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048482U -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8482U
CN203048482U CN 201320008801 CN201320008801U CN203048482U CN 203048482 U CN203048482 U CN 203048482U CN 201320008801 CN201320008801 CN 201320008801 CN 201320008801 U CN201320008801 U CN 201320008801U CN 203048482 U CN203048482 U CN 203048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fixed pulley
movable pulley
reel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88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友云
刘九庆
牛明
柯权
曾剑锋
Original Assignee
商友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商友云 filed Critical 商友云
Priority to CN 2013200088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8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8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84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它涉及一种滑轮组机构。以解决采用增加配重方式或采用改变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实现动滑轮组工作稳定性,前者存在增加固定和支撑动滑轮组部件的负荷,并要求重物质量相对固定的问题,后者存在绕绳过程复杂、加工困难、对钢丝绳的要求较高的问题。N个动滑轮单体通过吊梁装置吊装,动滑轮组设置在定滑轮组的上方,定滑轮组与地面固接,钢丝绳的两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及重物固定连接,钢丝绳依次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直至钢丝绳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本实用新型用于起吊重物。

Description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轮组机构。
背景技术
滑轮组是起重和装吊中非常常见的机构之一,它不仅可以节省提取重物所施加的牵引力同时也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还可以把重物提升到比用一般起重机高得多的位置,在大型机械的装配及零部件调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船舶、航空航天、大型发电机组等。
目前国内车间所应用的滑轮组在起吊重物的过程中只通过改变配重块(铁块或铅块)的重量来进行配重,使机器的牵引力能够满足重物的重量并达到要求的起吊高度。然而它在使用中有三个缺点:一是滑轮组在空载或轻载时,由于两边钢丝绳速度的差异,在上升或下降时将引起滑轮组的单边自锁,导致动滑轮组翻转;二是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有时会像麻花一样扭绞在一起,形成自锁,造成作业的中断;三是用来调节重量的配重块重量固定,不仅占用大量空间且成本很高,效率低、使用不便。
现有技术中往往选择在动滑轮组上增加配重或改变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来调整滑轮组的稳定性,使滑轮组平稳正常的工作。其中,增加动滑轮组的配重的同时也增加了固定和支撑动滑轮组部件的负荷,而且,要求滑轮组所起吊的重物质量相对固定;改变绕绳方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如交叉法、重叠法等,但是绕绳过程复杂、加工困难、对钢丝绳的要求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以解决采用增加配重方式或采用改变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实现动滑轮组工作稳定性,前者存在增加固定和支撑动滑轮组部件的负荷,并要求重物质量相对固定的问题,后者存在绕绳过程复杂、加工困难、对钢丝绳的要求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四种,分别如下:
第一种方案: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定滑轮组、钢丝绳和吊梁装置;动滑轮组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N个动滑轮单体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的吊装轴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通过吊梁装置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上设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定滑轮组包括N个定滑轮单体,N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并列设置,8≥N≥4,N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N个定滑轮单体与N个动滑轮单体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设置在定滑轮组的上方,定滑轮组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上设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固定连接,钢丝绳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重物固定连接。
第二种方案: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导向轮组、钢丝绳和吊梁装置;动滑轮组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N个动滑轮单体等间距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的吊装轴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通过吊梁装置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上设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定滑轮组包括M个定滑轮单体,M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并列设置,M=2N,8≥N≥4,M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M个定滑轮单体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与N个动滑轮单体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设置在定滑轮组的上方,定滑轮组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上设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导向轮组包括N个导向轮单体,N个导向轮单体与M个定滑轮单体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与所对应的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的上端固定连接,N个导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上设有一个导向轮绕线轮;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固定连接,钢丝绳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五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最后再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重物固定连接。
第三种方案: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定滑轮组、钢丝绳和吊梁装置;动滑轮组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N个动滑轮单体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的吊装轴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通过吊梁装置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上同轴设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定滑轮组包括N个定滑轮单体,N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并列设置,8≥N≥4,N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N个定滑轮单体与N个动滑轮单体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设置在定滑轮组的上方,定滑轮组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上同轴设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 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固定连接,钢丝绳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重物固定连接。
