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5389U - 潜流式澄清池 - Google Patents
潜流式澄清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55389U CN203355389U CN 201320366162 CN201320366162U CN203355389U CN 203355389 U CN203355389 U CN 203355389U CN 201320366162 CN201320366162 CN 201320366162 CN 201320366162 U CN201320366162 U CN 201320366162U CN 203355389 U CN203355389 U CN 2033553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unit
- pond body
- flocculation reaction
- depositing reservoir
- under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潜流式澄清池,包括:池体,其具有垂直侧壁和底壁,池体具有澄清沉淀区和斜板区,澄清沉淀区的底部设有积泥坑,其内设有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具有顶壁及垂直侧壁,絮凝反应单元壳体下端开口;潜流驱动装置,其具有导流筒,导流筒设置在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内,导流筒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垂直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导流板,导流筒内设有潜流推进器,潜流推进器下方设有絮凝剂投加均布器和原水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及导流筒位于澄清沉淀区内,絮凝反应单元壳体不单独占地,有效节省占地面积,澄清沉淀区上部的清水区上升流速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其絮凝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澄清池,尤其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给水、污水处理领域中的潜流式澄清池。
背景技术
澄清池是在竖流沉淀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构筑物,利用池中积聚的泥渣与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相互接触、吸附,以达到清水较快速分离,可较充分发挥混凝剂的作用,提高澄清效率,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对具有活性的泥渣进行重复利用。澄清池在给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具不完全统计,出现的各类池型超过有十几种,目前国内尚在运行的澄清池以机械澄清池和优化改造过的水力澄清池为主。
其中,机械澄清池属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其特点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反应。机械澄清池由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及分离室组成,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入第一反应室,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至第二反应室继续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体,再通过导流室进入分离室进行沉淀分离。该机械澄清池,其清水区上升流速较小,池体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造价高;并且,机械澄清池所需设备较多,后期维护维修量和强度较大。
水力澄清池属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其特点是利用水力在水射器的作用下进行混合和达到泥渣循环回流的目的。当带有一定压力的投加有絮凝剂的原水,以高速通过水射器喷嘴时,在水射器喉管周围形成负压,从而将数倍于原水的回流泥渣吸入喉管,并与之充分混合。由于回流泥渣和原水的充分接触、反应,加强了颗粒间的吸附作用,加速了絮凝,以获得较好的澄清。但是,该水力循环澄清池清水区上升流速较小,池体面积大,水头损失大,污泥浓度低,颗粒间的吸附作用差,对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澄清池,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流式澄清池,其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及导流筒位于池体的澄清沉淀区内,絮凝反应单元壳体不单独占地,有效节省占地面积,澄清沉淀区上部的清水区上升流速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其絮凝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潜流推进器完成系统内混合、提升、泥渣回流过程,设备量小,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流式澄清池,所述潜流式澄清池包括:
池体,其具有垂直侧壁和连接在所述垂直侧壁下端的底壁,所述池体具有下部澄清沉淀区和位于所述澄清沉淀区上方的斜板区,所述澄清沉淀区的底部设有积泥坑,所述澄清沉淀区内设有絮凝反应单元壳体,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具有顶壁,所述顶壁的外缘轴向向下连接有垂直侧壁,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下端开口;
潜流驱动装置,其具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设置在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积泥坑的上方,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垂直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潜流推进器,所述潜流推进器的下方依次设有絮凝剂投加均布器和原水进水管。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的外部设有正反向投加泵,所述絮凝剂投加均布器通过旁路冲洗管与所述正反向投加泵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的底壁呈倒圆台体形,所述池体底壁的中间设有所述积泥坑。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的底壁与所述池体的垂直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35~150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的积泥坑开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排泥管连接一排泥泵。