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1035U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11035U CN207011035U CN201720586019.8U CN201720586019U CN207011035U CN 207011035 U CN207011035 U CN 207011035U CN 201720586019 U CN201720586019 U CN 201720586019U CN 207011035 U CN207011035 U CN 2070110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pin
- triode
- led control
- control devi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解决了目前LED灯具功率切换模块成本高、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其输出端接入LED控制装置模块,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工作电源、PWM信号发生单元和切换单元;所述工作电源为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PWM信号,输出预定频率和占空比的PWM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用以切换PWM信号,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不同的PWM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背景技术
在LED灯具中,往往需要对输出功率进行切换以达到切换LED灯具亮度的目的,现有的功率切换电路往往需要根据所需的LED灯具的亮度来选择匹配的AC-DC控制IC以支持PWM调光功能,现有的功率切换方案如常见的TRAIC调光、MCU控制等使得电路的整体成本过高,进而导致LED灯具售价高,市场接受度不好;另有方案为直接切换限流电阻阻值来切换输出功率,但限流电阻较敏感,功率变化大,严重的导致LED控制装置不工作,功率输出不够稳定,难以确保LED灯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解决了目前LED灯具功率切换模块成本高、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输出端接入LED控制装置模块,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工作电源、PWM信号发生单元和切换单元;
所述工作电源为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PWM信号,输出预定频率和占空比的PWM信号;
所述切换单元用以切换PWM信号,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不同的PWM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以及所述电容C1依次串联在电源VDC和地之间;所述芯片U1的第1脚接地;第2脚与第6脚连接后接入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容C1之间;第3脚与所述切换单元的一输入端连接;第4脚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5脚与所述电容C2串联后接地;第7脚接入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之间;第8脚接入电源VDC。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SW1、电阻R3、电阻R4、电阻R6、电阻RH、三极管Q1以及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串联后与所述芯片U1的第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串联后接入电源VDC;所述电阻R4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4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开关SW1的控制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4脚连接,所述开关SW1的第1档接入电源VDC,第2档接地;所述电阻RH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SW1、电阻R3、电阻R5、电阻RL以及三极管Q1;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串联后与所述芯片U1的第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串联后接入电源VDC;所述电阻RL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电源包括变压器T1的次极、二极管D1以及电容C3,所述变压器T1的次极第1脚与所述二极管D1串联后作为电源VDC与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以及所述开关SW1的第1档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极第2脚接地,所述电容C3跨接在电源VDC与地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U1为555时基芯片U1。
进一步的,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包括芯片U2、电桥、电容C4、电容C5、变压器T2、二极管D2、电阻R7以及MOS管N1;所述电阻RH和所述电阻RL均接入所述芯片U2的PWM信号输入脚;所述芯片U2的PWM信号输出脚与所述MOS管N1的栅极连接;所述芯片U2的接地脚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7串联后接地;所述电桥的交流输入端接入交流电源,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4串联后与第二输出端连接后接入所述变压器T2的初极的第1脚,所述变压器T2的初极的第2脚与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次极第3脚与二极管D2串联后成为LED控制装置模块的输出端LED+;所述变压器T2的次极第4脚成为LED控制装置模块的输出端LED-;所述电容C5跨接在所述输出端LED+和所述输出端LED-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U2为AC-DC控制IC。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PWM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特定的PWM信号,通过选取不同的切换单元电路来选择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范围,同时,通过切换单元上的开关选择LED控制装置模块是全功率输出还是特定功率输出;该技术不再需要根据LED控制装置的需求选择不同的AC-DC控制IC,整个电路中不需要使用MCU等芯片,使得使用该技术可以低成本实现切换中大功率输出,并可直接在原有单一功率模块增加该功能模块,结构简单、功能稳定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本实用新型不需使用直接切换限流电阻阻值来切换输出功率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由于使用限流电阻存在的限流电阻较敏感、功率变化大所导致LED控制装置不工作,输出的功率不稳定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输出端接入LED控制装置模块,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工作电源、PWM信号发生单元和切换单元;
所述工作电源为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工作电源包括变压器T1的次极、二极管D1以及电容C3,所述变压器T1的次极第1脚与所述二极管D1串联后作为电源VDC与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以及所述开关SW1的第1档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极第2脚接地,所述电容C3跨接在电源VDC与地之间。
