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50933U - 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50933U CN202150933U CN201120205385U CN201120205385U CN202150933U CN 202150933 U CN202150933 U CN 202150933U CN 201120205385 U CN201120205385 U CN 201120205385U CN 201120205385 U CN201120205385 U CN 201120205385U CN 202150933 U CN202150933 U CN 2021509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ng loudspeakers
- push
- pull type
- assembly according
- magnetic y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一种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包括: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分别连接于一共振板的两侧面,据以形成一振动喇叭组件;振动喇叭组件置于一箱体内,并以所述共振板将该箱体分为前、后两个音箱;箱体为完全密闭或不完全密闭;前、后音箱内设有吸音泡棉。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振动喇叭单体的振动,将震波传导到整片共振板,具有将音量扩大的功效,且具有高电声的转换效率,声音大且低音饱满的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两个振动喇叭与一个夹持于两个振动喇叭单体的共振板,形成一振动喇叭组件,通过两个喇叭单体的振动,将震波传导到整片共振板上,使能将音量扩大的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
背景技术
扬声器(喇叭)的作用是把放大器的电气信号,转换成振膜的机械振动,进而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的变化,因而使音波变化而发声,为一种将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转换器(transducer)。
图1所示是现有一种动圈式扬声器10的基本构造,其包括一支架11;一设于支架11底面的轭铁12;一设于轭铁12内的磁铁13;一设于磁铁13外周的音圈(voice coil)14;一振膜15借由悬边16设于支架11上,以及一弹波17则连接该音圈14与支架11。
上揭构成中,磁铁13用以产生一磁场回路,当音圈14中流过放大器所输出的声音信号电流时,所产生的变动磁场与该磁场回路所产生磁场相互作用,以带动振膜15振动而发声。是以,现有动圈式扬声器10,因有悬边16结构,故音圈14及振膜15的轴向振动不受阻碍,但导磁轭12并不会振动;所以整个扬声器10即无振动效果,此对于有振动须求的3C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则另须装设振动元件,不仅增加空间,亦使成本提高;是故,尚有改善空间。
为此,申请人于第100200341号专利中,揭露一种「振动扬声器」,其借由扬声器动作时所产生的轴向作用力,是通过该导磁轭而传递至该壳体,让整个扬声器产生振动,使其同时具有喇叭及振动双重功能于一体。
但,上述单一振动扬声器的音量受到局限,为其未尽完善之处;是以,本实用新型即在延续该振动扬声器的特点,使其更臻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通过两个振动喇叭单体的振动,将震波传导到整片共振板,具有将音量扩大的功效,且具有高电声的转换效率,声音大且低音饱满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
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分别连接于一共振板的两侧面,据以形成一振动喇叭组件。
所述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中,该振动喇叭组件置于一箱体内,并以所述共振板将该箱体分为前、后两个音箱。
所述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中,该箱体为完全密闭或不完全密闭。
所述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中,该前、后音箱内设有吸音泡棉。
所述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包含:
一壳体,上方呈开口;
一导磁轭,设在该壳体内;
一磁铁,设在该导磁轭内,其顶面设有一上导磁板;
一弹波,连结在该导磁轭与该壳体之间,用以稳固定位该导磁轭,使其在该壳体中呈上下轴向振动;
一振动板,结合在该壳体的开口且呈固定状;
一音圈,环设在该磁铁与该导磁轭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且顶缘与该振动板接合;
据此,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动作时所产生的轴向作用力,是通过该导磁轭而传递至该壳体,让整个振动喇叭单体产生振动。
所述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中,该导磁轭的外周缘设有一垫圈。
所述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是以其振动板紧密贴合于所述共振板的两侧面。
所述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呈完全相同及不完全相同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两个振动喇叭单体的振动,将震波传导到整片共振板,具有将音量扩大的功效,且具有高电声的转换效率,声音大且低音饱满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5A、图5B、图5C是本实用新型的音源讯号输入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A第一振动喇叭单体 100共振板
10B第二振动喇叭单体 101振动喇叭组件
10C音源讯号输入 200箱体
20壳体 201前音箱
30导磁轭 202后音箱
40磁铁 203吸音泡棉
50上导磁板
60垫圈
70弹波
80音圈
90振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包含:
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10A、10B,分别连接于一共振板100的两侧面,据以形成一振动喇叭组件101,如图2所示,该振动喇叭组件101可置于一箱体200,并以该共振板100将该箱体200分为前、后两个音箱201、202。而该箱体200可设制成完全密闭或不完全密闭;此外,该前、后音箱201、202内可设有吸音泡棉203,但不限定于此。
请续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振动喇叭单体10A、10B其构造包含有:
一壳体20,上方呈开口;
一导磁轭30,设在该壳体20内;
一磁铁40,设在该导磁轭30内,其顶面设有一上导磁板50;
一弹波70,连结在该导磁轭30与该壳体20之间,用以稳固定位该导磁轭30,使其在该壳体20中呈上下轴向振动;
