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387081U -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7081U
CN204387081U CN201420779443.0U CN201420779443U CN204387081U CN 204387081 U CN204387081 U CN 204387081U CN 201420779443 U CN201420779443 U CN 201420779443U CN 204387081 U CN204387081 U CN 204387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haft shoulder
dismounting
groove
axl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794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秀清
张龙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794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7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7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70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包括一主轴轴芯,所述主轴轴芯上具有用于限制轴承安装位置的轴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端面上具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在轴肩端面上径向地向外延伸并在轴肩侧面形成工装入口。所述轴肩上具有两个拆卸槽,该两个拆卸槽绕轴芯的中心线圆周阵列,该拆卸槽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梯形或圆弧形。使用时,将工装伸进拆卸槽内,对轴承内圈侧面施加向外脱离的推力,克服轴杆对轴承内圈的摩擦力,即可从轴芯拆卸轴承,而且该拆卸槽的设计让轴承侧面可以合理受力,避免对轴承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实施方便,结构简单,为机床主轴轴承从轴芯卸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结构。

Description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轴芯结构,特别是一种的易拆卸轴承的轴芯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从主轴轴芯上卸下来很多时候都要借助工具的,这是因为装上轴承的主轴上,轴承的内圈必须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到主轴上,并且贴合轴肩端面。如此,轴承内圈与轴杆接触位置的正压力是非常大的。显然,如果要将轴承往外拆卸,轴杆对轴承内圈必然会施加很大的静摩擦力,而且将轴承卸下的过程也要克服很大的滑动摩擦力,因此,卸下轴承时候就必须得依赖一些设备,如对轴承内圈侧面施加往外推力的工装,然而这些工装要很好地发挥拆卸轴承的作用就必须先具有相应位置让工装进入并接触到轴承内圈侧面。如果从轴承做相关改进,其可执行性并不高,因为不太可能对标准化的轴承零件本身实施变型设计,那就意味着要另外对主轴轴芯进行改进以摆脱前述不足。
虽然现在有些行内人员也尝试将设计具有拆卸结构的轴芯,但效果并不理想,轴承拆卸时容易出现应力过于集中或误拉轴承外圈的情况,因此,亟需新的方案去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以解决因常规轴芯上不具备方便拆卸轴承的结构,而导致的卸下轴承时容易对轴承造成损伤甚至报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
一种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包括一主轴轴芯,所述主轴轴芯上具有用于限制轴承安装位置的轴肩,所述轴肩端面上具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在轴肩端面上径向地向外延伸并在轴肩侧面形成工装入口。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主轴轴肩开有拆卸槽,该拆卸槽位于限制轴承安装位置的轴肩端面,该拆卸槽是径向分布的,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方便对轴肩开槽加工。另外,该拆卸槽径向地往外延伸并在该轴肩侧面形成工装入口是方便工装伸进拆卸槽内,因为在先前待拆卸的轴承内圈是紧紧贴合着轴肩端面的,工装要进入槽内工作,必须得开有让工装伸入的工装入口。
优选地,所述轴肩上具有两个拆卸槽,该两个拆卸槽绕轴芯的中心线圆周阵列。
如此设计的实质就是让两个拆卸槽对称地设置于轴肩端面上,可以更好地让安装着的轴承从轴杆上被移除出来。具有单个拆卸槽虽然可以实现将轴承卸下,但单个工装的作业将导致轴承内圈于受到轴杆施加的径向不平衡力,也容易导致轴承的局部位置产生弯曲形变,因此,对称地设置两个拆卸槽可以消除轴杆对内圈的径向不平衡力,既更好地保护了轴承,又减少轴承移除难度,而且,两个工装同时作业明显使轴承内圈与工装接触的应力明显减少。
优选地,所述拆卸槽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弧形或梯形。
如此变型是为了适应不同工装的适配范围,也是出于方便开槽加工的考虑。
优选地,所述拆卸槽的宽为5.5~6.2mm,最佳为6mm,径向深为7.0~7.3mm,最佳为7.1mm,轴向深为7.5~8.1mm,最佳为8mm。
一般拆卸槽的槽宽和轴向深度决定了工装入口的尺寸,这将会决定伸入槽内工装的适配范围,如果数值过小,则推出轴承时应力过于集中,如果数值过大,则影响轴承内侧面与轴肩端面的贴合效果。拆卸槽的宽为5.5~6.2mm,最佳为6mm,轴向深为7.5~8.1mm,最佳为8mm是经发明人多次实践得出的实施效果较优的数值范围。
拆卸槽的径向深度则是影响工装接触内圈侧面施加移除轴承压力的区域,如果该数值过小,则推出轴承时应力过于集中,容易对轴承造成伤害,也影响卸下轴承的执行效果。如果该数值过大,工装和轴承内圈处的轴杆就会很容易被工装刮伤,拆卸槽的径向深为7.0~7.3mm,最佳为7.1mm是经发明人多次实践得出的实施效果较优的数值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常规的主轴轴芯用于限制轴承安装位置的轴肩处设置拆卸槽以后,拆卸轴承时只要将专用的工装伸进拆卸槽内,贴合着轴承内圈,再施加使轴承往外推出的力,如此就可以简单方便地将轴承从轴芯上移除,拆卸效果良好,也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拆除轴承时其侧面所受应力过于集中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K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P向视图;
附图标记:1、主轴轴芯;2、轴肩;3、轴承;4、拆卸槽;5、工装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包括一主轴轴芯1,所述主轴轴芯上具有用于限制轴承3安装位置的轴肩2,所述轴肩端面上具有拆卸槽4,所述拆卸槽在轴肩端面上径向地向外延伸并在轴肩侧面形成工装入口5。工装入口5在拆卸槽的位置如图3所示。
首先,该拆卸槽位于限制轴承安装位置的轴肩端面,该拆卸槽是径向分布的,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方便对轴肩开槽。另外,该拆卸槽径向地往外延伸,在该轴肩侧面形成工装入口是方便工装伸进拆卸槽内,因为在先前待拆卸的轴承内圈是紧紧贴合着轴肩端面的,工装要进入槽内工作,必须得开有让工装伸入的工装入口。图3是为主轴轴芯拆卸槽处P向视角局部视图。