第四种方案: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导向轮组、钢丝绳和吊梁装置;动滑轮组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N个动滑轮单体等间距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的吊装轴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通过吊梁装置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上同轴设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定滑轮组包括M个定滑轮单体,M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并列设置,M=2N,8≥N≥4,M个定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M个定滑轮单体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与N个动滑轮单体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设置在定滑轮组的上方,定滑轮组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上同轴设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导向轮组包括N个导向轮单体,N个导向轮单体与M个定滑轮单体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与所对应的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的上端固定连接,N个导向轮单体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上同轴设有两个导向轮绕线轮;
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固定连接,钢丝绳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五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再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最后,钢丝绳再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重物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加工制造滑轮及钢丝绳的成本均较低,并简化了绕绳方式,达到了自由调节起吊重量的目的,适用于起吊50T~125T范围内的重物。
2、方案二是在方案一基础上的一种变形,即当需要吊起50T~75T范围内的重物时,方案一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动滑轮单体下移至相对应的定滑轮单体的正上方且二者连接,该下移动滑轮单体即作为导向轮单体使用。方案四是在方案三基础上的一种变形,即当需要吊起76T~150T范围内的重物时,方案三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动滑轮单体下移至相对应的定滑轮单体的正上方且二者连接,该下移动滑轮单体即作为导向轮单体使用。
动滑轮单体与定滑轮单体和导向轮单体之间相互配合,定滑轮组固定于地面,动滑轮组起增力作用。导向轮组的结构与动滑轮组的结构完全相同,方案一和方案三中的动滑轮组连接于吊梁时起增力作用。因此通过调节动滑轮单体的数量就可以改变起重升力。在起吊重物重量不变、牵引机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动滑轮组中动滑轮单体数量便可达到改变起吊速度的目的。
3、方案一及方案三采用整体式滑轮组,可使起吊重物传动平稳可靠、误差小、提高起重效率。
4、在重物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绕绳方式来做配重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动滑轮单体的安装位置(方案二和方案四)来实现改变绕绳方式,操作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方案三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方案四的主视图;
图3是动滑轮单体主视图;
图4是图3俯视图;
图5是图3左视图;
图6是动滑轮单体立体图;
图7是定滑轮单体主视图;
图8是图7俯视图;
图9是图7左视图;
图10是定滑轮单体立体图;
图11是导向轮单体主视图;
图12是图11俯视图;
图13是图11的左视图;
图14是导向轮单体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的工作简图。
图中: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钢丝绳3、吊梁装置4、动滑轮单体5、吊装轴6、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单体8、定滑轮绕线轮9、重物10、导向轮组11、导向轮单体12、导向轮绕线轮13、上盖板14、固定板15、动滑轮侧板16、固定轴17、连接板18、轴侧板19、定滑轮侧板20、支撑板21、开口槽22、连接轴23、斜侧面24、封板25、立板26、导向轮侧板27、倾斜侧面28。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3、图5、图6、图7、图9、图10、图11、图13及图14所示,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设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N个定滑轮单体8,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8≥N≥4,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N个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5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设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7,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未画,其结构参考附图1,只需要将附图1中的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绕线轮9及导向轮绕线轮13分别画出一个即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3、图5、图6、图7、图9、图10、图11、图13及图14所示,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导向轮组11、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等间距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设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M个定滑轮单体8,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M=2N,8≥N≥4,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5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设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导向轮组11包括N个导向轮单体12,N个导向轮单体12与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与所对应的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的上端固定连接,N个导向轮单体12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上设有一个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13,再绕过第五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最后再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未画,其结构参考附图2,只需要将附图2中的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绕线轮9及导向轮绕线轮13分别画出一个即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及图3~图14所示,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同轴设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N个定滑轮单体8,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8≥N≥4,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N个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7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同轴设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2及图3~图14所示,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导向轮组11、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等间距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同轴设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