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11245U - 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11245U CN203211245U CN 201320090478 CN201320090478U CN203211245U CN 203211245 U CN203211245 U CN 203211245U CN 201320090478 CN201320090478 CN 201320090478 CN 201320090478 U CN201320090478 U CN 201320090478U CN 203211245 U CN203211245 U CN 2032112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passenger
- control module
- automobile
- control set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车辆发生主动碰撞时,无法保证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问题。本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发生碰撞后撞击信息的碰撞传感器、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用于缓解后排中间乘客向前冲击力的气囊、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的气体发生器和用于根据碰撞传感器检测的撞击信息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给气体发生器的控制模块,碰撞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气体发生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气体发生器与气囊连接。本控制装置用于缓解车辆碰撞时后排中间乘客向前冲击力且安全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的普及率逐年增高。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越发显得重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中国的交通事故总量、伤亡人数已成为并保持为全球最大。根据中国交通部的统计,2009年涉及伤亡的交通事故总数为238351起。目前各大汽车厂家都加大了汽车的研发投入,尤其是被动安全的约束系统,其能很好的保证乘员安全。
但是由于成本上考虑,很多车型忽略了对后排中间座位乘客安全保护,仅采用两点式安全带进行保护,甚至有些乘客因为拥挤,安全带不系;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中间乘客受伤害程度远远大于两侧乘客。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现有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乘员头部保护装置,设于后排座椅上,包括气囊结构,所述的后排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其特征在于,在靠背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设有固着块,所述气囊结构设于固着块的顶部位置的内部。汽车在被疾驰的其他车辆追尾时,所述气囊结构中的引爆机构会促使气囊被引爆开而冲出到固着块的外侧,气囊用于承接住后排座椅上中间乘员的头部,以减缓该追尾动作所产生的冲击力对该乘员头部造成的影响,但是该装置主要是解决汽车在被追尾时,乘员头部因过度后仰而造成头颈部较大损害的问题,对于车辆在发生主动碰撞时,中间乘客由于巨大惯性作用窜入副仪表台,甚至飞向挡风玻璃,造成极大人生伤害的问题没有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缓解车辆碰撞时后排中间乘客向前冲击力且安全便利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发生碰撞后撞击信息的碰撞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用于缓解后排中间乘客向前冲击力的气囊、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的气体发生器和用于根据碰撞传感器检测的撞击信息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给上述气体发生器的控制模块,所述的碰撞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气体发生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气体发生器与气囊连接。
该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在汽车遭受到撞击后,设置在车上的碰撞传感器将输送一个撞击信息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撞击信息进行处理并与控制模块中预先设定的碰撞值进行比较,在接收到的撞击信息大于碰撞值时判断车内后排中间乘客存在危险,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给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在接收到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后,迅速点火并产生大量气体对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的气囊进行充气,隐藏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的气囊在瞬间充气弹出,在后排中间乘员的身体与车内零部件碰撞之前及时弹出,以缓解后排中间乘员向前的冲击力,最终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气囊关闭的气囊控制开关,所述的气囊控制开关与上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气囊控制开关来控制气囊在后排中间座椅上没有乘客时关闭,可有效避免在车辆发生碰撞且后排中间座椅上无乘客时弹出气囊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气囊控制开关为按钮开关。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后排中间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上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在后排中间座椅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来判断后排中间座椅上是否有乘客,在后排中间座椅上无乘客时控制模块关闭对气体发生器的控制,即关闭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的气囊,避免在车辆发生碰撞且后排中间座椅上无乘客时弹出气囊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控制方便,智能化程度高。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中控台上用于提示上述气囊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提示器,所述的提示器与上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提示器提示驾乘人员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的气囊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便于判别,提示明显,舒适性高。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提示器为与上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LED指示灯。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提示器为与上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蜂鸣器。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和与单片机连接的模数转换器,所述的碰撞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模数转换器连接,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和显示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在上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碰撞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上,所述的碰撞传感器设置有若干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设置气囊,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打开气囊以缓解后排中间乘客向前冲击力,起到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作用,提高了车内乘坐人员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便利。
