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79633U - 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79633U CN202879633U CN 201220625988 CN201220625988U CN202879633U CN 202879633 U CN202879633 U CN 202879633U CN 201220625988 CN201220625988 CN 201220625988 CN 201220625988 U CN201220625988 U CN 201220625988U CN 202879633 U CN202879633 U CN 2028796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shaft
- wheel
- driven output
- agricultural machinery
- driv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发动机;对称布置于农机的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左行走单元包括主传动轴,其一端与液压马达连接,在主传动轴上设有平行的链轮A与链轮B;设于主传动轴前方的第一从动输出轴,其通过第一支撑座固定于农机,第一从动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从动链轮、左前轮;设于主传动轴后方的第二从动输出轴,其通过第二支撑座固定于农机,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上设有第二从动链轮、左后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可与上述轮式行走机构互换的多功能农机履带式行走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机构可以同时互换,故配置了本实用新型的农机同时具备轮式行走机构和履带式行走机构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144616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农机,其采用的方案为:将支承在驱动轮和张紧滚上的左右行驶履带,中间隔着支重轮地安装在左右履带架上,同时,将通过履带升降臂能自如地做升降控制动作地将左右履带架设置在机体上,其特征是:设有能在行驶履带的接地方向上自如移动的张紧滚。
授权公告号为CN201709097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履带式生态农机,其采用的方案为:包括联接箱、大梁、太阳能电池板、接头、密实震捣机、泥土隆起机构和农机具悬挂机构,其特征是:履带式行走机构由履带传动系统、履带保护外壳和履带换向系统组成,每边设置2组;每边2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中间增设升降杆。
上述专利中公开的农机存在如下不足:1、具有履带行走机构的农机虽然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但行走速度缓慢,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2、轮式行走机构虽然行走速度快速,但不能在泥泞环境行走;3、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轮式和履带式行走机构可以同时互换的农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式和履带式行走机构可以同时互换的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包括设于农机的液压马达;设于农机的用于带动所述液压马达动作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布置于所述农机的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其中,左行走单元包括:
通过轴承设于农机左侧的主传动轴,其一端与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动作时带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在主传动轴上设有平行的链轮A与链轮B;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前方的第一从动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并通过第一支撑座固定于农机,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上设有与链轮A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左前轮的轮毂设置在第一从动输出轴上,第一从动输出轴带动左前轮转动;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后方的第二从动输出轴,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支撑座上并通过第二支撑座固定于农机,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上设有与链轮B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左后轮的轮毂设置在第二从动输出轴上,第二从动输出轴带动左后轮转动。
另一方面,一种多功能农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设于农机的液压马达;设于农机的用于带动所述液压马达动作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布置于所述农机的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其中,左行走单元包括:
通过轴承设于农机左侧的主传动轴,其一端与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动作时带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在主传动轴上设有链轮B;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前方的第一从动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并通过第一支撑座固定于农机,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上设置有张紧轮;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后方的第二从动输出轴,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支撑座上并通过第二支撑座固定于农机,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上设有与链轮B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驱动链轮设置在第二从动输出轴,第二从动输出轴带动驱动链轮转动,其中,在驱动链轮与张紧轮之间,配合设置有履带;
设于所述履带上的至少一支重轮,所述支重轮通过支重轮架固定于农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机构可以同时互换,故配置了本实用新型的农机同时具备轮式行走机构和履带式行走机构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结构图。
图2是多功能农机履带式行走机构结构图。
图3是图1S处放大图。
图4是图2K处放大图。
图中,1、农机,2、液压马达,3、主传动轴,31、轴承Ⅰ,31a、轴承端盖,32、轴承Ⅱ,33、链轮A,34、链轮B,4、第一从动输出轴,41、轴承Ⅲ,42、第一支撑座,42a、紧固螺栓,43、轴承Ⅵ,44、第一从动链轮,5、第二从动输出轴,51,轴承Ⅴ,52、第二支撑座,52a、紧固螺栓,53、轴承Ⅵ,54、第二从动链轮,61、左前轮,62、左后轮,7、履带,71、张紧轮,72、驱动链轮,8、支重轮,81、支重轮架,82、支重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表述,图中箭头方向代表前方。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农机具有多种功能,例如通过设于农机前端的作业机构进行挖坑,打孔等。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包括:设于农机1的液压马达2以及设于农机1的用于带动液压马达2动作的发动机(图中未示),还包括:对称布置的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下文对左行走单元将作详述,右行走单元按照左行走单元对称布置即可,故不再详述。其中,左行走单元包括:通过轴承Ⅰ、Ⅱ31、32设于农机1左侧的主传动轴3,其一端(即图1中主传动轴右端)穿过轴承Ⅱ32形成一连接端,该连接端与所述液压马达2连接,液压马达用于驱动主传动轴转动,在主传动轴3上介于二轴承(轴承Ⅰ、Ⅱ)间设有平行的链轮A33(即图1中位于左侧的链轮)与链轮B34(即图1中位于右侧的链轮)。
在所述主传动轴3前方设置第一从动输出轴4,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4穿设于固定在第一支撑座42的轴承Ⅲ、Ⅳ41、43上并通过第一支撑座42固定于农机1,第一支撑座42是通过四紧固螺栓42a固定在农机上的,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4一端(即图1中第一从动输出轴右端)设有与链轮A33通过链条(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44,另一端(即图1中第一从动输出轴左端)与左前轮61轮毂固接。第一从动链轮44与第一从动输出轴4可拆卸连接,第一从动链轮44设有内花键,第一从动输出轴4与第一从动链轮44连接处设有外花键。
在所述主传动轴3后方设置第二从动输出轴5,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穿设于固定在第二支撑座52的轴承Ⅴ、Ⅵ51、53上并通过第二支撑座52固定于农机1,第二支撑座52是通过四紧固螺栓52a固定在农机上的,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一端(即图1中第二从动输出轴右端)设有与链轮B34通过链条(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54,另一端(即图1中第二从动输出轴左端)与左后轮62轮毂固接。第二从动链轮54与第二从动输出轴5可拆卸连接,第二从动链轮54设有内花键,第二从动输出轴5与第二从动链轮54连接处设有外花键。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农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设于农机1的液压马达2以及设于农机1的用于驱动液压马达2动作的发动机,还包括:对称布置的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下文对左行走单元将作详述,右行走单元按照左行走单元对称布置即可,故不再详述。其中,左行走单元包括:通过轴承Ⅰ、Ⅱ31、32设于农机左侧的主传动轴3,其一端(即图2中主传动轴右端)穿过轴承Ⅱ32形成一连接端,该连接端与所述液压马达2连接,液压马达用于驱动主传动轴转动,在主传动轴3上介于二轴承(轴承Ⅰ、Ⅱ)间设有二平行的链轮A33(即图2中位于左侧的链轮)与链轮B34(即图2中位于右侧的链轮)。链轮A33用于行走机构互换时用。