M个定滑轮单体8,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M=2N,8≥N≥4,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5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同轴设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导向轮组11包括N个导向轮单体12,N个导向轮单体12与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与所对应的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的上端固定连接,N个导向轮单体12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上同轴设有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12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再绕过第五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5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8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12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8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最后,钢丝绳3再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12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及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上一个动滑轮单体5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至与其错位相邻的下一个定滑轮单体8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之间的中心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3°~5°。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及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三或四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上一个动滑轮单体5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至与该上一个动滑轮单体5错位相邻的下一个定滑轮单体8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之间的中心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3°~5°。
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3~图10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动滑轮单体5包括一根吊装轴6、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一个上盖板14、两个固定板15及两个动滑轮侧板16,两个固定板15直立且并列设置,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吊装轴6和转动安装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两个固定板15之间位于动滑轮绕线轮7与吊装轴6之间固定有一个上盖板14,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动滑轮侧板16,且动滑轮侧板16位于上盖板14的下方;定滑轮单体8包括一根固定轴17、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一个连接板18、两个轴侧板19、两个定滑轮侧板20及两个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1直立且并列设置,支撑板21的底端设有开口槽22,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中上部转动安装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两侧的上部各固定有一个定滑轮侧板20,两个支撑板21之间各固定有一个轴侧板19,两个轴侧板19设置在两个定滑轮侧板20的下方且靠近两个支撑板21的两侧设置,两个支撑板21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轴17,两个轴侧板19的上端之间固定有一个连接板18。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为水平面,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与直侧面之间通过斜侧面24相连,斜侧面2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1为20°。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组合可以增加钢丝绳3的抗拉强度及起吊位置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八:如图11~图14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导向轮单体12包括一根连接轴23、一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一个封板25、两个立板26及两个导向轮侧板27,两个立板26并列设置,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连接轴23和转动安装有一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两个立板26之间位于导向轮绕线轮13与连接轴23之间固定有一个封板25,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侧板27,且导向轮侧板27位于封板25的下方。立板26的上端面为水平面,立板26的上端面与直侧面之间通过倾斜侧面28相连,倾斜侧面2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2为20°。
具体实施方式九:如图3~图10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三或四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动滑轮单体5包括一根吊装轴6、一个上盖板14、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两个固定板15及两个动滑轮侧板16,两个固定板15直立且并列设置,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吊装轴6和转动安装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同轴设置,两个固定板15之间位于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与吊装轴6之间固定有一个上盖板14,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动滑轮侧板16,且动滑轮侧板16位于上盖板14的下方;定滑轮单体8包括一根固定轴17、一个连接板18、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两个轴侧板19、两个定滑轮侧板20及两个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1直立且并列设置,支撑板21的底端设有开口槽22,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中上部转动安装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同轴设置,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两侧的上部各固定有一个定滑轮侧板20,两个支撑板21之间各固定有一个轴侧板19,两个轴侧板19设置在两个定滑轮侧板20的下方且靠近两个支撑板21的两侧设置,两个支撑板21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轴17,两个轴侧板19的上端之间固定有一个连接板18。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为水平面,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与直侧面之间通过斜侧面24相连,斜侧面2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20°。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组合可以增加钢丝绳3的抗拉强度及起吊位置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十:如图11~图14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导向轮单体12包括一根连接轴23、一个封板25、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两个立板26及两个导向轮侧板27,两个立板26并列设置,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连接轴23和转动安装有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同轴设置,两个立板26之间位于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与连接轴23之间固定有一个封板25,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侧板27,且导向轮侧板27位于封板25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滑轮组连接来实现设计目的,动滑轮组与定滑轮组相互配合。