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的垂直侧壁底端设有水冲洗防积泥装置,所述水冲洗防积泥装置通过防积泥冲洗管路与所述排泥泵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顶壁为圆锥体形,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顶壁锥角为60~90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垂直侧壁外表面沿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流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筒的上端内侧壁沿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流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的斜板区设有板箱,所述板箱具有多个斜孔,所述斜孔与所述池体的垂直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度。
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原水与絮凝剂混合后在潜流推进器的作用下沿导流筒上升,原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及胶体与泥渣充分接触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在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内形成浓的絮体,生成的絮体沉淀在池体的底壁处,而分离出的清水上升至池体的上部区域。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及其内的导流筒位于池体的澄清沉淀区内,不占用池体上部的清水区面积,也即絮凝反应单元壳体不单独占地,有效节省占地面积;另外,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顶壁设计为圆锥体,在澄清沉淀区的上部形成上升速度梯度,便于在池体的底壁上方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所形成的泥渣悬浮层能够有效地截留生成的絮体,因此,可相对提高该区域上升流速,提高生产效率。该潜流式澄清池对原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出水水质稳定,其结构简单,施工难度小,构造成本相对较低。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潜流推进器完成混合、提升、泥渣回流等工艺步骤,极大地减少了设备量,节省投资和后期维护保养,辅助设备少,无其他药剂投加,布置紧凑,自动化程度高。
二、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在池体的外部设有正反向投加泵,该正反向投加泵通过一旁路冲洗管与絮凝剂投加均布器相连。该正反向投加泵用于将旁路冲洗管内的水流注入絮凝剂投加均布器,以对絮凝剂投加均布器进行正反向冲洗,防止絮凝剂投加均布器堵塞的情况发生。
三、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设置在池体垂直侧壁底端的水冲洗防积泥装置,以排泥泵排除的泥水对池体底壁的泥渣层进行适当扰动,防止池体底壁的泥渣层积成死泥。
四、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在池体的斜板区设有板箱,板箱上的多个斜孔可进一步对池体的澄清沉淀区内未沉淀的絮体进行捕获,提高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的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及导流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流式澄清池,其包括池体1和潜流驱动装置2。其中:池体1具有垂直侧壁11和连接在所述垂直侧壁11下端的底壁12,所述池体1具有下部澄清沉淀区13和位于所述澄清沉淀区13上方的斜板区14,所述澄清沉淀区13的底部设有积泥坑15,所述澄清沉淀区13内设有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具有顶壁161,所述顶壁161的外缘轴向向下连接有垂直侧壁162,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下端开口;潜流驱动装置2具有导流筒21,所述导流筒21设置在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内并位于所述积泥坑15的上方,所述导流筒21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垂直侧壁162之间连接有多个导流板22,所述导流筒21内设有潜流推进器23,所述潜流推进器23的下方依次设有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和原水进水管3。
具体是,池体1的澄清沉淀区13用于盛装原水,以及原水与絮凝剂反应后生成的絮体、泥渣以及清水。池体1的垂直侧壁11围设形成的池体1上端为开口,垂直侧壁11下端连接的底壁12径向向内向下倾斜设置,其末端向下凹陷形成积泥坑15,从而池体1的底部形成一倒圆台体形,这样可使澄清沉淀区13中的絮体和泥渣顺利下滑沉淀至池体1的底壁12和积泥坑15内。在本实用新型中,池体1的底壁12与池体1的垂直侧壁11之间的夹角μ为135~150度。
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位于澄清沉淀区13内,其可通过连接杆等连接部件(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在池体1的垂直侧壁11内表面上,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大体呈圆柱筒形,其具有顶壁161和连接在顶壁161外缘的垂直侧壁162,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下端开口与池体1的底壁12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本实用新型中,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顶壁161为圆锥体形,其锥角θ为60~90度,该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顶壁161设计成圆锥体形,可使位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上方的流体形成速度梯度,有利于悬浮层的形成和稳定,并避免积泥的情况发生。
