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0444U - 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80444U CN205880444U CN201620688618.6U CN201620688618U CN205880444U CN 205880444 U CN205880444 U CN 205880444U CN 201620688618 U CN201620688618 U CN 201620688618U CN 205880444 U CN205880444 U CN 2058804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opacity
- module
- glue frame
- enamelled coating
- mobi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以及套装在所述光学模组上的透光胶框,所述透光胶框的外侧壁上喷涂有遮光漆层。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胶框的外侧壁喷涂遮光漆层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漏光,同时,采用在胶框喷涂遮光漆层方便了胶框的生产,同时降低了胶框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行业低端项目上,很多都使用TFT液晶屏,GFF全贴合工艺,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是众所周知,液晶屏发光源是背光模组LED灯(一般有12或者14个),LED灯向四面八方发射光线,透过白色胶框和缝隙,从而导致胶框外表面散发出很强光线。如图1示意图所示。
当整机为白色时,TP Lens,面壳和电池盖都为白色才符合ID要求。而当TP lens为白色时,TP与面壳之间点胶胶水只能使用透明胶水或者带有阻光剂的灰色胶水,而这两种胶水都不能有效地阻止液晶屏发散的光线。于是从正面看整机,发现整机侧面漏光。
但是对于白色胶框改善和解决漏光,就非常麻烦。靠近内部的胶框必须要是白色,否则从屏幕上看就会出现屏幕四周黑影。为了改善和解决漏光,结构工程师想了很多方案,目前整个行业比较可行的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将胶框进行双色注塑,其中外表面是黑色,内表面是白色,这样光线无法从胶框中透出来。如图1所示,胶框1的结构采用一半为黑色一半为白色的结构。
第二种方案:在胶框侧面包黑色PET(厚度0.05mm),阻止光线漏出。但是该方案有很多缺点:1.需要大量人力来包黑色PET,人力成本较高;2.由于液晶屏本身厚度非常有限,黑色PET有效粘贴面积非常有限,从而导致粘贴力非常小,时间一长很容易翘起,组装到整机里,又出现漏光现象;3.包黑色PET是人工实现的,从而导致一致性比较差,产品稳定性降低。所以包黑色PET是非常耗费人力,物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用以降低背光模组的漏光,同时提高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以及套装在所述光学模组上的透光胶框,所述透光胶框的外侧壁上喷涂有遮光漆层。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胶框的外侧壁喷涂遮光漆层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漏光,同时,采用在透光胶框喷涂遮光漆层方便了透光胶框的生产,同时降低了透光胶框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遮光漆层为深色漆层。更佳的,所述遮光漆层为黑色漆层。在具体设置时,所述黑色漆层为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具有良好的喷涂效果。
优选的,所述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的厚度介于10μm~20μm。改善了漏光效果。
优选的,所述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的厚度为15μm。改善了漏光效果。
优选的,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光源上方,所述光学膜片的个数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层叠在所述导光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终端包括显示模组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透光胶框通过不透光深色胶体进行粘接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胶框的外侧壁喷涂遮光漆层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漏光,同时,采用在透光胶框喷涂遮光漆层方便了透光胶框的生产,同时降低了透光胶框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玻璃面板和触控膜,所述触控膜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上,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透光胶框通过黑色胶体进行粘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触控膜上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胶框 10-光学模组 11-导光板
12-光学膜片 20-透光胶框 21-遮光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10以及套装在所述光学模组10上的透光胶框20,且所述透光胶框20的外侧壁上喷涂有遮光漆层21。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胶框20的外侧壁喷涂遮光漆层21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漏光,同时,采用在透光胶框20喷涂遮光漆层21方便了透光胶框20的生产,同时降低了透光胶框20的生产成本。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以及原理,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继续参考图2,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10及透光胶框20,其中,该光学模组10包括光源、导光板11以及光学膜片12;在具体设置时,导光板11设置在所述光源上方,所述光学膜片12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光学膜片12层叠而在所述导光板11上方。光源照射出的光线在导光板11中传播并最终照射到显示面板上,但是有一部分光线会照射到透光胶框20上并且透过透光胶框20透射出来,导致漏光,为了避免漏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胶框20的外侧壁喷涂一层遮光漆层21,通过设置的遮光漆层21避免光线外露,改善了背光模组的漏光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胶框20的外侧壁喷涂遮光漆层21改善漏光的情况,并且在采用上述结构时,仅仅需要在透光胶框20的外侧壁上喷涂一层遮光漆层21即可,与现有技术中的改善漏光的情况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仅仅需要在透光胶框20的生产过程中增加一步喷涂的工序即可。降低了整个背光模组的生产难度。
在具体设置时,所述遮光漆层21为深色漆层,可以有效的防止漏光,作为一种更佳的实施例,该遮光漆层21可以为黑色漆层,在具体设置时,该黑色漆层采用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即在透光胶框20外侧壁喷涂好漆层后,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并且该黑色紫外线固化油漆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在背光模组使用时的温度环境中可以保持稳定的固化状态,使得其具有良好的隔光效果,提高了遮光的效果。