以两绕线式进行缠绕,通过钢丝绳连接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提高了起吊过程中的稳定性,每增加一个动滑轮单体,可升起重物质量以2n(n≥1)的倍数增加,提高了滑轮组起吊的通用性及起吊效率(如图15所示)。通过对动滑轮单体高度和数量的调整,使得位于偶数位置的动滑轮单体下移并与所对应的定滑轮单体连接,此时,下移的动滑轮单体充当导向轮单体用,并能达到调节起吊速度的目的,大负载为125T,绕绳采用承载力2160MPa、强度为412MPa的进口钢丝绳,其理论设计安全系数可达到S3的工作要求。润滑以混合式润滑为主,并在位于底部的动滑轮组添加具有挥发性的润滑剂,增加起吊使用频率及寿命。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其特征是: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设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N个定滑轮单体(8),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8≥N≥4,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N个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5)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设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7),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
2.一种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导向轮组(11)、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其特征是: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等间距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设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M个定滑轮单体(8),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M=2N,8≥N≥4,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5)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设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导向轮组(11)包括N个导向轮单体(12),N个导向轮单体(12)与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与所对应的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的上端固定连接,N个导向轮单体(12)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上设有一个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13),再绕过第五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最后再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上的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
3.一种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其特征是: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同轴设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N个定滑轮单体(8),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8≥N≥4,N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N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N个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7)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同轴设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
4.一种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2)、导向轮组(11)、钢丝绳(3)和吊梁装置(4);其特征是:动滑轮组(1)包括N个动滑轮单体(5),N个动滑轮单体(5)等间距并列设置,且N个动滑轮单体(5)的吊装轴(6)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N个动滑轮单体(5)通过吊梁装置(4)吊装,N个动滑轮单体(5)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第一个动滑轮单体至第N个动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动滑轮单体(5)上同轴设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定滑轮组(2)包括M个定滑轮单体(8),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并列设置,M=2N,8≥N≥4,M个定滑轮单体(8)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第一个定滑轮单体至第M个定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与N个动滑轮单体(5)一一对应设置,且动滑轮组(1)设置在定滑轮组(2)的上方,定滑轮组(2)与地面固接,每个定滑轮单体(8)上同轴设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导向轮组(11)包括N个导向轮单体(12),N个导向轮单体(12)与M个定滑轮单体(8)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与所对应的偶数位置的定滑轮单体(8)的上端固定连接,N个导向轮单体(12)依次定义为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第一个导向轮单体至第N个导向轮单体由吊梁装置(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设置,每个导向轮单体(12)上同轴设有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一端与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固定连接,钢丝绳(3)的缠绕路径顺序如下:钢丝绳(3)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一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一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12)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二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一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三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动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再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四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二个导向轮单体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再绕过第五个定滑轮单体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按上述的绕线方式以此类推,直至钢丝绳(3)绕过第N个动滑轮单体(5)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再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8)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12)上位于左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绕过第M个定滑轮单体(8)上位于右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最后,钢丝绳(3)再绕过第N个导向轮单体(12)上位于右侧的导向轮绕线轮(13),钢丝绳(3)的另一端与重物(10)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其特征是:上一个动滑轮单体(5)上的动滑轮绕线轮(7)至与其错位相邻的下一个定滑轮单体(8)上的定滑轮绕线轮(9)之间的中心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3°~5°。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其特征是:上一个动滑轮单体(5)上位于右侧的动滑轮绕线轮(7)至与该上一个动滑轮单体(5)错位相邻的下一个定滑轮单体(8)上位于左侧的定滑轮绕线轮(9)之间的中心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3°~5°。