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781873U - 一种抗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1873U
CN209781873U CN201920520802.3U CN201920520802U CN209781873U CN 209781873 U CN209781873 U CN 209781873U CN 201920520802 U CN201920520802 U CN 201920520802U CN 209781873 U CN209781873 U CN 209781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ixing piece
damping
damping sleev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08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oulo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oulo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oulo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oulo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08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1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1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1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支架,涉及支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抗震支架容易产生晃动,使用寿命短,减震的效果较差,不容易装配管道,并且管道装配不牢固的问题。所述固定底板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减震套筒,所述第一减震套筒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底板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减震套筒,所述第二减震套筒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减震套筒与第二减震套筒之间安装有双拼型钢横担,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天花板,所述第一减震套筒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下固定件,所述第一下固定件的上方安装有第一上固定件,所述第一上固定件与第一下固定件之间安装有第一斜向固定支架。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鉴于地震的巨大破坏性,抗震性能是建筑施工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建筑内管道的铺设是影响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如果地区设置抗震设施,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或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承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当遭遇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电力等机电工程设施经抗震支架加固后,能够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横波和纵波,横波与纵波的频率很可能与抗震支架或抗震支架与管道的共同体产生共振,从而使得抗震支架产生较大的变形,进而使得抗震支架上的管道或抗震支架损坏。
但是,现有的抗震支架容易产生晃动,使用寿命短,减震的效果较差,不容易装配管道,并且管道装配不牢固;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震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抗震支架容易产生晃动,使用寿命短,减震的效果较差,不容易装配管道,并且管道装配不牢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减震套筒,所述第一减震套筒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底板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减震套筒,所述第二减震套筒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减震套筒与第二减震套筒之间安装有双拼型钢横担,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天花板,所述第一减震套筒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下固定件,所述第一下固定件的上方安装有第一上固定件,所述第一上固定件与第一下固定件之间安装有第一斜向固定支架,所述第一斜向固定支架的外部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套筒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下固定件,所述第二下固定件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上固定件,所述第二上固定件与第二下固定件之间安装有第二斜向固定支架,所述第二斜向固定支架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双拼型钢横担的上端安装有管道固定卡箍,所述第一减震套筒的后端安装有第三下固定件,所述第三下固定件的上方安装有第三上固定件,所述第三下固定件与第三上固定件之间安装有第一斜拉丝杆,所述第一减震套筒的前端安装有第四下固定件,所述第四下固定件的上方安装有第四上固定件,所述第四下固定件与第四上固定件之间安装有第二斜拉丝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与第一减震套筒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嵌入第一减震套筒的内部,所述固定底板与第二减震套筒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嵌入第二减震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上固定件与第一斜向固定支架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下固定件与第一斜向固定支架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二上固定件与第二斜向固定支架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二下固定件与第二斜向固定支架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下固定件与固定底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上固定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上固定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下固定件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三下固定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三上固定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四下固定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四上固定件与天花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三下固定件与第一斜拉丝杆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三上固定件与第一斜拉丝杆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四下固定件与第二斜拉丝杆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四上固定件与第二斜拉丝杆通过阻尼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固定卡块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空腔与固定垫片胶接连