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2929Y - 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 - Google Patents
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62929Y CN201062929Y CNU2006201665450U CN200620166545U CN201062929Y CN 201062929 Y CN201062929 Y CN 201062929Y CN U2006201665450 U CNU2006201665450 U CN U2006201665450U CN 200620166545 U CN200620166545 U CN 200620166545U CN 201062929 Y CN201062929 Y CN 20106292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ipe
- radiating fin
- ring
- prominent wall
- combined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包括有:一鳍片模块,由多数散热鳍片组成,散热鳍片表面至少设有一结合孔,结合孔一侧面设有环突壁,及位于结合孔端侧具有一穿槽;至少一热导管穿置于上述散热鳍片的结合孔,其中在穿槽的环突壁底缘,成型有至少一压片,应用模压件冲击压片的技术工艺,紧结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导管一体;使散热鳍片紧迫热导管,达到最佳的结合和热传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特别是指应用于集成电路或电子组件等热源的散热器的热导管和散热鳍片结合技术的改进,主要于散热鳍片结合孔端侧穿槽的环突壁底缘成型有压片,应用冲压技术,使压片紧结于其相关的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管一体,达到最佳紧结和热传效果。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或电子组件等热源的散热,主要是将热源产生的热量透过一底座结合热导管或直接热导管贴合热源,由热导管导引热能;经装置于热导管的鳍片散热,因此热导管和鳍片的结合良窳,对其热阻和热传导的效能影响至巨。
目前热导管和鳍片的结合,是应用冲压自动设备及多数冲压治具,使热导管和鳍片紧结,如图1所示,该多数鳍片10成型有对应的通孔11,热导管12穿置于通孔11中,将鳍片10置于治具13上,冲压模具14冲压热导管12形变且和通孔11紧结,鳍片10透过通孔11和热导管12接合周面紧结并传递热能。但上述结构,该冲压模具14对热导管12冲压施作,将使热导管12产生长条形大面积的变形,导致热导管12内径减缩,流体流通量降低及流动阻力增加,使导热效率降低,又为提供热导管12和通孔11良好的结合和热传性,该冲压模具14需对热导管12直接施加一定的冲压力,则会造成热导管12内壁的铜粉层剥离、脱落甚至破制,其不良率高。
再者,于本申请人前所申请获准的实用新型第738026号专利案,已针对上述缺失加以改进,主要是关于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铆合紧配结构,其中该散热器包含由多数个鳍片组合而成,其改良在于:该鳍片成型有若干供热导管对应植入的通孔,鳍片相对于其通孔的端侧邻设有一穿孔,通孔和穿孔间具有一边壁,令热导管植入鳍片的通孔,以及将包含有热导管的散热器定位于治具上,藉成型模冲压边壁形变,进而迫使该鳍片与热导管铆合紧配。
就结构而言,其利用冲压边壁形变紧结热导管,虽已改进前述所提“藉冲压热导管形变和通孔紧结”的缺失,然而热导管仅通过边壁和鳍片紧结并传导热能,其接合面积不足,致热交换率、散热效能乃有再提升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中散热鳍片能和热导管作最紧密的结合,使热导管在冲压程序中,以最小的形变获致最佳的紧结效果,避免影响热导管内径的变形减缩,导致流体流通量降低及流动阻力增加的缺失,同时也防止热导管内壁的铜粉层剥离、脱落之虞。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中散热鳍片包含一压片,应用冲压技术和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导管紧结一体,藉此有效增加散热鳍片和热导管的接合面积,大幅提升其热交换率和散热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采用的技术包括有:一鳍片模块,由多数散热鳍片组成,散热鳍片表面至少设有一结合孔,结合孔一侧面设有环突壁,及结合孔端侧具有一穿槽;至少一热导管穿置于上述散热鳍片的结合孔,在穿槽的环突壁底缘,成型有至少一压片,以应用冲压技术工艺,紧结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导管一体,进而达到热导管和散热鳍片的最佳结合效能。
透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压片藉冲压工艺紧结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导管紧结一体,可使热导管以最小的形变,获致最佳的紧结效果,同时透过压片有效增加散热鳍片和热导管的接合面积,进一步大幅提升其热交换率和散热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鳍片和热导管结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冲压压片紧结于相邻另一散热鳍片环突壁与热管一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冲压压片紧结于相邻另一散热鳍片环突壁与热管一体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首请参阅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包含有一鳍片模块2和至少一热导管3,鳍片模块2是由多数散热鳍片20组成,散热鳍片20表面至少设有一结合孔21,结合孔21一侧面设有环突壁22,及于结合孔21端侧具有一穿槽23,且相对近接于穿槽23的环突壁22,周面设有至少一伸缩缝24、至少一热导管3穿置于上述散热鳍片20的结合孔21,又在穿槽23的环突壁22底缘成型有至少一压片25,压片25自环突壁22底缘向另一散热鳍片20的环突壁22外推斜设;藉由上述结构,将热导管3和散热鳍片20对应穿套,定位于一治具4上(请参阅图5),进一步提供一模压件5,模压件5末端具有可通过穿槽23冲击压片25紧结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20的环突壁22与热导管3一体的多数冲头51,冲头51的形状可以选择式为平头状、弧形、半圆形的任一种形状,其相邻二冲头51是对应二散热鳍片20间的间距,利用模压件5的冲头51冲压压片25,配合冲压技术工艺,使压片25压制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20的环突壁22,同时环突壁22的伸缩缝24受压箝掣热导管3产生形变紧结一体,达到最佳的结合和热传效果。
所以,透过上述结构特征,藉模压件5的冲头51冲压压片25紧结于另一散热鳍片20的环突壁22,在此同时,环突壁22受压配合伸缩缝24内缩箝掣热导管3,可使热导管3以最小的形变,获致最佳紧结效果,当然对于热导管3内流体流通量的提升和其流动阻力的减低,都有理想的表现。
再者,热导管3透过紧结的环突壁22周面和压片25,将热能传导至散热鳍片20发散,其间接触面积大幅提升,不仅结合稳固度佳,也进一步提升其热交换率和散热效能。
