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97348U - 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97348U CN201797348U CN2010205178173U CN201020517817U CN201797348U CN 201797348 U CN201797348 U CN 201797348U CN 2010205178173 U CN2010205178173 U CN 2010205178173U CN 201020517817 U CN201020517817 U CN 201020517817U CN 201797348 U CN201797348 U CN 2017973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 fuel
- direct current
- fuel cell
- positive pole
- conver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包括外部电源充电器、蓄电池、高分子氢燃料电池、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所述外部电源充电器为一个交流\直流变换器,其直流输出端连接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于高分子氢燃料电池的工作电源输入端,高分子氢燃料电池的电源输出端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本实用新型无需外部电源充电即可自行启动工作,以便于实现可移动式应用。解决了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混合连接时,二次电池有自发性的释电现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属于新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燃料电池能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因此,它没有通常的火力发电机那样通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的能量形态变化,可以避免中间的转换的损失,达到很高的发电效率。同时燃料电池还有以下一些优点:不管是满负荷还是部分负荷均能保持高发电效率;不管装置规模大小均能保持高发电效率;具有很强的过负载能力;通过与燃料供给装置的组合可以适用的燃料广泛;发电出力由电池堆的出力和组数决定,机组的容量的自由度大。高分子氢燃料电池(PEMFC)发电在原理上相当于水电解的“逆”装置。其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换膜组成,阳极为氢燃料发生氧化的场所,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极都含有加速电极电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PEMFC工作时相当于一直流电源,其阳极即电源负极,阴极为电源正极。PEMFC具有如下优点:其发电过程不涉及氢氧燃烧,因而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换率高;发电时不产生污染,发电单元模块化,可靠性高,组装和维修都很方便,工作时也没有噪音。所以,PEMFC电源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环保电源。对于PEMFC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对可移动式PEMFC发电装置商业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实现无需外部电源充电即可自行启动工作,以便于实现可移动式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包括外部电源充电器1、蓄电池2、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所述外部电源充电器1为一个交流\直流变换器,其直流输出端连接于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于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工作电源输入端,所述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输入端,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输出端接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串接于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正极和蓄电池2的正极之间,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于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串接于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正极和蓄电池2的正极之间,第二二极管D2阳极接于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正极。
前述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接有至少一个直流\交流变换器5或至少一个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6。
前述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接有至少一个直流\交流变换器5和至少一个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需外部电源充电即可自行启动工作,以便于实现可移动式应用;解决了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混合连接时,二次电池有自发性的释电现象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负载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部电源充电器1、蓄电池2、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蓄电池2是系统的二次电池,可以使用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等。外部电源充电器1为一个交流\直流变换器,其直流输出端连接于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于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工作电源输入端,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输入端,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输出端接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第一二极管D1串接于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正极和蓄电池2的正极之间,其阳极和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正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串接于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正极和蓄电池2的正极之间,其阳极和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正极相连。
在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输入端没有外部电源供给的情况下,凭借安装在系统内部的蓄电池2,初始驱动氢燃料电池产生器向燃料电池供给氢燃料电池,使燃料电池产生电流。这时,蓄电池2利用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产生的电流再次完成充电,保持等待状态,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产生的电流不断的向蓄电池2充电并被一系列负载所使用,此种工作方式使得本系统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使用。当然,将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输入端接上交流电源时,其输出端向蓄电池2充电,并驱动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工作并为负载供电。进行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混合连接时,二次电池有自发性的释电现象,尤其是在长时间不使用后再次使用的时候,容易发生这种现象。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电路安装了二极管D1、D2,使外部电源充电器1及直流\直流变换器不发生电力消耗现象。因此,蓄电池充电器及燃料电池不运转、系统长时间被搁置的情况下,不会发生蓄电池释电问题。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应用目的的需要,在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若干个直流\交流变换器5,以获得所需的交流电源;或者连接若干个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6,进行DC/DC电压、容量的转换,以满足负载对直流电源的要求;或者将直流\交流变换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同时连接上,以满足多种供电需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电源充电器(1)、蓄电池(2)、氢燃料电池(3)、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所述外部电源充电器(1)为一个交流\直流变换器,其直流输出端连接于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于氢燃料电池(3)的工作电源输入端,所述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输入端,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输出端接蓄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串接于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正极和蓄电池(2)的正极之间,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于外部电源充电器(1)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串接于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正极和蓄电池(2)的正极之间,第二二极管(D2)阳极接于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的正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接有至少一个直流\交流变换器(5)或至少一个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6)。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氢燃料电池(3)的电源输出端接有至少一个直流\交流变换器(5)和至少一个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178173U CN201797348U (zh) | 2010-09-03 | 2010-09-03 | 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178173U CN201797348U (zh) | 2010-09-03 | 2010-09-03 | 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97348U true CN201797348U (zh) | 2011-04-13 |
Family
ID=4385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1781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7348U (zh) | 2010-09-03 | 2010-09-03 | 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9734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37595A (zh) * | 2011-08-25 | 2012-05-02 | 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bms智能蓄电池组监测模块的氢能发电系统 |
CN102437351A (zh) * | 2011-09-02 | 2012-05-02 | 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输出滤波器过滤的氢能发电系统 |
-
2010
- 2010-09-03 CN CN2010205178173U patent/CN2017973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37595A (zh) * | 2011-08-25 | 2012-05-02 | 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bms智能蓄电池组监测模块的氢能发电系统 |
CN102437351A (zh) * | 2011-09-02 | 2012-05-02 | 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输出滤波器过滤的氢能发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89610U (zh) | 一种太阳能-可逆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供装置 | |
CN102185327A (zh) | 一种基于可逆燃料电池的大容量电力储能装置 | |
CN108418202B (zh) |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发电系统 | |
CN201985605U (zh) | 一种光伏电源系统 | |
WO2013026235A1 (zh) | 供电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 |
CN202737555U (zh) | 船舶用复合能源装置及设置有复合能源装置的船舶 | |
CN110768279A (zh) | 一种基于光、气、氢、储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供能方法与系统 | |
CN202260519U (zh) | 一种风能太阳能互补供电系统 | |
CN202034790U (zh) | 一种大容量电力储能装置 | |
CN2893940Y (zh) | 可再生能源与燃料电池耦合发电装置 | |
CN204030659U (zh) | 一种分布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充电站 | |
CN204835684U (zh) | 一种混合储能供电转换装置 | |
CN104393626A (zh) | 一种分布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充电站 | |
CN103779595A (zh) |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 |
CN201797348U (zh) | 一种高分子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
CN114221386A (zh) | 500kVA光、风、柴、氢、电、储能多功能互补供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 |
CN111404248A (zh) | 基于燃料电池测试与充电桩耦合的微网系统及方法 | |
CN105024446A (zh) | 供电方法 | |
CN203574397U (zh) | 多功能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 | |
CN203416025U (zh) | 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 | |
Huang et al. | Research on Lithium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wind power | |
CN203537052U (zh) | 多功能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 | |
CN103490500A (zh) | 多功能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 | |
CN202798118U (zh) | 一种燃料电池应急电源的无缝切换系统 | |
CN113922397A (zh) | 一种风、光、水等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