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611400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1400U
CN207611400U CN201820006362.5U CN201820006362U CN207611400U CN 207611400 U CN207611400 U CN 207611400U CN 201820006362 U CN201820006362 U CN 201820006362U CN 207611400 U CN207611400 U CN 207611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frame
mask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63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艳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63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1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1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1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依次叠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所在侧的遮光框和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通过所述遮光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形成空隙。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朝着全屏显示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终端的全屏显示,取消了原先可用于指纹采集的Home键(主键),因此若需要在终端的显示面所在侧实现指纹采集功能,指纹采集区域只能设置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中。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图1-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自发光的显示面板101、位于显示面板101的显示面所在侧的玻璃盖板102以及位于显示面板101的非显示面所在侧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03,其中,光学指纹传感器103贴附在显示面板101的非显示面上。为了实现在终端的显示区域实现指纹采集功能,需要在玻璃盖板102上的指纹采集区域集成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显示面板101的驱动集成电路(英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连接,当用户进行指纹解锁时,玻璃盖板102上的指纹采集区域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力触控操作,然后显示面板101的驱动IC可以点亮指纹采集区域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区域的像素,该区域的像素发出的光线可以经由指纹的指纹谷和指纹脊反射至光学指纹传感器中,再由终端中与光学指纹传感器连接的处理组件进行指纹配对分析等后续处理。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当玻璃盖板102的指纹采集区域上接收到的压力过大时,会导致玻璃盖板102和显示面板101同时发生形变,如图1-2所示,光学指纹传感器103的表面与显示面板101之间会出现间隙,使部分杂散光从该间隙中进入光学指纹传感器103中,可能引起光学指纹传感器过度曝光,影响指纹成像的清晰度,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依次叠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所在侧的遮光框和光学指纹传感器;
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通过所述遮光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形成空隙。
可选的,所述遮光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所述感光区域和位于所述感光区域周围的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与所述遮光框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贴合,所述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框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合区域。
可选的,所述遮光框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条形框条,每个所述条形框条的宽度为1~2毫米。
可选的,每个所述条形框条与所述感光区域之间的距离为1~5微米。
可选的,所述遮光框的厚度为5~30微米。
可选的,所述遮光框由非透光材质制成。
可选的,所述遮光框采用黑色油墨通过丝印工艺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
可选的,所述遮光框采用黑矩阵材料通过构图工艺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
可选的,所述边框区域通过光学胶贴附在所述遮光框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所在侧的透明盖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遮光框和光学指纹传感器,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通过遮光框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之间形成空隙,当显示面板上与感光区域对应的区域发生形变时,显示面板无法与感光区域接触,且遮光框可以对从光学指纹传感器侧面照射的杂散光进行遮挡,因此不会影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采集指纹,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边框区域设置在遮光框远离显示面板的一面上,即使显示面板发生形变,由于上述空隙的缓冲,也不会影响光学指纹传感器与遮光框的固定,提高了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1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进行指纹采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进行指纹采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自发光的显示面板101、位于显示面板101的显示面所在侧的玻璃盖板102以及位于显示面板101的非显示面所在侧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03,其中,光学指纹传感器103贴附在显示面板101的非显示面上。当玻璃盖板102的指纹采集区域上接收到的压力过大时,会导致玻璃盖板102和显示面板101同时发生形变,如图1-2所示,光学指纹传感器103的表面与显示面板101之间会出现间隙,使部分杂散光从该间隙中进入光学指纹传感器103中,可能引起光学指纹传感器过度曝光,影响指纹成像的清晰度;另外,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是通过其边框区域贴附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的,当显示面板发生形变时,可能导致边框区域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脱离,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如图2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
显示面板201,以及依次叠加设置在显示面板201的非显示面所在侧的遮光框202和光学指纹传感器203。
其中,光学指纹传感器203的感光区域通过遮光框202与显示面板201的非显示面形成空隙H。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光学指纹传感器203包括感光区域(也可称为光感像元区域)203a和位于感光区域203a周围的边框区域(也可称为封装框边区域)203b。其中,感光区域用于采集指纹,边框区域用于将光学指纹传感器固定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
进一步的,参见图2,遮光框202与显示面板201的非显示面贴合,光学指纹传感器的边框区域203b与遮光框202远离显示面板201的一面贴合,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203a在显示面板201上的正投影与遮光框202在显示面板201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合区域。例如,遮光框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为一矩形框区域,感光区域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为一矩形区域,该矩形区域位于由矩形框区域围成的区域内,且该矩形区域与矩形框区域不存在重合部分。需要说明的是,设置遮光框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感光区域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合区域,可以避免遮光框遮挡指纹反射至感光区域的光线,从而保证指纹识别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遮光框和光学指纹传感器,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通过遮光框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之间形成空隙,当显示面板上与感光区域对应的区域发生形变时,显示面板无法与感光区域接触,且遮光框可以对从光学指纹传感器侧面照射的杂散光进行遮挡,因此不会影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采集指纹,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边框区域设置在遮光框远离显示面板的一面上,即使显示面板发生形变,由于上述空隙的缓冲,也不会影响光学指纹传感器与遮光框的固定,提高了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可选的,遮光框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条形框条,每个条形框条的宽度为1~2毫米。实际应用中,遮光框的形状可以根据光学指纹传感器的边框区域的形状确定,一般遮光框的形状与边框区域的形状一致,例如,当边框区域为矩形边框时,遮光框也为矩形边框,当边框区域为圆形边框时,遮光框也为圆形边框,以便于边框区域与遮光框进行固定连接。可选的,边框区域可以通过光学胶贴附在遮光框上。
