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4338U - 空调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94338U CN206094338U CN201621074557.0U CN201621074557U CN206094338U CN 206094338 U CN206094338 U CN 206094338U CN 201621074557 U CN201621074557 U CN 201621074557U CN 206094338 U CN206094338 U CN 2060943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
- air inlet
- outdoor
-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一体机,涉及家用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和室内新风口;还设置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与室外进风口相连通,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与第一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与室内回风口相连通,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与第二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一风机的排风口安装有过滤网,第一换热器用于与经过过滤网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二风机的排风口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安装和维修都在室内进行,且能在调温的同时,使空气流通和更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是家庭中必备的电器,但现有空调只能调节室内的气温,而且室外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室外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安装和维修很不方便。此外,现在室外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室内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重视,现有的空调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一体机,以解决现有的空调安装和维修不便、且无法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和室内新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回风口均位于所述室内新风口的下方;
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内回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经过所述过滤网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处;
其中,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过滤网、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内新风口送入室内;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外排风口排出室外。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之间;所述室内回风口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内回风口之间的通断;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之间的通断;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用于开启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关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或用于关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开启所述第二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中设置有初效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中设置有静电集尘装置,所述静电集尘装置位于所述初效滤网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效滤网,所述中效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之间,且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HEPA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装置为全热交换芯体。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和室内新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回风口均位于所述室内新风口的下方;
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内回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相连通;
还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用于增加过滤前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
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处;
其中,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过滤网、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内新风口送入室内;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表面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使用时,将空调一体机放在室内,设置有室外进风口的外壳的侧壁靠近墙壁,在室外进风口连接一根进风管道,并将进风管道穿过墙壁的孔,伸向室外。由于压缩机在外壳的内部,因此不会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安装和维修都在室内进行,十分方便。室外的空气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从室外进风口进入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从室内回风口进入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室外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在热交换装置中进行换热,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过滤网、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内新风口送入室内;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外排风口排出室外。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能够在调节室内气温的同时,使空气流通和更新,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新风净化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空气净化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内循环净化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外壳;102-室外进风口;103-室内回风口;104-室内新风口;105-压缩机;106-第一换热器;107-第二换热器;108-热交换装置;109-第一风机;110-第二风机;111-过滤网;112-室外排风口;113-室内进风口;114-第一阀门;115-第二阀门;116-第三阀门;117-初效滤网;118-静电集尘装置;119-中效滤网;120-导风板;121-负氧离子发生器;122-隔板;123-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新风净化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空气净化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内循环净化状态下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3所示,其中,箭头A表示室外空气的流向,箭头B表示室内空气的流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外壳101,外壳101的侧壁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102、室外排风口112、室内回风口103和室内新风口104,室外进风口102和室内回风口103均位于室内新风口104的下方;作为优选,室外进风口102与室外排风口112位于外壳101的同一侧壁上,且室外排风口112位于室外进风口102的上方;
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和第二换热器107,压缩机105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器106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106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107的入口端相连通,第二换热器107的出口端与压缩机105的输入端相连通;
外壳101的内部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108、第一风机109和第二风机110,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入口与室外进风口102相连通,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与第一风机109的进风口相连通;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入口与室内回风口103相连通,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出口与第二风机110的进风口相连通;
第一风机109的排风口安装有过滤网111,第一换热器106用于与经过过滤网111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107设置在第二风机110的排风口处;
其中,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依次经过第一风机109、过滤网111、以及第一换热器106的外表面,由室内新风口104送入室内;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依次经过第二风机110、第二换热器107的外表面,由室外排风口112排出室外。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1内设置有隔板122,隔板122上设置有吸音棉,将压缩机105、第一风机109和第二风机110分别用带有吸音棉的隔板122包围起来,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缩机105、第一风机109和第二风机110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为使用者提供了安静的室内环境。