在具体喷涂时,所述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的厚度介于10μm~20μm。从而保证具有良好的隔光效果,具体的,该厚度可以为10μm、12μm、14μm、15μm、16μm、18μm、20μm等任意介于10μm~20μm之间的厚度。较佳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的厚度为15μm。
在采用上述结构时,透光胶框20可以采用白色的透光胶框,使得整个背光模组在使用时,避免在移动终端的表面出现黑色边框,提高移动终端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终端包括层叠的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且所述透光胶框20通过黑色双面胶与所述显示模组粘接连接。
其中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常见的移动终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胶框20的外侧壁喷涂遮光漆层21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漏光,同时,采用在透光胶框20喷涂遮光漆层21方便了透光胶框20的生产,同时降低了透光胶框20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触控膜上方。
此外,其中的显示模组包括玻璃面板和触控膜,所述触控膜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上,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透光胶框通过黑色胶体进行粘接连接。通过设置的黑色胶体进一步的避免了移动终端出现漏光的情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显示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模组以及套装在所述光学模组上的透光胶框,所述透光胶框的外侧壁上喷涂有遮光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漆层为深色漆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漆层为黑色漆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漆层为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的厚度介于10μm~2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紫外光固化油漆层的厚度为15μm。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光源上方,所述光学膜片的个数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层叠在所述导光板上方。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透光胶框通过不透光深色胶体进行粘接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玻璃面板和触控膜,所述触控膜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上,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透光胶框通过黑色胶体进行粘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触控膜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88618.6U CN205880444U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88618.6U CN205880444U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80444U true CN205880444U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769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886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0444U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8044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1176A (zh) * | 2017-04-19 | 2017-08-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其光源 |
CN115220263A (zh) * | 2022-06-30 | 2022-10-2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2016
- 2016-06-30 CN CN201620688618.6U patent/CN2058804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1176A (zh) * | 2017-04-19 | 2017-08-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其光源 |
CN115220263A (zh) * | 2022-06-30 | 2022-10-2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29165B (zh) | 显示组件及终端 | |
US20210333912A1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203117446U (zh) | 反射膜以及使用该反射膜的液晶模组 | |
CN103150970B (zh) | Led显示装置 | |
CN106526968A (zh) |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 |
CN205880444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204422933U (zh) | 一种裸眼3d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4143653U (zh) | 电子书装置 | |
CN205507308U (zh) | 新型液晶显示模组及新型液晶显示器 | |
CN206209666U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 | |
CN104965334B (zh)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 |
KR20160033021A (ko) |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작방법 | |
CN107167955A (zh) | 显示装置及装配方法、终端设备、光学薄膜和显示方法 | |
CN207867176U (zh) | 一种lcm模组 | |
CN207249646U (zh) | 一种保护盖板、触摸屏和显示模组 | |
CN203063228U (zh) | 一种用于显示屏新型防爆胶膜 | |
CN201907243U (zh) | 静电贴 | |
CN205943369U (zh) | 透光膜及采用该透光膜的led显示屏 | |
CN204155046U (zh) | 触控模组、电子纸显示模组及电子纸显示屏 | |
CN203927600U (zh) | 背光模组 | |
CN206363052U (zh) |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 |
CN203249169U (zh) | 一种新型反射片及其背光模组结构 | |
CN207249645U (zh) |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模组 | |
CN207882618U (zh) | 一种基于单层偏光片的透明显示lcd | |
CN206671715U (zh) | 一种无边框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