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943874U -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3874U
CN205943874U CN201620808596.2U CN201620808596U CN205943874U CN 205943874 U CN205943874 U CN 205943874U CN 201620808596 U CN201620808596 U CN 201620808596U CN 205943874 U CN205943874 U CN 205943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film layer
guid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85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85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3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3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3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该按键装置包括底板、导光薄膜开关及键帽。该导光薄膜开关设置于底板上,导光薄膜开关包括下薄膜层、上薄膜层、导光间隔层、反射层以及接着层。上薄膜层设置于下薄膜层上且相对下薄膜层远离底板,导光间隔层夹设于下薄膜层与上薄膜层之间,导光间隔层包括相对的下表面与上表面,反射层固设于导光间隔层的上表面上,接着层接着于反射层与上薄膜层之间,且接着层的位置、形状对应反射层。

Description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组件,特别是一种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键盘为目前十分常见的输入装置,其通常是搭配电子装置使用,例如台式电脑、笔记型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等。此外,为了因应光照不足的使用环境,遂发展出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发光键盘。
目前市面上的发光键盘主要是利用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作为发光源。背光模块是安装于各按键的底部,而能利用光源(如LED)照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以导引光线由各按键的底部向上发出光线。然而,背光模块产生的光线必须要经过底板、薄膜开关以及剪刀式连接件才能到达键帽位置处,不仅造成光能损耗而无法有效利用,且增设背光模块也会导致键盘整体的厚度增加而无法因应轻薄化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装置,其中,包括:
一底板;
一导光薄膜开关,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导光薄膜开关包括一下薄膜层、一上薄膜层、一导光间隔层;以及
一键帽,设置于该导光薄膜开关上;
其中,该上薄膜层设置于该下薄膜层上方且相对该下薄膜层远离该底板,该导光间隔层夹设于该下薄膜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该导光间隔层包括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上表面上,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反射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且该接着层的位置、形状对应该反射层。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该导光间隔层包括一通孔,该通孔贯穿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该接着层与该反射层对应设置于该通孔处。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该接着层为一环状胶体,且该环状胶体沿该通孔的周缘设置。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该反射层的涵盖范围等于或大于该接着层的涵盖范围。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该接着层为一透明胶体或一浅色胶体。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还包括一连接件,连接该底板与该键帽,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穿孔,该上薄膜层包括一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以及该导光间隔层的该通孔彼此对位,该底板包括一限位件,该限位件依序由该第一穿孔、该通孔以及该第二穿孔穿出,该连接件连接于该限位件上。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触发点,该上薄膜层包括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的一第二触发点,该通孔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与该第二触发点。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该下薄膜层面向该导光间隔层的表面还设有一反光层。
上述的按键装置,其中,还包括另一接着层与另一反射层,该另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下表面上,该另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另一反射层与该下薄膜层之间。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光薄膜开关,其中,包括:
一下薄膜层;
一上薄膜层,设置于该下薄膜层上;
一导光间隔层,夹设于该下薄膜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该导光间隔层包括相对的一下表面与一上表面;
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上表面上;以及
