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31024U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Google Patents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31024U CN202331024U CN2011204054892U CN201120405489U CN202331024U CN 202331024 U CN202331024 U CN 202331024U CN 2011204054892 U CN2011204054892 U CN 2011204054892U CN 201120405489 U CN201120405489 U CN 201120405489U CN 202331024 U CN202331024 U CN 2023310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minute
- mechanical watch
- engagement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时、分、秒针偏离机芯中心的传动结构的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包括:擒纵轮部件、二轮部件、三轮部件、秒轮部件、摩擦分轮、分轮、跨轮部件、时轮,擒纵轮部件位于机芯的中央区域,其齿轴与二轮部件的轮片啮合;秒轮部件与擒纵轮部件的齿轴啮合位于3点方向,秒轮部件顶端的秒针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3点之间的位置;摩擦分轮、分轮和时轮位于9点方向,分轮顶端的分针和时轮顶端的时针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9点之间的位置,其中摩擦分轮与三轮部件的齿轴啮合,三轮部件的轮片与二轮部件的齿轴啮合。其优点是:爱表族享受一种美感和新颖感,有利于手表外观的设计和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机械手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指针偏离表盘中心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手表机芯结构的传动形式,基本是表盘面中心为主的时分针指示时间的传统形式,通常时、分、秒针设计在字面中心位置。手表的表盘布置单调,手表的外观款式的变化有限,不能满足爱表族对美感和新颖感的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时、分、秒针偏离机芯中心的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包括:擒纵轮部件、二轮部件、三轮部件、秒轮部件、摩擦分轮、分轮、跨轮部件、时轮,擒纵轮部件位于机芯的中央区域,其齿轴与二轮部件的轮片啮合;秒轮部件与擒纵轮部件的齿轴啮合位于3点方向,秒轮部件顶端的秒针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3点之间的位置;摩擦分轮、分轮和时轮位于9点方向,分轮顶端的分针和时轮顶端的时针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9点之间的位置,其中摩擦分轮与三轮部件的齿轴啮合,三轮部件的轮片与二轮部件的齿轴啮合;分轮的摩擦孔套在摩擦分轮的摩擦轴上,分轮与跨轮部件的大轮啮合;时轮的滑动孔套在分轮的滑动轴上,时轮与跨轮部件的小轮啮合。
该机械手表还包括与擒纵轮部件联动的擒纵叉部件和摆轮游丝组件。还包括上条机构和拨针机构。上条机构包括:上条柄组件,上条柄组件带动的立轮,与立轮啮合的小钢轮,与小钢轮啮合的大钢轮,与大钢轮同轴连接的并与二轮部件的齿轴啮合的条盒轮。拨针机构包括:上条柄组件带动的离合轮、与离合轮啮合的拨针轮;拨针轮还与跨轮部件的大轮啮合。
跨轮部件为径向浮动式。跨轮部件的轮轴的直径小于安装轮轴7C的轴承孔的内径,轮轴的侧面设置有使跨轮部件的轮齿紧贴着拨针轮和分轮的轮齿的弹簧片。轮轴与弹簧片接触的下半段为细腰状。秒轮部件的轴端设置有消除秒针抖动的秒轮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是:1、手表指示时间的创新理念展现世人,让爱表族享受一种美感和新颖感;2、有利于手表外观的设计和变化,改变手表款式的多样化组合化多针化;3、秒轮部件与摩擦分轮不重叠,摩擦分轮轴的结构简单了,指针机构的轴向尺寸减小;4、采用径向浮动式的跨轮机构,倒拨针后就不会出现起动滞后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偏心的机械手表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偏心的机械手表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偏心的机械手表的浮动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跨轮部件的轮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实施例的机芯平面布置。
图中,条盒轮E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二轮部件2的轮片与擒纵轮部件1的齿轴啮合,将动力通过擒纵叉部件9传递给摆轮游丝组件10,实现摆轮的来回摆动。擒纵轮部件1位于机芯的中心,这样擒纵机构和摆轮游丝就占据了机芯中央区域。
图中,秒轮部件4与位于中央的擒纵轮部件1的齿轴啮合并位于3点方向,秒轮部件4顶端的秒针4A就偏离机芯中心,处于中心到3点之间的位置。因此从传动结构上我们机芯设计为偏中心传动形式。