其中变压器T1的次极,二极管D1,电容C3,通过LED控制装置主变压器耦合为该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PWM信号,输出预定频率和占空比的PWM信号;
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以及所述电容C1依次串联在电源VDC和地之间;所述芯片U1的第1脚接地;第2脚与第6脚连接后接入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容C1之间;第3脚与所述切换单元的一输入端连接;第4脚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5脚与所述电容C2串联后接地;第7脚接入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之间;第8脚接入电源VDC;所述芯片U1为555时基芯片U1;
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芯片U1组成PWM信号发生单元,为LED控制装置提供占空比为50%<D<100%的PWM信号输出。其中通过调整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参数来设置芯片U1第3脚输出预定的频率和占空比的PWM信号,各个元器件的参数选择参照以下公式:频率Fsw=1.44/((R1+2*R2)+C1),占空比D=(R1+R2)/(R1+2*R2)。
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包括芯片U2、电桥、电容C4、电容C5、变压器T2、二极管D2、电阻R7以及MOS管N1;所述电阻RH和所述电阻RL均接入所述芯片U2的PWM信号输入脚;所述芯片U2的PWM信号输出脚与所述MOS管N1的栅极连接;所述芯片U2的接地脚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7串联后接地;所述电桥的交流输入端接入交流电源,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4串联后与第二输出端连接后接入所述变压器T2的初极的第1脚,所述变压器T2的初极的第2脚与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次极第3脚与二极管D2串联后成为LED控制装置模块的输出端LED+;所述变压器T2的次极第4脚成为LED控制装置模块的输出端LED-;所述电容C5跨接在所述输出端LED+和所述输出端LED-之间。所述芯片U2为AC-DC控制IC,其型号为JW160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换单元用以切换PWM信号,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不同的PWM信号。
实施例一:
参照图2,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SW1、电阻R3、电阻R4、电阻R6、电阻RH、三极管Q1以及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串联后与所述芯片U1的第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串联后接入电源VDC;所述电阻R4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4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开关SW1的控制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4脚连接,所述开关SW1的第1档接入电源VDC,第2档接地;所述电阻RH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连接。
当开关SW1拨到1档位时:
芯片U1使能端第4脚为高,芯片U1开始工作,第3脚输出预定频率和占空比(预定占空比的值在50%-100%之间)的PWM信号并将其输入至切换单元;
当需要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即LED控制装置单元接收的PWM信号)占空比在50%-100%区间时,通过电阻R3、电阻R4、电阻R6、电阻RH、三极管Q1、三极管Q2两次反向,同时由电源VDC通过电阻R6提供PWM开启电压;LED控制装置模块芯片U2(AC-DC contrl IC)PWM信号输入脚接收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实现调整LED控制装置功率。
当开关SW1拨到2档位时:
芯片U1使能端第4脚为低,芯片U1不工作,第3脚为低。
当设置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即LED控制装置单元接收的PWM信号)占空比在50%-100%区间时,电阻R4通过开关SW1接地,三极管Q2关闭,电源VDC通过电阻R6,使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为常高;LED控制装置模块芯片U2(AC-DC contrl IC)PWM信号输入脚为常高,实现LED控制装置全功率输出。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SW1、电阻R3、电阻R5、电阻RL以及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串联后与所述芯片U1的第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串联后接入电源VDC;所述电阻RL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连接。
当开关SW1拨到1档位时:
芯片U1使能端第4脚为高,芯片U1开始工作,第3脚输出预定频率和占空比(预定占空比的值在50%-100%之间)的PWM信号并将其输入至切换单元;
当需要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即LED控制装置单元接收的PWM信号)占空比在0%-50%区间时,通过电阻R3、电阻R5、电阻RL以及三极管Q1一次反向,同时由电源VDC通过电阻R5提供PWM开启电压;LED控制装置模块芯片U2(AC-DC contrl IC)PWM信号输入脚接收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实现调整LED控制装置功率。
当开关SW1拨到2档位时:
芯片U1使能端第4脚为低,芯片U1不工作,第3脚为低。
当设置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即LED控制装置单元接收的PWM信号)占空比在0%-50%区间时,三极管Q1关闭,电源VDC通过电阻R5,使切换单元输出的PWM信号为常高;LED控制装置模块芯片U2(AC-DC contrl IC)PWM信号输入脚为常高,实现LED控制装置全功率输出。
有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PWM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特定的PWM信号,通过选取不同的切换单元电路来选择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范围;同时,通过切换单元上的开关选择LED控制装置模块是全功率输出还是特定功率输出;该技术不再需要根据LED控制装置的需求选择不同的AC-DC控制IC,整个电路中不需要使用MCU等芯片,使得使用该技术可以低成本实现切换中大功率输出,并可直接在原有单一功率模块增加该功能模块,结构简单,功能稳定,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本实用新型不需使用直接切换限流电阻阻值来切换输出功率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由于使用限流电阻存在的限流电阻较敏感、功率变化大所导致LED控制装置不工作,输出的功率不稳定等问题。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输出端接入LED控制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工作电源、PWM信号发生单元和切换单元;
所述工作电源为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PWM信号,输出预定频率和占空比的PWM信号;
