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44208A - 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4208A
CN1944208A CN 200610128593 CN200610128593A CN1944208A CN 1944208 A CN1944208 A CN 1944208A CN 200610128593 CN200610128593 CN 200610128593 CN 200610128593 A CN200610128593 A CN 200610128593A CN 1944208 A CN1944208 A CN 1944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feeding
roller
page
convey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285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瀬浩之
佐川泰博
上田贤司
冈本直之
秋本民也
上田正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44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42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包括:用纸引导部件,其被设置在纸页搬送路径中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转弯部外侧;旋转部件,其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而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内侧;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Description

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或扫描仪等图像记录装置中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要求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的同时还要求能使用各种厚度的纸。把放置在水平设置给纸托盘内的纸页例如向图像形成部等希望位置供给时,若不把纸页转换方向地进行搬送,则纸页搬送路所占范围向水平方向扩展,图像形成装置在平面上或是在投影占有面积上被大型化。
于是,在特愿平10-265070号公报和特开2002-274702号公报中,把从给纸托盘刚进行给纸的纸页通过纸页引导器的圆弧状导向面进行弯曲来变更搬送方向。例如把从水平配置的给纸盒中抽出来的纸页通过向垂直上方弯曲而变更搬送方向。
把这种给纸形态的一例表示在图20、图21、图22A~图22D中。图20是把收容在给纸盒内用纸摞P中最上面的用纸通过拾取滚轮51送出,并通过供给滚轮52和换向滚轮53而被分离成一张。以下把这种用纸分离方式叫做FRR分离方式。通过用纸引导部件17和内侧引导部件50导向而在分离后搬送路中进行搬送,从而把搬送方向改变成向上,通过夹紧辊对55a、55b向上方搬送,向下游的中间转印部等供给。这种结构的给纸形态由于是将在分离部后就变更纸页搬送方向并导向夹紧辊对而搬送用纸,所以能缩短分离部与夹紧辊对之间的距离,有节省空间、成本低的优点。
但如图20详细表示的用纸搬送状态那样,分离后的用纸首先在用纸引导部件17上滑动而承受搬送负载。搬送进一步继续则如图21、图22A~图22D所示,通过在用纸引导部件17和内侧引导部件50这双方上滑动而搬送负载增大。特别是在厚纸等挺劲强的用纸情况下搬送负载的增大显著。特别是在FRR分离方式中通过供给滚轮52供给的用纸由于分离部换向滚轮53负载的缘故而难于增大搬送力。换言之,若考虑分离性能、驱动扭矩、滚轮磨损等则难于提高供给滚轮的搬送力,所以在供给厚纸、明信片、信封等挺劲强的用纸时因用纸所承受的搬送负载大而使用纸搬送不稳定,有时产生用纸供给迟缓或不供给的问题。且即使是其他的分离方式,由于在变更用纸搬送方向的部分处的用纸引导部件17和内侧引导部件50的搬送负载,特别是在厚纸等挺劲强的用纸则也是用纸搬送不稳定,有时产生用纸供给迟缓或不供给的问题。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不将在分离部后就马上变更用纸搬送方向而是将在分离部后笔直地搬送用纸,在该笔直部分配置搬送辊对(夹紧辊对),把用纸用该搬送辊对夹持后再变更搬送方向。即通过在搬送辊的下游设置搬送方向变更部就有可能解决。
但该方法需要在分离部后马上有直线搬送部而水平方向上的装置尺寸变大。且需要有多余的搬送辊对而成本也上升了。因此,上述将在分离部后就变更用纸搬送方向的给纸形态的“能缩短分离部与夹紧辊对之间的距离,有节省空间、低成本的优点”就没有了。
另外,如图23所示,也考虑了把搬送路径内周侧的搬送辊55a大型化,并进一步在将位于分离部后的水平搬送部中追加从动辊17b,一边弯曲纸页一边增加其搬送力的结构。
但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搬送辊55a必须具有与预定使用纸页的挺劲强度相均衡的曲率半径,搬送辊55a成为相当大的尺寸而不能实现装置的节省空间,有连其他部件的布置都不得已要变更的问题。
也考虑了把内侧引导部件50去掉,但这时在搬送带有向上卷曲的纸页时有可能纸页不能达到搬送辊55a和从动辊17b的夹持部处,另外有可能纸页的表面接受来自本体侧飞散的异物(调色剂、润滑油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等用纸搬送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节省空间且低成本地把纸页从供给滚轮52可靠地搬送到变更了纸页搬送方向前设置的搬送辊处,同时极力减少在该搬送时给予用纸的阻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包括:用纸引导部件,其被设置在纸页搬送路径中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转弯部外侧;旋转部件,其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而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内侧;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配置在纸页搬送路径内周侧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所述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包括:用纸引导