作为优选的方案,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轴肩上具有两个拆卸槽,该两个拆卸槽绕轴芯的中心线圆周阵列。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拆卸槽4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或梯形。
如此拆卸槽设计成上述形状是为了适应不同工装的适配范围,设置成普遍的规则的矩形、圆弧形、梯形也是出于方便开槽加工的考虑。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拆卸槽4的宽为5.5~6.2mm,最佳为6mm,径向深为7.0~7.3mm,最佳为7.1mm,轴向深为7.5~8.1mm,最佳为8mm。该数据是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得到的最佳结果。
一般拆卸槽的槽宽和轴向深度决定了工装入口的尺寸,这将会决定伸入槽内工装的适配范围,如果数值过小,则推出轴承时应力过于集中,如果数值过大,则影响轴承内侧面与轴肩端面的贴合效果。拆卸槽的宽为5.5~6.2mm,最佳为6mm,轴向深为7.5~8.1mm,最佳为8mm是经发明人多次实践得出的实施效果较优的数值范围。
拆卸槽的径向深度则是影响工装接触内圈侧面施加移除轴承压力的区域,如果该数值过小,则推出轴承时应力过于集中,容易对轴承造成伤害,也影响卸下轴承的执行效果。如果该数值过大,工装和轴承内圈处的轴杆就会很容易被工装刮伤,拆卸槽的径向深为7.0~7.3mm,最佳为7.1mm是经发明人多次实践得出的实施效果较优的数值范围。
拆卸轴承时候的一种操作方式是:先将工装从轴肩上的工装入口伸入到拆卸槽里,此时可以是工装单独对轴承施加往外推出的移除推力,工装提供的推力大于或等于轴杆对轴承内圈的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檫力,从而使得轴承被推出轴杆。
另一种操作方式是:使用另一种工装,该工装一端顶住拆卸槽的内壁,另一端顶住轴承内圈的侧面,然后依靠顶住拆卸槽的内壁的反作用力,不断扩大拆卸槽的内侧面与轴承内圈侧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轴承被推出轴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包括一主轴轴芯,所述主轴轴芯上具有用于限制轴承安装位置的轴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端面上具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在轴肩端面上径向地向外延伸并在轴肩侧面形成工装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上具有两个拆卸槽,该两个拆卸槽绕轴芯的中心线圆周阵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槽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弧形或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槽的槽口宽为5.5~6.2mm,径向深为7.0~7.3mm,轴向深为7.5~8.1mm。
CN201420779443.0U 2014-12-10 2014-12-10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Active CN204387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9443.0U CN204387081U (zh) 2014-12-10 2014-12-10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9443.0U CN204387081U (zh) 2014-12-10 2014-12-10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7081U true CN204387081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9443.0U Active CN204387081U (zh) 2014-12-10 2014-12-10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70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0762A (zh) * 2015-11-18 2016-02-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轴承拆卸的轴槽机构和孔槽机构
CN111425587A (zh) * 2020-04-30 2020-07-1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三角形支撑架的惰齿轮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0762A (zh) * 2015-11-18 2016-02-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轴承拆卸的轴槽机构和孔槽机构
CN111425587A (zh) * 2020-04-30 2020-07-1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三角形支撑架的惰齿轮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98669A1 (en) Rotative Assembly, Method For Dismounting A Sealing Element And Extraction Tool For Dismounting A Sealing Element
CN204387081U (zh) 轴承便拆式轴芯结构
FR2921451B1 (fr) Palier a roulement et cage pour un tel palier
CN203875840U (zh) 轴承拆卸工具
CN20400399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滚珠轴承
CN202964217U (zh) 锥度芯轴拆卸装置
CN101788023A (zh) 风冷式滚珠轴承
CN204414798U (zh) 一种夹版锥顶装置
CN203868103U (zh) 导向轮装置
CN202326716U (zh) 高速混合型轴承
CN205852684U (zh) 旋转扳手
CN205614579U (zh) 一种轴承拆卸工具
CN108691901A (zh) 圆环滚子轴承
CN204113914U (zh) 一种轴承套圈
CN207945203U (zh) 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旋翼轴拉力轴承
CN209379907U (zh) 一种钢包倾动装置配套用剖分定距套
CN204716745U (zh) 一种深沟球轴承
CN204093844U (zh) 一种冷轧管机的夹头箱
CN204003953U (zh) 轴承
CN204228027U (zh) 用于检测换档齿套的综合检具
CN205745198U (zh) 摆线减速机
CN204893851U (zh) 汽车变速器挡圈拆卸工具
CN203542265U (zh) 拉丝机拉丝辊连接装置
CN203728283U (zh) 钢带辊
AU2015101499A4 (en) A Screw concentricity detec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