潜流驱动装置2的导流筒21设置在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内并位于积泥坑15的上方,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导流筒21大体呈圆柱筒形,其具有导流通道211,潜流推进器23、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以及原水进水管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导流筒21的导流通道211内,其中,潜流推进器23用于将位于其下方的自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投放的絮凝剂、自原水进水管3流入的原水、以及积泥坑15内的泥渣自导流通道211的下端向上提升至导流通道211的上端,并进一步使之混合。
导流筒21通过多个导流板22连接在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垂直侧壁162的内表面上,导流板22大体呈平板状,多个导流板22沿径向方向呈放射状连接在导流筒21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之间,该些导流板22用于减小对流经导流筒21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5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流体的扰动。
进一步的,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垂直侧壁162的外表面沿径向方向呈放射状间隔设有多个导流板163,该些导流板163用于减小对自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与导流筒21之间的环形空间流出的流体的扰动;另外,导流筒21的上端内侧壁沿径向方向呈放射状间隔设有多个导流板212,该些导流板212用于使流经导流筒21内上部的流体流场均匀。
本实用新型澄清原水的过程如下:首先,自原水进水管3通入原水,自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投放絮凝剂,启动潜流推进器23,此时,絮凝剂与原水以及澄清沉淀区13底层的泥渣在潜流推进器23的作用下沿导流筒21的导流通道211上升,并折返进入导流筒21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然后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底部开口处进入澄清沉淀区13的底部。其中,原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及胶体与絮凝剂在导流筒21的导流通道211内混合上升,导流通道211内的多个导流板212可起到均匀流场的作用,该些混合物质折返进入导流筒21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进行絮凝反应,絮凝反应后生成的较大的、均匀的絮体与清水分离、沉淀,其中清水聚集在澄清沉淀区13的上部,剩余的絮体在池体1的底壁12的上方形成稳定的泥渣层,以进一步截留上升的小絮体。如此往复循环,原水与絮凝剂不断在导流筒21内混合并在导流筒21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进行絮凝,反应后生成的泥渣沉淀于池体1的底壁12并下滑至积泥坑15内,该些沉淀于池体1底层的部分泥渣也可在后续原水与絮凝剂的混合中参与混合与絮凝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潜流式澄清池,原水与絮凝剂在导流筒21内进行混合,并在导流筒21与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进行絮凝反应,生成的絮体沉淀在池体1的底壁12处,而分离出的清水上升至澄清沉淀区13的上部区域。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及其内的导流筒21位于池体1的澄清沉淀区13内,不占用澄清沉淀区13上部的清水区面积,也即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不单独占地,有效节省占地面积;另外,絮凝反应单元壳体16的顶壁161的圆锥体形设计在澄清沉淀区13形成上升速度梯度,便于在池体1的底壁12上方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所形成的泥渣悬浮层能够有效地截留生成的絮体,因此,可相对提高该区域上升流速,提高生产效率。该潜流式澄清池对原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出水水质稳定,其结构简单,施工难度小,构造成本相对较低。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单一潜流式推进器23为提升、混合、回流提供动力,完成混合、提升以及泥渣回流过程,极大地减少了设备量,节省投资和后期维护保养,辅助设备少,无其他药剂投加,布置紧凑,自动化程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池体1的外部设有正反向投加泵4,所述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通过旁路冲洗管41与所述正反向投加泵4相连。该正反向投加泵4用于将旁路冲洗管41内的水流注入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以对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进行正反向冲洗,防止絮凝剂投加均布器24堵塞的情况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池体1的积泥坑15开设有排泥口151,所述排泥口151通过排泥管51连接一排泥泵5。当排泥泵5开启时,积泥坑15内的泥渣经排泥管51被排放至池体1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1的垂直侧壁11底端设有水冲洗防积泥装置6,所述水冲洗防积泥装置6通过防积泥冲洗管路61与所述排泥泵5相连。
当排泥泵5开启时,部分经排泥管51排放的含泥渣水经防积泥冲洗管路61回流到水冲洗防积泥装置6内,开启水冲洗防积泥装置6,对池体1底壁12的泥渣层进行适当扰动,防止池体1底壁12的泥渣层积成死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池体1的斜板区14设有板箱7,所述板箱7具有多个斜孔71,所述斜孔71与所述池体1的垂直侧壁11之间的夹角为30度。具体是,板箱7设置在池体1的斜板区14,也即,板箱7位于池体1的澄清沉淀区13的上方,其多个斜孔71与池体1的侧壁11之间的夹角为30度,也即,斜孔71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呈30度角设置,斜孔71的截面呈六边形或椭圆形,该些斜孔71可进一步对澄清沉淀区13内未沉淀的絮体进行捕获,以提高出水水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式澄清池包括:
池体,其具有垂直侧壁和连接在所述垂直侧壁下端的底壁,所述池体具有下部澄清沉淀区和位于所述澄清沉淀区上方的斜板区,所述澄清沉淀区的底部设有积泥坑,所述澄清沉淀区内设有絮凝反应单元壳体,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具有顶壁,所述顶壁的外缘轴向向下连接有垂直侧壁,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下端开口;