部件,其被设置在纸页搬送路径中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转弯部外侧;旋转部件,其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而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内侧;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载置部,其载置原稿纸页;搬送部,其把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所述原稿纸页按照纸页搬送路径进行搬送;读取部,其把所述原稿纸页作为图像来读取;翻转部,其翻转沿所述纸页搬送路径搬送的所述原稿纸页的正反面;用纸引导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中变更所述原稿纸页搬送方向的转弯部外侧;旋转部件,其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而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内侧;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上述目的,节省空间且低成本地把纸页从供给上述滚轮可靠地搬送到变更了纸页搬送方向前设置的搬送辊处,同时极力减少在该搬送时给予用纸的阻力。
以上所述的和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点、优点,从使用附图在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就能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概要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用纸搬送路的剖面图;
图3A是把从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给纸盒给送的纸页搬送方向向上方变更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3B是表示从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给纸盒给送的纸页进一步进入而卷缠长度变长情况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和其前后辊部件轴向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和夹持驱动辊的驱动系统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和夹持驱动辊的驱动系统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和夹持驱动辊的驱动系统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驱动系统结构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例在转弯辊的两侧设置辅助转弯辊的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结构的放大剖面图;
图10B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退避的放大剖面图;
图10C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驱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把第五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状态的立体图;
图12A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结构的放大剖面图;
图12B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退避的放大剖面图;
图12C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驱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在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轴上安装了带轮和搬送带的放大剖面图;
图14是在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轴上安装了带轮和搬送带的其他结构的放大剖面图;
图15是在第六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上使用了滚轮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搬送带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把第六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上使用了用纸直接转印方式的变形例概要的剖面结构图;
图19是原稿自动送进装置的剖面图;
图20是把从现有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给纸盒给送的纸页搬送方向向上方变更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21是表示从现有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给纸盒给送的纸页进一步进入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22A、22B、22C和22D是表示在现有纸页搬送辅助装置中把挺劲强的纸页在弯曲搬送路中搬送时各时间状态的模式图;
图23是表示现有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他形态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以最优实施方式说明本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原稿自动送进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概要的剖面结构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在装置本体的大致中央部配置有卷绕在多个辊上的中间转印带11,沿该中间转印带11的下侧走行边配置有四个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
