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仰角可调的电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一种俯仰角可调的电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风扇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方位的送风要求,一般会设置左右摇头和上下摇头的机构,主要包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控制两组四杆机构实现左右摇头和上下摇头,其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制造麻烦;另一种是利用一个电机控制实现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通过调节定位装置手动调节,参照图1,为现有的手动调节俯仰角的电风扇,其主要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架2’,支撑架2’上端铰接有可绕支撑架2’上下转动的俯仰转动架3’,支撑架2’与俯仰转动架3’之间设置有调节并定位支撑架2’与俯仰转动架3’之间俯仰角度的调节定位机构,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俯仰转动架3’底端的盲孔31’,盲孔31’内设有滚珠12’及按压滚珠12’的弹簧11’,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1’,所述滚珠12’能与各个定位孔21’对应并在弹簧11’的作用下陷入定位孔21’内。该结构依靠滚珠12’与各个定位孔21’的配合从而实现俯仰角的调节与定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但是由于其仅靠一侧定位,受力性差,弹簧11’容易失效,调节定位机构可靠性差,严重时影响整个电风扇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电风扇的正常使用,而且该结构调节时需要同时按压滚珠12’并转动俯仰转动架3’,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俯仰角调节方便可靠的俯仰角可调的电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俯仰角可调的电风扇,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上端铰接有可绕支撑架上下转动的俯仰转动架,俯仰转动架上方设置有能相对俯仰转动架左右转动的摇头机构,所述支撑架与俯仰转动架之间设置有调节并定位支撑架与俯仰转动架之间俯仰角度的调节定位机构,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俯仰转动架底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端面设置有若干齿形卡位,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在外力作用下可向下弹性变形的卡脚,所述卡脚的顶端面设置有凸块或凹槽,凸块或凹槽可与各个齿形卡位配合形成不同俯仰角并可跟随卡脚弹性变形而卡入或退出齿形卡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块底端面为以支撑架与俯仰转动架的铰接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底端面。
进一步,所述卡脚呈拱形。
进一步,所述凸块或凹槽呈圆弧形。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通过立柱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立柱设置有包围支撑架以防止其外露的空腔。
进一步,所述摇头机构连接有风叶,风叶外设有风叶罩,所述风叶罩包括前、后罩,所述摇头机构包括前、后壳体,所述前壳体设置有定位柱及带外螺纹的安装柱,所述后罩设置有通孔,及与定位柱配合对前壳体进行定位的定位孔,安装柱穿过通孔后用带内螺纹的固定件将前壳体与后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后罩通过带开口的卡箍锁紧连接,所述卡箍的开口两端通过螺栓连接锁紧,所述卡箍的内壁设置有便于卡紧前、后罩的环状槽。
进一步,所述前壳体下端设置有辅助摇头机构转动的弧形块,所述俯仰转动架设置有与弧形块相配合的圆柱。
进一步,所述摇头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为二级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曲柄,曲柄铰接有连杆,连杆铰接于俯仰转动架上。
进一步,所述摇头机构与俯仰转动架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底端面的齿形卡位与卡脚顶端面的凸块或凹槽配合,从而将俯仰转动架定位,对比于传统的仅靠侧面定位的弹簧滚珠结构,有效接触面积大,定位更加可靠;同时凸块或凹槽可跟随卡脚弹性变形而卡入或退出齿形卡位,直接转动俯仰转动架即可调节不同的俯仰角,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手动调节俯仰角的电风扇;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7是是图4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罩与前壳体安装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箍