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7125U - 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47125U CN205147125U CN201520982618.2U CN201520982618U CN205147125U CN 205147125 U CN205147125 U CN 205147125U CN 201520982618 U CN201520982618 U CN 201520982618U CN 205147125 U CN205147125 U CN 2051471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pipe end
- die
- diffusion head
- rive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涉及铆接加工领域。包括工件装夹机构及铆接机构,工件装夹机构为对开式夹模,该对开式夹模安装于冲床中相应的工作夹板内,该对开式夹模的内部设置有供U形管装入的模口;铆接机构包括模柄、上模座、导向芯轴、管端扩压头以及滑动铆头,模柄竖直向上安装于冲床的滑块内孔中,上模座与模柄的下端垂直连接,上模座以模柄为中轴的两侧,均向下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向芯轴,导向芯轴位于对开式夹模中两端管口的正上方,该导向芯轴下端呈圆台状,导向芯轴的下部安装有活动的管端扩压头,管端扩压头的下端孔内连接了滑动铆头。本实用新型铆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U形管两端同时进行铆接,不仅铆接效率高,而且铆接强度高,铆接后不易脱落,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薄壁U形管的两端若需要固定连接螺母等,传统加工方法上,大多会采用旋扩铆接或低温焊接。但在旋扩铆接过程中,管壁需径向扩张而后进行铆接,很容易造成螺纹不通,同时铆接后强度不够,螺母仍易脱落,导致良品率低。若采用低温焊接方式,焊接工序较多,造成加工效率低,且加工成本较高。均不利于生产与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在U形管两端同时进行径向及纵向铆接,且铆接后不影响螺纹尺寸,不易脱落的U形管管端铆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装夹机构及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装夹机构为对开式夹模,该对开式夹模安装于冲床中相应的工作夹板内,该对开式夹模的内部设置有供U形管装入的模口;铆接机构包括模柄、上模座、导向芯轴、管端扩压头以及滑动铆头,模柄竖直向上安装于冲床的滑块内孔中,上模座与模柄的下端垂直连接,上模座以模柄为中轴的两侧,均向下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向芯轴,导向芯轴位于对开式夹模中两端管口的正上方,该导向芯轴下端呈圆台状,导向芯轴的下部安装有活动的管端扩压头,管端扩压头的下端孔内连接了滑动铆头。
所述对开式夹模上端面于两端管口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柱,该定位柱高度可调,以限制管端扩压头的伸入管内的长度,从而控制滑动铆头向外伸量,确保铆接强度。
所述管端扩压头下部呈直径向下递减的圆台状并且有四个等分的方孔,其中部呈锥形孔,该锥形孔锥度与导向芯轴下端的圆台锥度一致。
所述管端扩压头与导向芯轴的连接间隙内安装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上端与上模座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管端扩压头的上端面连接。
所述滑动铆头安装于管端扩压头下端方槽内,其结构由一个内侧为锥孔,该锥孔的锥度与导向芯轴下端的圆台锥度一致,外侧为圆形环状零件切割四等分而成,且其下端设有内嵌回位弹簧槽。
本实用新型新型的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的技术效果为:
1、本装置安装在冲床上,结构简单,其易于控制与操作;
2、U形管两端同时进行铆接,不仅铆接效率高,且同一U形管的铆接强度相同,铆接后不易脱落,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管端扩压头;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铆头的端面结构图。
图示说明:1-U形管、2-螺母、3-对开式夹模、4-定位柱、5-模柄、6-上模座、7-导向芯轴、8-管端扩压头、9-滑动铆头、10-压缩弹簧、11-回位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的薄壁U形管(1)的管端铆接装置,该装置与冲床配合安装,包括对开式夹模(3)和相应的铆接机构。对开式夹模(3)安装于冲床中相应的夹紧机构内,其内部设置有供U形管(1)装入的模腔,当U形管(1)装入对开式夹模(3)中后,工件夹模向内夹紧,以使U形管(1)在受铆接时固定。同时对开式夹模(3)上端面于两端管口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柱(4),该定位柱(4)高度可调,以限制铆接机构伸入管内的长度,从而控制滑动铆头(9)向外伸量,确保铆接强度。
铆接机构包括模柄(5)、上模座(6)、导向芯轴(7)、管端扩压头(8)、滑动铆头(9)、回位弹簧及压缩弹簧(10)。模柄(5)竖直向上安装于冲床的滑块内孔中,上模座(6)与模柄(5)的下端垂直连接,上模座(6)以模柄(5)为中轴的两侧,均向下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向芯轴(7),导向芯轴(7)位于对开式夹模(3)中两端管口的正上方,该导向芯轴(7)下端呈圆台状,导向芯轴(7)的下部套装有管端扩压头(8)。如图2所示,管端扩压头(8)下部呈直径向下递减的圆台状,其中部孔呈锥形。同时管端扩压头(8)与导向芯轴(7)的连接间隙内安装有压缩弹簧(10),该压缩弹簧(10)上端与上模座(6)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管端扩压头(8)的上端面连接。如图3所示,滑动铆头(9)安装于管端扩压头(8)方槽内,结构由一个内侧为锥孔(锥度与导向芯轴(7)一致)外侧为圆形环状零件切割四等分而成,且其下端设有内嵌回位拉簧(11)槽,以便于滑动铆头(9)在滑动的同时外扩与内收。
