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3126U -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83126U CN204883126U CN201520677982.8U CN201520677982U CN204883126U CN 204883126 U CN204883126 U CN 204883126U CN 201520677982 U CN201520677982 U CN 201520677982U CN 204883126 U CN204883126 U CN 204883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guide
- liquid crystal
- guide plate
- light
- crystal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显示面板包括上板、彩色滤光片、液晶层、像素电极层和下板;背光组件包括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和棱镜片以及设于导光板侧边的光源,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侧面为入光面、靠近显示面板的顶面为出光面;导光板底面设有间隔排列的长条柱状凸起微结构,凸起微结构的柱状延伸方向平行于入光面,且垂直于棱镜片中棱镜的延伸方向。通过优化导光板底面微结构的特性,使得出射光的方向能够被灵活控制,减少一个光学器件,从而降低成本、减小液晶显示模组厚度;且凸起微结构使得导光板散射面积增大,出射的光亮度显著增强,减少光能损失、节省电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CD)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于中小尺寸的LCD(主要用于手机、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助理等),其核心部件是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主要由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构成。随着制造技术的提升及各个商家间的激烈竞争,市场要求液晶显示组模往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高亮度及低成本等方向发展。目前,背光组件大多采用发光二极管的侧入射方案,由LED、两个扩散片、两个棱镜片、导光板和反射板组成。导光板和棱镜片是关键部件,直接决定了整个背光组件的匀光效果和生产成本。
从技术上讲,光从导光板入光面进入,经导光板底面的微结构散射,散射光从导光板出光面出射,由扩散片进一步使之均匀。但散射光出射方向范围很大,而考虑到显示面板的透光特性,当散射光垂直入射到显示面板时,其透光量最大。所以,棱镜片的主要作用是收集杂散的散射光,使散射光尽量接近于垂直射出,用以提升LCD的正面辉度。如果能够通过调节导光板底面的微结构来控制散射光的出射方向使之尽量垂直于导光板出光面,那么棱镜片也就不再是背光组件的必需部件,从而可减少背光组件的元件数,降低成本。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通过导光板来控制散射光出射方向的液晶显示模组,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板、彩色滤光片、液晶层、像素电极层和下板;所述背光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和棱镜片以及设于导光板侧边的光源,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侧面为入光面、靠近显示面板的顶面为出光面;所述导光板底面设有间隔排列的长条柱状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的柱状延伸方向平行于入光面,且垂直于棱镜片中棱镜的延伸方向。
所述导光板为采用V-CUT技术获得的超薄导光板,其厚度不大于0.30mm且不小于0.18mm。
所述凸起微结构的横切面呈圆弧型、V型或不规则曲线型,所述横切面线型在导光板底面相交处的切线与底面之间的夹角在35°~50°范围内。
相邻两个所述凸起微结构之间的间距随着其与入光面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所述光源为点状发光二极管或线状冷阴极荧光灯管。
所述液晶层上设有分别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变换器、行数据驱动、印刷板和列数据驱动,所述印刷板包括两块,且分别位于液晶层相邻的两边,两块印刷版之间通过数据板连接,所述变换器、行数据驱动和列数据驱动都位于印刷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优化设计导光板底面微结构的特性,使得出射光的方向能够被灵活控制,从而减少一个光学器件,即一个棱镜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减小液晶显示模组厚度。同时,该微结构被设计成为长条柱状凸起,使得导光板的散射面积增大,故从出光面出射的光亮度显著增强,减少了光能损失、保持出射光的能量均匀性,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20和背光组件,背光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20的下方。
具体地,显示面板2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板、彩色滤光片、液晶层、像素电极层和下板,液晶层上设置有分别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变换器、行数据驱动、印刷板和列数据驱动,该印刷板包括两块,且分别位于液晶层相邻的两边,两块印刷版之间通过数据板连接,变换器、行数据驱动和列数据驱动都位于印刷板上。
具体地,背光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板11、导光板12、扩散片13和棱镜片14以及设置在导光板12侧边上的光源15,其中,导光板12靠近光源15的侧面为入光面123、靠近显示面板20的顶面为出光面124。在导光板12的底面122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长条柱状凸起微结构121,凸起微结构121的柱状延伸方向平行于导光板12的入光面123,且还垂直于棱镜片14中棱镜的延伸方向。由光源15发出的光经入光面123进入到导光板12内部,在导光板12内部的光经过底面122的凸起微结构121散射后,从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4射出,从出光面124射出的光依次经过扩散片13和棱镜片14,最终照射到显示面板20上。
由于导光板12的凸起微结构121只能控制出射光线在一个方向上的分布,而另外一个垂直方向上的光线分布就需要借助棱镜片14的设置方式来控制,从而使得所有射出的光线方向就能被全部控制,确保从背光组件中射出的光具有很好的方向性。所以,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要设置一个棱镜片14即可,这与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具有两个棱镜片的结构有很大不同。
更进一步地,凸起微结构121的横切面呈圆弧型、V型或不规则曲线型,并且横切面线型在底面122相交处的切线与底面122之间的夹角在35°~50°范围内,经过计算,在这个夹角范围内的凸起微结构121能够确保出光面124射出的大部分光线垂直于显示面板20。
更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凸起微结构121之间的间距随着其与入光面123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利用凸起微结构121的疏密排列来控制出射光能量的均匀性。