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仰角可调的电风扇,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架2,支撑架2上端铰接有可绕支撑架2上下转动的俯仰转动架3,所述俯仰转动架3上方设置有能相对俯仰转动架3左右转动的摇头机构4,所述支撑架2与俯仰转动架3之间设置有调节并定位支撑架2与俯仰转动架3之间俯仰角度的调节定位机构,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俯仰转动架3底部的定位块31,所述定位块31的底端面设置有若干齿形卡位32,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置有在外力作用下可向下弹性变形的卡脚21,所述卡脚21的顶端面设置有凸块22或凹槽,凸块22或凹槽可与各个齿形卡位32配合形成不同俯仰角并可跟随卡脚21弹性变形而卡入或退出齿形卡位32。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31底端面的齿形卡位32与卡脚21顶端面的凸块22或凹槽配合,从而将俯仰转动架3定位,对比于传统的仅靠侧面定位的弹簧滚珠结构,有效接触面积大,定位更加可靠;同时凸块22或凹槽可跟随卡脚21弹性变形而卡入或退出齿形卡位32,直接转动俯仰转动架3即可调节不同的俯仰角,操作方便。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31底端面为以支撑架2与俯仰转动架3的铰接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底端面,该圆弧底端面使得俯仰转动架3在转动过程中避免与卡脚21干涉,同时也使得齿形卡位32与凸块22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保持相等,从而使转动力均匀。优选地,所述卡脚21呈拱形,由于卡脚21的上端面呈弧形,避免与圆弧底端面干涉,同时由于支撑架2采用塑料,卡脚21依靠两端点支撑,使得卡脚21受压后相对容易变形,而且由于拱形具有一定的拱高,所以卡脚21受压时不易断裂。
进一步,考虑到凸块22或凹槽与齿形卡位32之间连接的可靠程度影响到俯仰转动架3与支撑架2之间定位的可靠性和相对转动的容易性,俯仰转动架3与支撑架2之间有效接触面积过多将造成相对转动困难,有效接触面积过少将造成定位可靠性差,优选地,所述凸块22或凹槽呈圆弧形,圆弧形与齿形卡位32相配合使得凸块22或凹槽在俯仰转动架3的转动力作用下更容易卡入或者退出齿形卡位32,同时使得齿形卡位32与凸块22或凹槽之间配合紧密,连接可靠。当然上述只是优选实施例,凸块22或凹槽也可设置成与齿形卡位32相适配的齿形。
所述支撑架2通过立柱1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立柱1设置有包围支撑架2以防止其外露的空腔。立柱1起支撑作用,同时避免支撑架2外露,使得整个电风扇外观更加美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俯仰转动架3位于定位块31上方设置有与支撑架2铰接的铰接孔33,所述支撑架2包括上端设置有便于俯仰转动架3转动的U型转动架23,U型转动架23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铰接的固定孔24,所述立柱1上端设置有与U型转动架23相适配的U型臂11,U型臂11两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孔24对应的安装孔12,螺栓穿过安装孔12、固定孔24及铰接孔33,再用螺母锁紧螺栓,从而实现俯仰转动架3、支撑架2及立柱1三者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摇头机构4连接有风叶5,风叶5外设有风叶罩6,所述风叶罩6包括前、后罩61、62,所述摇头机构4包括前、后壳体71、72,所述前壳体71设置有定位柱712及带外螺纹的安装柱711,所述后罩62设置有通孔621,及与定位柱712配合对前壳体71进行定位的定位孔622,安装柱711穿过通孔621后用带内螺纹的固定件8将前壳体71与后罩62固定连接。安装时将前壳体71的定位柱712对准后罩62的定位孔622,将安装柱711穿入通孔621后,将固定件8旋入安装柱711,从而将前壳体71与后罩62快速定位安装。优选地,所述前、后罩61、62通过带开口的卡箍63锁紧连接,所述卡箍63的开口两端通过螺栓连接锁紧,所述卡箍63的内壁设置有便于卡紧前、后罩61、62的环状槽631,该设计方便拆装、连接可靠。优选地,所述前壳体71下端设置有辅助摇头机构4转动的弧形块713,所述俯仰转动架3设置有与弧形块713相配合的圆柱36,摇头机构4左右转动过程中,弧形块713抵接在圆柱36外侧面并转动,使得摇头机构4的转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所述摇头机构4包括电机41,电机41连接有传动机构42,传动机构42为二级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传动机构42的输出轴连接有曲柄43,曲柄43铰接有连杆44,连杆44铰接于俯仰转动架3上。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减速比大,同时改变传动方向,在相同的减速比下,占用空间更小,使得摇头机构4更加紧凑,使整个电风扇更加轻巧。
为了快速安装摇头机构4与转动架,所述摇头机构4与俯仰转动架3卡扣连接,具体地,俯仰转动架3上端设置有带凸扣35的支柱34,支柱34连接有支撑台,摇头机构4下端设置有卡接通孔45,支柱34插入卡接通孔45,同时凸扣35卡入卡接通孔45的上端面,摇头机构4下端抵接于支撑台上端面。
当然,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它结构上的变形,这些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