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89200U -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89200U CN206089200U CN201620665075.6U CN201620665075U CN206089200U CN 206089200 U CN206089200 U CN 206089200U CN 201620665075 U CN201620665075 U CN 201620665075U CN 206089200 U CN206089200 U CN 2060892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rmland
- irrigation canals
- ditches
- submerged plant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利用农田现有沟渠改造而成,包括沟渠主体、设置在沟渠主体的进水口处的栅格、设置在沟渠主体内的沉水植物带及设置在沟渠主体的出水口处的半透水坝。本实用新型生态沟渠利用沉水植物具有对农田低浓度面源污水的生态净化功能,可有效削减悬浮物、氮、磷含量,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沟渠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源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土壤颗粒、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或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水体污染严重,由农田、农村畜禽养殖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分的生活排污造成的流域水体氮、磷营养化已超过来自城市地区的生活点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农田径流、暴雨坡面漫流、山地水土流失、农业固废和生活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在土壤与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由此可见,施肥和降雨是影响农田养分流失的关键因素。
农业面源污染因其排放的随机性、广泛性、扩散性,以及对面源污染的发生时间、污染物浓度、发生源的不确定性等特征,所以,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可分别采取源头减量和过程阻断技术。源头减量治理技术指通过施肥、灌溉、排水等控制技术,控制农田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强度,有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主要技术有优化施肥技术、合理灌溉技术、控制农田排水技术和施用缓释肥技术等。过程阻断技术是指在污染物向水体迁移过程中通过一些物理、生物以及工程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拦截阻断和加强净化,延长其在路域的停留时间,最大化减少其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目前常用的技术有两大类,一是农田内部拦截;另一类是污染物离开农田后的拦截阻断技术。其中,生态拦截技术是农田面源污染阻断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现有拦截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拦截沟渠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稻田消纳技术、前置库技术、缓冲带技术。
生态沟渠做为常见的雨水径流污染处理方式,其设计的优劣对于雨水处理效果影响很大。例如生态沟渠水力停留时间一般较短,不能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目前生态沟渠多以挺水植物为主要的生物吸收途径,挺水植物与污水接触面积小,净化效果较沉水植物差,另外现有生态沟渠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也是影响生态沟渠推广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利用沉水植物具有对农田低浓度面源污水的生态净化功能,可有效削减悬浮物、氮、磷含量,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沟渠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利用农田现有沟渠改造而成,包括沟渠主体、设置在沟渠主体的进水口处的栅格、设置在沟渠主体内的沉水植物带及设置在沟渠主体的出水口处的半透水坝。
优选地,沟渠主体深度为1.0-1.2m,沟渠主体的断面形状为倒梯形,顶宽度为2.0-4.0m,底宽度为1.5-3.0m,坡度在1°-5°,半透水坝的高度为沟渠主体深度的80%-90%。
进一步优选地,半透水坝高度为0.8-1.0m。
优选地,半透水坝包括位于下方由夯实粘土构成的不透水层和位于上方由装有填充物的土工布袋构成的透水层。
进一步优选地,不透水层的高度为0.5-0.6m,不透水层的断面为梯形,底宽为1.2-1.5m,顶宽为0.6-1.0m。
进一步优选地,透水层的填充物为稻壳、褐煤、钢渣、陶粒的混合物,土工布袋为圆柱形,高度为0.3m,直径为0.2m。
优选地,格栅为水泥浇筑而成,格栅间隔为10-15cm。
优选地,沉水植物带种植的沉水植物为菹草、苦草、篦齿眼子菜。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具有对农田低浓度面源污水的生态净化功能,可有效削减悬浮物、氮、磷含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沟渠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设施结构简单,便于建设和后期维护,建设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1、沟渠主体;2、格栅;3、沉水植物带;4、半透水坝;4a、不透水层;4b、透水层;5、农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由设置于农田5下游出水的现有沟渠改造而成,包括沟渠主体1、设置在沟渠主体1的进水口处的栅格2、设置在沟渠主体1内的沉水植物带3及设置在沟渠主体1的出水口处的半透水坝4,沟渠主体1与农田5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沟渠主体1的深度为1.2m,沟渠主体1的断面形状为倒梯形,顶宽度为3.0m,底宽度为2.0m,坡度在2°-4°。本实用新型沟渠主体1的长度以沟渠主体1的底部坡降计算,一般渠底坡降20cm设置一座半透水坝。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2为水泥浇筑而成,格栅2间隔为10-15cm,格栅2用以拦截农田秸秆等大型农业废弃物,为减少成本,格栅2尺寸与原农田排水口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沉水植物带3种植的沉水植物为菹草、苦草、篦齿眼子菜,以等密度混合栽种,3-5棵/m2,菹草冬季11-2月种植,苦草和篦齿眼子菜春季2-4月种植。
半透水坝4的高度为沟渠主体1深度的80%-90%,在本实施例中,半透水坝4高度为1.0m。半透水坝4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由夯实粘土构成的不透水层4a,上层为透水层4b。
不透水层4a的高度为0.6m,断面为梯形,底宽为1.5m,顶宽为1.0m,用以保留沟渠主体1内水位,保证沉水植物生长。
透水层4b用土工布袋紧密堆积构筑,土工布袋内填充物稻壳、褐煤、钢渣、陶粒的混合物,土工布袋为圆柱形,高度为0.3m,直径为0.2m。
