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2695U -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72695U CN204972695U CN201520531352.XU CN201520531352U CN204972695U CN 204972695 U CN204972695 U CN 204972695U CN 201520531352 U CN201520531352 U CN 201520531352U CN 204972695 U CN204972695 U CN 2049726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heter
- electrode wire
- fixing
- right ventricular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5241 right ventricle Anatomy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861 ventric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2
- 229960001866 silicon dioxide Drug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529 medical grade silic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0221 Short sta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119 arrhyth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3 arrhythm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218 bradycard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471 bradycard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94 cardiov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9622 hear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165 myocard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68 sex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包括细长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配置为与心脏起搏器相连的接口,所述远端设有起搏电极,所述右心室电极导线还包括:固定锚钩,所述固定锚钩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外侧;固定螺旋,所述固定螺旋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内侧,旋转固定螺旋,所述固定螺旋的端部沿所述导管的轴线旋入或旋出所述导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同时具有固定锚钩和固定螺旋,通过固定锚钩和固定螺旋的双重固定,即使其中一个固定件固定不牢,仍有另一固定件起固定作用,大大降低了电极脱位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可植入导线用于多种医疗装置。例如,可植入导线通常作为可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一部分,心脏起搏器通过递送起搏、心律转变或除颤脉冲来向心脏提供治疗性刺激。脉冲能经由电极来递送到心脏,该电极设置在导线上,例如通常设置在导线的远侧端部附近。在此情况下,导线可使电极相对于心脏的各种位置来定位,以使起搏器能够将脉冲递送到适当的位置。为确保电极与目标位置之间可靠的电接触,要求导线或电极固定牢固、可靠。
现有技术中,对右心室电极导线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动电极导线,电极头端设有螺旋,依靠电极头端的螺旋旋入心室肌,对电极进行固定;另一种是被动电极导线,电极头端设有锚钩,通过锚钩钩住心室腔中的肌小梁,对电极进行固定。
但是,在心脏起搏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右心室腔明显增大及肌小梁稀少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如果采用主动电极,电极头端的螺旋不能可靠地旋入心室肌,其原因在于,电极导线以及电极是按照正常的心室腔大小设计的,心室腔增大后,电极在心室腔中不易固定牢固,再加上心室腔中血流的冲刷,使电极头端的螺旋不能可靠地旋入心室肌;如果采用被动电极,则由于心室腔内的肌小梁稀少,使被动电极头端的锚钩不能有效地钩住肌小梁,导致术中及术后电极脱位率增高,不仅降低了起搏器的植入成功率、增加了手术操作时间,而且由于电极脱位容易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综上所述,对于右心室腔明显增大及肌小梁稀少的患者,急需设计出能可靠固定、最大限度防止脱位的右心室电极导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右心室电极固定不牢、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包括细长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配置为与心脏起搏器相连的接口,所述远端设有起搏电极,所述右心室电极导线还包括:
固定锚钩,所述固定锚钩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外侧;
固定螺旋,所述固定螺旋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内侧,通过旋转固定螺旋,使所述固定螺旋的端部沿所述导管的轴线旋入或旋出所述导管。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旋的端部旋出所述导管的最大距离为1-5mm。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旋的端部旋出所述导管的最大距离为3mm。
优选地,所述固定锚钩的长度为2-5mm。
优选地,所述固定锚钩的数量为4-8个,均匀地排布在所述导管的远端外侧。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长度为45-65cm。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长度为53cm或58cm。
优选地,所述起搏电极为环状电极,所述环状电极环套在所述导管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锚钩为医用硅胶固定锚钩,所述固定锚钩与所述导管一体成型设置或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外层为具有绝缘特征的医用硅胶导管,所述导管的内层为具有导电性质的网状金属丝。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同时具有固定锚钩和固定螺旋,通过固定锚钩和固定螺旋的双重固定,即使其中一个固定件(固定锚钩或固定螺旋)固定不牢,仍有另一固定件起固定作用,有效提高右心室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了电极脱位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2中的符号标记对应为:1-接口,2-导管,3-起搏电极,4-固定锚钩,5-固定螺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结构示意图,其用于连接心脏起搏器,并将心脏起搏器的电信号递送到心脏中适当的位置,以向心脏提供治疗性刺激。图1中示出右心室电极导线,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右心室电极导线包括截面大致呈圆形的细长导管2,为了保证右心室电极导线在血管内的卫生状况,避免人体不良的生理反应,上述导管2的外层采用具有绝缘特征的医用硅胶导管2,为了实现导管2内电信号的稳定传输,导管2的内层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网状金属丝。导管2按照其相对心脏起搏器的位置分为近端和远端,具体为,与心脏起搏器相连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其中,为了与心脏起搏器相连,近端配置为与心脏起搏器相连的接口1。
