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3318U - 智能厨房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厨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33318U CN207833318U CN201820228956.0U CN201820228956U CN207833318U CN 207833318 U CN207833318 U CN 207833318U CN 201820228956 U CN201820228956 U CN 201820228956U CN 207833318 U CN207833318 U CN 2078333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control
- control unit
- food materials
- store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厨房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分别与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分别连接,用于生成对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控制指令;储藏单元,包括多个储藏室,各所述储藏室具有不同的储藏温度;工作单元,包括温控加热台;清洁单元,包括消毒元件和清洁元件,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对进入所述清洁单元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传送单元,设置于所述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所述清洁单元之间。该系统可以提高厨房的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成本和时间,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厨房系统。
背景技术
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与饮食密切相关的是厨房,厨房的卫生及环境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健康,现有厨房通常设置有灶台、清洗池、冰箱等,目前的厨房智能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厨房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厨房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分别与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分别连接,用于生成对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控制指令;
储藏单元,包括多个储藏室,各所述储藏室具有不同的储藏温度,各所述储藏室具有活动挡板,各所述活动挡板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工作单元,包括温控加热台,所述温控加热台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发热;
清洁单元,包括消毒元件和清洁元件,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对进入所述清洁单元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
传送单元,设置于所述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所述清洁单元之间,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将放置于所述传送单元上的物品在所述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清洁单元之间相互传送。
可选的,各所述储藏室自上而下设置,各所述储藏室包括至少一个储藏空间;
每个所述储藏室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
相邻的两个所述储藏室中,沿竖直方向位于上方储藏室的出口设置于位于下方的储藏室的入口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靠近工作单元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温控加热台上方,且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动作,所述输送结构的第一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刀具,所述刀具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下动作,且所述输送机构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清洁单元内,
调料注入单元,包括调料盛放空间、执行元件和调料出口,所述调料出口位于所述包括温控加热台上方,所述执行元件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下控制位于调料盛放空间中的调料经调料出口落下。
可选的,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可弯曲菜板,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
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位于所述可弯曲菜板下方,所述支撑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下动作,使所述支撑元件在抬起状态下,使所述可弯曲菜板向所述温控加热台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食材收集元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食材收集元件位于所述可弯曲菜板下方,所述食材收集元件一端通过注水管道连接至清洁元件,且所述食材收集元件向所述温控加热台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清洁单元还包括:
清洁池,所述消毒元件和所述清洁元件设置在所述清洁池上方,所述消毒元件包括紫外灯和消毒液喷洒结构,所述清洁元件包括水龙头;
废物处理室,所述清洁池通过废物管道与所述废物处理室连接,且所述废物管道中设置有废物粉碎元件,所述废物处理室中设置有防污挡板,所述防污挡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过滤加热元件,与所述水龙头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对经进水口流入的水进行过滤和加热;
扫描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于对传送至所述工作单元中的物品进行扫描;
重力感应元件,位于所述扫描元件下方。
可选的,所述传送单元包括: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储藏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和所述清洁单元之间;
托盘,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
机械手,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动作。
可选的,所述传送作单元还包括:
传送室,所述传送室中设置有所述传送结构和所述机械手,所述传送室对应所述储藏室和所述工作单元的位置设置有传送挡板,所述传送挡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该智能厨房系统通过控制单元可生成对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各单元的动作,并且传送单元在控制单元控制下自动控制物品,例如食材和餐具等在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清洁单元之间的传送,可以提高厨房的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成本和时间,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智能厨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智能厨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智能厨房系统中储藏单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智能厨房系统中工作单元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智能家居在生活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例如,扫地机器人和家庭看护机器人等,智能家具的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目前的厨房智能化程度较低,为提高厨房智能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厨房系统,如图1所示,该智能厨房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10,分别与储藏单元20、工作单元30、清洁单元40和传输单元50分别连接,用于生成对储藏单元20、工作单元30、清洁单元40和传输单元50的控制指令;
储藏单元20,包括多个储藏室21,各储藏室21具有不同的储藏温度,各储藏室具有活动挡板22,各活动挡板22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工作单元30,包括温控加热台31,温控加热台31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发热,以对放置于其上的100进行加热,烹煮盛放装置为盛放需要烹饪食材并可通过其对食材进行烹饪的装置,例如为锅等;
清洁单元40,包括消毒元件41和清洁元件42,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对进入清洁单元40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
传送单元50,设置于储藏单元20、工作单元30和清洁单元40之间,用于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将放置于传送单元50上的物品在储藏单元20、工作单元30和清洁单元40之间相互传送。
控制单元可以为各种类型控制器,例如,可编程控制器PLC、FPGA控制器或者带有显示功能的计算机终端等,可以根据其中包含的用户设置的程序生成对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控制指令,根据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各单元中的相关元件执行对应的动作。
储藏单元包括多个储藏室,每个储藏室具有不同的储藏温度,每个储藏室可以具有制冷元件,例如现有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元件,制冷元件可将储藏室的温度维持在所需温度。
可根据食材的种类和食材对保质温度的要求等将食材放置在对应的储藏室中,可最大程度的保证对食材进行保质,保持食材的新鲜程度,避免将保质温度要求不同的食材放置在相同温度的储藏室中,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种类的食材放置在不同的储藏室中,避免食材之间的互相干扰,延长食材的保质时间。
储藏室21具有活动挡板22,该活动挡板22可以在控制单元10控制下打开或关闭,当活动挡板22打开时可将食材放置于储藏室21中,放置完成后活动挡板22关闭,对于通过控制单元10的控制指令控制活动挡板22打开或者关闭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在控制单元上设置按钮,当按钮按下时,控制单元输出打开控制指令,活动挡板打开,此时可将食材放置在储藏室中,食材放置完成后,按钮再次按下松开时,控制单元输出关闭控制指令,活动挡板关闭;或者是按钮按下时,控制单元输出打开控制指令,活动挡板打开,此时可将食材放置在储藏室中,预设时间后(该预设时间可参考能够食材放置于储藏室中的时间设置)后,控制单元自动输出关闭控制指令,活动挡板关闭;也可以是在储藏单元包括门,该门上具有感应装置,当打开门时感应装置输出感应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自动输出对活动挡板的打开或者关闭控制指令。
