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37266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37266U CN201437266U CN2009200590304U CN200920059030U CN201437266U CN 201437266 U CN201437266 U CN 201437266U CN 2009200590304 U CN2009200590304 U CN 2009200590304U CN 200920059030 U CN200920059030 U CN 200920059030U CN 201437266 U CN201437266 U CN 2014372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cavity
- die
- principal part
- contact site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有一第一模仁和一第二模仁,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仁主部和一从第一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具有一第一侧靠面,第一接触部的末端凸起有卡齿。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仁主部和一从第二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具有一第二侧靠面和一顶部,顶部上凹设有可卡持收容卡齿的卡持槽。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由第一模仁的末端凸起的卡齿卡持收容于第二模仁的顶部上凹设的卡持槽内,避免成型时胶液射出的压力使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沿第一侧靠面和第二侧靠面分开,从而避免胶液流入第一侧靠面和第二侧靠面之间而形成毛边,进而满足产品的精密度及高质量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携式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产品成型加工之精密度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现有的注塑模具包括一第一模仁(图中未示)和一第二模仁(图中未示),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仁主部(图中未示)和一从第一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一伸出部11’,第一伸出部11’上延伸出一第一接触部12’,第一接触部12’具有一第一侧靠面13’。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仁主部(图中未示)和一从第二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二伸出部21’,第二伸出部21’上延伸出一第二接触部22’,第二接触部22’具有一第二侧靠面23’和一顶部24’。合模后,第一接触部12’抵靠于第二接触部22’上,第一侧靠面13’与第二侧靠面23’贴合在一起。
但是,为适应产品结构需求,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往往较细小而强度较弱,这种情况下在产品注模成型时,胶液射出的压力很容易使第一模仁和一第二模仁沿第一侧靠面13’和第二侧靠面23’分开而流入第一模仁1’的第一侧靠面13’和第二模仁2’的第二侧靠面23’之间形成的间隙3’处,从而导致产品在间隙3’处形成毛边,因此不能满足产品的精密度及质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毛边产生从而保证产品之精密度及质量的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注塑模具包括有一第一模仁和一第二模仁,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仁主部和一从第一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具有一第一侧靠面,第一接触部的末端凸起有卡齿。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仁主部和一从第二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具有一第二侧靠面和一顶部,顶部上凹设有可卡持收容卡齿的卡持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由第一模仁的末端凸起的卡齿卡持收容于第二模仁的顶部上凹设的卡持槽内,避免成型时胶液射出的压力使第一模仁和一第二模仁沿第一侧靠面和第二侧靠面分开,从而避免胶液流入第一侧靠面和第二侧靠面之间而形成毛边,进而满足产品的精密度及高质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注塑模具成型时注入的胶液使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沿第一侧靠面和第二侧靠面分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C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伸出部 11、11’ 第一接触部 12、12’
第一侧靠面 13、13’ 卡齿 14
第二伸出部 21、21’ 第二接触部 22、22’
第二侧靠面 23、23’ 顶部 24、24’
卡持槽 25 间隙 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有一第一模仁(图中未示)和一第二模仁(图中未示)。
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仁主部(图中未示)和一从第一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一伸出部11,第一伸出部11上延伸出一第一接触部12,第一接触部12具有一第一侧靠面13,第一接触部12的末端凸起有卡齿14。
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仁主部(图中未示)和一从第二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二伸出部21,第二伸出部21上延伸出一第二接触部22,第二接触部22具有一第二侧靠面23和一顶部24,顶部24上凹设有可卡持收容卡齿14的卡持槽25。
合模时,第一模仁的第一接触部12与第二模仁的第二接触部22相贴合抵靠,第一侧靠面13与第二侧靠面23贴合在一起,且第一接触部12上的卡齿14与第二接触部22上的卡持槽25相卡合定位,使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不易分离。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由第一模仁的末端凸起的卡齿14卡持收容于第二模仁的顶部24上凹设的卡持槽25内,避免成型时胶液射出的压力使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沿第一侧靠面13和第二侧靠面23分开,从而避免胶液流入第一侧靠面13和第二侧靠面23之间而形成毛边,进而满足产品的精密度及高质量的要求。
Claims (2)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有一第一模仁和一第二模仁,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仁主部和一从第一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具有一第一侧靠面,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仁主部和一从第二模仁主部上伸出的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具有一第二侧靠面和一顶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部的末端凸起有卡齿,第二接触部的顶部处凹设有可卡持收容卡齿的卡持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仁主部上伸出有一第一伸出部,该第一伸出部上形成有一所述第一接触部,第二模仁主部上伸出有一第二伸出部,该第二伸出部上形成有一所述第二接触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590304U CN201437266U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590304U CN201437266U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37266U true CN201437266U (zh) | 2010-04-14 |
Family
ID=42399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5903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37266U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372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6633A (zh) * | 2011-05-31 | 2012-12-05 | 上海华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精密小孔产品注塑模具细长镶件对碰的结构 |
-
2009
- 2009-06-19 CN CN2009200590304U patent/CN2014372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6633A (zh) * | 2011-05-31 | 2012-12-05 | 上海华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精密小孔产品注塑模具细长镶件对碰的结构 |
CN102806633B (zh) * | 2011-05-31 | 2015-08-05 | 上海华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精密小孔产品注塑模具细长镶件对碰的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19451Y (zh) | 一种模具抽芯机构 | |
CN103144249A (zh) | 一种模具辅助导向定位结构 | |
CN101905498A (zh) | 模具 | |
CN205853269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 | |
CN201437266U (zh) | 注塑模具 | |
CN204487896U (zh) | 一种用于塑料模具模芯的导向定位机构 | |
CN202357365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01693739U (zh) | 模内切水口装置 | |
CN204820173U (zh) | 一种可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的注塑模具 | |
CN204094101U (zh) | 一种装有防止镶块窜动装置的二次顶出模具 | |
CN202088408U (zh) | 一种具有反变形型腔的注塑模具 | |
CN20604869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防粘前模结构 | |
CN202388664U (zh) | 一种塑胶模具前模仁防卡模、防困气装置 | |
CN20388814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牛角进胶机构 | |
CN102303393B (zh) | 一种片状镶件的固定方法及带有片状镶件的塑胶部件 | |
CN202428621U (zh) | 一种注塑模具中的防产品变形结构 | |
CN201998398U (zh) | 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顶出斜顶结构 | |
CN206124090U (zh) | 一种滑块镶件结构 | |
CN201478539U (zh) | 一种扁型插头 | |
CN203726751U (zh) | 用于塑胶模具的滑块机构 | |
CN202985992U (zh) | 汽车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 | |
CN208714383U (zh) | 模具机产品困气及顶针印痕改善装置 | |
CN210733056U (zh) | 一种容许镶件公差的注塑模具结构 | |
CN202781636U (zh) | 一种母模板 | |
CN203004225U (zh) | 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