由于儿童与成年人的身高差异较大,则对右心室电极导线的长度需求不尽相同,根据人体内血管路径长度,导管2的长度设置为45-65cm,优选地,导管2的长度设置为53cm和58cm两种不同的尺寸,以方便儿童或身材矮小的患者植入。
心脏起搏器产生的电信号通过导管2内层的网状金属丝传输至导管2远端的起搏电极3,以刺激心脏的对应位置,达到借助医疗器械对心脏进行辅助起搏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的起搏电极3采用环状电极,环状电极在靠近导管2的远端位置、环套在导管2的外侧。另外,起搏电极3还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端部电极,在本实施例中,端部电极和固定螺旋一体设置,即将固定螺旋与心脏起搏器电连接,使固定螺旋同时具有起搏和固定的作用;或者,起搏电极3采用端部电极和环状电极共同设置的双电极结构。其中,起搏电极3通过导管2内部的导线与心脏起搏器相连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的通用连接方式,为了节省篇幅,突出本申请的主题,对该部分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心脏起搏的过程中,电极导线以及起搏电极3的固定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固定不牢导致起搏电极3脱位会直接影响起搏器的植入成功率,严重时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本专利申请为了加强起搏电极3的固定效果,提高起搏电极3的稳定性,对起搏电极3采用固定锚钩4和固定螺旋5双重固定结构。具体为,在导管2的远端外侧对称置有四个固定锚钩4,固定锚钩4为医用硅胶锚钩,与导管2一体成型设计,且根据人体右心室的结构以及右心室中肌小梁的位置和大小,固定锚钩4的长度设置为2-5mm。应当指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锚钩4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仅仅是本实施例所列举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固定锚钩4的数量设置为2个、6个、8个或其它数量等。
另外,右心室电极导线还包括固定螺旋5,固定螺旋5可旋转地设置在导管2的远端内侧,通过旋转固定螺旋5,使固定螺旋5的端部沿导管2的轴线旋入或旋出导管2。实际操作时,从导管2的近端用卡夹旋转固定螺旋5,使固定螺旋5的端部从导管2中旋出,旋入心室肌,对右心室电极导线进行固定。固定螺旋5旋入心室肌的深度同时影响固定强度与心室肌的创伤度,固定螺旋5旋入心室肌越深,固定强度越高,但对心室肌造成的创伤度越高,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在保证固定强度的同时将心室肌的创伤度降到最低,固定螺旋5旋入心室肌的深度最好控制在1-5mm,优选为3mm,也就是说,固定螺旋5的端部旋出导管2的最大距离控制在3mm。其中,固定螺旋5在导管2中的具体设置方式以及通过卡夹旋转固定螺旋5的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右心室电极导线的操作流程对其进一步说明。
由于右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前的其它工作(心脏起搏器的设置、静脉血管的解剖等)属于本领域的通用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在以下的操作流程中仅涉及右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流程,其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将右心室电极导线送入右心室,使导管2的远端以适当的张力抵在右心室心尖或间隔部位,固定锚钩4钩住肌小梁;
步骤2、从导管2的近端用卡夹旋出固定螺旋5,使螺旋旋入心室肌。
从上述右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流程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右心室电极导线通过固定螺旋5和固定锚钩4双重固定,即使其中一个固定件固定不牢,仍可通过另一固定件使右心室电极导线固定牢固,最大限度降低电极脱位率。尤其是对于右心室腔明显增大及肌小梁稀少的患者,先通过固定锚钩4钩住肌小梁,对右心室电极导线进行初步固定,可以提高固定螺旋5的旋入成功率,避免由于血流的冲刷使固定螺旋5不能可靠地旋入心室肌的现象;当固定螺旋5旋入心室肌后,固定螺旋5反过来又会分担固定锚钩4上的受力,降低固定锚钩4固定不牢而脱钩的概率。通过固定锚钩4和固定螺旋5相互配合,使右心室电极导线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进而实现心脏起搏器对人体心电信号检测感知与脉冲放电刺激治疗功能,直接有效地治疗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病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包括细长的导管(2),所述导管(2)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配置为与心脏起搏器相连的接口(1),所述远端设有起搏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心室电极导线还包括:
固定锚钩(4),所述固定锚钩(4)设置在所述导管(2)的远端外侧;
固定螺旋(5),所述固定螺旋(5)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管(2)的远端内侧,通过旋转固定螺旋(5),使所述固定螺旋(5)的端部沿所述导管(2)的轴线旋入或旋出所述导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旋(5)的端部旋出所述导管(2)的最大距离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旋(5)的端部旋出所述导管(2)的最大距离为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钩(4)的长度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钩(4)的数量为4-8个,均匀地排布在所述导管(2)的远端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的长度为45-6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的长度为53cm或58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搏电极(3)包括环状电极,所述环状电极环套在所述导管(2)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钩(4)为医用硅胶固定锚钩,所述固定锚钩(4)与所述导管(2)一体成型设置或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右心室电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的外层为具有绝缘特征的医用硅胶导管,所述导管(2)的内层为具有导电性质的网状金属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31352.XU CN204972695U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31352.XU CN204972695U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72695U true CN204972695U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107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313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2695U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72695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9550A (zh) * | 2016-07-29 | 2016-10-12 | 乐普医学电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固定左室起搏电极导线 |