使用步骤,1、将U形管(1)装入对开式夹模(3)内,并将略大于U形管(1)管口直径的螺母(2)套在U形管(1)管口上,快速夹紧对开夹模,使U形管(1)和螺母(2)的位置固定;2、开启冲床,管端扩压头(8)下行,从管口伸入U形管(1)的内孔中,当管端扩压头(8)接触安装于对开式夹模(3)端面的定位柱(4)时,管端扩压头(8)压紧螺母(2)并停止下行,在导向芯轴(7)锥面的作用下,滑动铆头(9)由内向外扩张,迫使U形管(1)管端螺母(2)下端的内壁向外变形,从而将使U形管(1)与螺母(2)铆紧;3、铆接完成后,冲床回程,此时管端扩压头(8)在压缩弹簧(10)的作用下不会立即离开定位柱(4),滑动铆头(9)在回位拉簧(11)的作用下向内回收,回缩到原位置后,管端扩压头(8)开始回位并远离被铆接好的工件,冲床滑块上升置原位置后,取出完成的铆接工件,工序完成。
Claims (5)
1.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装夹机构及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装夹机构为对开式夹模,该对开式夹模安装于冲床中相应的工作夹板内,该对开式夹模的内部设置有供U形管装入的模口;铆接机构包括模柄、上模座、导向芯轴、管端扩压头以及滑动铆头,模柄竖直向上安装于冲床的滑块内孔中,上模座与模柄的下端垂直连接,上模座以模柄为中轴的两侧,均向下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导向芯轴,导向芯轴位于对开式夹模中两端管口的正上方,该导向芯轴下端呈圆台状,导向芯轴的下部安装有活动的管端扩压头,管端扩压头的下端孔内连接了滑动铆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式夹模上端面于两端管口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柱,该定位柱高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端扩压头下部呈直径向下递减的圆台状并且有四个等分的方孔,其中部呈锥形孔,该锥形孔锥度与导向芯轴下端的圆台锥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端扩压头与导向芯轴的连接间隙内安装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上端与上模座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管端扩压头的上端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铆头安装于管端扩压头下端方槽内,其结构由一个内侧为锥孔,该锥孔的锥度与导向芯轴下端的圆台锥度一致,外侧为圆形环状零件切割四等分而成,且其下端设有内嵌回位弹簧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82618.2U CN205147125U (zh) | 2015-12-02 | 2015-12-02 | 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82618.2U CN205147125U (zh) | 2015-12-02 | 2015-12-02 | 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47125U true CN205147125U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568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82618.2U Active CN205147125U (zh) | 2015-12-02 | 2015-12-02 | 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471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0672A (zh) * | 2020-09-30 | 2021-01-05 | 上海威克迈龙川汽车发动机零件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管铜环胀口安装夹具以及分配管安装铜环的方法 |
-
2015
- 2015-12-02 CN CN201520982618.2U patent/CN2051471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0672A (zh) * | 2020-09-30 | 2021-01-05 | 上海威克迈龙川汽车发动机零件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管铜环胀口安装夹具以及分配管安装铜环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49833U (zh) | 悬置衬套压装夹具 | |
CN203778808U (zh) | 一种发电机推力头斜孔加工夹紧工具 | |
CN108326551B (zh) | 一种上螺母及扩口机构 | |
CN203599365U (zh) | 自动冲孔翻边机 | |
CN205147125U (zh) | 一种薄壁u形管的管端铆接装置 | |
CN210059583U (zh) | 铜管扩缩口装置 | |
CN203317275U (zh) | 轻便小型管对接工装夹具 | |
CN205097379U (zh) | 硅棒切片的工作台 | |
CN201693012U (zh) | 连续快速整形挤光轴套的挤压装置 | |
CN204584297U (zh) | 可保证同轴度的车床车削用驱动顶尖 | |
CN207414194U (zh) | 金属管扩口设备 | |
CN201295775Y (zh) | 一种数控管子车床后部专用顶尖 | |
CN209110028U (zh) | 一种顶压扩管装置 | |
CN104226885B (zh) | 用于提取带通孔零件的机械手 | |
CN209157017U (zh) | 镦粗及下顶料冲盲孔装置 | |
CN208276040U (zh) | 一种冰箱压机支撑板安装铆接螺栓的铆接模具 | |
CN203235995U (zh) | 薄壁零件自定心装置 | |
CN206677006U (zh) | 冲孔模具 | |
CN211540212U (zh) | 一种上螺母及扩口机构 | |
CN105537495B (zh) | 一种简易空心铆钉铆合机 | |
CN205200355U (zh) | 探针铆接机 | |
CN207564161U (zh) |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夹具 | |
CN220739510U (zh) | 一种仪表车内径弹簧夹头 | |
CN203292312U (zh) | 一种导气锥拉延模具 | |
CN110814204A (zh) | 可自动卸料螺母锥度收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