在所述主传动轴前方设置第一从动输出轴4,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4穿设于固定在第一支撑座42的轴承Ⅲ、Ⅳ41、43上并通过第一支撑座42固定于农机1,第一支撑座42是通过四紧固螺栓42a固定在农机上的,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4一端(即图2中第一从动输出轴左端)与张紧轮71固接。为了与轮式行走机构具有通用性,在第一从动输出轴4另一端(即图2中第一从动输出轴右端)还设有可与链轮A33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44(在轮式行走机构与履带式行走机构互换时才安装该结构)。第一从动链轮44与第一从动输出轴4可拆卸连接,第一从动链轮44设有内花键,第一从动输出轴4与第一从动链轮44连接处设有外花键。
在所述主传动轴后方设置第二从动输出轴5,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穿设于固定在第二支撑座52的轴承Ⅴ、Ⅵ51、53上并通过第二支撑座52固定于农机1,第二支撑座52是通过四紧固螺栓52a固定在农机上的,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一端(即图2中第二从动输出轴右端)设有与链轮B34通过链条(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54,另一端(即图2中第二从动输出轴左端)与驱动链轮72固接,其中,驱动链轮72与张紧轮71配合履带7连接,本案中履带为橡胶履带。第二从动链轮54与第二从动输出轴5可拆卸连接,第二从动链轮54设有内花键,第二从动输出轴5与第二从动链轮54连接处设有外花键。
为了在转向或者倾斜路面上行走时履带不会滑出张紧轮71,在履带7的各齿孔两侧设有挡块。故在履带7的内周就形成了由若干挡块形成的环形轨迹,张紧轮71就卡在环形轨迹内,因为环形轨迹两侧有挡块,故张紧轮71始终被卡在环形轨迹内,在不同工况下,履带均不会滑出张紧轮71。
在所述履带7上布置二支重轮8,支重轮8呈哑铃状,两侧为轮状体,中部为一连接柱,连接柱轴向布置轴孔,轴孔两端设有轴承(深沟球轴承),当支重轮8布置在履带7上时,连接柱横置于履带7同一齿孔两侧的一组挡块上方,连接柱两侧的轮状体分别位于该组挡块的最外侧,所述支重轮8通过支重轮架81固定于农机1,各支重轮8是通过穿设在支重轮轴82上,然后固定在支重轮架81上的。支重轮8除了设置为二个,还可以设置为一个,三个,或者更多。
其中,轴承Ⅰ、Ⅱ为深沟球轴承,轴承Ⅲ、Ⅳ以及轴承Ⅴ、Ⅵ为圆锥滚子轴承。
由于本实用新型轮式行走机构与履带式行走机构具有共同的结构,共同的结构在轮式与履带式行走机构互换时可以通用,以多功能农机左侧为例,包括:液压马达2、主传动轴3、轴承Ⅰ31、轴承Ⅱ32、第一从动输出轴4、轴承Ⅲ41、第一支撑座42、轴承Ⅵ43、第一从动链轮44、第二从动输出轴5、轴承Ⅴ51、第二支撑座52、轴承Ⅵ53、第二从动链轮54。
不同的结构为:左前轮61、左后轮62、履带7、张紧轮71、驱动链轮72、支重轮8、支重轮架81、支重轮轴82。在更换时仅需更换这些不同的结构即可。
本实用新型轮式行走机构和履带式行走机构互换时,以履带式行走机构换为轮式行走机构为例,更换方法如下,该方法更换多功能农机左侧,右侧类似操作即可:一、将履带拆卸下来,然后将张紧轮与驱动链轮拆卸下来,同时将支重轮以及支重轮架也拆卸下来;二、在张紧轮处安装左前轮,在驱动链轮处安装左后轮;三、将链轮A与第一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将轮式行走机构换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参照上述方法反向操作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2)
1.一种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包括设于农机(1)的液压马达(2);设于农机(1)的用于带动所述液压马达(2)动作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布置于所述农机(1)的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其中,左行走单元包括:
通过轴承设于农机(1)左侧的主传动轴(3),其一端与液压马达(2)连接,液压马达动作时带动所述主传动轴(3)转动,在主传动轴(3)上设有平行的链轮A(33)与链轮B(34);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3)前方的第一从动输出轴(4),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4)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支撑座(42)上并通过第一支撑座(42)固定于农机(1),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4)上设有与链轮A(33)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44),左前轮(61)的轮毂设置在第一从动输出轴(4)上,第一从动输出轴(4)带动左前轮(61)转动;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3)后方的第二从动输出轴(5),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支撑座(52)上并通过第二支撑座(52)固定于农机(1),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上设有与链轮B(34)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54),左后轮(62) 的轮毂设置在第二从动输出轴(5)上,第二从动输出轴(5)带动左后轮(62)转动。
2.一种多功能农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设于农机(1)的液压马达(2);设于农机(1)的用于带动所述液压马达(2)动作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布置于所述农机(1)的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其中,左行走单元包括:
