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8576U - 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68576U CN204768576U CN201520342253.7U CN201520342253U CN204768576U CN 204768576 U CN204768576 U CN 204768576U CN 201520342253 U CN201520342253 U CN 201520342253U CN 204768576 U CN204768576 U CN 2047685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solvent
- phase solvent
- solvent recovery
- re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包括树脂聚合釜、气相溶剂管段、冷凝器和溶剂回收槽,所述树脂聚合釜通过气相溶剂出口连接气相溶剂管段联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呈气相端高3°角倾斜安放,冷凝器鞍座采用靠近树脂聚合釜一端为滑动、另一端为固定,所述冷凝器液相端通过液相溶剂出口连接管道通过液相溶剂进口串联溶剂回收槽。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实现连续生产、汽化效率高、热量损失小,设备投资少,维护费用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树脂合成生产技术中,在溶剂回收过程中,通常采用将反应后溶剂输送至常压蒸馏釜、常压蒸馏塔等设备来进行溶剂回收,但这几类溶剂回收装置均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缺点:1、单台常压蒸馏釜过程为间歇过程,热量损失较大,汽化效果差,增加了输送动力消耗,并且无法满足连续生产回收溶剂的要求;2、常压蒸馏塔在回收溶剂时,汽化效果没有负压状态下汽化效果好,也增加了输送动力消耗,并且常压蒸馏塔内塔板易损坏,设备维护费用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生产、汽化效率高、热量损失小,设备投资少,维护费用低的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包括树脂聚合釜、气相溶剂管段、冷凝器和溶剂回收槽,所述树脂聚合釜通过气相溶剂出口连接气相溶剂管段串联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呈气相端高3°角倾斜安放,冷凝器鞍座采用靠近树脂聚合釜一端为滑动、另一端为固定,所述冷凝器液相端通过液相溶剂出口连接管道通过液相溶剂进口串联溶剂回收槽。
优选的,所述树脂聚合釜上端分别安设物料进口、真空口、测压口、测温口,底部设有导热油进口、树脂出料口、循环水进口,中部设有循环水出口。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分别设有冷凝循环水出口、冷凝器放空口、冷凝循环水进口。
优选的,所述溶剂回收槽上端分别安设回收槽测压口、回收槽真空口、放空口,底部设有溶剂出口,中部设有回收槽测温口和侧部液位测量装置。
优选的,冷凝器的气相溶剂管段采用两段长度1500毫米、直径400毫米的不锈钢管道连接冷凝器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几种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的优点在于:1、本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采用将树脂反应与溶剂回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连续生产,从而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少了中间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损失,提高汽化效率,可解决大型树脂企业的生产需求;2、本装置采用真空方式进料,回收溶剂过程中采用负压系统汽化,提高汽化效率;3、本装置通过有效控制树脂反应釜温度、压力将树脂反应与溶剂回收集中到一个树脂反应釜内进行,取消了中间设备蒸馏釜、蒸馏塔等,降低了设备投资,避免了频繁清洗塔器甚至拆卸塔节的维护工作,降低了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包括树脂聚合釜1、气相溶剂管段2、冷凝器3和溶剂回收槽4,所述树脂聚合釜1通过气相溶剂出口15连接气相溶剂管段2串联到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呈气相端高3°角倾斜安放,冷凝器3鞍座采用靠近树脂聚合釜一端为滑动、另一端为固定,所述冷凝器3液相端通过液相溶剂出口19连接管道通过液相溶剂进口20串联溶剂回收槽4,
所述树脂聚合釜1上端分别安设物料进口5、真空口6、测压口7、测温口13,底部设有导热油进口9、树脂出料口10、循环水进口11,中部设有循环水出口8,所述冷凝器3分别设有冷凝循环水出口16、冷凝器放空口17、冷凝循环水进口18,所述溶剂回收槽4上端分别安设回收槽测压口21、回收槽真空口23、放空口24,底部设有溶剂出口26,中部设有回收槽测温口22和侧部液位测量装置25,冷凝器3的气相溶剂管段2采用两段长度1500毫米、直径400毫米的不锈钢管道连接冷凝器3端口。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通过树脂聚合釜1顶部气相溶剂出口15连接气相溶剂管段2,再依次串联冷凝器3和溶剂回收槽4,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通过真空口6将树脂聚合釜1釜内抽真空形成负压系统,反应物料和溶剂经物料进口5依次吸入到釜内,导热油经导热油进口9和导热油出口12给釜内物料升温,通过釜内搅拌装置14以及顶部测压口7、测温口13控制反应釜温度、压力完成反应;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溶剂经气相溶剂出口15上升至气相溶剂管段2,再进入到冷凝器3中;循环水由循环水进口18和循环水出口16通入到冷凝器中,将气相溶剂连续冷凝回收,冷凝后的液相溶剂由液相溶剂出口19流入溶剂回收槽4中;溶剂回收槽侧部设置相应的测压口21、测温口22、侧部液位测量装置25,顶部设置真空口23、放空口24,通过真空口对溶剂回收槽内抽真空形成负压系统,增加汽化效率,降低热量消耗;反应回收完成后,将循环水由循环水进口11和循环水出口8通入树脂聚合釜中降温,成品树脂经树脂出料口10放料包装,另外冷凝后的液相溶剂经溶剂出口26放料回收。