图中,三轮部件3的轮片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摩擦分轮5与三轮部件3的齿轴啮合并位于9点方向。二轮部件2将动力传递给摩擦分轮5。分轮6的摩擦孔套在摩擦分轮5的摩擦轴上,分轮6与跨轮部件7的大轮啮合;摩擦分轮5通过摩擦力将动力传递给分轮6。时轮8的滑动孔套在分轮6的滑动轴上,时轮8与跨轮部件7的小轮啮合。分轮6顶端的分针6A和时轮8顶端的时针8A就偏离机芯中心,处于中心到9点之间的位置。
图2是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实施例的主传动系统。
图中显示与擒纵轮部件1联动的有擒纵叉部件9和摆轮游丝组件10。
图中显示有上条机构,上条柄组件A的上条柄轴带动的立轮B转动,立轮B与小钢轮C啮合,小钢轮C与大钢轮D啮合,带动大钢轮D转动,实现发条的上条运动。条盒轮E与大钢轮D同轴连接,并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
条盒轮E、大钢轮D和发条一起组合成原动组件,通过二轮部件2以齿轮转动形式,不断为摆轮游丝系统提供补充能量。
图中还显示有拨针机构,上条柄组件A的上条柄轴带动的离合轮F转动、离合轮F可以与拨针轮G啮合,拨针轮G与跨轮部件7的大轮啮合,带动跨轮转动。跨轮部件7的大轮同时与时分针的轮片啮合,实现拨针运动。
由于秒轮部件4不再是主传动链中间的一环,因此秒针将出现抖动现象。为了消除这一抖动,利用一个秒轮簧4B压住秒轮部件4轴的端部。
另外,我们将跨轮机构设计成径向浮动式,请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式跨轮部件3的安装结构示意和图4是跨轮部件3的轮轴的局部结构示意。
限制跨轮部件7活动范围的轴承孔7B是在手表的主夹板上做出的,轴承孔7B用于安装轮轴(7C),其内径比轮轴7C的直径大,因此轮轴7C可以浮动在轴承孔7B内。跨轮部件7的工作位置是靠弹簧片7A来保证的。
轮轴7C的下半段做成细腰状,由于弹簧片7A紧压在轮轴7C的细腰处,使跨轮部件7的轮齿紧贴着拨针轮G和分轮6的轮齿,从而消除了跨轮部件7与分轮6及拨针轮G之间的啮合间隙,因而也就消除了倒拨针后的分针6A起动滞后现象。
图5反映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针偏离表盘面中心的效果,从字面上看,秒针设计在3点位置,时、分针设计在9点位置。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时、分、秒针以表盘为中心的时间指示结构,是手表指示时间的一种创举。现以时、分、秒针偏离表盘中心的时间指示机构,创新理念展现世人,让佩戴手表的爱表族有一种美感和新颖感。也有利于手表外观的设计和变化,改变手表款式的多样化、组合化、多针化结构。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范围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为准。
Claims (9)
1.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包括:擒纵轮部件(1)、二轮部件(2)、三轮部件(3)、秒轮部件(4)、摩擦分轮(5)、分轮(6)、跨轮部件(7)、时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擒纵轮部件(1)位于机芯的中央区域,其齿轴与二轮部件(2)的轮片啮合;所述秒轮部件(4)与擒纵轮部件(1)的齿轴啮合位于3点方向,秒轮部件(4)顶端的秒针(4A)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3点之间的位置;所述摩擦分轮(5)、分轮(6)和时轮(8)位于9点方向,分轮(6)顶端的分针(6A)和时轮(8)顶端的时针(8A)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9点之间的位置,其中摩擦分轮(5)与三轮部件(3)的齿轴啮合,三轮部件(3)的轮片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所述分轮(6)的摩擦孔套在摩擦分轮(5)的摩擦轴上,分轮(6)与跨轮部件(7)的大轮啮合;所述时轮(8)的滑动孔套在分轮(6)的滑动轴上,时轮(8)与跨轮部件(7)的小轮啮合。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该机械手表还包括与擒纵轮部件(1)联动的擒纵叉部件(9)和摆轮游丝组件(10)。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该机械手表还包括上条机构和拨针机构。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条机构包括:上条柄组件(A),上条柄组件(A)带动的立轮(B),与立轮(B)啮合的小钢轮(C),与小钢轮(C)啮合的大钢轮(D),与大钢轮(D)同轴连接的并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的条盒轮(E)。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针机构包括:上条柄组件(A)带动的离合轮(F)、与离合轮(F)啮合的拨针轮(G);拨针轮(G)还与跨轮部件(7)的大轮啮合。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轮部件(7)为径向浮动式。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轮部件(7)的轮轴(7C)的直径小于安装轮轴(7C)的轴承孔(7B)的内径,所述轮轴(7C)的侧面设置有使跨轮部件(7)的轮齿紧贴着拨针轮(G)和分轮(6)的轮齿的弹簧片(7A)。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7C)与弹簧片(7A)接触的下半段为细腰状。