接,所述第三减震弹簧与第一固定支架胶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卡箍上端的中间安装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凸耳,所述凸台的上端安装有下固定卡箍,所述下固定卡箍的两侧均安装有下凸耳,所述下凸耳的上方安装有上凸耳,所述下固定卡箍的上方安装有上固定卡箍,所述上固定卡箍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凸耳,所述上固定卡箍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卡箍与凸台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台与第一凸耳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台与下固定卡箍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固定卡箍与第二凸耳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固定卡箍与上凸耳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卡箍的内部设置有基体层,所述基体层的外部设置有耐候性层,所述耐候性层的外部设置有防锈层,所述防锈层的外部设置有防腐层。
优选的,所述基体层与耐候性层胶接连接,所述耐候性层与防锈层胶接连接,所述防锈层与防腐层胶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第一斜向固定支架与第二斜向固定支架,并且在其外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一减震弹簧,增加整体的防晃性,在第一减震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斜拉丝杆与第二斜拉丝杆,进一步增强了整体支架的防晃性,通过减震效果,整体支架可以抵抗两个方向的外力,增加整体抗震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道固定卡箍的外部设置有基体层、耐候性层、防锈层与防腐层,耐候性层、防锈层和防腐层依次从内向外涂覆于基体层的外表面,基体层构成管道固定卡箍的基本材料,耐候性层、防锈层与防腐层可以增强管道固定卡箍的耐候性、防锈性和防腐性,基体层的材料优选为扁钢,强度高、价格低,有利于降低成本,耐候性层的材料优选为聚酰亚胺层,涂覆于所述基体层的外表面,得以提高管道固定卡箍在各个环境下适应能力,无论是高温条件下或是低温天气下,都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变形,延长时期使用寿命,防锈层的材料优选为型号MJ310的钢材防锈液,涂覆于所述耐候性层的外表面,增强加抗震支架抱箍的防锈性,增加其使用寿命,防腐层的材料优选为聚四氟乙烯层,涂覆于所述防锈层的外表面,由于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提高该抗震支架抱箍的耐腐蚀性,增加其使用寿命,在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的内部均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的材料优选为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候性、耐腐蚀性,增加整体管道固定卡箍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整体管道固定卡箍的结构简单,将管道固定在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锁紧,即可完成对管道的固定,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安装的工作效率,在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的内部均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增加了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对管道的摩擦力,避免了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相对于管道之间发生移动,增加其抗震效果,对于直径大小不同的管道,使用者可自行更相应的下固定卡箍与上固定卡箍即可,安装与拆卸简单;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减震套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减震弹簧,在整体支架产生晃动时,第三减震弹簧起到缓冲与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对整体支架进行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斜拉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震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固定卡箍的三维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固定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板;2、第一减震套筒;3、第一固定支架;4、第二减震套筒;5、第二固定支架;6、双拼型钢横担;7、天花板;8、第一下固定件;9、第一上固定件;10、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1、第一减震弹簧;12、第二下固定件;13、第二上固定件;14、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5、第二减震弹簧;16、管道固定卡箍;17、第三下固定件;18、第三上固定件;19、第一斜拉丝杆;20、第四下固定件;21、第四上固定件;22、第二斜拉丝杆;23、固定卡块;24、空腔;25、固定垫片;26、第三减震弹簧;27、第一凸耳;28、凸台;29、下固定卡箍;30、下凸耳;31、上凸耳;32、上固定卡箍;33、第二凸耳;34、橡胶垫;35、基体层;36、耐候性层;37、防锈层;38、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减震套筒2,第一减震套筒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3,固定底板1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减震套筒4,第二减震套筒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5,第一减震套筒2与第二减震套筒4之间安装有双拼型钢横担6,第一固定支架3的上方设置有天花板7,第一减震套筒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下固定件8,第一下固定件8的上方安装有第一上固定件9,第一上固定件9与第一下固定件8之间安装有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的外部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11,第二减震套筒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下固定件12,第二下固定件12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上固定件13,第二上固定件13与第二下固定件12之间安装有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15,双拼型钢横担6的上端安装有管道固定卡箍16,第一减震套筒2的后端安装有第三下固定件17,第三下固定件17的上方安装有第三上固定件18,第三下固定件17与第三上固定件18之间安装有第一斜拉丝杆19,第一减震套筒2的前端安装有第四下固定件20,第四下固定件20的上方安装有第四上固定件21,第四下固定件20与第四上固定件21之间安装有第二斜拉丝杆22。