当稻田降水较少或者稻田排水较少时,污水集中在沟渠主体1内,延长了污水的停留时间,强化了处理效果。同时,水位在0.6m以上的部分,通过透水层过滤,吸附、去除大部分氮磷和悬浮物之后,被缓慢排放到下游;而0.6m以下的排水,则被保留在沟渠主体1内,污水最终达到深度净化效果,一方面维持沉水植物生长,另一方面为下次降水产生的污水有缓冲的效果。当降水量较多时,由于大量雨水汇入生态沟渠,沟渠主体1内多余的水量将通过半透水坝4顶部溢流排入下游河道。由于降雨量较大时农田出水的污染物会被大雨量稀释,所以这种情况下未经处理的农田排水对下游河流水质并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对本实施例运行效果进行跟踪监测显示,当降水量较小,水量未漫过半透水坝4顶端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出水TN、TP、氨氮浓度分别为2.1mg/L、0.14mg/L、0.8mg/L;当降水量较大,水量通过半透水坝4坝顶溢流出水时,监测的出水水质TN、TP、氨氮为2.3mg/L、0.21mg/L、0.5mg/L,与中等降雨强度条件下的出水浓度没有显著差别,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下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利用农田现有沟渠改造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渠主体、设置在所述沟渠主体的进水口处的格栅、设置在所述沟渠主体内的沉水植物带及设置在所述沟渠主体的出水口处的半透水坝,所述半透水坝包括位于下方由夯实粘土构成的不透水层和位于上方由装有填充物的土工布袋构成的透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主体深度为1.0-1.2m,所述沟渠主体的断面形状为倒梯形,顶宽度为2.0-4.0m,底宽度为1.5-3.0m,坡度在1°-5°,所述半透水坝的高度为所述沟渠主体深度的8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水坝高度为0.8-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层的高度为0.5-0.6m,所述不透水层的断面为梯形,底宽为1.2-1.5m,顶宽为0.6-1.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的填充物为稻壳、褐煤、钢渣、陶粒的混合物,所述土工布袋为圆柱形,高度为0.3m,直径为0.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为水泥浇筑而成,所述格栅间隔为10-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带种植的沉水植物为菹草、苦草、篦齿眼子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65075.6U CN206089200U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65075.6U CN206089200U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89200U true CN206089200U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997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6507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89200U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89200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4748A (zh) * | 2017-04-27 | 2017-06-30 | 四川大学 | 一种用于治理农业面污染源的生态沟渠及其修建方法 |
CN107135922A (zh) * | 2017-05-17 | 2017-09-08 | 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基质 |
CN108394955A (zh) * | 2018-05-28 | 2018-08-14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基于溢流低坝的小型河流前置式除磷装置及方法 |
CN108467120A (zh) * | 2018-04-17 | 2018-08-31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一种茶园集中开发区地表径流处理方法 |
CN109673408A (zh) * | 2019-02-26 | 2019-04-26 | 云南大学 | 一种山地或坡耕地植物网格化固土控蚀的方法 |
CN110106842A (zh) * | 2019-03-29 | 2019-08-09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硬化沟渠生态重建的方法 |
-
2016
- 2016-06-29 CN CN201620665075.6U patent/CN2060892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4748A (zh) * | 2017-04-27 | 2017-06-30 | 四川大学 | 一种用于治理农业面污染源的生态沟渠及其修建方法 |
CN106904748B (zh) * | 2017-04-27 | 2019-06-21 | 四川大学 | 一种用于治理农业面污染源的生态沟渠及其修建方法 |
CN107135922A (zh) * | 2017-05-17 | 2017-09-08 | 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基质 |
CN108467120A (zh) * | 2018-04-17 | 2018-08-31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一种茶园集中开发区地表径流处理方法 |
CN108394955A (zh) * | 2018-05-28 | 2018-08-14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基于溢流低坝的小型河流前置式除磷装置及方法 |
CN109673408A (zh) * | 2019-02-26 | 2019-04-26 | 云南大学 | 一种山地或坡耕地植物网格化固土控蚀的方法 |
CN110106842A (zh) * | 2019-03-29 | 2019-08-09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硬化沟渠生态重建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89200U (zh) |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 |
CN208235696U (zh) | 一种基于海绵生态体系水质净化的雨水花园系统 | |
CN103086570B (zh) | 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 |
CN104591395B (zh) | 平原地区灌排耦合生态型灌区水循环利用的节水减污方法 | |
CN106192938A (zh) | 一种用于农田退水污染防控的生态沟渠系统及构建方法 | |
CN202576154U (zh) | 用于农村社区生活废水处理的复合生态系统 | |
CN105000748B (zh) | 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物“点‑线‑面”综合截控系统 | |
CN105464050B (zh) |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 |
CN103466899B (zh) | 一种中部水网地区面源污染的拦控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
CN208104958U (zh) |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 |
CN111919621A (zh) | 基于寒地生境恢复的行道树树池结构及制作方法 | |
CN102926362B (zh) | 一种农田排水的控污减排方法 | |
CN106592732A (zh) | 基于海绵城市的盐碱地排水蓄留、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 | |
CN111547857A (zh) | 一种综合处理丘陵地区农村雨污的生态系统 | |
CN110776106A (zh) |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与雨污的分级生态处理系统 | |
CN206070498U (zh) | 一种处理初期雨水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 |
CN103233445A (zh) | 过滤型生态混凝土排水渠 | |
CN110028164A (zh) | 一种拦截净化面源污染的湖滨带及其构建方法 | |
CN211813686U (zh) |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与雨污的分级生态处理系统 | |
CN206203996U (zh) |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护岸系统 | |
CN205557763U (zh) | 一种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多级折流式雨水花园系统 | |
CN113402120A (zh) |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系统 | |
CN107964919A (zh) | 一种河道边坡生态修复系统 | |
CN106665101A (zh) | 一种用于社区雨水分流、削峰及生态净化的雨水花园系统 | |
CN109133498B (zh) | 绿化带雨水弯道拦截降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