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094410U - 绕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绕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4410U
CN208094410U CN201820034396.5U CN201820034396U CN208094410U CN 208094410 U CN208094410 U CN 208094410U CN 201820034396 U CN201820034396 U CN 201820034396U CN 208094410 U CN208094410 U CN 208094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mechanism
feeding
spooling equipment
equipment according
guid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43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继生
徐贤春
彭心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g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43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4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4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4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设备,涉及绕线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设置在机架的上料传送机构和下料传送机构;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机,所述绕线机用于从上料传送机构上取料和往下料传送机构上卸料;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和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运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绕线机的工作。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绕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人工成本在国内工厂中比重较大,而现有的罩极电机绕线生产基本采用的是单一的绕线机,一个人只能同时操作1-3 台机器,长时间工作容易使人产生疲累,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降低,以及上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设备,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设置在机架的上料传送机构和下料传送机构;
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机,所述绕线机用于从上料传送机构上取料和往下料传送机构上卸料;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和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运动;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绕线机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传送机构上设有上料小车,所述下料传送机构上设有下料小车。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和所述下料传送机构分别为链传送机构或带传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小车分别设有第一物料支架和第一感应装置;
所述下料小车上分别设有第二物料支架和第二感应装置;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机包括机械手和夹剪线机构,所述机械手用于取料和卸料;
所述夹剪线机构设置在定子基座的两侧,用于剪断漆包线。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包括:支架组件、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和夹料组件;
所述夹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能带动所述夹料组件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移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升降组件平移。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与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垂直设置的两条长臂;所述长臂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平移丝杆、移动座和第一导向轴;
所述平移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所述平移丝杆与所述移动座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轴与所述平移丝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移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丝杆、第二电机和第二导向轴;
所述升降丝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所述升降丝杆与所述移动座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导向轴与所述升降丝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移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剪线机构包括:舌头、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杆;
所述滑杆的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滑杆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所述滑杆的端部固定有夹块,所述舌头固定在所述夹块上;
所述滑槽的端部固定有舌头,当所述滑杆缩回所述滑槽时,所述舌头与所述舌头在垂直方向上重合。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设备,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设置在机架的上料传送机构和下料传送机构;机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机,绕线机用于从上料传送机构上取料和往下料传送机构上卸料;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料传送机构和下料传送机构的运动;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绕线机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设备可以抛弃原单人单机或单人双机作业方式,自主创新一套绕线生产方式,即新构成将5-6台原单机整合为一体,形成一条新型自动化流水线。