其中,遮光框由非透光材质制成。遮光框可以采用黑色油墨通过丝印工艺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通过丝印工艺形成遮光框,工艺简单;或者,遮光框可以采用黑矩阵材料通过构图工艺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构图工艺可以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刻蚀和光刻胶剥离,由于黑矩阵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件中的遮光结构,制备工艺较为成熟,且在采用黑矩阵材料形成遮光框的工艺过程中,温度较低,可以避免对显示面板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形成遮光框所采用的材质不做限定,对形成遮光框所采用的工艺也不做限定。
可选的,每个条形框条与感光区域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5微米。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是用于采集指纹的,在设置条形框条时,使条形框条与感光区域存在一定的距离,可以避免遮光框遮挡指纹反射至感光区域的光线,从而保证指纹识别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光框的厚度可以为5~30微米。实际应用中,遮光框的厚度可以由显示面板的形变量确定,例如,遮光框的厚度可以与显示面板的形变量呈正比关系。
进一步的,参见图4,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201的显示面所在侧的透明盖板204,图4中其他标号对应的结构可参考图2,在此不做赘述。其中,透明盖板可以为玻璃盖板。
示例的,如图5所示,当透明盖板204的指纹采集区域上接收到的压力过大,导致透明盖板204和显示面板201同时发生形变时,一方面,由于感光区域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之间存在空隙,显示面板201不会与感光区域203a接触,且遮光框202可以对从光学指纹传感器侧面照射的杂散光进行遮挡,保证了指纹成像的清晰度,因此不会影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采集指纹;另一方面,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边框区域203b设置在遮光框202远离显示面板201的一面上,由于上述空隙的缓冲,显示面板发生形变也不会影响边框区域203b与遮光框202之间的固定连接,提高了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较高。
可选的,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遮光框和光学指纹传感器,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通过遮光框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之间形成空隙,当显示面板上与感光区域对应的区域发生形变时,显示面板无法与感光区域接触,且遮光框可以对从光学指纹传感器侧面照射的杂散光进行遮挡,因此不会影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采集指纹,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边框区域设置在遮光框远离显示面板的一面上,即使显示面板发生形变,由于上述空隙的缓冲,也不会影响光学指纹传感器与遮光框的固定,提高了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依次叠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所在侧的遮光框和光学指纹传感器;
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光区域通过所述遮光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形成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所述感光区域和位于所述感光区域周围的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与所述遮光框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贴合,所述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框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合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框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条形框条,每个所述条形框条的宽度为1~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条形框条与所述感光区域之间的距离为1~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框的厚度为5~3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框由非透光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框采用黑色油墨通过丝印工艺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框采用黑矩阵材料通过构图工艺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区域通过光学胶贴附在所述遮光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所在侧的透明盖板。
CN201820006362.5U 2018-01-02 2018-01-02 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611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6362.5U CN207611400U (zh) 2018-01-02 2018-01-02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6362.5U CN207611400U (zh) 2018-01-02 2018-01-02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1400U true CN207611400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800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6362.5U Active CN207611400U (zh) 2018-01-02 2018-01-0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140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9708A (zh) * 2018-11-30 2019-02-01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CN109712527A (zh) * 2019-03-06 2019-05-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屏下指纹识别的显示装置
WO2020108163A1 (zh) * 2018-11-26 2020-06-0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860008A (zh) * 2019-11-28 2021-05-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终端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8163A1 (zh) * 2018-11-26 2020-06-0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9299708A (zh) * 2018-11-30 2019-02-01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CN109299708B (zh) * 2018-11-30 2024-05-1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CN109712527A (zh) * 2019-03-06 2019-05-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屏下指纹识别的显示装置
CN112860008A (zh) * 2019-11-28 2021-05-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终端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1400U (zh) 显示装置
CN108596124B (zh) 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3012306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980850B (zh) 一种纹路检测装置及其纹路检测方法
CN10677321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9589170B2 (en) Information detec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etecting method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WO2020082380A1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934379B (zh)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20170371213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709455A (zh) 一种支持全屏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EP3153953A1 (en) Embedded touchscreen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118699A1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80081463A1 (en) Touch contro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858434A (zh) 显示面板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191592B2 (en)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JP2003196023A (ja) 表示装置
CN209327746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JPH06119090A (ja) 省電力制御方式
CN105335004B (zh)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7248518A (zh) 光电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36774A (zh) 纹路识别装置以及纹路识别装置的驱动方法
CN207937986U (zh) 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032092A1 (zh) 指纹传感器模组和终端
CN11004553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1279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