱的进烟口。粗烟管5另一端固定在第三下烟室2壁上并与第三下烟室2连通。本实施例的第三下烟室2的底面上也开有进烟口,粗烟管5另一端也可探出第三下烟室2的进烟口,伸入到基础上准备的除尘水槽内,除尘水槽的上端口正对第三下烟室的进烟口,除尘水槽内的水位略低于粗烟管的下端口。第一上烟室8和第二上烟室7上端分别开有第一清灰口30和第二清灰口29。第一清灰口30和第二清灰口29上固定有封盖,第一进煤口14、第二进煤口40和除渣口17上安装有启闭门。燃烧室13的水套16的侧壁上端开有热水出口20,下端开有回水口21,顶端上开有通大气口19。22为排污口。12为吊耳,1为底座,38为第一下烟室3上开有的清灰口,清灰口上有清灰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如内布置的过烟室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和减少。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反正烧四燃室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平布置的燃烧室和换热室;燃烧室的外壁上有水套;从上到下燃烧室由两排由水管形成的水冷炉排分隔成上面水平布置的反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中间的正燃烧室、下面的余燃室;二次燃烧室和反燃烧室由耐火墙分隔开,耐火墙上开有二次进风口;燃烧室的下端固定有炉排,上端开有副烟囱口,其正对反燃烧室、正燃烧室和余燃室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进煤口、第二进煤口和除渣口,其正对反燃烧室和余燃室的侧壁上还分别开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副烟囱口连接烟囱;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的侧壁上还固定有进风分配装置,进风分配装置上有进风口;两水冷炉排相对水平面倾斜,形成水冷炉排的水管两端与燃烧室外壁上的水套连通;换热室为一保温水箱,燃烧室外壁上的水套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室的上端和下端连通;换热室内布置有第一过烟室、第二过烟室和第三过烟室;第一过烟室是由第一上、下烟室和一排烟管组成,烟管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下烟室壁上、并与第一上、下烟室连通;第一上烟室与二次燃烧室由烟道连通;第二过烟室是由第二上、下烟室和一排烟管组成,烟管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下烟室壁上、并与第二上、下烟室连通,第一下烟室和第二下烟室为同一烟室或者开有连通口;第三过烟室是由第三上、下烟室和一粗烟管组成,粗烟管一端固定在第三上烟室壁上、并与第三上烟室连通,第二上烟室和第三上烟室为同一烟室或者开有连通口;第三下烟室开有出烟口,该出烟口由出烟管引出换热室,出烟管通过引风机和烟道连接烟囱的进烟口;粗烟管另一端固定在第三下烟室壁上并与第三下烟室连通,或者第三下烟室的底面上开有进烟口,粗烟管另一端探出第三下烟室的进烟口,伸入到基础上准备的除尘水槽内,除尘水槽的上端口正对第三下烟室的进烟口,除尘水槽内的水位略低于粗烟管的下端口;第一上烟室和第二上烟室上端分别开有第一清灰口和第二清灰口;第一清灰口和第二清灰口上固定有封盖,第一进煤口、第二进煤口和除渣口上安装有启闭门;燃烧室的水套的侧壁上端开有热水出口,下端开有回水口,顶端上开有通大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正烧四燃室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分配装置为进风罩,进风罩的外侧有进风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正烧四燃室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水冷炉排与水平面倾斜9-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正烧四燃室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水冷炉排与水平面倾斜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21902.5U CN203586533U (zh) | 2013-11-16 | 2013-11-16 | 一种反正烧四燃室常压热水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21902.5U CN203586533U (zh) | 2013-11-16 | 2013-11-16 | 一种反正烧四燃室常压热水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86533U true CN203586533U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8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2190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6533U (zh) | 2013-11-16 | 2013-11-16 | 一种反正烧四燃室常压热水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865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6812A (zh) * | 2016-01-08 | 2016-05-04 | 时亦飞 | 一种卧式反烧燃煤热水锅炉 |
WO2024011742A1 (zh) * | 2022-07-15 | 2024-01-18 | 黑龙江中碳佳禾生物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生物质成型燃料表面气相燃烧热解面向下移动式气化锅炉 |
-
2013
- 2013-11-16 CN CN201320721902.5U patent/CN2035865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6812A (zh) * | 2016-01-08 | 2016-05-04 | 时亦飞 | 一种卧式反烧燃煤热水锅炉 |
WO2024011742A1 (zh) * | 2022-07-15 | 2024-01-18 | 黑龙江中碳佳禾生物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生物质成型燃料表面气相燃烧热解面向下移动式气化锅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86533U (zh) | 一种反正烧四燃室常压热水锅炉 | |
CN203533632U (zh) | 炊事采暖两用锅炉 | |
CN203478344U (zh) | 一种多回程反向燃烧采暖炉 | |
CN104654266A (zh) | 一种单锅筒四回程热水锅炉 | |
CN204880674U (zh) | 生物质旋风气化锅炉 | |
CN105157222B (zh) | 一种节能除尘的燃煤锅炉 | |
CN101655279A (zh) | 多级旋转节能除尘除有害气体立式锅炉 | |
CN201917055U (zh) | 一种立式反烧三回程锅炉 | |
CN201391999Y (zh) | 一种微排放环保锅炉 | |
CN201277704Y (zh) | 逆燃、阶梯式炉排全水套燃煤锅炉 | |
CN203518211U (zh) | 一种反正反烧四燃室卧式常压热水锅炉 | |
CN107664301A (zh) | 一种高效生物质锅炉的制备方法 | |
CN204100570U (zh) | 一种煤炉 | |
CN102798212B (zh) | 节能环保锅炉 | |
CN201359370Y (zh) | 长火管三回程锅炉 | |
CN201429200Y (zh) | 横向燃烧立式锅炉 | |
CN101963391A (zh) | 横向燃烧立式锅炉 | |
CN101021358B (zh) | 节能环保无压采暖炉 | |
CN205048723U (zh) | 一种节能除尘的燃煤锅炉 | |
CN201212735Y (zh) | 节能高效环保无烟锅炉 | |
CN201206893Y (zh) | 消烟防垢节能热水锅炉 | |
CN201074898Y (zh) | 环保节能型秸秆气化锅炉 | |
CN201425370Y (zh) | 二次燃烧型外燃燃煤锅炉 | |
CN202598825U (zh) | 一种卧式海水专用燃煤炉 | |
CN201621846U (zh) | 无烟无尘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