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67846U - 侧出水混合阀 - Google Patents
侧出水混合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67846U CN203067846U CN 201320011058 CN201320011058U CN203067846U CN 203067846 U CN203067846 U CN 203067846U CN 201320011058 CN201320011058 CN 201320011058 CN 201320011058 U CN201320011058 U CN 201320011058U CN 203067846 U CN203067846 U CN 2030678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 ring
- moving plate
- controlling rod
- side water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侧出水混合阀,包括壳体、上盖和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与动片盖连接,动片盖固定连接有动片,动片下方连接有静片,静片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上盖一体成型,位于壳体与上盖内的控制杆一部分呈球状,有一内壁与球面弧度相匹配的密封圈与控制杆球状部分紧密配合连接,控制杆与动片盖连接的部分呈“十”字,动片盖设有相配的“十”字形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性好、使用可靠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阀芯,特别是一种侧出水混合阀。
背景技术
现有冷热水混合龙头中的侧出水混合阀包括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一般与上盖卡合连接,控制杆的另一端与动片盖连接,提起与控制杆连接的手柄,转动控制杆,就可调节冷热水的进水量,也就是混合水的出水温度。然而,上述侧出水混合阀的壳体与上盖是分体组装的,控制杆传动部分密封性差,承受水压能力弱,密封部分寿命短,容易漏水;而且控制杆与动片盖连接部分在开启转动过程中的定位强度不够,防爆破强度不够。使用过程中动片盖容易磨损而产生间隙,长期使用会使控制杆的原有定位失效。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使用可靠方便的侧出水混合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侧出水混合阀,包括壳体、上盖和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与动片盖连接,动片盖固定连接有动片,动片下方连接有静片,静片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上盖一体成型,位于壳体与上盖内的控制杆一部分呈球状,有一内壁与球面弧度相匹配的密封圈与控制杆球状部分紧密连接,密封圈外壁与壳体内侧面相匹配。控制杆与动片盖连接的部分呈“十”字,动片盖设有相配的“十”字形凹槽。
其中,所述密封圈的底面设有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沿整个密封圈设置,截面呈梯形。
其中,静片上的冷热水通道呈弧形。
其中,所述的静片的底部设置有静片凹槽,所述的底座上端设置有底座凹槽,密封圈设置在静片凹槽和底座凹槽之间。
其中,所述密封圈的形状为内部呈“人”字形,外部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十”字形的设计可有效增加控制杆与动片盖的接触面积,减少动片盖的磨损,增加阀芯开启转动定位强度与防爆破强度。当水进入到阀芯内部时,动片以上的阀芯部件就会在水压的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往上运动的趋势,若阀芯的密封性不好,水就会从控制杆与壳体或上盖间流出,但由于本实用新型有一内壁与球面弧度相匹配的密封圈与控制杆球状部分紧密配合连接,水压越大,密封圈与控制杆球状部分接触就会越紧密,有效防止阀芯漏水。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上盖一体成型,从而有效保证阀芯外壳的强度,保证了阀芯杆传动部分的密封所需的压缩量由连体外壳提供。不再依靠螺母。即使长期多次使用,阀芯各个部件的位置或形状变动也不会太大,本实用新型也不会产生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8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静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6和图7,侧出水混合阀,包括壳体1、上盖2和控制杆3,控制杆3的一端安装在壳体1内,与动片盖4连接,动片盖4固定连接有动片5,动片5下方连接有静片6,静片6安装在底座7上,静片(6)和底座(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底座(7)与壳体(1)连接,壳体1与上盖2一体成型,位于壳体1与上盖2内的控制杆一部分呈球状,有一内壁与球面弧度相匹配的的密封圈8与控制杆球状部分紧密配合连接,密封圈8外壁与上盖2内侧面相匹配,控制杆3与动片盖4连接的部分呈“十”字(12),动片盖4设有相配的“十”字形凹槽(13)。“十”字形的设计可有效增加控制杆3与动片盖4的接触面积,减少动片盖4的磨损,增加阀芯开启转动定位强度与防爆破强度。当水进入到阀芯内部时,动片5以上的阀芯部件就会在水压的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往上运动的趋势,若阀芯的密封性不好,水就会从控制杆3与壳体1或上盖2间流出,但由于本实用新型有一内壁与球面弧度相匹配的密封圈与控制杆球状部分紧密配合连接,水压越大,密封圈8与控制杆球状部分接触就会越紧密,有效防止阀芯漏水。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与上盖2一体成型,从而有效保证阀芯外壳的强度,保证了阀芯杆传动部分密封所需的压缩量由连体外壳提供。不再依靠螺母。即使长期多次使用,阀芯各个部件的位置或形状变动也不会太大,本实用新型也不会产生漏水的现象。
参照图3,所述密封圈8的底面设有凹槽9,当密封圈8在水压的作用力下就会向凹槽9两侧扩开,从而迫紧上盖2内壁及控制杆球状部分表面,防止水从阀芯流出。其中,所述凹槽9沿整个密封圈设置,截面呈梯形设置时,密封性能比较高。当然,所述截面可设置成三角形等。