次请参阅图6~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前述相较,同样的散热器的鳍片模块6包含多数散热鳍片60,散热鳍片60设有至少一结合孔61,结合孔61一侧设有环突壁62,环突壁62周面设有至少一伸缩缝64;所不同在于该穿槽63是设于结合孔61端侧呈连通状态,但不是一开放槽型式,在穿槽63的环突壁62底缘成型有至少一压片65;藉此将热导管3和散热鳍片60穿置,设置一压棒7,及配合于底面具有多数冲头51的模压件5(请参阅图9),配合冲压技术工艺,冲头51冲压压棒7,使压片65压掣于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60的环突壁62与热导管3紧结一体,达到最佳的结合和热传效果。
Claims (7)
1.一种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包括有:一鳍片模块,由多数散热鳍片组成,散热鳍片表面至少设有一结合孔,结合孔一侧面设有环突壁,及于结合孔端侧具有一穿槽;至少一热导管穿置于上述散热鳍片的结合孔,其特征在于:在穿槽的环突壁底缘,成型有至少一压片,以应用冲压技术工艺,紧结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导管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特征在于:环突壁底缘成型有至少一压片,以及压片自环突壁底缘向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外推斜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散热鳍片至少设有一结合孔,及位于结合孔端侧的穿槽,以及进一步包含一模压件,模压件末端具有可通过穿槽冲击压片紧结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导管一体的多数冲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散热鳍片至少设有一结合孔,结合孔一侧面设有环突壁,以及环突壁周面设有至少一伸缩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特征在于:环突壁周面设有至少一伸缩缝,以及伸缩缝是相对近接于穿槽的环突壁周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散热鳍片至少设有一结合孔,及位于结合孔端侧的穿槽,以及进一步包含一模压件,模压件末端具有可通过穿槽冲击压片紧结于其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的环突壁与热导管一体的多数冲头,以及相邻的二冲头,是对应于二散热鳍片间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模压件末端设置的多数冲头为平头状、弧形、半圆形的任一种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665450U CN201062929Y (zh) | 2006-12-07 | 2006-12-07 | 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665450U CN201062929Y (zh) | 2006-12-07 | 2006-12-07 | 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62929Y true CN201062929Y (zh) | 2008-05-21 |
Family
ID=39451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1665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2929Y (zh) | 2006-12-07 | 2006-12-07 | 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62929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9265A (zh) * | 2010-02-04 | 2011-08-10 | 陈世明 | 热管与散热体紧配方法 |
CN117772949A (zh) * | 2024-02-27 | 2024-03-29 | 泰辉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铆合结构的显卡散热器及其铆合工艺 |
-
2006
- 2006-12-07 CN CNU2006201665450U patent/CN20106292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9265A (zh) * | 2010-02-04 | 2011-08-10 | 陈世明 | 热管与散热体紧配方法 |
CN117772949A (zh) * | 2024-02-27 | 2024-03-29 | 泰辉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铆合结构的显卡散热器及其铆合工艺 |
CN117772949B (zh) * | 2024-02-27 | 2024-04-30 | 泰辉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铆合结构的显卡散热器及其铆合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73730B (zh) | 散热板片与散热座的组合改良结构 | |
CN201607152U (zh) | 一种穿孔多面立体散热器 | |
CN201062929Y (zh) | 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 | |
CN104519718A (zh) | 散热模块 | |
CN107166992A (zh) | 冷媒散热片、空调以及冷媒散热片的加工方法 | |
CN100547770C (zh) | 附热管的散热器 | |
CN101844189B (zh) | 散热器散热片与热管的紧配组合结构 | |
CN201750660U (zh) | 热管散热器 | |
CN206876015U (zh) | 散热器 | |
CN206208078U (zh) | 镶嵌热管的散热器 | |
CN204892789U (zh) | 散热模组 | |
CN103889189B (zh) | 散热器组合结构 | |
CN207558853U (zh) | 一种阵列电芯导热式外框结构 | |
CN2864561Y (zh) | 散热片和热导管的结合构造改良 | |
CN209882443U (zh) | 一种应用于陆上风电功率半导体器件散热的钎焊式水冷板 | |
CN202905692U (zh) | 一种热管散热器底座及其辊压机床 | |
CN201402088Y (zh) | 散热器 | |
CN201846560U (zh) | 嵌合式散热器 | |
CN200956708Y (zh) | 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的紧结构造 | |
CN206944755U (zh) | 冷媒散热片以及空调 | |
CN100592854C (zh) | 散热器 | |
CN206909017U (zh) | 一种整体式型材均热板散热器 | |
CN215546009U (zh) | 一种不锈钢焊接防变形控制装置 | |
RU184729U1 (ru) | Радиатор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электро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 |
CN104923689A (zh) | 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及散热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