整套装置将树脂反应与溶剂回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连续过程,从而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少了中间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损失,提高汽化效率,设备维护费用低。各装置的结构详细请见附图及注释。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包括树脂聚合釜(1)、气相溶剂管段(2)、冷凝器(3)和溶剂回收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聚合釜(1)通过气相溶剂出口(15)连接气相溶剂管段(2)串联到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呈气相端高3°角倾斜安放,冷凝器(3)鞍座采用靠近树脂聚合釜一端为滑动、另一端为固定,所述冷凝器(3)液相端通过液相溶剂出口(19)连接管道通过液相溶剂进口(20)串联溶剂回收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聚合釜(1)上端分别安设物料进口(5)、真空口(6)、测压口(7)、测温口(13),底部设有导热油进口(9)、树脂出料口(10)、循环水进口(11),中部设有循环水出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分别设有冷凝循环水出口(16)、冷凝器放空口(17)、冷凝循环水进口(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回收槽(4)上端分别安设回收槽测压口(21)、回收槽真空口(23)、放空口(24),底部设有溶剂出口(26),中部设有回收槽测温口(22)和侧部液位测量装置(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的气相溶剂管段(2)采用两段长度1500毫米、直径400毫米的不锈钢管道连接冷凝器(3)端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42253.7U CN204768576U (zh) | 2015-05-25 | 2015-05-25 | 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42253.7U CN204768576U (zh) | 2015-05-25 | 2015-05-25 | 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68576U true CN204768576U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50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42253.7U Active CN204768576U (zh) | 2015-05-25 | 2015-05-25 | 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685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79123A (zh) * | 2016-08-30 | 2016-12-07 |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抽真空装置的有机溶剂提取机构 |
-
2015
- 2015-05-25 CN CN201520342253.7U patent/CN2047685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79123A (zh) * | 2016-08-30 | 2016-12-07 |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抽真空装置的有机溶剂提取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68576U (zh) | 一种连续式树脂合成溶剂回收装置 | |
CN204767516U (zh) | 一种精馏强制循环加热装置 | |
CN204580949U (zh) | 饮水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5042148U (zh) | 一种介质导热式分子蒸馏系统的预热结构 | |
CN104478752B (zh) | 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dmac精制系统 | |
CN204121792U (zh) | 石油树脂装置中脱除未聚碳五中总氯的装置 | |
CN203513535U (zh) | 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的生产装置 | |
CN202876402U (zh) | 甲基硅氧烷高环体回收装置 | |
CN101973842A (zh) | 一种采用二氟一氯甲烷热解法生产四氟乙烯的技术 | |
CN202762414U (zh) | 乙二醇再生装置 | |
CN204093069U (zh) | 一种酒精回收塔 | |
CN204625555U (zh) | 一种一次加热改质沥青生产系统 | |
CN205127436U (zh) | 一种乙烯副产裂解碳九的连续精馏装置 | |
CN100584766C (zh) | 盐酸全脱吸系统 | |
CN204767508U (zh) | 一种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溶剂分离装置 | |
CN204644309U (zh) | 蒸汽负压脱苯方法使用的装置 | |
CN104086366B (zh) | 一种从含醇盐酸中回收甲醇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7970477U (zh) | 一种提高合成废水精馏处理能力的装置 | |
CN207667179U (zh) | 一种用于乙醇回收的系统 | |
CN203400514U (zh) | 一种羟丙基纤维素溶剂回收装置 | |
CN205360628U (zh) | 一种高效率的蒸发室罐体 | |
CN203069022U (zh) | 一种蓄热器 | |
CN205235444U (zh) | 一种环己醇精馏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5635427U (zh) | 一种乙腈连续负压蒸馏萃取装置 | |
CN215427351U (zh) | 强制循环蒸发结晶系统二次除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