2、本实用新型设置气囊控制开关或后排中间座椅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气囊的工作状态,可有效避免在车辆发生碰撞且后排中间位置无乘客时打开气囊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模块;1a、单片机;1b、模数转换器;2、碰撞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气体发生器;5、气囊;6、提示器;7、气囊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发生碰撞后撞击信息的碰撞传感器2、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用于缓解后排中间乘客向前冲击力的气囊5、用于对气囊5进行充气的气体发生器4和用于根据碰撞传感器2检测的撞击信息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给气体发生器4的控制模块1,碰撞传感器2与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气体发生器4与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气体发生器4与气囊5连接。
具体来说,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气囊5关闭的气囊控制开关7,气囊控制开关7与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其气囊控制开关7可选用按钮开关。通过气囊控制开关7来控制气囊5在后排中间座椅上没有乘客时关闭,可有效避免在车辆发生碰撞且后排中间座椅上无乘客时弹出气囊5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后排中间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与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在后排中间座椅上有人乘坐时,压力传感器3将采集到的压力信号输送给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根据输送的压力信号在判断座椅上有人时控制气囊5处于工作状态,在判断座椅上无人时控制气囊5处于关闭状态。通过在后排中间座椅上设置压力传感器3来判断是否控制气囊5处于工作状态,可有效避免在后排中间座椅上无乘客时因驾驶人员忘记关闭气囊控制开关7,从而造成在车辆发生碰撞且后排中间座椅上无乘客时弹出气囊5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控制方便,智能化程度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中控台上用于提示气囊5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提示器6,提示器6与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其提示器6可采用LED指示灯或蜂鸣器或两者的组合。在发动机启动且后排中间无乘客时,LED指示灯进行显示或者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提醒驾乘人员气囊5未处于工作状态,蜂鸣器在发出几声蜂鸣后停止蜂鸣,LED指示灯在气囊5未处于工作状态时一直进行显示直到气囊5处于工作状态,可有效避免在后排中间座椅上有乘客时气囊5未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便于判别,提示明显,安全性高。
控制模块1包括单片机1a和与单片机1a连接的模数转换器1b,碰撞传感器2和压力传感器3分别与模数转换器1b连接,气体发生器4和显示灯分别与单片机1a连接。
碰撞传感器2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上,碰撞传感器2设置有若干个。在前保险杠上设置若干个传感器,可有效提高检测两车碰撞信号的准确性。
该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在发动机启动时,该控制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压力传感器3实时采集后排中间座椅上的压力信号,控制模块1则根据压力传感器3输送的信号判断后排中间座椅上是否有乘客,在判断后排中间座椅上无人时控制气囊5处于关闭状态,即气体发生器4不能给气囊5进行充气;或者在气囊控制开关7按下时,控制模块1将接收到一个开关信号并根据该开关信号控制气囊5处于关闭状态,可在压力传感器3不能正常工作时起到关闭气囊5的作用;控制模块1在上述条件满足其中一种的情况下即控制气囊5处于关闭状态的同时,发出控制信号给LED指示灯或蜂鸣器进行提示;控制模块1根据压力传感器3输送的信号,在判断后排中间座椅上有人但气囊控制开关7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模块1以压力传感器3输送的信号为主控制气囊5处于工作状态,此时LED指示灯灭,在汽车遭受到撞击后,设置在车上的碰撞传感器2将输送一个撞击信息给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将接收到的撞击信息进行处理并与控制模块1中预先设定的碰撞值进行比较,在接收到的撞击信息大于碰撞值时判断车内后排中间乘客存在危险,控制模块1输出控制信号给气体发生器4,气体发生器4在接收到控制模块1发出的控制信号后,迅速点火并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对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的气囊5进行充气,隐藏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的气囊5在瞬间充气弹出,在后排中间乘员的身体与车内零部件碰撞之前及时弹出,在人体接触到气囊5时,气囊5通过气囊5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从而起到铺垫作用,减轻后排中间乘员身体所受冲击力,最终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控制模块1、单片机1a、模数转换器1b、碰撞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气体发生器4、气囊5、提示器6、气囊控制开关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发生碰撞后撞击信息的碰撞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后侧用于缓解后排中间乘客向前冲击力的气囊(5)、用于对气囊(5)进行充气的气体发生器(4)和用于根据碰撞传感器(2)检测的撞击信息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给上述气体发生器(4)的控制模块(1),所述的碰撞传感器(2)与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气体发生器(4)与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气体发生器(4)与气囊(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气囊(5)关闭的气囊控制开关(7),所述的气囊控制开关(7)与上述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控制开关(7)为按钮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后排中间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3),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与上述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中控台上用于提示上述气囊(5)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提示器(6),所述的提示器(6)与上述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示器(6)为与上述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的LED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示器(6)为与上述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的蜂鸣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1)包括单片机(1a)和与单片机(1a)连接的模数转换器(1b),所述的碰撞传感器(2)和压力传感器(3)分别与模数转换器(1b)连接,所述的气体发生器(4)和显示灯分别与单片机(1a)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碰撞传感器(2)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上,所述的碰撞传感器(2)设置有若干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90478 