由原来3-4人改为1人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稳定,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了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设备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设备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手中夹料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剪线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剪线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剪线机构中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剪线机构中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绕线机;2-机架;3-上料传送机构;4-下料传送机构;5-上料小车;6-下料小车;7-物料预备区;8-第一控制装置; 11-支架组件;12-移动组件;13-升降组件;14-夹料组件;15-第二控制装置;111-前横梁;112-后横梁;113-长臂;121-第一电机;122-平移丝杆;123-移动座;124-第一导向轴;131-升降丝杆;132-第二电机;133-第二导向轴;134-联轴器;135-电机安装座;141-夹爪安装底板;142-夹爪组件;21-滑槽;22-滑杆; 23-驱动组件;24-夹块;25-舌头;231-缸体;232-活塞杆;26-连接件;221-凸台;2211-第一端面;2212-第二端面;27-上盖; 211-第一凹槽;221-第二凹槽;28-螺帽;29-旋转机构;30-气缸接头;31-夹剪线机构;32-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设备,包括:第一控制装置8和设置在机架2的上料传送机构3和下料传送机构4;机架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机1,绕线机1用于从上料传送机构上取料和往下料传送机构4上卸料;第一控制装置8用于控制上料传送机构3和下料传送机构4的运动;第一控制装置 8还用于控制绕线机1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设备可以抛弃原单人单机或单人双机作业方式,自主创新一套绕线生产方式,即新构成将5-6台原单机整合为一体,形成一条新型自动化流水线。由原来3-4人改为1人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稳定,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了安全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装置8包括控制器。第一控制装置 8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和控制面板。第一控制装置8还可以包括上料启动旋钮、上料停止旋钮、下料启动旋钮、下料停止旋钮、回车启动旋钮、回车停止旋钮等。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上料传送机构3上设有上料小车5,下料传送机构4上设有下料小车6。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上料传送机构3和下料传送机构4 分别为链传送机构或带传送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链条传动机构是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齿轮传动是一种啮合传动,可以分为两轴平行的齿轮机构和两轴不平行的齿轮机构。带传动是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柔性带进行运动或动力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动的摩擦型带传动,也有靠带与带轮上的齿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带传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上料小车5分别设有第一物料支架和第一感应装置;下料小车6上分别设有第二物料支架和第二感应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分别与第一控制装置8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感应装置可以为红外线感应器。第二感应装置可以为红外线感应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绕线机1包括机械手和夹剪线机构,机械手用于取料和卸料。
需要说明的是,绕线机1为电机绕组绕线的设备,在绕线机 1上通过创新、改装自动夹剪线装置,加装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机械手通过伺服电机旋转带动夹工件夹具在螺杆传动,实现工件在绕线机1和传动链之间的移位。夹剪线装置分为两个手臂,内部刀头通过杠杆原理使用气缸推送完成夹剪线动作。传动链分为两个相向运动的传送带,传送带上方设置上料和下料小车6。上料和下料小车6上端设置物料支架和感应装置,当装有工件的小车被送到绕线机1前方停止由机械手完成上下料动作,上下料小车6通过皮带连接,传动链下方设置铝合金支架,铝合金支架支撑在地面,流水线一头设置工艺文件看板,工人在此工位操作控制。该流水线不同线包参数可随机设定,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稳定,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了安全事故。
流水线的具体工作流程及原理,工人从物料预备区7将要绕线的定子放到上料传送机构3的上料小车5,当上料小车5被输送到每台绕线机1前,经感应装置(可以为红外线感应)上料小车5停止移动,等待绕线机1完成上料动作,绕线完成后机械手将绕好的线包夹到下料传送机构4的下料小车6,下料传送机构4 将定子线包传送回物料预备区7,操作人员取下,至此完成整套动作。
如图4所示,图4为单台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当定子线包完成绕线以后,夹剪线机构分别同时将两根线头夹住并剪断,再由机械手将定子线包取出;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器控制两个伺服电机使机械手夹具在螺旋导轨上发生上下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工件从绕线机到上下料传送机构之间的移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绕线机还包括机械手32,当定子线包完成绕线以后,夹剪线机构31分别将两根线头剪断,由机械手 32将定子线包取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绕线机包括机械手32和夹剪线机构,所述机械手用于取料和卸料;所述夹剪线机构设置在定子基座的两侧,用于剪断漆包线。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机械手32包括:支架组件11、移动组件12、升降组件13和夹料组件14;夹料组件14 安装在升降组件13的下方,升降组件13能带动夹料组件14上下移动;升降组件13设置在移动组件12上,移动组件12设置在支架组件11上,移动组件12能带动升降组件13平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手,包括:支架组件11、移动组件12、升降组件13和夹料组件14;夹料组件14安装在升降组件13的下方,升降组件13能带动夹料组件14上下移动;升降组件13 设置在移动组件12上,移动组件12设置在支架组件11上,移动组件12能带动升降组件13平移。其中,升降组件13可以带动夹料组件14上下移动,移动组件12能带动升降组件13平移,进而移动组件12能带动夹料组件14实现上下前后移动。工作时,通过夹料组件14抓取工件,升降组件13带动工件上下移动,移动组件12带动工件平移,实现工件的上下前后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组件13可以包括升降气缸,移动组件 12可以包括移动气缸。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架组件11包括前横梁111、后横梁112和与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垂直设置的两条长臂113;长臂113设置在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长臂113上设有用于限制移动组件12移动的第一限位件。移动座123上设有与第一限位片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移动组件12包括第一电机121、平移丝杆122、移动座123和第一导向轴124;平移丝杆122与第一电机121连接;平移丝杆122与移动座123螺纹连接;第一导向轴124与平移丝杆122平行设置,且移动座123套设在第一导向轴124上。