CN107551401A (zh) * | 2017-08-25 | 2018-01-09 |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
CN108577816A (zh) * | 2018-04-08 | 2018-09-2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多传感器复合右心室电极及融合心脏起搏频率自适应调节方法 |
CN109529194A (zh) * | 2019-01-24 | 2019-03-29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 |
CN110711314A (zh) * | 2018-07-12 | 2020-01-21 | 张澍 | 新型起搏电极导线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860039A (zh) * | 2019-11-27 | 2020-03-06 | 武汉律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起搏器电极导线 |
CN114042247A (zh) * | 2021-02-24 | 2022-02-15 | 程功 | 一种能够防止滑脱的心脏起搏器导线 |
CN115721854A (zh) * | 2021-08-30 | 2023-03-03 | 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电极导管结构及起搏电极导管装置 |
-
2015
- 2015-07-21 CN CN201520531352.XU patent/CN2049726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9550B (zh) * | 2016-07-29 | 2019-02-05 | 乐普医学电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固定左室起搏电极导线 |
CN105999550A (zh) * | 2016-07-29 | 2016-10-12 | 乐普医学电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固定左室起搏电极导线 |
CN107551401A (zh) * | 2017-08-25 | 2018-01-09 |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
CN107551401B (zh) * | 2017-08-25 | 2021-03-09 |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动电极旋转装置 |
CN108577816A (zh) * | 2018-04-08 | 2018-09-2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多传感器复合右心室电极及融合心脏起搏频率自适应调节方法 |
CN108577816B (zh) * | 2018-04-08 | 2020-04-2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多传感器复合右心室电极及融合心脏起搏频率自适应调节方法 |
CN110711314A (zh) * | 2018-07-12 | 2020-01-21 | 张澍 | 新型起搏电极导线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529194B (zh) * | 2019-01-24 | 2024-05-28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 |
CN109529194A (zh) * | 2019-01-24 | 2019-03-29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 |
CN110860039A (zh) * | 2019-11-27 | 2020-03-06 | 武汉律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起搏器电极导线 |
CN114042247A (zh) * | 2021-02-24 | 2022-02-15 | 程功 | 一种能够防止滑脱的心脏起搏器导线 |
CN115721854A (zh) * | 2021-08-30 | 2023-03-03 | 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电极导管结构及起搏电极导管装置 |
CN115721854B (zh) * | 2021-08-30 | 2024-03-26 | 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电极导管结构及起搏电极导管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72695U (zh) | 一种右心室电极导线 | |
US4481953A (en) | Endocardial lead having helically wound ribbon electrode | |
US4930521A (en) | Variable stiffness esophageal catheter | |
JP5265670B2 (ja) | 経静脈的に埋め込み式の医療デバイスを固定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JP4287277B2 (ja) | 電気リード線内に誘導された電流をシャント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
US3788329A (en) | Body implantable lead | |
US4444195A (en) | Cardiac lead having multiple ring electrodes | |
JP5542926B2 (ja) | 改善されたトルク伝達性能を備えmriによる加熱を低減した単線コイルからなるコンダクタアセンブリを含む医療器具リード | |
US5476499A (en) | Medical electrode lead with atrial electrode at the distal and ventricular electrode between the distal and proximal ends | |
US20150088155A1 (en) | Mechanical configurations for a multi-site leadless pacemaker | |
US7617004B2 (en) | Electrode lead | |
US20110028820A1 (en) | 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electrogram recording catheter, and method | |
CN103180008A (zh) | 医疗装置的固定附连机构 | |
US7289856B1 (en) |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containing a pyroelectric material | |
JP2011516239A (ja) | ヒス束刺激システム | |
CN112996556A (zh) | 带引线电刺激系统 | |
US20140194965A1 (en) | Implantable epicardial electrode assembly | |
WO2022267192A1 (zh) | 一种经皮植入电极 | |
CN202289230U (zh) |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激素螺旋电极导管 | |
CN104941067A (zh) | 一种防脱位左心室电极导线 | |
JP2006515795A (ja) | 中隔プレースメントのための頻脈性リード・システム | |
US20170189674A1 (en) |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 |
CN206745746U (zh) | 一种温度电极导线 | |
CN204972694U (zh) | 一种防脱位左心室电极导线 | |
US7783366B1 (en) | Lead for AV nodal vagal stimulation through an epicardial fat pa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