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6799U - 部件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部件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56799U CN209956799U CN201920177425.8U CN201920177425U CN209956799U CN 209956799 U CN209956799 U CN 209956799U CN 201920177425 U CN201920177425 U CN 201920177425U CN 209956799 U CN209956799 U CN 2099567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 driving
- drive
- transport
-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部件输送装置,包括:一传输组件,包括配置成允许部件在其中传输的传输轨道,所述传输轨道中设有对所述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位置;以及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一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和一第二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二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轮流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组部件以实现连续输送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部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气缸执行输送壳体以将端子插入壳体的过程,从而组装成电连接器。该过程只能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即执行每个过程期间,只能向一个壳体中插入配合部件。所以利用这种过程输送壳体以组装电连接器的速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且在该过程中对壳体的定位精度也不高,不能满足电连接器的品质要求,从而也影响了插针的生产率。
对于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过程,可以采用一个伺服模块输送壳体。但是这种方式也不能适用于输送多个壳体,而且也不能提高插针效率。
因此,亟须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部件输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部件输送装置,包括:一传输组件,包括配置成允许部件在其中传输的传输轨道,所述传输轨道中设有对所述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位置;以及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一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和一第二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二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轮流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组部件以实现连续输送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传输轨道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操作位置包括供料位置,所述供料位置在所述入口和出口之间并更靠近所述入口;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靠近所述供料位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上,并配置成将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传输轨道的部件保持在所述供料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位于供料位置附近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配置成检测所述部件是否到达所述供料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操作位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供料位置和所述出口之间的插针位置,所述部件在所述插针位置插入配合部件,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二保持件靠近所述插针位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上,并配置成在将所述配合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中时保持所述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电机;一第一驱动台,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台连接;以及一第一驱动件,包括:一第一滑动轨道,所述第一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台上;一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螺杆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上滑动;和一第一驱动指,所述第一驱动指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并随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动轨道上滑动,而且所述第一驱动指通过插入所述部件侧部而驱动所述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台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的上部,所述第一驱动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指的另一端倾斜地向下延伸到所述传输轨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二电机;一第二驱动台,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台连接,以及一第二驱动件,包括:一第二滑动轨道,所述第二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台上;一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杆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动轨道上滑动;和一第二驱动指,所述第二驱动指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并随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动轨道上滑动,而且所述第二驱动指通过插入所述部件侧部而驱动所述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台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的下部,所述第二驱动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指的与所述第二驱动指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倾斜地向上延伸到所述传输轨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料位置附近并配置成检测到达所述供料位置的所述第一驱动件或第二驱动件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插针位置附近并配置成检测到达所述插针位置的所述第一驱动件或第二驱动件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是伺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机是伺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输台,所述传输轨道设置在所述传输台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传输台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传输轨道由所述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凹槽形成。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部件输送装置;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配合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7为使用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件输送装置进行的部件输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上的构思,提供一种部件输送装置,包括:一传输组件,包括配置成允许部件在其中传输的传输轨道,所述传输轨道中设有对所述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位置;以及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一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和一第二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二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轮流驱动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部件以实现连续输送部件。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部件输送装置100,包括基座30、支架40、传输组件10和驱动组件 20。如图1所示,两个支架40设置在基座30上并配置成支撑传输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传输组件10包括配置成允许例如连接器组件的壳体之类的部件200在其中传输的传输轨道11,所述传输轨道中设有对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位置。驱动组件2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 21,配置成驱动位于操作位置的第一组部件200在传输轨道11中传输;和第二驱动机构22,配置成驱动位于操作位置的第二组部件200 在传输轨道11中传输,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1和第二驱动机构22 轮流驱动第一组和第二组部件200以实现连续输送不同的部件200。