CN203211245U (zh) | 2013-02-28 | 2013-02-28 | 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90478 CN203211245U (zh) | 2013-02-28 | 2013-02-28 | 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11245U true CN203211245U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920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9047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11245U (zh) | 2013-02-28 | 2013-02-28 | 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11245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7106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成都凯裕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安全装置 |
CN105752015A (zh) * | 2016-05-13 | 2016-07-13 | 昆山浩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
CN106004756A (zh) * | 2016-06-21 | 2016-10-12 | 肇庆高新区凯盈顺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
CN107985137A (zh) * | 2017-12-08 | 2018-05-04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汽车座 |
CN108297748A (zh) * | 2017-12-08 | 2018-07-20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汽车座 |
CN109109810A (zh) * | 2018-09-26 | 2019-01-01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膝盖防护装置、座椅及车辆 |
CN113320495A (zh) * | 2021-06-30 | 2021-08-31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排中间乘客保护气囊 |
-
2013
- 2013-02-28 CN CN 201320090478 patent/CN2032112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7106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成都凯裕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安全装置 |
CN105752015A (zh) * | 2016-05-13 | 2016-07-13 | 昆山浩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
CN106004756A (zh) * | 2016-06-21 | 2016-10-12 | 肇庆高新区凯盈顺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
CN107985137A (zh) * | 2017-12-08 | 2018-05-04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汽车座 |
CN108297748A (zh) * | 2017-12-08 | 2018-07-20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汽车座 |
CN107985137B (zh) * | 2017-12-08 | 2024-04-05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汽车座 |
CN109109810A (zh) * | 2018-09-26 | 2019-01-01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膝盖防护装置、座椅及车辆 |
CN113320495A (zh) * | 2021-06-30 | 2021-08-31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排中间乘客保护气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11245U (zh) | 一种车用保护后排中间乘客安全的控制装置 | |
CN103395401B (zh) |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 | |
CN203651698U (zh) | 一种汽车驾驶员正面保护装置 | |
WO2015039444A1 (zh) | 一种具有正面保护功能的车辆侧气帘装置 | |
CN106585545A (zh) | 基于重量判定保护类型的安全气囊控制装置 | |
CN202783058U (zh) | 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 |
CN201824996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 |
CN203543883U (zh) | 一种改进的具有正面保护功能的车辆侧气帘装置 | |
CN102582565A (zh) | 机动交通工具的安全座椅 | |
WO2007091526A8 (ja) | 車両用エアベルト装置 | |
CN201842048U (zh) | 一种车用安全气囊保护装置 | |
CN205498662U (zh) | 具备配戴安全带提醒功能的座椅、使用该座椅的汽车 | |
CN109398289A (zh) | 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996079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安全保护的安全气囊装置 | |
CN203567587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 |
CN207089225U (zh)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 |
US20070145725A1 (en) | Neck-protecting device on a seat in an automobile | |
CN202508048U (zh) | 机动交通工具的安全座椅 | |
CN202764904U (zh) | 一种汽车安全带 | |
CN202935296U (zh) | 汽车自动充气安全装置 | |
CN206383924U (zh) | 儿童汽车智能防撞装置 | |
CN101628550A (zh) | 可伸缩的轿车座椅靠背 | |
CN209274551U (zh) | 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装置 | |
CN204136933U (zh) | 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 |
CN209208544U (zh) | 一种儿童汽车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