作为优选,过滤网111为两个,且两个过滤网111平行设置在第一风机109的排风口的上方的两侧,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从第一风机109的排风口排出的室外空气进入两个过滤网111之间形成的通道中,并同时经过两个过滤网111进行过滤,提高了过滤净化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使用时,将空调一体机放在室内,将设置有室外进风口102的外壳101的一侧壁靠近墙壁,在室外进风口102连接一根进风管道,并将进风管道穿过墙壁的孔,伸向室外。由于压缩机105在外壳101的内部,因此不会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安装和维修都在室内进行,十分方便。室外的空气在第一风机109的作用下,从室外进风口102进入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110的作用下,从室内回风口103进入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入口,室外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在热交换装置108中进行换热,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依次经过第一风机109、过滤网111、以及第一换热器106的外表面,由室内新风口104送入室内;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依次经过第二风机110、第二换热器107的外表面,由室外排风口112排出室外。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能够在调节室内气温的同时,使空气流通和更新,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外壳101的内部还包括控制板123,控制板123设置在压缩机105与外壳101的侧壁之间,且压缩机105位于第一换热器106和第二换热器107之间;压缩机105与控制板123之间设置有隔板122,隔板122上设置有通风散热孔,能够保证压缩机105和控制板123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不会出现温度过高而导致压缩机105和控制板123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此外,在冬季时,隔板能够对压缩机105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压缩机105在适宜温度下正常运行。控制板123能够控制空调一体机分别处于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关闭模式。对于空调一体机的制冷原理和制热原理,与现有空调的制冷原理和制热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控制板12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板123电连接。
对于温度的调节,分为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自动模式通常设置为20~22℃,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时,控制板123会自动开启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手动模式是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适宜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板123会自动开启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
当PM2.5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PM2.5浓度低于35μg/cm3时,控制板123会自动控制第一风机109,减小向室内的送风量;随着PM2.5浓度增大,控制板123会自动控制第一风机109,逐渐增大向室内的送风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1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113,室内进风口113位于第一风机109的进风口与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之间;室内回风口103设置有第一阀门114,用于控制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入口与室内回风口103之间的通断;室内进风口113设置有第二阀门115,用于控制第一风机109的进风口与室内进风口113之间的通断;室外进风口102与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入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室外进风口102与第二风机110的进风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进风通道的一端均与室外进风口102相连通,第一进风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进风通道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116,用于开启第一进风通道、关闭第二进风通道或用于关闭第一进风通道、开启第二进风通道。
参见图1所示,开启第一阀门114,使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入口与室内回风口103之间连通,关闭第二阀门115,使第一风机109的进风口与室内进风口113之间断开,同时控制第三阀门116,开启第一进风通道、关闭第二进风通道,此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处于新风净化状态,即具有新风净化和空调的功能。
室外的空气在第一风机109的作用下,从室外进风口102进入第一进风通道,并进入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110的作用下,从室内回风口103进入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入口,室外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在热交换装置108中进行换热,从而实现能量回收。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依次经过第一风机109、过滤网111、以及第一换热器106的外表面,由室内新风口104送入室内;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依次经过第二风机110、第二换热器107的外表面,由室外排风口112排出室外。
当不需要调节室内的气温时,可将空调的功能关闭,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和第二换热器107停止工作,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可以作为新风净化机使用。
参见图2所示,关闭第一阀门114,使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入口与室内回风口103之间断开,开启第二阀门115,使第一风机109的进风口与室内进风口113之间连通,同时控制第三阀门116,关闭第一进风通道、开启第二进风通道,此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处于内循环状态,即具有空气净化和空调的功能。
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机109的作用下,从室内进风口113进入空调一体机,并通过过滤网11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流向第一换热器106,在第一换热器106的外表面进行换热,由室内新风口104送入室内。室外的空气在第二风机110的作用下,从室外进风口102进入第二进风通道,并经过第二换热器107的外表面进行换热,使得第二换热器107的温度不致于过高或过低,换热后的空气从室外排风口112排出室外。
参见图3所示,当不需要调节室内的气温时,可将空调的功能关闭,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和第二换热器107停止工作,此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可以作为空气净化器使用。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机109的作用下,从室内进风口113进入空调一体机,并通过过滤网11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由室内新风口104送入室内,从而完成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进风通道中设置有初效滤网117。
参见图1所示,在第一进风通道中设置初效滤网117,能够对进入第一进风通道中的室外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除去PM10可吸入颗粒物。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初效滤网117采用现有的初效滤网,优选过滤级别为G4。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进风通道中设置有静电集尘装置118,静电集尘装置118位于初效滤网117与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入口之间。
静电集尘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吸附的原理,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过滤,高效去除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如灰尘、煤烟、花粉、香烟味和厨房油烟等;同时还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及滤除空气中的细菌等。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中效滤网119,中效滤网119位于第一风机109的进风口与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之间,且位于室内进风口113的下方。
参见图1所示,中效滤网119倾斜设置,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大空气与中效滤网119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率。通过设置中效滤网119,能够对从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能够除去PM3以上的颗粒物。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效滤网119采用现有的中效滤网,优选过滤级别为F7。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风机110与第二换热器107之间设置有导风板120。
在第二风机110与第二换热器107之间设置导风板120,能够使从第二风机110的排风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该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与第二换热器107的外表面更加均匀地接触,且接触面积更大,提高了冷量或热量的利用率,增强了换热效果。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过滤网111与第一换热器106之间设置有导风板120。
在过滤网111与第一换热器106之间设置导风板120,能够使经过过滤网111过滤后的室外空气更加均匀地流向第一换热器106,从而使得该过滤后的室外空气与第一换热器106的外表面更加均匀地接触,且接触面积更大,提高了冷量或热量的利用率,增强了换热效果。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120采用现有的导风板。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过滤网111为HEPA过滤网。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HEPA过滤网为现有的HEPA过滤网,优选过滤级别为H13。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热交换装置108为全热交换芯体。