该实施例利用两个驱动机构轮流输送部件,从而实现了连续输送部件。而且,第一组和第二组部件都可包括至少一个部件。也就是说,每个驱动机构一次可以输送至少一个部件,例如,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被输送部件的具体数量依赖于部件的长度。这样,该实施例提高了输送部件的速度,满足了生成率的要求。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轨道 11包括入口111和出口112。传输轨道11的操作位置包括供料位置 113和插针位置114,供料位置113位于入口111和出口112之间但更靠近入口111,而插针位置位于供料位置113和出口112之间。部件200在插针位置114被插入例如连接器组件的端子之类的配合部件 300,从而形成连接器组件400,如图4-6所示。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组件 10包括传输台12,传输轨道11设置在传输台12中。如图2所示,传输台12包括上部121和下部122,上部121和下部122之间形成一凹槽,该凹槽构成了传输轨道11。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组件 10包括例如由弹性垫片构成的第一保持件13,该第一保持件靠近供料位置113设置在传输台12上,并配置成将从入口111进入传输轨道11的部件保持在供料位置1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组件10还包括例如由弹性垫片构成的第二保持件14,所述第二保持件靠近插针位置14设置在传输台上,并配置成在将配合部件300插入到部件200中时保持部件以避免部件晃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1包括第一电机211、第一驱动台213和第一驱动件212。第一电机211可以是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优选地,第一电机211是伺服电机,从而确保了良好的过程控制以及精准地定位。第一驱动台213与第一电机211相连,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台213设置在传输台12 的上部。第一驱动件212包括第一滑动轨道2121、第一滑块2122和第一驱动指2123。第一滑动轨道2121可以为丝杆并设置在第一驱动台213上。第一滑块2122通过螺杆2124在第一电机211的驱动下在第一滑动轨道2121上滑动。第一驱动指2123的一端与第一滑块2122 相连并且随着第一滑块2122在第一滑动轨道2121上滑动,而第一驱动指2123的另一端倾斜地向下延伸到传输轨道11中并通过插入部件侧部210而驱动部件在传输轨道11中传输。
类似地,第二驱动机构22包括第二电机221、第二驱动台223 和第二驱动件222。第二电机211也可以是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优选地,第二电机221是伺服电机,从而确保了良好的过程控制以及精准地定位。第二驱动台223与第二电机221相连并设置在传输台12 的下部。第二驱动件222包括第二滑动轨道2221、第二滑块2222和第二驱动指。第二滑动轨道2221可以为丝杆并设置在第二驱动台223 上。第二滑块2222通过螺杆在第二电机221的驱动下在第二滑动轨道2221上滑动。第二驱动指的一端与第二滑块2222相连并且随着第二滑块2222在第二滑动轨道2221上滑动,而第二驱动指的另一端倾斜地向上延伸到传输轨道11中并通过插入部件侧部210而驱动部件在传输轨道11中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组件10还包括:位于供料位置113附近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部件是否到达供料位置;位于供料位置113 附近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到达供料位置的第一驱动指或第二驱动指的位置;以及位于插针位置114附近的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到达插针位置的第一驱动指或第二驱动指的位置,从而有利于精确地控制部件输送过程。
如图1或3所示,基座30上设置两个第三滑动轨道60和在其上滑动的滑动台50,滑动台50配置成支撑支架40。这样,借助于滑动台50在第三滑动轨道60上的滑动,部件输送装置100可以被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与其他工作模块配合工作。如图3所示,部件输送装置100还包括位于基座30上的两个锁定机构70,其分别在滑动台50的平行于第三滑动轨道60的两侧延伸。部件输送装置利用两个锁定机构70而固定;当需要维护部件输送装置时,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部件输送装置的部件输送方法。
如图7所示,该部件输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提供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100;
S200:将部件200输送到传输轨道11中;
S300:启动驱动组件20,使得第一驱动机构21和第二驱动机构 22轮流驱动第一组和第二组部件在传输轨道11中传输以实现连续输送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中,利用传送带或其他设备自动地将部件运送到传输轨道的入口;从入口进入的部件借助惯性运动到供料位置,此时位于供料位置附近的第一保持件13将挤压部件并将部件保持在供料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和S300之间,还包括利用传输组件中的位于供料位置附近的第一传感器检测部件是否到达供料位置,从而有利于提高控制精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300包括:
S310:将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中的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到传输轨道的操作位置,同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中的另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到传输轨道的出口;
S320:利用所述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位于操作位置的第一组部件,使所述第一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从操作位置传输到出口并使所述第一组部件从出口离开传输轨道,同时所述另一个驱动机构返回操作位置;
S330:利用所述另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位于操作位置的第二组部件,使所述第二组部件在传输轨道中从操作位置传输到出口并使所述第二组部件从出口离开传输轨道,同时所述一个驱动机构返回到操作位置;
S340:重复步骤S3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20或S330中,当一个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指到达供料位置时,位于供料位置的部件向下挤压所述驱动指并随所述驱动指到达传输轨道的入口;接着,所述驱动指在相应电机的作用下从入口行进到供料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驱动指回弹并刺入所述部件的侧部,从而以牢固的方式驱动部件向传输轨道的出口方向行进;然后所述驱动指在相应电机的作用下将部件输送到插针位置,在部件被输送通过插针位置的过程中配合部件被插入到了部件中;最后,所述驱动指使得部件从出口离开传输轨道以进入下一个工作站。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指到达所述供料位置时,利用位于所述供料位置附近的第二传感器来检测所述驱动手指的位置,从而实现准确定位。类似地,在所述驱动指到达所述插针位置时,利用位于所述插针位置附近的第三传感器来检测所述驱动手指的位置,从而也实现准确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配合部件插入部件的过程中,利用第二保持件挤压部件以避免部件由于高速和惯性而不准确地定位。
虽然上面以被输送的部件为连接器组件的壳体、配合部件为端子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被传输的部件可以包括其它组件的一部分,例如光纤连接器的壳体;另一方面,配合部件可以包括光纤连接器的防尘盖。
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输送装置是完全地自动化设备,并且为了提高效率,该部件输送装置能被集成到自动化生产线中,但同时无需对该装置进行任何改变。该部件输送装置同样也适用于具有不同插针的产品,只要一次输送的部件长度符合所述产品的需求即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部件输送装置。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部件输送装置,包括:
一传输组件,包括配置成允许部件在其中传输的传输轨道,所述传输轨道中设有对所述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位置;以及