进一步,固定底板1与第一减震套筒2焊接连接,第一固定支架3嵌入第一减震套筒2的内部,固定底板1与第二减震套筒4焊接连接,第二固定支架5嵌入第二减震套筒4的内部,第一固定支架3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二固定支架5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一上固定件9与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第一下固定件8与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第二上固定件13与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第二下固定件12与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第一下固定件8与固定底板1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一上固定件9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二上固定件13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二下固定件12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三下固定件17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三上固定件18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四下固定件20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四上固定件21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第三下固定件17与第一斜拉丝杆19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第三上固定件18与第一斜拉丝杆19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第四下固定件20与第二斜拉丝杆22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第四上固定件21与第二斜拉丝杆22通过阻尼转轴连接,灵活性更高。
进一步,第一减震套筒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4,空腔24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垫片25,固定垫片25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减震弹簧26,第一固定支架3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卡块23,第三减震弹簧26起到缓冲与减震的作用。
进一步,第一固定支架3与固定卡块23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空腔24与固定垫片25胶接连接,第三减震弹簧26与第一固定支架3胶接连接,第三减震弹簧26起到缓冲与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对整体支架进行减震。
进一步,管道固定卡箍16上端的中间安装有凸台28,凸台28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凸耳27,凸台28的上端安装有下固定卡箍29,下固定卡箍29的两侧均安装有下凸耳30,下凸耳30的上方安装有上凸耳31,下固定卡箍29的上方安装有上固定卡箍32,上固定卡箍32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凸耳33,上固定卡箍32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垫34,橡胶垫34增加了下固定卡箍29与上固定卡箍32对管道的摩擦力。
进一步,管道固定卡箍16与凸台28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凸台28与第一凸耳27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凸台28与下固定卡箍29通过螺栓连接,下固定卡箍29与上固定卡箍32通过螺栓连接,上固定卡箍32与第二凸耳33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下固定卡箍29与上凸耳3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管道固定卡箍16的内部设置有基体层35,基体层35的外部设置有耐候性层36,耐候性层36的外部设置有防锈层37,防锈层37的外部设置有防腐层38,增强管道固定卡箍16的耐候性、防锈性和防腐性。
进一步,基体层35与耐候性层36胶接连接,耐候性层36与防锈层37胶接连接,防锈层37与防腐层38胶接连接,材料的利用率高成本低在全部胶接面上应力集中小,故耐疲劳性能好有良好的密封性、绝缘性和防腐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由于温差的变化会导致抗震支架的管道材料的冷收缩反应,因此会抗震支架产生一定的位移,因此在安装时应预留一定的位置,将第一固定支架3、第二固定支架5、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第一斜拉丝杆19与第二斜拉丝杆22分别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固定支架3、第二固定支架5、第一斜拉丝杆19与第二斜拉丝杆22,增强了整体支架的防晃性,限制各个管道产生位移,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上,整体支架可以抵抗多个方向的外力,增加整体抗震性,管道的重量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将管道放置在上固定卡箍32与下固定卡箍29之间,通过螺栓将上固定卡箍32与下固定卡箍29进行固定,对于直径不同的管道也能进行固定,在下固定卡箍29与上固定卡箍32的内部均设置有橡胶垫34,橡胶垫34增加了下固定卡箍29与上固定卡箍32对管道的摩擦力,避免了下固定卡箍29与上固定卡箍32相对于管道之间发生移动,增加其抗震效果,对于直径较大或者较小的管道,使用者可自行更相应的下固定卡箍29与上固定卡箍32即可,安装与拆卸简单,在第一减震套筒2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减震弹簧26,在整体支架产生晃动时,第三减震弹簧26起到缓冲与减震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对整体支架进行减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减震套筒(2),所述第一减震套筒(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减震套筒(4),所述第二减震套筒(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5),所述第一减震套筒(2)与第二减震套筒(4)之间安装有双拼型钢横担(6),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的上方设置有天花板(7),所述第一减震套筒(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下固定件(8),所述第一下固定件(8)的上方安装有第一上固定件(9),所述第一上固定件(9)与第一下固定件(8)之间安装有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所述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的外部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11),所述第二减震套筒(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下固定件(12),所述第二下固定件(12)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上固定件(13),所述第二上固定件(13)与第二下固定件(12)之间安装有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所述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15),所述双拼型钢横担(6)的上端安装有管道固定卡箍(16),所述第一减震套筒(2)的后端安装有第三下固定件(17),所述第三下固定件(17)的上方安装有第三上固定件(18),所述第三下固定件(17)与第三上固定件(18)之间安装有第一斜拉丝杆(19),所述第一减震套筒(2)的前端安装有第四下固定件(20),所述第四下固定件(20)的上方安装有第四上固定件(21),所述第四下固定件(20)与第四上固定件(21)之间安装有第二斜拉丝杆(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与第一减震套筒(2)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嵌入第一减震套筒(2)的内部,所述固定底板(1)与第二减震套筒(4)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5)嵌入第二减震套筒(4)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5)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上固定件(9)与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下固定件(8)与第一斜向固定支架(10)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二上固定件(13)与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二下固定件(12)与第二斜向固定支架(14)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下固定件(8