参照图4、图5,静片6上的冷热水通道10呈弧形,弧形冷热水通道10与大弧端口11相配合可有效增强阀的敏感度,能更好地调节冷热水的混合出水温度。
参照图8、图9、图10,静片6的底部设置有静片凹槽6-1,底座7上端设置有底座凹槽7-1,密封圈14设置在静片凹槽6-1和底座凹槽7-1之间,所述密封圈14“人”字形部分的三个外端与呈矩形外部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呈对称分布,这样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阀芯的抗水压性能,底座的密封性能更好,抗压性能比普通的混合阀要高一倍,敏感度更符合国家标准。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变劣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侧出水混合阀,包括壳体(1)、上盖(2)和控制杆(3),控制杆(3)的一端安装在壳体(1)内,与动片盖(4)连接,动片盖(4)固定连接有动片(5),动片(5)下方连接有静片(6),静片(6)安装在底座(7)上,静片(6)和底座(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底座(7)与壳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1)与上盖(2)一体成型,位于壳体(1)与上盖(2)内的控制杆一部分呈球状,有一内壁与球面弧度相匹配的密封圈(8)与控制杆球状部分紧密配合连接,控制杆(3)与动片盖(4)连接的部分呈“十”字(12),动片盖(4)设有相配的“十”字形凹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水混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的底面设有凹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出水混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沿整个密封圈设置,截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侧出水混合阀,其特征在于:静片(6)上的冷热水通道(10)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水混合阀,其特征在于:密封圈(14)的形状为内部呈“人”字形,外部呈矩形。“人”字形密封圈部分的三个外端与呈矩形外部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呈对称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1058 CN203067846U (zh) | 2013-01-09 | 2013-01-09 | 侧出水混合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1058 CN203067846U (zh) | 2013-01-09 | 2013-01-09 | 侧出水混合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67846U true CN203067846U (zh) | 2013-07-17 |
Family
ID=4876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1105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67846U (zh) | 2013-01-09 | 2013-01-09 | 侧出水混合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6784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1760A (zh) * | 2017-09-26 | 2018-02-16 | 开平市怀特阀芯有限公司 | 一种拨键式分水阀芯 |
CN107701759A (zh) * | 2017-09-22 | 2018-02-16 | 开平市怀特阀芯有限公司 | 一种拨键式调温阀 |
-
2013
- 2013-01-09 CN CN 201320011058 patent/CN2030678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1759A (zh) * | 2017-09-22 | 2018-02-16 | 开平市怀特阀芯有限公司 | 一种拨键式调温阀 |
CN107701760A (zh) * | 2017-09-26 | 2018-02-16 | 开平市怀特阀芯有限公司 | 一种拨键式分水阀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83302U (zh) | 一种快开阀芯及其水龙头 | |
CN203067846U (zh) | 侧出水混合阀 | |
CN202580122U (zh) | 一种安装标准化的拨杆式阀芯 | |
CN210318590U (zh) | 一种双向刀闸阀 | |
CN204493747U (zh) | 一种双向密封蝶阀 | |
CN204083303U (zh) | 一种耐高压阀芯及其水龙头 | |
CN201884696U (zh) | 阀门 | |
CN203067847U (zh) | 细小型陶瓷混合器 | |
CN202392167U (zh) | 一体化混水龙头 | |
CN207421402U (zh) | 一种新型衬氟三通球阀 | |
CN107575597B (zh) | 一种滑块及使用该滑块的换向阀 | |
CN202349274U (zh) | 迷你型陶瓷混合器 | |
CN206572010U (zh) | 水龙头 | |
CN205479447U (zh) | 一种球阀 | |
CN220850756U (zh) | 水龙头阀芯密封结构 | |
CN204404676U (zh) | 冰箱 | |
CN211371325U (zh) | 一种新型闸阀 | |
CN202746623U (zh) | 阀门 | |
CN216382811U (zh) | 一种龙头结构 | |
CN207093809U (zh) | 一种软密封丝扣闸阀 | |
CN206845919U (zh) | 一种蝶阀阀芯 | |
CN208278546U (zh) | 一种洗衣液瓶的瓶口防渗漏结构 | |
CN207297913U (zh) | 一种防漏耐用铜阀 | |
CN207278901U (zh) | 一种螺杆升降式潜水阀芯 | |
CN207437831U (zh) | 隔膜结构两通电磁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