工作单元30包括温控加热台31,温控加热台31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发热,并且可以控制加热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烹煮食材破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且,控制单元10可以控制温控加热台31在不同温度下发热,以满足对烹煮盛放装置100中烹煮食材的不同加热需求,温控加热台31可以为电加热方式的加热台,或者采用燃料加热的加热台等。
对于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温控加热台发热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在控制单元上设置按钮,当按钮按下时,控制单元输出加热控制指令,温控加热台发热,并且可以是在一段时间内温控加热台以某一温度发热,在一定时间后控制温控加热台的加热温度逐渐减小,之后再以某一固定温度加热;或者是温控加热台上设置有感应装置(例如红外传感器),当有烹煮盛放装置放置于温控加热台上时,感应装置输出感应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自动输出加热控制指令,控制温控加热台发热。
清洁单元40用于对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消毒元件41可以为紫外消毒灯或者其他可以进行消毒的装置,清洁元件42可以为水龙头或者花洒等。
控制单元对清洁单元的控制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对储藏单元和工作单元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设置按钮的方式或者通过感应装置输出的感应信号自动输出对清洁元件和消毒元件的控制指令的方式。
传送单元50用于在储藏单元20、工作单元30和清洁单元40之间传送物品,该物品例如为食材或者餐具等,传送单元50可以为传送带或者机械手等,在控制单元10控制下可将物品传送至储藏单元20、工作单元30或者清洁单元40,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并且可以避免人工接触食材或者餐具带来的二次污染。
对于控制单元控制传送单元传送物品的方式,也可以参照上述对储藏单元和工作单元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设置按钮的方式或者通过感应装置输出的感应信号自动输出对传送单元的控制指令的方式。
当需要将购买的食材等放入储藏室21中时,可将食材放置于传送单元50上,传送单元50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下动作,将食材传送至储藏室21的活动挡板22所在位置,此时控制活动挡板22打开,食材可自动储藏至储藏室21中,例如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机械手将食材放置于储藏室中,或者控制传送单元50倾斜一定角度,食材经打开的活动挡板22处的开口滑落至储藏室21中,或者是人工操作将食材等放置在储藏室21中。
当需要烹煮时,控制单元10可控制传送单元50动作,并且,控制储藏室21的活动挡板22打开,可自动(例如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机械手动作将食材放置于传送单元上)或者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食材放置于传送单元50上,传送单元50可将食材传送至清洁单元40的位置,然后控制清洁单元40对食材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之后可自动或者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食材再次放置在传送单元50上,将食材传送至工作单元30所在位置,可自动或者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食材放置于设置在温控加热台31上的烹煮盛放装置100中,然后控制温控加热台31发热,通过烹煮盛放装置100对放置于其中的食材进行烹煮。
当需要清洁餐具等物品时,可将餐具放置在传送单元50上,控制单元10控制传送单元50将餐具传送至清洁单元40所在位置,然后控制清洁单元40对餐具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然后可自动或者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清洁后的餐具放置于所需的位置,例如橱柜中。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该智能厨房系统通过控制单元可生成对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各单元的动作,并且传送单元在控制单元控制下自动控制物品,例如食材和餐具等在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清洁单元之间的传送,可以提高厨房的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成本和时间,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厨房系统的结构,下面结合图2说明该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该智能厨房系统控制单元还包括: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靠近工作单元的位置。
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多种类型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作为控制单元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装置,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相应的信息,例如,可以在触控显示面板中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体重,体脂含量,身高等信息、口味喜好等;或者是触控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其上的摄像头扫描用户的体检单或者通过网络方式获取用户的个人健康信息等,触控功能显示面板可以获取的上述信息通过网络自动搜索适合用户的多种菜谱和制作方法等推荐给用户,并通过触控显示面板显示,在满足用户营养需求和口味需求的,避免由于过量饮食导致的疾病发生,同时减少浪费,用于可以根据需要从推荐的菜谱中选择。