)与固定底板(1)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上固定件(9)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上固定件(13)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下固定件(12)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三下固定件(17)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三上固定件(18)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四下固定件(20)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四上固定件(21)与天花板(7)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三下固定件(17)与第一斜拉丝杆(19)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三上固定件(18)与第一斜拉丝杆(19)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四下固定件(20)与第二斜拉丝杆(22)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第四上固定件(21)与第二斜拉丝杆(22)通过阻尼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套筒(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4),所述空腔(24)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垫片(25),所述固定垫片(25)的上端安装有第三减震弹簧(26),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卡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与固定卡块(23)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空腔(24)与固定垫片(25)胶接连接,所述第三减震弹簧(26)与第一固定支架(3)胶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卡箍(16)上端的中间安装有凸台(28),所述凸台(28)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凸耳(27),所述凸台(28)的上端安装有下固定卡箍(29),所述下固定卡箍(29)的两侧均安装有下凸耳(30),所述下凸耳(30)的上方安装有上凸耳(31),所述下固定卡箍(29)的上方安装有上固定卡箍(32),所述上固定卡箍(32)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凸耳(33),所述上固定卡箍(32)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垫(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卡箍(16)与凸台(28)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台(28)与第一凸耳(27)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台(28)与下固定卡箍(2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固定卡箍(29)与上固定卡箍(3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固定卡箍(32)与第二凸耳(33)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固定卡箍(29)与上凸耳(3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卡箍(16)的内部设置有基体层(35),所述基体层(35)的外部设置有耐候性层(36),所述耐候性层(36)的外部设置有防锈层(37),所述防锈层(37)的外部设置有防腐层(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35)与耐候性层(36)胶接连接,所述耐候性层(36)与防锈层(37)胶接连接,所述防锈层(37)与防腐层(38)胶接连接。
CN201920520802.3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抗震支架 Active CN209781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802.3U CN209781873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抗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802.3U CN209781873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抗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1873U true CN209781873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80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0802.3U Active CN209781873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抗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1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14541B1 (ko) * 2020-10-19 2021-02-08 최종갑 경량틀 지지 구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14541B1 (ko) * 2020-10-19 2021-02-08 최종갑 경량틀 지지 구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8012B (zh) 一种单杆万向抗震支吊架
CN209781873U (zh) 一种抗震支架
CN201866459U (zh) 一种减少横向推力的新型橡胶补偿器
CN205877432U (zh) 一种竖直管道支吊架
CN213145737U (zh) 一种抗压性能强防变形的补偿器
CN112377556B (zh) 一种悬浮隧道管体和锚索联合减振装置
CN213452104U (zh) 一种抗震支架固定连接装置
CN205840081U (zh) 一种曲面石材干挂抗震系统
CN212377445U (zh) 一种双管双侧双层双绞角抗震支吊架
CN212836384U (zh) 一种烤瓷铝板的安装结构
CN208381503U (zh) 一种基于碟形弹簧减振的抗震支吊架
CN212900098U (zh) 一种管道防晃动抗震支架
CN21182106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抗震支架
CN219282578U (zh) 一种供热管网的大跨度桁架支撑结构
CN214579347U (zh) 一种管道抗震支架
CN215211945U (zh) 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
CN219510394U (zh) 一种抗震支架
CN210739706U (zh) 一种用于大型设备的抗震支吊架
CN216344309U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燃气管道固定支座
CN218818645U (zh) 一种单悬抗震支架
CN214500285U (zh) 一种可拆卸组合使用的抗震支架
CN205777137U (zh) 屋面板支架转接装置
CN219453252U (zh) 一种海洋石油平台用防振锤减振装置
CN221958321U (zh) 一种带限位减振抗震综合支架
CN210739708U (zh) 一种耐腐蚀的单管道抗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340 No.1, private East Yiheng,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Xintang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actory C2)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OULO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uwan Industrial Zone,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HOULO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