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反射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且该接着层的位置、形状对应该反射层。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导光间隔层包括一通孔,该通孔贯穿该下表面与该上表面,该接着层与该反射层对应设置于该通孔处。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接着层包括一环状胶体,且该环状胶体沿该通孔的周缘设置。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反射层的涵盖范围等于或大于该接着层的涵盖范围。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接着层为一透明胶体或一浅色胶体。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穿孔,该上薄膜层包括一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以及该导光间隔层的该通孔彼此对位。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触发点,该上薄膜层包括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的一第二触发点,该通孔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与该第二触发点。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该下薄膜层面向该导光间隔层的表面还设有一反光层。
上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中,还包括另一接着层与另一反射层,该另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下表面上,该另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另一反射层与该下薄膜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薄膜开关的导光间隔层兼具导光的作用,使按键装置不须另外加装背光模块于其底部,达到有效减少按键装置的整体厚度以及光能的损耗。此外,借由反射层固设于导光间隔层的上表面上,且接着层接着于反射层与上薄膜层之间,可避免导光薄膜开关的导光间隔层所产生的光线被接着层吸收而更进一步减少光能损耗与增加出光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键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导光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薄膜开关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薄膜开关应用于键盘的分解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按键装置
2 键盘
10 底板
101 限位件
11 发光件
20 导光薄膜开关
20A、20B 导光薄膜开关
21 下薄膜层
211 第一触发点
212 第一穿孔
213 反光层
22 上薄膜层
221 第二触发点
222 第二穿孔
23 导光间隔层
231 下表面
232 上表面
233、234 通孔
24、24A 反射层
241、241A 环状反光体
25、25A 接着层
251、251A 环状胶体
30 键帽
40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按键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与分解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按键装置1是包括有底板10、导光薄膜开关20以及键帽30,导光薄膜开关20是位于底板10与键帽30之间,且底板10与键帽30之间枢接有一连接件40(在此为剪刀式连接件),使键帽30能于底板10上进行上、下往复位移的动作。
如图3至图5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导光薄膜开关20为多层薄膜结构,导光薄膜开关20包括下薄膜层21、上薄膜层22、导光间隔层23、二反射层24、24A以及二接着层25、25A(反射层24及接着层25设置于导光间隔层23的上表面232,反射层24A及接着层25A设置于导光间隔层23的下表面231)。其中,下薄膜层21是位于最底层而叠置在底板10上,上薄膜层22位于最顶层而相对于下薄膜层21远离底板10,导光间隔层23则是夹设于下薄膜层21与上薄膜层22之间。此外,为方便说明与清楚表示,图4与图5的导光薄膜开关20的各层(下薄膜层21、上薄膜层22、导光间隔层23、二反射层24、24A以及二接着层25、25A)厚度仅为示意,先此叙明。
承上,如图3至图5所示,在此,上述下薄膜层21可为由聚酰亚胺(Polyimid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质所制成的薄膜而具有可透光性,且下薄膜层21面向上薄膜层22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一触发点211与多个第一穿孔212,具体上,第一触发点211可为由金属所形成的线路图案以作为线路开关,并形成于下薄膜层21的表面上。各第一穿孔212则是分别贯穿下薄膜层21的相对上、下表面,此外,这些第一穿孔212是环绕排列于第一触发点211的周围(如图3所示),换言之,各第一穿孔212是邻近但不接触于第一触发点211。另外,各第一穿孔212形状可为圆形、方形、矩形、梯形或不规则形等,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上薄膜层22可为由聚酰亚胺(Polyimid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质所制成的薄膜,且上薄膜层22包括有一第二触发点221与多个第二穿孔222,其中第二触发点221是设在上薄膜层22面向下薄膜层21的表面上且对应于第一触发点211,具体上,第二触发点221可为由金属所形成的线路图案以作为线路开关,且形成于上薄膜层22的表面上。再如图3与图5所示,各第二穿孔222则是分别贯穿上薄膜层22的相对上、下表面,此外,这些第二穿孔222是环绕排列于第二触发点221的周围(如图3所示),换言之,各第二穿孔222是邻近但不接触于第二触发点221。另外,各第二穿孔222形状可为圆形、方形、矩形、梯形或不规则形等,本实施例并不局限。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此,导光间隔层23包括多个通孔233、234(包括位于导光间隔层23中央的通孔233以及环绕排列于通孔233的周围的多个通孔234),其中,导光间隔层23的下表面231是面向下薄膜层21,导光间隔层23的上表面232是面向上薄膜层22。通孔233是贯穿导光间隔层23的下表面231与上表面232并对位于第一触发点211与第二触发点221,使第一触发点211与第二触发点221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并具有一间距。借此,当第一触发点211或第二触发点221因受压而彼此靠近并接触时,第一触发点211与第二触发点221可相互导通并产生讯号,也就是说,导光间隔层23具有隔开下薄膜层21与上薄膜层22的作用,使第一触发点211与第二触发点221在未受压时不会相互接触导通。
另外,上述导光间隔层23具体上可为一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而兼具导引光线的作用,例如,导光间隔层23可由聚碳酸酯(PC)、压克力塑胶(PMMA)或玻璃材质所制成而具有透光性,使外部光源进入导光间隔层23的光线能形成面光源。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薄膜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导光示意图,在此,底板10是组设有一发光件11(如LED灯),且发光件11是穿入导光薄膜开关20中而能照射导光间隔层23以由下表面231与上表面232发出光线。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件11也可安装于导光薄膜开关20之中,且电连接下薄膜层21或上薄膜层22,而由导光薄膜开关20侧边或通孔导入光线,此实施例图面省略绘示。