通过轴承设于农机(1)左侧的主传动轴(3),其一端与液压马达(2)连接,液压马达动作时带动所述主传动轴(3)转动,在主传动轴(3)上设有链轮B(34);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3)前方的第一从动输出轴(4),所述第一从动输出轴(4)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支撑座(42)上并通过第一支撑座(42)固定于农机(1),在第一从动输出轴(4)上设置有张紧轮(71);
设于所述主传动轴(3)后方的第二从动输出轴(5),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支撑座(52)上并通过第二支撑座(52)固定于农机(1),所述第二从动输出轴(5)上设有与链轮B(34)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54),驱动链轮(72)设置在第二从动输出轴(5),第二从动输出轴(5)带动驱动链轮(72)转动,其中,在驱动链轮(72)与张紧轮(71)之间,配合设置有履带(7);
设于所述履带(7)上的至少一支重轮(8),所述支重轮(8)通过支重轮架(81)固定于农机(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25988 CN202879633U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25988 CN202879633U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79633U true CN202879633U (zh) | 2013-04-17 |
Family
ID=4807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6259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79633U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7963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8371A (zh) * | 2014-05-06 | 2014-07-16 | 王奎武 | 多功能作业农机具 |
CN105253211A (zh) * | 2015-11-03 | 2016-01-20 | 韶关市丰旭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农机装备行走系统转换装置 |
CN106467147A (zh) * | 2015-08-20 | 2017-03-01 | 夏普株式会社 | 自主行驶车辆的车身构造 |
-
2012
- 2012-11-23 CN CN 201220625988 patent/CN2028796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8371A (zh) * | 2014-05-06 | 2014-07-16 | 王奎武 | 多功能作业农机具 |
CN103918371B (zh) * | 2014-05-06 | 2016-09-28 | 王奎武 | 多功能作业农机具 |
CN106467147A (zh) * | 2015-08-20 | 2017-03-01 | 夏普株式会社 | 自主行驶车辆的车身构造 |
CN105253211A (zh) * | 2015-11-03 | 2016-01-20 | 韶关市丰旭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农机装备行走系统转换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91966B (zh) | 一种四轮驱动的自走式多功能耕作机 | |
CN111497953B (zh) | 一种双驱式电动滩涂车 | |
CN205311726U (zh) | 一种全路面森林草原灭火运兵车 | |
CN202180752U (zh) | 全液压四驱高装多功能水田机动车 | |
CN206968812U (zh) | 一种机器人底盘 | |
CN202879633U (zh) | 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 |
CN106828634A (zh) | 履带式插秧机行走底盘 | |
CN103350726A (zh) | 一种适于林地作业的机器人底盘 | |
CN203402300U (zh) | 机械行走橡胶履带轮 | |
CN201457505U (zh) | 一种拖拉机的行走装置 | |
CN202759760U (zh) | 一种双履带式微耕机动力底盘 | |
CN201800545U (zh) | 微型遥控履带式拖拉机 | |
CN203523252U (zh) | 自走微耕机 | |
CN204326131U (zh) | 一种驱动性能优越的平地机 | |
CN205499098U (zh) | 一种湿地越野半履带叉车 | |
CN205378551U (zh) | 一种割台剥皮联动型履带式玉米收获机 | |
CN106740077A (zh) | 具有并联结构高效动力变速系统的铰接式山地拖拉机 | |
CN203888623U (zh) | 拖拉机传动系统 | |
CN203243675U (zh) | 一种多功能来回式水稻田耕整机 | |
CN201467679U (zh) | 双履带甘蔗中耕培土机 | |
CN201774806U (zh) | 多功能花生玉米收获机之底盘行走装置 | |
CN205818932U (zh) | 一种农用田间管理机的传动机构 | |
CN205161048U (zh) | 自走轮式多驱动农用旋耕机 | |
CN201222909Y (zh) | 双垄沟全覆膜机的链条波浪形开式土壤升运器 | |
CN203681684U (zh) | 畦床作业用履带式行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