一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一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一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和
一第二驱动机构,配置成驱动位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第二组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
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轮流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组部件以实现连续输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操作位置包括供料位置,所述供料位置在所述入口和出口之间并更靠近所述入口;
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靠近所述供料位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上,并配置成将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传输轨道的部件保持在所述供料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位于供料位置附近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配置成检测所述部件是否到达所述供料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位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供料位置和所述出口之间的插针位置,所述部件在所述插针位置插入配合部件,
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二保持件靠近所述插针位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上,并配置成在将所述配合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中时保持所述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一第一电机;
一第一驱动台,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台连接;以及
一第一驱动件,包括:
一第一滑动轨道,所述第一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台上;
一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螺杆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上滑动;和
一第一驱动指,所述第一驱动指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并随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动轨道上滑动,而且所述第一驱动指通过插入所述部件侧部而驱动所述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台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的上部,
所述第一驱动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指的另一端倾斜地向下延伸到所述传输轨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一第二电机;
一第二驱动台,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台连接,以及
一第二驱动件,包括:
一第二滑动轨道,所述第二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台上;
一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杆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动轨道上滑动;和
一第二驱动指,所述第二驱动指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并随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动轨道上滑动,而且所述第二驱动指通过插入所述部件侧部而驱动所述部件在所述传输轨道中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台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的下部,
所述第二驱动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指的与所述第二驱动指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倾斜地向上延伸到所述传输轨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料位置附近并配置成检测到达所述供料位置的所述第一驱动件或第二驱动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插针位置附近并配置成检测到达所述插针位置的所述第一驱动件或第二驱动件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是伺服电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是伺服电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输台,所述传输轨道设置在所述传输台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台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传输轨道由所述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凹槽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77425.8U CN209956799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部件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77425.8U CN209956799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部件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56799U true CN209956799U (zh) | 2020-01-17 |
Family
ID=69237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77425.8U Active CN209956799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部件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567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8401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部件输送装置和方法 |
-
2019
- 2019-01-31 CN CN201920177425.8U patent/CN2099567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8401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部件输送装置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48562A (zh) | 墙壁控制开关自动组装机 | |
KR101126501B1 (ko) | 전자 부품 장착 장치 | |
CN106315208B (zh) | 一种自动化叉子传送拉体 | |
KR20010021743A (ko) | 부품실장기 | |
CN205600088U (zh) | 自动焊锡机 | |
CN105904187A (zh) | 一种可快换多工位防水盲堵自动插入设备 | |
CN109205222B (zh) |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及方法 | |
CN106586529B (zh) | 一种适用于翅片组装的传输定位装置和自动传输系统 | |
CN209956799U (zh) | 部件输送装置 | |
CN210847261U (zh) | 一种物料选取输送装置 | |
CA2423002A1 (en) | Testing system in a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line for automatic testing of circuit boards | |
CN105922752B (zh) | 一种灯管打码自动化流水线 | |
CN210129646U (zh) | 一种通用高速自动折弯多排信号针连接器的折弯设备 | |
CN107538200B (zh) | 卡扣装配装置 | |
CN111498401A (zh) | 部件输送装置和方法 | |
EP0308006A1 (en) | Transport device for carriers | |
CN109787065B (zh) | Type-C连接器智能制造生产工艺 | |
CN114751189B (zh) | 一种循环输送线 | |
CN211588103U (zh) | 一种大楼用钢材的高效折弯设备 | |
CN210677677U (zh) | 一种精密零部件的自动装夹装置 | |
CN108712827B (zh) | 一种印制板与插针自动组装设备 | |
CN209939778U (zh) | 用于翻转和传输部件的装置 | |
CN109702483B (zh) | 装配扬声器的生产设备 | |
CN112660747A (zh) | 一种收料设备 | |
CN118770956B (zh) | 一种磁芯自动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