触控显示面板中还可以设置自动烹饪模式和手动烹饪两种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控制单元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选择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图2中仅是示意性的示出了储藏单元的位置关系,图3中示出了储藏单元较为详细的结构,参照图2所示,储藏单元20,包括多个储藏室21,各储藏室21自上而下设置,各储藏室21包括至少一个储藏空间;每个储藏室具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相邻的两个储藏室中,沿竖直方向位于上方储藏室的出口设置于位于下方的储藏室的入口的上方。
储藏单元20包括多个储藏室21,每个储藏室21至少包括一个储藏空间,如图3所示,位于上方的储藏室21包括一个储藏空间,位于下方的储藏室21包括三个储藏空间,每个储藏空间之间是独立的,每个储藏空间之间还可以设置活动挡板22,活动挡板22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打开或者关闭。
当需要将食材等放入储藏室中时,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储藏室的入口处的活动挡板打开,将食材放入储藏室中,并且,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各储藏室自上而下设置,各储藏室可以分等级,例如自上而下包括一级储藏室、二级储藏室、三级储藏室等,如图3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级储藏室211和二级储藏室212,食材首次放入储藏室时,可首先进入一级储藏室211,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一级储藏室211入口2111处的活动挡板(此处称为第一活动挡板221)打开,食材经入口2111进入一级储藏室211中,并且各储藏室中可设置感应装置,当有食材放入储藏室时进行记录,记录食材在储藏室中的保存时间;当再有食材放入一级储藏室211时,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一级储藏室211出口2112处的活动挡板(此处称为第二活动挡板222)打开,同时二级储藏室212入口2121处的活动挡板(此处称为第三活动挡板223)打开,使之前放入的食材落入二级储藏室212中;当再次放入食材时,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二级储藏室212出口2122处的活动挡板(此处称为第四活动挡板224)打开,同时三级储藏室(图中未示出)入口处的活动挡板打开,使之前放入的食材落入三级储藏室中,而上次放入的食材落入二级储藏室,而最新放入的食材位于一级储藏室中。
为了节省储藏室的数量,并且使不同时间放入的食材位于不同的储藏空间中,各储藏室可包括多个储藏空间,例如,图3所示的,二级储藏室212可以包括多个储藏空间,图中示出了3个储藏空间,每个储藏空间之间可设置有活动挡板,例如,第一储藏空间和第二储藏空间之前设置有第五活动挡板225,第二储藏空间和第三储藏空间之前设置有第六活动挡板226;之前由经一级储藏室211落入二级储藏室212的第一个储藏空间中的食材,当再次放入食材时,可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第一个储藏空间与第二个储藏空间之间第五活动挡板225打开,之前位于一级储藏室211的食材从一级储藏室211落入二级储藏室212的第一个储藏空间中,依次类推,使不同时间放入的食材位于不同的储藏空间或者储藏室中,并且,最新放入的食材位于最上方的储藏室或者储藏空间中,最早放入的食材位于最下方的储藏室或者储藏空间中。
控制单元还可以存储有各种食材的储存方式和并记录食材在储藏室中的保存时间,据此判断一级储藏室中的食材什么时候进入二级储藏室,二级储藏室的食材何时进入三级储藏室中等,进而控制对应的活动挡板打开,并且,可以判断出储藏室中的食材是否过期而需要处理掉。
如图2所示,储藏室21中还可以放置多个储藏盒23,并且储藏盒23面对用于的外侧面可为透明材料,便于用户观察放入其中的食材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储藏室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并不限制,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工作单元30的下方设置储藏室21,以更好地利用厨房的空间。
工作单元30包括:
温控加热台31,温控加热台31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发热;
输送机构32,位于温控加热台31上方,且与控制单元10连接,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动作,输送结构32的第一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刀具33,刀具33与控制单元10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下动作,且输送机构32的第二端位于清洁单元40内;
调料注入单元34,包括调料盛放空间、执行元件和调料出口341,调料出口341位于包括温控加热台31上方,执行元件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下控制位于调料盛放空间中的调料经调料出口341落下。
工作单元30不仅包括温控加热台31,并且,还设置有输送机构32和调料注入单元34,当通过传送单元50将食材传送至工作单元30所在位置时,进一步的可自动或者通过人工操作方式将食材放置在输送机构32上,可以首先将食材输送至清洁单元40内,控制单元10控制消毒元件和清洁元件对食材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后,再控制输送机构32将食材输送至刀具33所在位置,此时,控制单元10可控制位于输送机构32上方刀具33动作,对放置在输送机构32上的食材进行切割处理,之后输送机构32在控制单元10控制下转动,将切割好的食材输送至温控加热台31所在位置的上方;此时,控制单元10还可以控制执行元件动作,使位于调料盛放空间中的调料(例如油)经调料出口341落下,落入位于下方的放置在温控加热台31上的烹煮盛放装置100中,并且,可以控制温控加热台31开始发热,之后可通过自动或人工操作方式将切割好的食材放入烹煮盛放装置100中,对食材进行烹饪,在预设时间(烹饪所需时间)后可以通过控制单元10自动控制温控加热台31停止发热,或者人工操作方式温控加热台31停止发热。
对于控制单元控制工作单元工作中相关元件和机构的顺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控制单元的程序中设置,例如,如果食材放入储藏室之前是经过消毒和清洁处理的,当通过传送单元将食材传送至工作单元所在位置时,可以通过输送机构直接将食材输送至刀具所在位置,然后进行后续的步骤。