9.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秒轮部件(4)的轴端设置有消除秒针(4A)抖动的秒轮簧(4B)。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054892U CN202331024U (zh) | 2011-10-21 | 2011-10-21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054892U CN202331024U (zh) | 2011-10-21 | 2011-10-21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31024U true CN202331024U (zh) | 2012-07-11 |
Family
ID=4644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0548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31024U (zh) | 2011-10-21 | 2011-10-21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310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4276A (zh) * | 2011-10-21 | 2013-04-24 |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
2011
- 2011-10-21 CN CN2011204054892U patent/CN20233102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4276A (zh) * | 2011-10-21 | 2013-04-24 |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CN103064276B (zh) * | 2011-10-21 | 2013-11-13 |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220541A (en) | Watch movement having a chronograph module adapted on a motor module | |
JP5395175B2 (ja) | 現在の時刻を表示または非表示にできる時計用表示機構 | |
DE602005013758D1 (de) | Uhr mit mindestens zwei tourbillons | |
US20130336096A1 (en) | Display on the oscillating weight of a self-winding movement | |
US11774909B2 (en) | Horological display mechanism with an elastic hand | |
JP4537160B2 (ja) | 互いに回転可能な2つのケースを含む時計 | |
CN107870549B (zh) | 陀飞轮和带陀飞轮的表 | |
EP1103871A1 (fr) | Indicateur de temps à régulation mécanique | |
US11550267B2 (en) |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functions of a timepiece | |
CN103064276B (zh)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
JP5794831B2 (ja) | 2つの位置の間で移動可能な時間表示針を有する時計 | |
CN202331024U (zh) | 双偏心的机械手表 | |
US10281878B2 (en) | Watch mechanism | |
US8506157B2 (en) | Uncoupling device for a timepiece mechanism and a watch movement comprising the same | |
US8882338B2 (en) | Chronograph mechanism with a column wheel and timepiece movement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01698160U (zh) | 女式圆形陀飞轮机械手表 | |
EP3410228B1 (fr) | Mécanisme de commande déportée d'horlogerie | |
CN201489288U (zh) |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 | |
CN205176485U (zh) | 一种陀飞轮表的双秒轮结构 | |
CN112204476B (zh) | 用于钟表的计时器 | |
JP5933978B2 (ja) | 選択した時刻に対応する時間帯の表示が付いたタイムピース | |
CN202362596U (zh) | 机械手表平行柄轴间偏移距离的调整机构 | |
CN201141993Y (zh) | 手表调速机构的飞轮结构 | |
CN101403889B (zh) | 一种手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 |
CN201035332Y (zh) | 可调陀飞轮机构手表机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113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