由室内回风口103进入的空调排风和由室外进风口102进入的室外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全热交换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夏季运行时,室外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空调排风干燥,使室外新风的含湿量降低;冬季运行时,室外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这样,通过全热交换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让室外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能量,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安装方式为柜式或壁挂式。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空调一体机,该实施例的空调一体机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二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还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121,负氧离子发生器121设置在第一风机109的排风口的上方,负氧离子发生器121与控制板123电连接,用于增加过滤前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700ppm时,控制板123自动控制负氧离子发生器121工作,同时增加室外的进风量,以提高室内的负氧离子浓度,净化室内空气,减少“空调综合征”的发生,为使用者提供洁净且负氧离子浓度适宜的空气,有益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并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在使用时,将空调一体机放在室内,设置有室外进风口102的外壳的侧壁靠近墙壁,在室外进风口102连接一根进风管道,并将进风管道穿过墙壁上的孔,伸向室外。由于压缩机105在外壳101的内部,因此不会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安装和维修都在室内进行,十分方便。室外的空气在第一风机109的作用下,从室外进风口102进入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110的作用下,从室内回风口103进入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入口,室外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在热交换装置108中进行换热,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依次经过第一风机109、过滤网111、负氧离子发生器121、以及第一换热器106的外表面,由室内新风口104送入室内;经热交换装置108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依次经过第二风机110、第二换热器107的外表面,由室外排风口112排出室外。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能够在调节室内气温的同时,使空气流通和更新,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和室内新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回风口均位于所述室内新风口的下方;
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内回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经过所述过滤网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处;
其中,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室外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过滤网、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内新风口送入室内;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室内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外排风口排出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之间;所述室内回风口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内回风口之间的通断;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之间的通断;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用于开启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关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或用于关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开启所述第二进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中设置有初效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中设置有静电集尘装置,所述静电集尘装置位于所述初效滤网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效滤网,所述中效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之间,且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导风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导风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HEPA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为全热交换芯体。
10.一种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和室内新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回风口均位于所述室内新风口的下方;
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入口与所述室内回风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相连通;
还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用于增加过滤前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
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口处;
其中,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外空气出口送出的换热后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过滤网、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表面,由所述室内新风口送入室内;经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换热后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表面排出室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74557.0U CN206094338U (zh) | 2016-09-22 | 2016-09-22 | 空调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74557.0U CN206094338U (zh) | 2016-09-22 | 2016-09-22 | 空调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94338U true CN206094338U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848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7455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94338U (zh) | 2016-09-22 | 2016-09-22 | 空调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9433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8010A (zh) * | 2016-09-22 | 2017-01-04 | 刘满华 | 空调一体机 |
WO2022178603A1 (pt) * | 2021-02-24 | 2022-09-01 | Mk Ventilação E Filtragem Ltda | Purificador de ar interno com entrada controlada de ar externo, irradiação ultravioleta do filtro hepa e difusor de ar com fluxo estratificado planejado |
-
2016
- 2016-09-22 CN CN201621074557.0U patent/CN2060943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8010A (zh) * | 2016-09-22 | 2017-01-04 | 刘满华 | 空调一体机 |
WO2022178603A1 (pt) * | 2021-02-24 | 2022-09-01 | Mk Ventilação E Filtragem Ltda | Purificador de ar interno com entrada controlada de ar externo, irradiação ultravioleta do filtro hepa e difusor de ar com fluxo estratificado planejado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88010A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203385090U (zh) | 新风空调pm2.5净化自动清洗装置 | |
CN204574262U (zh) | 新风空调 | |
CN207365297U (zh) | 新风机 | |
CN204084598U (zh) | 多功能空调系统 | |
CN207394975U (zh) | 立柜式室内新风净化空调 | |
CN205980157U (zh) |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新风机 | |
CN106931518A (zh) | 一种独立双循环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 |
CN109959076A (zh) | 一种房间温控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990428A (zh) | 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 |
CN207963043U (zh) | 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新风换气机 | |
CN204358858U (zh) | 新风换气和空气净化机 | |
CN206430312U (zh) |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 |
CN205137723U (zh) | 舒适新风净化一体机 | |
CN207350573U (zh) | 一种具有除湿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家用除湿机 | |
CN206094338U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204987292U (zh) | 一种新风系统 | |
CN207815516U (zh) | 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 |
CN207065803U (zh) |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 |
CN202938466U (zh) |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 |
CN209197005U (zh) | 一种风管式新风空调一体机 | |
CN107477761A (zh) |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 |
CN202675491U (zh) | 具有过滤、加湿功能的全热热回收机组 | |
CN207570070U (zh) |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 |
CN202927972U (zh) | 具有热交换装置旁通阀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