上述的调料注入单元中包括的调料盛放空间、执行元件和调料出口也可以为多个,对食材进行切割处理后,控制单元可以先控制温控加热台发热,然后再控制其中一个执行元件动作,使位于盛放油的调料盛放空间中的油经调料出口落下,落入位于下方的放置在温控加热台上的烹煮盛放装置中,一定时间后可通过自动或人工操作方式将切割好的食材放入烹煮盛放装置中,对食材进行烹饪,之后一定时间后再次控制另外的执行元件动作,使位于盛放盐、酱油或者其他调料的盛放空间中的调料经对应调料出口落下,落入位于下方的放置在温控加热台上的烹煮盛放装置中。
清洁单元40包括消毒元件和清洁元件,还包括:
清洁池43,消毒元件和清洁元件设置在清洁池43上方,消毒元件41包括紫外灯(图中未示出)和消毒液喷洒结构411,清洁元件42包括水龙头421;
废物处理室60,清洁池43通过废物管道61与废物处理室60连接,且废物管道61中设置有废物粉碎元件62,废物处理室60中设置有防污挡板63,防污挡板63与控制单元10连接,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清洁单元40中消毒元件和清洁元件设置在清洁池上方,当传送单元50将需要清洁的食材或者餐具等传送至清洁单元40所在位置时,可首先通过人工操作方式控制紫外灯打开,或者通过控制单元10自动控制紫外灯打开,以对食材或者餐具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在自动或者人工操作方式控制消毒液喷洒结构411打开,消毒液经消毒液喷洒结构411的喷洒出口喷洒至食材或者餐具上,对其进行再次消毒,同时或者之后可自动或者人工操作方式控制水龙头421打开,通过水对食材或者餐具进行清洗。
消毒液和水对食材或者餐具进行消毒和冲洗后,流入清洁池43中,通过废物管道61流入废物处理室60,此时,可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废物处理室60中的防污挡板63打开,流入废物处理室60的消毒液和水通过防污挡板63处的出口流入污水管道中,随后为防止污水管道中的废气等进入废物处理室60进而经过废物管道61进行清洁池43进而进入厨房,影响厨房卫生,当消毒液和水流完后,再控制单元10控制废物处理室60中的防污挡板63关闭。
如图3所示,废物处理室60中也可以设置传送装置64,或者传送单元的一部分位于废物处理室60中,当有过期的食材或者需要扔掉的剩余食物时,可通过传送机构64将其输送到防污挡板63所在位置,然后控制防污挡板63打开,将过期的食材或者需要扔掉的剩余食物通过防污挡板63处的出口进入污水管道中,然后再控制防污挡板63关闭。
并且,当有过期的食材或者需要扔掉的剩余食物或者经清洁池43倒入的其他大块固体废物时,可以进一步的通过控制单元10自动控制或者人工操作方式控制废物粉碎元件62工作,对废物进行粉碎处理后,之后可以通过废物管道61进入污水管道中。
传送单元包括:
传送机构(图中未示出),传送机构设置于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所述清洁单元之间;
托盘51,设置于传送机构上;
机械手52,设置于传送机构上,与控制单元10连接,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动作。
传送单元可以包括传送机构,传送机构例如为传送皮带,传送机构设置于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所述清洁单元之间,以便在各单元之间传输食材或者餐具等物品。
托盘51可用于放置需要传送的物品,机械手52用于在控制单元10控制下在储藏单元20、工作单元30和清洁单元40之间取放托盘51或者传送的食材或者餐具等物品。
该传送单元的工作过程例如为,当将食材放置在托盘51中后,可通过传送机构传送至对应储藏室21所在位置,然后通过机械手52将托盘51中的食材放入储藏室21中;或者当需要烹饪时,可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传送结构将托盘51传送至储藏室51所在位置,然后控制机械手52将需要的食材从储藏室21中取出放入托盘51中,再通过传送结构传送至工作单元30所在位置,通过机械手52将食材放置在工作单元30的输送机构32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传送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各储藏室21中的部分,例如图中设置在三个储藏室中的部分(此处图中用531表示),这样可直接将放置在传送机构上的物品传送至储藏室21中的各个位置,更加方便用户将物品放入储藏室的对应位置。
如图3所示,上述的托盘51上还可以设置活动挡板(此处称为第七活动挡板511),当将托盘51传送至储藏室21所在位置时,可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第七活动挡板511打开,并且控制托盘51倾斜一定角度,使放置在托盘51上的物品直接滑落至储藏室21中。
上述图3中在多个位置示出有托盘51和机械手52,是为了说明托盘和51机械手52所在的各个位置,托盘51和机械手52可以随传送机构一起运动,通过传送机构传送到所需的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送单元还可以包括:
传送室54,传送室54中设置有传送结构和机械手52,传送室54对应储藏室21和工作单元30的位置设置有传送挡板541,传送挡板541与控制单元10连接,在控制单元10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将传送机构和机械手52设置于传送室54中,可将传送机构和机械手54与其他储藏室21、工作单元30和清洁单元40相互隔离,并且,通过在对应各单元的位置处设置传送挡板541,在传送挡板541打开时,可将需要传送的物品可以在传送挡板541所在的出口位置通过,以便传送的物品可在各单元之间传递。
在一些例子中,如图4所示,工作单元还可以包括:
可弯曲菜板35,设置于输送机构32上;
支撑元件36,设置于输送结构32上,位于可弯曲菜板35下方,支撑元件36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下动作,使支撑元件36在抬起状态下,使可弯曲菜板32向温控加热台方向倾斜;
食材收集元件37,设置于输送机构32上,食材收集元件37位于可弯曲菜板35下方,食材收集元件37一端通过注水管道38连接至清洁元件,且食材收集元件37向温控加热台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工作单元30还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32上的可弯曲菜板35、支撑元件36和食材收集元件37,可弯曲菜板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以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支撑元件37位于其下方,当通过输送机构32将食材输送至温控加热台上方位置时,可通过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支撑元件36抬起,使可弯曲菜板35向温控加热台31方向倾斜,由于食材收集元件37位于可弯曲菜板35下方,并且向温控加热台31方向倾斜,因此,当可弯曲菜板35被抬起时,食材从可弯曲菜板35上滑落至食材收集元件37上,通过食材收集元件37落入放置在温控加热台31上的烹煮盛放装置100中。