所述切换单元用以切换PWM信号,为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提供不同的PWM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WM信号发生单元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以及所述电容C1依次串联在电源VDC和地之间;所述芯片U1的第1脚接地;第2脚与第6脚连接后接入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容C1之间;第3脚与所述切换单元的一输入端连接;第4脚与所述切换单元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5脚与所述电容C2串联后接地;第7脚接入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之间;第8脚接入电源VD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SW1、电阻R3、电阻R4、电阻R6、电阻RH、三极管Q1以及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串联后与所述芯片U1的第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串联后接入电源VDC;所述电阻R4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4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开关SW1的控制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4脚连接,所述开关SW1的第1档接入电源VDC,第2档接地;所述电阻RH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SW1、电阻R3、电阻R5、电阻RL以及三极管Q1;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串联后与所述芯片U1的第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串联后接入电源VDC;所述电阻RL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源包括变压器T1的次极、二极管D1以及电容C3,所述变压器T1的次极第1脚与所述二极管D1串联后作为电源VDC与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以及所述开关SW1的第1档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极第2脚接地,所述电容C3跨接在电源VDC与地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为555时基芯片U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控制装置模块包括芯片U2、电桥、电容C4、电容C5、变压器T2、二极管D2、电阻R7以及MOS管N1;所述电阻RH和所述电阻RL均接入所述芯片U2的PWM信号输入脚;所述芯片U2的PWM信号输出脚与所述MOS管N1的栅极连接;所述芯片U2的接地脚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7串联后接地;所述电桥的交流输入端接入交流电源,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4串联后与第二输出端连接后接入所述变压器T2的初极的第1脚,所述变压器T2的初极的第2脚与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次极第3脚与二极管D2串联后成为LED控制装置模块的输出端LED+;所述变压器T2的次极第4脚成为LED控制装置模块的输出端LED-;所述电容C5跨接在所述输出端LED+和所述输出端LED-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2为AC-DC控制I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86019.8U CN207011035U (zh) | 2017-05-24 | 2017-05-24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86019.8U CN207011035U (zh) | 2017-05-24 | 2017-05-24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11035U true CN207011035U (zh) | 2018-02-13 |
Family
ID=6144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8601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11035U (zh) | 2017-05-24 | 2017-05-24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110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3467A (zh) * | 2017-05-24 | 2017-07-21 | 厦门益光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
2017
- 2017-05-24 CN CN201720586019.8U patent/CN20701103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3467A (zh) * | 2017-05-24 | 2017-07-21 | 厦门益光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CN106973467B (zh) * | 2017-05-24 | 2019-01-25 | 厦门益光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1849B (zh) | 一种led照明灯调光装置和方法 | |
CN100367641C (zh) | 电源装置 | |
CN205912291U (zh) | 多合一调光兼容多电流设置模式的led智能电源 | |
CN105939554B (zh) | Led调光装置及led驱动电源 | |
CN107155238A (zh) | 一种多路输出led恒流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 |
CN201594938U (zh) | 一种led驱动电路 | |
CN203134330U (zh) | Led显示屏背光亮度调节电路及led电视 | |
CN102355776A (zh) | 一种调光器 | |
CN104853476A (zh) | Led调光电路和led灯具 | |
CN207011035U (zh)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
CN206024154U (zh) | Led调光装置及led驱动电源 | |
CN106973467B (zh) | 一种led控制装置用手动功率切换模块 | |
CN206948663U (zh) | 一种多路输出led恒流驱动电路 | |
CN201821272U (zh) | 一种三线调光器 | |
CN202652646U (zh) | 通用调光器 | |
CN207367576U (zh) | 一种pwm调光电路、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终端 | |
CN203522557U (zh) | 降压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208461685U (zh) | 一种新型栅级驱动电路装置 | |
CN202183903U (zh) | 一种调光器 | |
CN201994045U (zh) | 驱动电路以及液晶电视机 | |
CN207184348U (zh) | 一种反激式分立型同步整流电路 | |
CN208063053U (zh) | 一种汽车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电路 | |
CN203840589U (zh) | 电路,驱动器和镇流器以及灯具 | |
CN204795745U (zh) | Led背光调光电路和电视机 | |
CN204761573U (zh) | 一种新型led电视反激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