需要说明的是,平移丝杆122一端与第一电机121连接,第一电机121带动平移丝杆122转动。平移丝杆122与移动座123 螺纹连接,且移动座123套设在第一导向轴124上,使移动座123 可以沿第一导向轴124的轴向平移,时移动座123相对于第一电机121靠近或者远离。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轴124与支架组件11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导向轴124,分别与支架组件11中的前横梁111和后横梁112固定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机121可以设置为伺服电机。第一电机121可以通过第一联轴器134与平移丝杆122连接,且第一电机121设置在第一电机121安装座上。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组件13包括升降丝杆131、第二电机132和第二导向轴133;升降丝杆131与第二电机132连接;升降丝杆131与移动座123螺纹连接;第二导向轴133与升降丝杆131平行设置,且移动座123套设在第二导向轴133上。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丝杆131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32连接,第二电机132能带动升降丝杆131转动。升降丝杆131与移动座 123螺纹连接,且移动座123套设在第二导向轴133上,使升降组件13整体能够相对与移动座123沿第二导向轴133的轴向上下移动,使夹料组件14相对于移动座123能够靠近或者远离。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机132可以设置为伺服电机。第二导向轴133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电机132通过联轴器134与升降丝杆131连接,且第二电机132设置在电机安装座135上。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夹料组件14包括夹爪安装底板141、绕线导柱和夹爪组件142;夹爪组件142安装在夹爪安装底板141上,用于抓取工件。绕线导柱设置在夹爪组件142 下方,可以分四个方向设置,其作用是防止漆包线在绕制过程中被甩出或外挂在绝缘骨架上。
需要说明的是,夹爪组件142可以开合,当要抓取工件的时候先打开,对准工件,然后闭合夹紧工件。
需要说明的是,夹爪组件142可以包括夹爪和气缸,气缸能带动夹爪移动,实现夹爪的开合。
还需要说明的是,夹爪安装底板141上设有用于限制升降组件13上升的第二限位件。
移动座123上设有与第二限位件相配合的限位块。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导向轴124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导向轴124分别设置在平移丝杆122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导向轴133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导向轴133分别设置在升降丝杆131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15;升降组件 13、移动组件12、升降组件13和夹料组件14分别与第二控制装置15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装置15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按钮。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装置15还包括显示屏和操作面板。
具体的,第二控制装置15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机121,第二电机132,夹料组件14电连接。
具体的,第二控制装置15可以与夹料气缸电连接。
如图10-13所示,
夹剪线机构31包括:滑槽21和设置在滑槽21内的滑杆22;滑杆22的一端与驱动组件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舌头25固定连接,驱动组件23能驱动滑杆22在滑槽21内滑动;滑杆22的端部固定有夹块24,夹块24位于舌头25的下方。
包括舌头25、滑槽21和设置在滑槽21内的滑杆22;滑杆 22的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块24固定连接,驱动组件能驱动滑杆22在滑槽内滑动;滑杆22的端部固定有夹块 24,舌头固定在夹块22上;滑槽21的端部固定有剪线刀,当滑杆缩回滑槽21时,舌头25与剪线刀在垂直方向上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剪线机构31包括:滑槽21和设置在滑槽21内的滑杆22;滑杆22的一端与驱动组件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舌头25固定连接,驱动组件23能驱动滑杆22在滑槽21 内滑动;滑杆22的端部固定有夹块24,夹块24位于舌头25的下方。夹块24将线固定,当需要剪线时,驱动组件23带动滑杆 22朝向待剪线的方向移动,舌头25随着滑杆22一起移动,穿过并钩回靠近自己这边的2根漆包线,舌头25随着滑杆22一起向回移动,剪线刀将线剪断,夹块24用于夹紧线头,结构简可操作性强。可以自动实现剪线工作,其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县机构代替了传统的夹断式剪线,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低故障率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剪线机构31填补了定子内绕机无自动夹剪线的技术,实现既省人增效,又因无漆包线头浪费而节省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舌头25前窄后宽,舌边圆滑,方便穿过紧拉的漆包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包括相互连接的缸体231和活塞杆232;滑槽21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6,缸体231与连接件26固定连接,活塞杆232与滑杆2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滑槽21与连接件26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滑杆22与活塞杆232连接的端部设有螺纹孔,滑杆22与活塞杆232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活塞杆232上设有锁紧螺帽28,结构简单,使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滑杆22端部设有第二凹槽221,第二凹槽221内设有气缸接头30,气缸接头30与活塞杆23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滑杆22与舌头25固定的端部设有凸台221,包括第一端面2211和第二端面2212;夹块24与第一端面2211固定连接;舌头25与第二端面2212固定连接。使用时,夹块24将线固定,当需要剪线时,驱动组件23带动滑杆22朝向待剪线的方向移动,舌头25随着滑杆22一起移动,将线剪断,结构简可操作性强。可以自动实现剪线工作,其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夹块24与第一端面221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舌头25与第二端面221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上盖27,上盖27与滑槽21 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滑槽21内设有第一凹槽211,滑杆 22与第一凹槽211相适配。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旋转机构29,滑槽21设置在旋转机构29上,旋转机构29能带动滑槽2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机构29可以包括转盘、转轴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转轴,驱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固定有转盘,转盘与滑槽21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绕线生产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绕线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设置在机架的上料传送机构和下料传送机构;