更进一步地,光源15可以是点状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线状的冷阴极荧光灯管。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12优选采用V-CUT技术制备而成,通过V-CUT技术能够获得超薄导光板,使得导光板12的厚度不大于0.30mm且不小于0.18mm,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厚度n为0.25mm。这种超薄的液晶显示模块不仅轻便、超薄,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板、彩色滤光片、液晶层、像素电极层和下板;
所述背光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和棱镜片、以及设于导光板侧边的光源,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侧面为入光面、靠近显示面板的顶面为出光面;
所述导光板底面设有间隔排列的长条柱状凸起微结构,所述凸起微结构的柱状延伸方向平行于入光面,且垂直于棱镜片中棱镜的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采用V-CUT技术获得的超薄导光板,其厚度不大于0.30mm且不小于0.1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微结构的横切面呈圆弧型、V型或不规则曲线型,所述横切面线型在导光板底面相交处的切线与底面之间的夹角在35°~50°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微结构之间的间距随着其与入光面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点状发光二极管或线状冷阴极荧光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上设有分别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变换器、行数据驱动、印刷板和列数据驱动,所述印刷板包括两块,且分别位于液晶层相邻的两边,两块印刷版之间通过数据板连接,所述变换器、行数据驱动和列数据驱动都位于印刷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77982.8U CN204883126U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77982.8U CN204883126U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83126U true CN204883126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2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779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3126U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8312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1575A (zh) * | 2018-11-12 | 2019-04-05 | 安徽亦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
TWI664477B (zh) * | 2018-11-16 | 2019-07-01 | 台灣揚昕股份有限公司 | 導光板與背光模組 |
WO2023216849A1 (zh) * | 2022-05-07 | 2023-11-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防窥驱动方法 |
-
2015
- 2015-09-02 CN CN201520677982.8U patent/CN2048831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1575A (zh) * | 2018-11-12 | 2019-04-05 | 安徽亦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
TWI664477B (zh) * | 2018-11-16 | 2019-07-01 | 台灣揚昕股份有限公司 | 導光板與背光模組 |
WO2023216849A1 (zh) * | 2022-05-07 | 2023-11-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防窥驱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70329C (zh) |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 |
CN201757335U (zh) | 一种led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 |
CN201502963U (zh) | Led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 |
CN102472456A (zh) | 面状照明装置和具备该面状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 |
US20140104885A1 (e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3901528B (zh) | 面光源装置及其导光板 | |
US10816853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204883126U (zh) |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 |
CN101761829B (zh) | 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
CN109407402B (zh) | 一种薄型化新型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 |
CN101191945A (zh) | 背光模组 | |
CN101779078A (zh) |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822139A (zh) |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1652057U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
CN103511930A (zh) |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相应的液晶显示器 | |
CN207380278U (zh) | 一种led背光源结构 | |
US9405149B2 (en) |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 |
CN203286373U (zh) |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侧光型背光模组 | |
CN102901055A (zh) | 导光板及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 |
KR20110039807A (ko) |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 |
US9389356B2 (en) | LED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202057825U (zh) |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 |
CN102819059B (zh) |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 |
US20140119056A1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 |
CN209028244U (zh) |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