借此,请对照图2与图6所示,导光薄膜开关20所发出的光线只需通过上薄膜层22即可传递至键帽30,使键帽30上的字母、数字及标点符号等部位能发出光线而在昏暗的环境中也能清楚显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导光薄膜开关20的导光间隔层23兼具导光的作用,可使按键装置1不须另外加装背光模块于其底部,达到有效减少按键装置1的整体厚度,且由导光间隔层23发出的光线也不会受到底板10阻挡而减少光能的损耗。
此外,如图3与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光薄膜开关20的下薄膜层21的各第一穿孔212、上薄膜层22的各第二穿孔222是对位于导光间隔层23的通孔234,且较佳地,各第一穿孔212与各第二穿孔222形状是分别与各通孔234的形状相同。另外,底板10是包括多个限位件101(如钩板或枢接孔),各限位件101是分别依序由第一穿孔212、通孔234以及第二穿孔222向上穿出,以供导光薄膜开关20上方的连接件40连接定位(如图2所示)。换言之,第一穿孔212、通孔234以及第二穿孔222是彼此贯通,使底板10上的构件能穿出导光薄膜开关20以供导光薄膜开关20上的连接件40能组接于底板10。
再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24是包括多个环状反光体241,例如环状反光体241具体上可为反光油墨(如浅色油墨,其中浅色可指白色、浅蓝色、浅绿色、浅黄色或浅灰色等等)或反光膜,各环状反光体241分别设置于导光间隔层23的上表面232上且分别沿各通孔233、234的周缘设置。反射层24A同样包括多个环状反光体241A,各环状反光体241A分别设置于导光间隔层23的下表面231上且分别沿各通孔233、234的周缘设置。接着层25包括多个环状胶体251,各环状胶体251是接着于各环状反光体241与上薄膜层22之间,而接着层25A同样包括多个环状胶体251A,且各环状胶体251A是分别接着于各反光体241A与下薄膜层21之间。借此,使下薄膜层21、上薄膜层22及导光间隔层23能彼此能通过接着层25、25A粘着固定。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在导光间隔层23与接着层25、25A之间还设置反射层24、24A,可避免由导光间隔层23的下表面231与上表面232发出的光线被接着层25、25A吸收,达到进一步减少光能损耗与增加出光效率的功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于上薄膜层22与导光间隔层23的间设置反射层24与接着层25,在下薄膜层21与导光间隔层23之间仅设有接着层25A,此实施例图面省略绘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导光薄膜开关20的破孔处(如第一穿孔212、第二穿孔222与通孔233、234等位置处)的结构强度较弱,因此,较佳地,反射层24、24A的多个环状反光体241、241A是沿各破孔周缘设置,而接着层25、25A的多个环状胶体251、251A是沿各破孔周缘设置,使导光薄膜开关20整体能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并可借此防止液体或异物进入薄膜开关20中,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接着层25、25A也可是粘着于其他部位的实心胶层或点状胶体,而反射层24、24A的位置、形状对应于接着层25、25A。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环状反光体241、241A的涵盖范围较佳是大于各环状胶体251、251A的涵盖范围,例如各环状反光体241、241A的断面宽度L1是大于各环状胶体251、251A的断面宽度L2,使各环状反光体241、241A的涵盖范围大于各环状胶体251、251A,而能完全阻隔于各环状胶体251、251A与导光间隔层23之间,以避免光线被各环状胶体251、251A吸收。然而,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光薄膜开关20A的各环状反光体241、241A的宽度也可等于各环状胶体251、251A的宽度。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接着层25、25A的各环状胶体251、251A可为浅色胶体,其中浅色可指白色、浅蓝色、浅绿色、浅黄色或浅灰色等等,以进一步反射由反射层24、24A透出的光线,达到进一步减少光能的损耗而增加出光效率。然而,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着层25、25A也可为透明胶体,使从反射层24、24A透出的光线能进一步由接着层25、25A透出,以增加出光效率。
再如图5所示,于一实施例中,下薄膜层21面向导光间隔层23的表面还设有一反光层213(如反光油墨、反光膜),使导光间隔层23朝下薄膜层21透出的光线能通过反光层213向上反射再利用,使导光间隔层23能够集中由上表面232出光而传递至键帽30。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光薄膜开关应用于键盘的分解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还揭示一种键盘2的导光薄膜开关20B,其中键盘2是由多个上述按键装置1所组成,因此,导光薄膜开关20B为一整片式的薄膜开关且设置在多个键帽30的底部,换言之,导光薄膜开关20B为上述多个导光薄膜开关20的组合,故导光薄膜开关20B的具体构成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通过导光薄膜开关的导光间隔层兼具导光的作用,使按键装置不须另外加装背光模块于其底部,达到有效减少按键装置的整体厚度以及光能的损耗。此外,借由反射层固设于导光间隔层的上表面上,且接着层接着于反射层与上薄膜层之间,可避免导光薄膜开关的导光间隔层所产生的光线被接着层吸收而更进一步减少光能损耗与增加出光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
一导光薄膜开关,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导光薄膜开关包括一下薄膜层、一上薄膜层、一导光间隔层;以及
一键帽,设置于该导光薄膜开关上;