潜流驱动装置,其具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设置在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积泥坑的上方,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垂直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潜流推进器,所述潜流推进器的下方依次设有絮凝剂投加均布器和原水进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外部设有正反向投加泵,所述絮凝剂投加均布器通过旁路冲洗管与所述正反向投加泵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底壁呈倒圆台体形,所述池体底壁的中间设有所述积泥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底壁与所述池体的垂直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35~15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积泥坑开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排泥管连接一排泥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垂直侧壁底端设有水冲洗防积泥装置,所述水冲洗防积泥装置通过防积泥冲洗管路与所述排泥泵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顶壁为圆锥体形,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顶壁锥角为60~90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壳体的垂直侧壁外表面沿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流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上端内侧壁沿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流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式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斜板区设有板箱,所述板箱具有多个斜孔,所述斜孔与所述池体的垂直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66162 CN203355389U (zh) | 2013-06-25 | 2013-06-25 | 潜流式澄清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66162 CN203355389U (zh) | 2013-06-25 | 2013-06-25 | 潜流式澄清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55389U true CN203355389U (zh) | 2013-12-25 |
Family
ID=4980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3661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5389U (zh) | 2013-06-25 | 2013-06-25 | 潜流式澄清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5538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1278A (zh) * | 2013-06-25 | 2013-10-09 |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 | 潜流式澄清池 |
CN111056722A (zh) * | 2018-10-17 | 2020-04-24 |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污泥处理设备 |
-
2013
- 2013-06-25 CN CN 201320366162 patent/CN2033553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1278A (zh) * | 2013-06-25 | 2013-10-09 |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 | 潜流式澄清池 |
CN111056722A (zh) * | 2018-10-17 | 2020-04-24 |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污泥处理设备 |
CN111056722B (zh) * | 2018-10-17 | 2024-03-19 |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污泥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59227B (zh) |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及其净化工艺 | |
CN103011448B (zh) | 一种组合式双旋流高效浊水净化装置 | |
CN202620796U (zh) | 竖流式沉淀池 | |
CN102010043B (zh) | 组合式水澄清装置 | |
CN201890788U (zh) | 双层压力式除油器 | |
CN203625180U (zh) | 机械混凝污水处理沉淀过滤池 | |
CN202223939U (zh) | 海水混凝沉淀装置 | |
CN210133923U (zh) | 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 | |
CN203355389U (zh) | 潜流式澄清池 | |
CN201857297U (zh) | 组合式水沉淀/澄清装置 | |
CN207632577U (zh) | 一种高效竖流式沉淀池 | |
CN206666288U (zh) | 一体化净水池 | |
CN203017818U (zh) | 水处理循环反应沉淀池 | |
CN105329994A (zh) | 水澄清装置 | |
CN202625908U (zh) |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 | |
CN103833164B (zh) | 污水沉淀过滤池 | |
CN209161574U (zh) | 一种絮凝沉淀池 | |
CN201439031U (zh) |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 |
CN203079769U (zh) | 组合式双旋流高效浊水净化装置 | |
CN103341278B (zh) | 潜流式澄清池 | |
CN201999778U (zh) | 单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 |
CN213037569U (zh) | 旋流气浮澄清池 | |
CN205516672U (zh) | 微涡旋流混凝沉淀池 | |
CN212283191U (zh) | 基于物化生物协同的过滤沉淀耦合新型二沉池系统 | |
CN205367858U (zh) | 一种曝气沉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