一振动板90,结合在该壳体20的开口且呈固定状;
一音圈80,环设在该磁铁40与该导磁轭30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且顶缘与该振动板90接合;
据此,该振动喇叭单体10A、10B动作时所产生的轴向作用力,是通过该导磁轭30而传递至该壳体20,让整个振动喇叭单体10A、10B产生振动。
承上,该导磁轭30的外周缘设有一垫圈60。再者,该二个振动喇叭单体10A、10B是以其振动板90紧密贴合于该共振板100的两侧面。且该二个振动喇叭单体10A、10B包括呈完全相同及不完全相同的结构。
进一步,如图5A、图5B、图5C所示,该振动喇叭组件101更包括有一外部音源讯号输入10C,其可如图5A所示是以并联方式与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10A、10B连接。或如图5B所示,以串联方式连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10A、10B;亦可如图5C所示,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10A、10B呈分别独立的音源讯号输入10C。借由上述任一连接方式,如图6、图7所示,可使第一、二振动喇叭单体10A、10B动作方向呈一致,当第一振动喇叭单体10A的振动板90朝下方推时,第二振动喇叭单体10B的振动板90亦呈同方向往下拉,因此,通过两个振动喇叭单体10A、10B的一推一拉,让整个共振板100产生极大的振动。因此两个振动喇叭单体10A、10B的震动,在一完全封闭或不完全密闭的箱体内,共振板100所推动出的声波会在该箱体200内产生共振,音量因而提高,且低音可以更加饱满。
是以,本实用新型充分运用前案中该振动喇叭的特性,延续其功能,进而使得整个振动喇叭组件能够发挥其扩大音量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Claims (8)
1.一种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
该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分别连接于一共振板的两侧面,据以形成一振动喇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喇叭组件置于一箱体内,并以所述共振板将该箱体分为前、后两个音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完全密闭或不完全密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音箱内设有吸音泡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包含:
一壳体,上方呈开口;
一导磁轭,设在该壳体内;
一磁铁,设在该导磁轭内,其顶面设有一上导磁板;
一弹波,连结在该导磁轭与该壳体之间,用以稳固定位该导磁轭,使其在该壳体中呈上下轴向振动;
一振动板,结合在该壳体的开口且呈固定状;
一音圈,环设在该磁铁与该导磁轭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且顶缘与该振动板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轭的外周缘设有一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是以其振动板紧密贴合于所述共振板的两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振动喇叭单体呈完全相同及不完全相同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05385U CN202150933U (zh) | 2011-06-17 | 2011-06-17 | 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05385U CN202150933U (zh) | 2011-06-17 | 2011-06-17 | 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50933U true CN202150933U (zh) | 2012-02-22 |
Family
ID=4559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053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50933U (zh) | 2011-06-17 | 2011-06-17 | 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5093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8267A (zh) * | 2019-01-24 | 2019-04-12 | 先歌国际影音有限公司 | 跑道形平板喇叭 |
-
2011
- 2011-06-17 CN CN201120205385U patent/CN2021509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8267A (zh) * | 2019-01-24 | 2019-04-12 | 先歌国际影音有限公司 | 跑道形平板喇叭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74855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05051863U (zh) | 长冲程动圈式扬声器 | |
JP3163869U (ja) | 拡声装置 | |
CN105721996A (zh) | 一种发声结构单元、包含该单元的耳机及驱动发声方法 | |
CN103079162A (zh) | 集成化扬声器,音箱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6865742U (zh) | 一种超薄扬声器 | |
CN205051866U (zh) | 发声装置 | |
CN205491056U (zh) | 一种发声结构单元及包含该单元的耳机 | |
CN202103837U (zh) | 加强型被动辐射器 | |
CN103096224A (zh) | 动磁式扬声器 | |
CN203574851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108551607A (zh) | 对称式音箱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3462312U (zh) | 发声装置模组 | |
CN203504730U (zh) | 对称式音箱 | |
WO2024188062A1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3504729U (zh) | 便携式音效装置 | |
CN206042355U (zh) | 一种球顶高音扬声器 | |
CN201995119U (zh) | 振动扬声器 | |
CN202150933U (zh) | 推挽式振动喇叭组件 | |
CN205336519U (zh) | 360°全方位发声中高频扬声器 | |
CN202310079U (zh) | 振动扬声器 | |
JP3169829U (ja) | 強化型パッシブラジエーター | |
CN204616080U (zh) | 扬声器装置 | |
CN204616078U (zh) | 扬声器装置 | |
CN202334875U (zh) | 振动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