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绕线机,所述绕线机用于从上料传送机构上取料和往下料传送机构上卸料;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和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运动;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绕线机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上设有上料小车,所述下料传送机构上设有下料小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和所述下料传送机构分别为链传送机构或带传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小车分别设有第一物料支架和第一感应装置;
所述下料小车上分别设有第二物料支架和第二感应装置;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包括机械手和夹剪线机构,所述机械手用于取料和卸料;
所述夹剪线机构设置在定子基座的两侧,用于剪断漆包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支架组件、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和夹料组件;
所述夹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能带动所述夹料组件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移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升降组件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与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垂直设置的两条长臂;所述长臂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平移丝杆、移动座和第一导向轴;
所述平移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所述平移丝杆与所述移动座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轴与所述平移丝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移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丝杆、第二电机和第二导向轴;
所述升降丝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所述升降丝杆与所述移动座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导向轴与所述升降丝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移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剪线机构包括:舌头、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杆;
所述滑杆的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滑杆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所述滑杆的端部固定有夹块,所述舌头固定在所述夹块上;
所述滑槽的端部固定有舌头,当所述滑杆缩回所述滑槽时,所述舌头与所述舌头在垂直方向上重合。
CN201820034396.5U 2018-01-09 2018-01-09 绕线设备 Active CN208094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4396.5U CN208094410U (zh) 2018-01-09 2018-01-09 绕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4396.5U CN208094410U (zh) 2018-01-09 2018-01-09 绕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4410U true CN208094410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5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4396.5U Active CN208094410U (zh) 2018-01-09 2018-01-09 绕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4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0364A (zh) 自动卷线机
CN210349566U (zh) 一种磁环全自动线圈勾线机
CN111508700B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组装碰焊一体设备
CN214799241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系统及绕线机
CN109391106A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114999816A (zh) 一种十字绕法磁环绕线机
CN211945522U (zh) 一种钢带生产用卷收装置
CN208094410U (zh) 绕线设备
CN218433977U (zh) 一种无纺布柔巾自动折叠复卷机
CN207835314U (zh) 夹剪线机构及绕线机
CN112821696B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滴漆机
CN210817195U (zh) 一种改进型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02977161U (zh) 自动卷线机
CN217798235U (zh) 一种铜排双头折弯装置
CN215751546U (zh) 一种自动拉线机构
CN211192360U (zh) 一种滚齿机用齿圈夹取装置
CN213277793U (zh) 一种具有包胶功能的套管绕线机
CN115818176A (zh) 手机智能生产线用上料装置
CN109712806A (zh) 一种磁环绕线机
CN116130240A (zh) 一种变压器绕线设备
CN211193880U (zh) 一种内藏式桁架机械手
CN110605347B (zh) 一种电感器断线脚装置
CN219009547U (zh) 锡线绕线收集装置
CN109160334A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聚乙烯电缆绕包带加工用收集辊装置
CN218004616U (zh) 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的旋转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