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其特征是:动滑轮单体5包括一根吊装轴(6)、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一个上盖板(14)、两个固定板(15)及两个动滑轮侧板(16),两个固定板(15)直立且并列设置,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吊装轴(6)和转动安装有一个动滑轮绕线轮(7),两个固定板(15)之间位于动滑轮绕线轮(7)与吊装轴(6)之间固定有一个上盖板(14),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动滑轮侧板(16),且动滑轮侧板(16)位于上盖板(14)的下方;定滑轮单体(8)包括一根固定轴(17)、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一个连接板(18)、两个轴侧板(19)、两个定滑轮侧板(20)及两个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1)直立且并列设置,支撑板(21)的底端设有开口槽(22),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中上部转动安装有一个定滑轮绕线轮(9),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两侧的上部各固定有一个定滑轮侧板(20),两个支撑板(21)之间各固定有一个轴侧板(19),两个轴侧板(19)设置在两个定滑轮侧板(20)的下方且靠近两个支撑板(21)的两侧设置,两个支撑板(21)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轴(17),两个轴侧板(19)的上端之间固定有一个连接板(18)。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其特征是:导向轮单体(12)包括一根连接轴(23)、一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一个封板(25)、两个立板(26)及两个导向轮侧板(27),两个立板(26)并列设置,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连接轴(23)和转动安装有一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两个立板(26)之间位于导向轮绕线轮(13)与连接轴(23)之间固定有一个封板(25),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侧板(27),且导向轮侧板(27)位于封板(25)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其特征是:动滑轮单体(5)包括一根吊装轴(6)、一个上盖板(14)、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两个固定板(15)及两个动滑轮侧板(16),两个固定板(15)直立且并列设置,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吊装轴(6)和转动安装有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同轴设置,两个固定板(15)之间位于两个动滑轮绕线轮(7)与吊装轴(6)之间固定有一个上盖板(14),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动滑轮侧板(16),且动滑轮侧板(16)位于上盖板(14)的下方;定滑轮单体(8)包括一根固定轴(17)、一个连接板(18)、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两个轴侧板(19)、两个定滑轮侧板(20)及两个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1)直立且并列设置,支撑板(21)的底端设有开口槽(22),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中上部转动安装有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两个定滑轮绕线轮(9)同轴设置,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两侧的上部各固定有一个定滑轮侧板(20),两个支撑板(21)之间各固定有一个轴侧板(19),两个轴侧板(19)设置在两个定滑轮侧板(20)的下方且靠近两个支撑板(21)的两侧设置,两个支撑板(21)之间固定有一根固定轴(17),两个轴侧板(19)的上端之间固定有一个连接板(18)。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其特征是:导向轮单体(12)包括一根连接轴(23)、一个封板(25)、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两个立板(26)及两个导向轮侧板(27),两个立板(26)并列设置,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上至下固定有一根连接轴(23)和转动安装有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同轴设置,两个立板(26)之间位于两个导向轮绕线轮(13)与连接轴(23)之间固定有一个封板(25),两个立板(26)之间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侧板(27),且导向轮侧板(270位于封板(25)的下方。
CN 201320008801 2013-01-09 2013-01-09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8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8801 CN203048482U (zh) 2013-01-09 2013-01-09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8801 CN203048482U (zh) 2013-01-09 2013-01-09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8482U true CN203048482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31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880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8482U (zh) 2013-01-09 2013-01-09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84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0999A (zh) * 2013-01-09 2013-04-03 商友云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CN10810086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郑州市金泽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夯实设备吊装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0999A (zh) * 2013-01-09 2013-04-03 商友云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CN10810086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郑州市金泽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夯实设备吊装机构
CN108100865B (zh) * 2017-12-29 2024-06-07 深圳市润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夯实设备吊装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4951U (zh) 一种提升机
CN101413387B (zh) 塔架式组合传动抽油机
CN112573347B (zh) 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
CN103010999B (zh)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CN108529449B (zh) 一种船舶用重型吊杆装置
CN201183725Y (zh) 起重机钢丝绳缠绕系统
CN203128088U (zh) 四点起吊三点平衡防摇摆起升机构的钢丝绳缠绕系统
CN203048482U (zh) 可调节式滑轮组机构
CN203959659U (zh) 一种吊钩组件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CN106938828B (zh) 吊机及其起吊机构
CN105155416A (zh) 一种钢索塔整体滑移竖转装置
CN102963817A (zh) 一种无溜尾力的大型设备吊装垂直脱排方法
CN203295068U (zh) 卷扬机下置式三小车四吊点门式起重机
CN109650255B (zh) 塔式起重机旋摆小车吊重自平衡系统
CN103342292A (zh) 卷扬机下置式三小车四吊点门式起重机
CN208747486U (zh) 一种平衡吊梁组吊具
CN206033112U (zh) 输送设备的提升机构
CN104176668B (zh) 双联双卷筒绕绳系统
CN105712200A (zh) 一种具有快速进行绕绳倍率调整功能的吊钩滑车
CN204150955U (zh) 能在弧形工字钢上行走的电动葫芦
CN204057812U (zh) 双联双卷筒绕绳系统
CN100384713C (zh) 一种箱体式工业机器人活动升降机构
CN201292824Y (zh) 塔架式组合传动抽油机
CN109132906B (zh) 起重机起升机构的升降平衡蓄能装置
CN203767917U (zh) 一种起重机械的滑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12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