并且,由于食材收集元件37一端通过注水管道38与清洁元件连接,当将烹饪好的食材从烹煮盛放装置中取出后,可通过清洁元件,例如水龙头,向注水管道38中注入水或者其他用于清洁的液体,水或者液体通过注水管道38流入食材收集元件37对其进行清洁处理,之后再流入放置在温控加热台上的烹煮盛放装置中,可通过人工操作方式采用水或液体对烹煮盛放装置进行清洁,可以提高水或者液体的利用率,避免浪费。
如图4所示,食材收集元件37可以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凹槽,凹槽用于容纳食材,并且该食材收集元件37还可以在向温控加热台31倾斜的一端设置一锥形中空结构371,便于食材、水或者液体等通过该中空结构371流入温控加热台31上的烹煮盛放装置100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工作单元30还包括:
过滤加热元件,与水龙头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对经进水口流入的水进行过滤和加热;
扫描元件391,与控制单元10相连,用于对传送至工作单元30中的物品进行扫描;
重力感应元件392,位于扫描元件391下方。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设置过滤加热元件,可对经水龙头的进水口流入的水进行过滤和加热,减少水中的杂质,可供用户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
扫描元件391例如为摄像装置或者图像传感器等,可对传送至工作单元30中的物品进行扫描,将扫描获取的图像传送给控制单元10,进而控制单元10可以判断物品的种类,例如,当食材进入储藏室进行储藏之前,可通过扫描元件391进行扫描后,通过控制单元10自动判断食材的种类,进而确定将其存储至哪个储藏室21中,然后通过传送单元50将其传送至储藏室21所在位置,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对应的传送挡板541打开,同时储藏室21的入口的活动挡板打开,利用机械手32将食材放入对应的储藏室21中。
并且,工作单元30还可以包括重力感应元件392,例如,重力传感器或者电子称等,在将食材放入储藏室2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的首先通过输送机构32上的刀具33(例如位于输送机构32上方的刀具)对食材进行切割,之后将切割后的食材分别通过机械手52放置于重量感应元件392上,对食材进行称重,可将该重量传送给控制单元10,以便在需要取用食材进行烹饪时,根据需要获取对应重量的食材,避免食材浪费。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几种应用场景下,该智能厨房系统的工作过程。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当需要将食材放置于储藏室21时,可首先将食材放置在重力感应元件392上,通过重力感应元件391称重,将获取的重量传送给控制单元10中的控制器,控制单元存储该食材及对应的重量,并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设置于输送机构32下方的刀具33动作,对食材进行初步的切割处理,再通过扫描元件391对食材进行扫描后,将扫描获取的图像传送给控制单元10,进而控制单元10可以判断食材的种类,进而确定将其存储至哪个储藏室21中,然后控制机械手52将食材放置在传送机构的托盘51上,通过传送机构将托盘51传送至对应储藏室,例如一级储藏室211所在位置,控制单元10控制传送室54的对应位置的传送挡板541打开,同时一级储藏室211入口处的第一活动挡板221打开,如果托盘51上也设置有第七活动挡板511,可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第七活动挡板511打开,并且控制托盘51倾斜一定角度,使放置在托盘51上的食材直接通过一级储藏室211入口2111处滑落至储藏室211中进行储藏,或者是,也可以利用机械手52将托盘51上的食材放入对应的一级储藏室211中。
当需要取用食材进行烹饪时,可通过触控显示装置选择自动烹饪模式,此时,控制单元10可根据用户预先输入的个人信息和存储的储藏在储藏室中食材的情况自动生成菜谱和制作菜谱的制作流程,然后根据制作流程控制单元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单元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元件和机构执行相应动作,例如,控制单元控制传送机构将托盘51传送至对应储藏室21所在位置,控制传送室54对应储藏室21位置处的传送挡板541打开,并且控制储藏室21入口处的活动挡板打开,通过机械手52从储藏室21中将所需的食材放置在托盘51上,可以从多个储藏室21中依次将多种食材放置在托盘51上,并且,在取用食材时,控制单元可以根据食材储藏的时间,控制首先取用最早放入储藏室中的食材。
将所需食材放置在托盘51上后,控制传送机构将托盘51传送至工作单元30所在位置,控制传送室54对应工作单元30位置处的传送挡板541打开,通过机械手52将托盘51中的食材放置在输送机构32上,输送机构32可将食材输送至清洁单元40内,控制单元控制紫外灯打开,以对食材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控制消毒液喷洒机构411打开,消毒液经其上的喷洒出口喷洒至食材上,对食材进行再次消毒,同时或者之后可控制水龙头421打开,通过水对食材进行清洗,消毒液和水流入清洁池43中。
之后,控制单元10再控制输送机构32将食材输送至刀具33所在位置,可控制位于输送机构32上方的刀具33动作,对放置在输送机构32上的经过初步切割的食材进行再次切割处理,之后输送机构32在控制单元10控制下转动,将切割好的食材输送至温控加热台31所在位置的上方;此时,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执行元件动作,使位于调料盛放空间34中的调料(例如油)经调料出口341落下,落入位于下方的放置在温控加热台31上的烹煮盛放装置100中,并且,可以控制温控加热台31开始发热。