其中,该上薄膜层设置于该下薄膜层上方且相对该下薄膜层远离该底板,该导光间隔层夹设于该下薄膜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该导光间隔层包括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上表面上,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反射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且该接着层的位置、形状对应该反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间隔层包括一通孔,该通孔贯穿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该接着层与该反射层对应设置于该通孔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着层为一环状胶体,且该环状胶体沿该通孔的周缘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的涵盖范围等于或大于该接着层的涵盖范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着层为一透明胶体或一浅色胶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件,连接该底板与该键帽,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穿孔,该上薄膜层包括一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以及该导光间隔层的该通孔彼此对位,该底板包括一限位件,该限位件依序由该第一穿孔、该通孔以及该第二穿孔穿出,该连接件连接于该限位件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触发点,该上薄膜层包括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的一第二触发点,该通孔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与该第二触发点。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薄膜层面向该导光间隔层的表面还设有一反光层。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接着层与另一反射层,该另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下表面上,该另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另一反射层与该下薄膜层之间。
10.一种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下薄膜层;
一上薄膜层,设置于该下薄膜层上;
一导光间隔层,夹设于该下薄膜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该导光间隔层包括相对的一下表面与一上表面;
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上表面上;以及
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反射层与该上薄膜层之间,且该接着层的位置、形状对应该反射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间隔层包括一通孔,该通孔贯穿该下表面与该上表面,该接着层与该反射层对应设置于该通孔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接着层包括一环状胶体,且该环状胶体沿该通孔的周缘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的涵盖范围等于或大于该接着层的涵盖范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接着层为一透明胶体或一浅色胶体。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穿孔,该上薄膜层包括一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以及该导光间隔层的该通孔彼此对位。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下薄膜层包括一第一触发点,该上薄膜层包括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的一第二触发点,该通孔对位于该第一触发点与该第二触发点。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下薄膜层面向该导光间隔层的表面还设有一反光层。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接着层与另一反射层,该另一反射层固设于该导光间隔层的该下表面上,该另一接着层接着于该另一反射层与该下薄膜层之间。
CN201620808596.2U 2016-07-28 2016-07-28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Active CN205943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8596.2U CN205943874U (zh) 2016-07-28 2016-07-28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8596.2U CN205943874U (zh) 2016-07-28 2016-07-28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3874U true CN205943874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8596.2U Active CN205943874U (zh) 2016-07-28 2016-07-28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3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1176B2 (en) Keyboard backlighting with deposited light-generating sources
TWI416565B (zh) 發光鍵盤
TW201426799A (zh) 發光鍵盤
JP2012190748A (ja) 照光装置および前記照光装置を使用した入力装置
US20150022995A1 (en) Keyboard backlighting with deposited light-generating sources
US20140085860A1 (en) Light guide module for keypad
TW201907428A (zh) 發光鍵盤
CN106340415A (zh) 发光键盘
TWI423289B (zh) 薄膜線路板以及應用此薄膜線路板之發光鍵盤
TWM534889U (zh) 具薄膜開關功能之背光模組
TWM528464U (zh) 發光輸入裝置
CN104183406B (zh) 发光键盘装置
TWI681431B (zh) 發光鍵盤
US20130021297A1 (en) Touch panel
CN202307644U (zh) 具有背光模块的键盘装置
CN104979124A (zh) 应用于键盘背光具有遮蔽效果的软性电路板
CN202067706U (zh) 发光键盘
CN205943874U (zh)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CN204884969U (zh) 发光式键盘装置
CN101483108B (zh) 键盘装置
JPWO2008072666A1 (ja) 照光式入力装置
CN102254725A (zh) 发光键盘
CN206003672U (zh) 导光薄膜开关
CN102253720A (zh) 发光键盘
TWI531931B (zh) 發光鍵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