然后,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支撑元件36抬起,使可弯曲菜板35向温控加热台31方向倾斜,食材从可弯曲菜板35上滑落至食材收集元件37上,通过食材收集元件37落入放置在温控加热台31上的烹煮盛放装置100中,对食材进行烹饪,在预设时间(烹饪所需时间)后可以通过控制单元10控制温控加热台31停止发热,通过人工操作将烹饪好的食材从烹煮盛放装置100中取出后,可控制水龙头421向注水管道38中注入水,水通过注水管道38流入食材收集元件37对其进行清洁处理,之后再流入放置在温控加热台31上的烹煮盛放装置100中,可通过人工操作方式采用水对烹煮盛放装置100进行清洁。
对于流入清洁池43中的消毒液和水,通过废物管道61流入废物处理室60,此时,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废物处理室60中的防污挡板63打开,流入废物处理室60的消毒液和水通过防污挡板63处的出口流入污水管道中,当消毒液和水流完后,控制单元再控制废物处理室60中的防污挡板63关闭。
当控制单元10根据食材的储藏时间判断出储藏室21中有过期的食材时,可控制传送机构将托盘51传送至对应的储藏室21的出口处,例如,位于最下方的二级储藏室212中第三个储藏空间中的食材已经过期,控制单元控制传送室54的对应该二级储藏室212的传送挡板541打开,并控制该二级储藏室212出口2122处的第四活动挡板224打开,该二级储藏室212的第三个储藏空间中的过期的食材落入托盘51中,如果该第三储藏空间具有储藏盒23,该储藏盒落在托盘51上,传送机构将托盘51传送至废物处理室60所在位置,控制单元控制传送室54的对应废物处理室60位置的传送挡板541打开,通过机械手52将过期的食材放入位于废物处理室60中的传送机构64中,然后控制该传送机构将过期的食材传送至防污挡板64所在位置,然后控制防污挡板64打开,将过期的食材通过防污挡板64处的出口进入污水管道中,然后再控制防污挡板64关闭。
需要说明书的是,上述通过控制单元对各元件或者机构的控制,进而执行上述过程可通过在控制单元中预先编制好的程序执行,控制单元通过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上述的各种元件或者机构等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厨房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多个具有不同储藏温度的储藏室,可以对食材分类储藏,可避免不同食材之间相互影响,并且保证食材的新鲜程度;
(2)可通过触控显示装置对用户个人情况进行分析,推荐健康的食谱,保证营养摄入量,并且,为有利于用户每餐营养摄入的均衡性,有利于用户身体健康,减少身体亚健康的发生;
(3)通过扫描元件可来判断食材的情况,进而分类储藏,有利于保证食材的新鲜程度;
(4)通过温控加热台可控制烹饪食材的温度,在保证食材营养的情况下尽量保证食材的口感,有利于用户身体健康;
总之,该智能厨房系统可提高厨房的智能化水平,不仅方便使用,并且有利用用户身体健康。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实施例的测量装置可借助软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应用的实体测量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单元,分别与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分别连接,用于生成对储藏单元、工作单元、清洁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控制指令;
储藏单元,包括多个储藏室,各所述储藏室具有不同的储藏温度,各所述储藏室具有活动挡板,各所述活动挡板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工作单元,包括温控加热台,所述温控加热台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发热;
清洁单元,包括消毒元件和清洁元件,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对进入所述清洁单元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
传送单元,设置于所述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所述清洁单元之间,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将放置于所述传送单元上的物品在所述储藏单元、工作单元和清洁单元之间相互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藏室自上而下设置,各所述储藏室包括至少一个储藏空间;
每个所述储藏室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
相邻的两个所述储藏室中,沿竖直方向位于上方储藏室的出口设置于位于下方的储藏室的入口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靠近工作单元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温控加热台上方,且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动作,所述输送结构的第一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刀具,所述刀具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下动作,且所述输送机构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清洁单元内,
调料注入单元,包括调料盛放空间、执行元件和调料出口,所述调料出口位于所述包括温控加热台上方,所述执行元件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下控制位于调料盛放空间中的调料经调料出口落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可弯曲菜板,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
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位于所述可弯曲菜板下方,所述支撑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下动作,使所述支撑元件在抬起状态下,使所述可弯曲菜板向所述温控加热台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食材收集元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食材收集元件位于所述可弯曲菜板下方,所述食材收集元件一端通过注水管道连接至清洁元件,且所述食材收集元件向所述温控加热台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单元还包括:
清洁池,所述消毒元件和所述清洁元件设置在所述清洁池上方,所述消毒元件包括紫外灯和消毒液喷洒结构,所述清洁元件包括水龙头;
废物处理室,所述清洁池通过废物管道与所述废物处理室连接,且所述废物管道中设置有废物粉碎元件,所述废物处理室中设置有防污挡板,所述防污挡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单元还包括:
过滤加热元件,与所述水龙头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对经进水口流入的水进行过滤和加热;
扫描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于对传送至所述工作单元中的物品进行扫描;
重力感应元件,位于所述扫描元件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包括: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储藏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和所述清洁单元之间;
托盘,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
机械手,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作单元还包括:
传送室,所述传送室中设置有所述传送结构和所述机械手,所述传送室对应所述储藏室和所述工作单元的位置设置有传送挡板,所述传送挡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下打开或关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28956.0U CN207833318U (zh) | 2018-02-08 | 2018-02-08 | 智能厨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28956.0U CN207833318U (zh) | 2018-02-08 | 2018-02-08 | 智能厨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33318U true CN207833318U (zh) | 2018-09-07 |
Family
ID=6339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28956.0U Active CN207833318U (zh) | 2018-02-08 | 2018-02-08 | 智能厨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3331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9889A (zh) * | 2019-12-31 | 2020-05-08 |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餐饮工作站 |
CN113110658A (zh) * | 2021-04-23 | 2021-07-13 | 浙江灵杰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厨卫一体化智能系统用墙壁内嵌式控制器 |
CN113331696A (zh) * | 2021-06-03 | 2021-09-03 | 湖北优尼泰睿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做饭系统 |
-
2018
- 2018-02-08 CN CN201820228956.0U patent/CN2078333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9889A (zh) * | 2019-12-31 | 2020-05-08 |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餐饮工作站 |
CN113110658A (zh) * | 2021-04-23 | 2021-07-13 | 浙江灵杰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厨卫一体化智能系统用墙壁内嵌式控制器 |
CN113331696A (zh) * | 2021-06-03 | 2021-09-03 | 湖北优尼泰睿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做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59127B (zh) | 一种烹饪机器人 | |
CN105167567B (zh) | 全智能大厨机器人 | |
CN205521418U (zh) | 一种烹饪机器人 | |
CN106617783A (zh) | 智能自动化一体厨房 | |
CN109567565B (zh) | 一种在连续烹调的自动烹饪机中自动调整烹饪次序的方法 | |
US20050193901A1 (en) | Food preparation system | |
CN207833318U (zh) | 智能厨房系统 | |
CN108402885B (zh) | 基于大数据的自助炒菜机 | |
CN110547667A (zh) | 一种智能炒菜机及炒菜方法 | |
CN201208161Y (zh) | 一种柜式多功能自动烹饪机 | |
WO2008083516A1 (fr) | Système de cuisine robotisé entièrement automatique | |
CN113208406B (zh) | 一种全自动智能烹饪系统 | |
CN209879572U (zh) | 一种智能餐厅及自动烹饪装置 | |
WO2018137695A1 (zh) | 一种智能炒菜设备 | |
CN108433523A (zh) | 一种智能烹调机 | |
CN107644489A (zh) | 一种自动售卖快餐的装置 | |
CN209750728U (zh) | 一种智能供餐系统 | |
CN113031463B (zh) |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方法 | |
CN205521419U (zh) | 一种烹饪机器人 | |
CN211155100U (zh) | 一种自动煮面系统 | |
CN204995188U (zh) | 全智能大厨机器人 | |
CN107122926A (zh) | 食物烹调远程下单的方法及其系统 | |
TWI656861B (zh) | 智慧型食材輸送及烹飪系統 | |
CN210961450U (zh) | 一种自动炒菜机 | |
CN206777086U (zh) | 智能自动化一体厨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