各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分别具备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体滚筒1M、1C、1Y、1Bk。在该感光体滚筒1M、1C、1Y、1Bk的周围分别配置有带电装置2M、2C、2Y、2Bk、显影装置3M、3C、3Y、3Bk、清洗装置4M、4C、4Y、4Bk等,且在与各感光体滚筒1M、1C、1Y、1Bk相对的位置处在中间转印带11的内侧设置有作为一次转印机构的一次转印辊12。本实施例的四个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由相同的结构所构成,但被各成像单元的显影装置所处理的调色剂颜色是红色、绿色、黄色、黑色这不同的四色。本实施例的四个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在图中是从左按红色、绿色、黄色、黑色的颜色顺序配置的。各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被设置成作为处理盒而能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并可拆下来。
在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的下方设置有光写入装置14。光写入装置14具有未图示的多角镜和反射镜组等,把进行了光调制的激光向各色成像单元的感光体滚筒1M、1C、1Y、1Bk表面照射。光写入装置14也可以一个一个地设置在各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上,但若使用共同的光写入装置则在成本上是有利的。本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11和光写入装置14也被单元组合化,是分别能在装置本体上装拆的结构。
在装置的下部装配有两层的给纸盒15a、15b,且设置有与各给纸盒对应的给纸机构16a、16b。两层的给纸盒15a、15b及其给纸机构16a、16b的结构是相同的,且变更来自各给纸盒纸页搬送方向部分的纸页搬送部的结构也是相同的。由该给纸机构16a、16b搬送的用纸等记录媒体(以下叫做纸页)被向上方变更搬送方向而送到抵靠辊对18。在该抵靠辊对18的上方设置有作为二次转印机构的二次转印辊19而与绕挂中间转印带11的辊之一的转印相对辊13相对,形成了二次转印部。
在二次转印部的上侧设置有定影装置20,在该定影装置20的上方配置有用于切换纸页搬送方向的第一~第三切换爪21、22、23。各切换爪21~23通过未图示的电磁线圈等驱动器而进行切换。附图标记24~27是恰当配置在纸页搬送路径中的搬送辊对。附图标记35~41是恰当配置在纸页搬送路径中的用纸传感器。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面被构成为排纸托盘30,用于向该排纸托盘30排出纸页的排纸辊对29被设置成位于定影装置20的左上方。在两面单元60内形成有之字形搬送路61和再给纸路62。在之字形搬送路61的入口部(装置上侧)设置有第一翻转辊对31,在之字形搬送路61的中途设置有第二翻转辊对32。第一和第二翻转辊对31、32是能正反旋转的结构。在把再给纸路62大致三等分的位置上配置有搬送辊对26、27。所述第三切换爪23配置在在紧靠第一翻转辊对31处从之字形搬送路61向再给纸路62进入的部位上。
在两面单元60的侧面设置有手动托盘33,其能抽出来和推进去。图1表示了把手动托盘33抽出来的状态。为了把纸页从该手动托盘33进行给纸而设置有具有与给纸机构16a、16b同样结构的给纸机构34。在该给纸机构34的侧面、装置的内侧配置有再给纸辊28。在再给纸辊28的上下两侧分别压接着从动辊72、73。该再给纸辊28是能正反旋转的结构,从再给纸路62把纸页进行再给纸时向图中逆时针方向驱动旋转,从手动托盘33把纸页进行再给纸时向图中顺时针方向驱动旋转。
简单说明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动作。上述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的感光体滚筒1M、1C、1Y、1Bk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被驱动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该感光体滚筒1M、1C、1Y、1Bk的表面通过带电装置而被同样地带规定极性的电。从光写入装置14把激光向带电的感光体表面照射,这样,在感光体滚筒1M、1C、1Y、1Bk的表面上就形成有静电潜影。这时,在各感光体滚筒1M、1C、1Y、1Bk上被曝光的图像信息是把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了红色、绿色、黄色、黑色颜色信息的单色图像信息。从显影装置把各色调色剂付与在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影上而作为调色剂像被可视化了。
把中间转印带11驱动成如箭头所示那样地向图中逆时针方向走行,各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通过一次转印辊12的作用而把各色调色剂像从各色的感光体滚筒1M、1C、1Y、1Bk向中间转印带11上顺次地进行重叠转印。这样,中间转印带11就把全彩色的调色剂像承载在其表面之上。
且能使用成像单元10M、10C、10Y、10Bk的任一个而形成单色图像,或是形成两色或三色的图像。在单色打印机的情况下是使用四个成像单元中图最右侧的Bk单元来进行图像形成。转印了调色剂像后感光体滚筒1M、1C、1Y、1Bk表面上附着的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洗装置而被从感光体表面上除去,然后其表面受除电器的作用而把表面电位除去,以用于接下来的图像形成中。
另一方面从给纸盒15a、15b或手动托盘33把纸页选择给纸,并通过抵靠辊对18得到与中间转印带11上承载的调色剂像同步地(timing)而向二次转印位置送出。本实施例向二次转印辊19施加与中间转印带表面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这样,中间转印带表面上的调色剂像就一并转印到了纸页上。被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页在通过定影装置20时,通过热和压力而把调色剂像熔化定影在纸页上。被定影了的纸页通过排纸辊29而向图像形成装置100上面所形成的排纸部30排出。
以下详细说明纸页的搬送路。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用纸搬送路的剖面图。图2中把单面印刷时从给纸盒15a、15b给纸时的纸页搬送路以实线“1”表示。
在所述第二切换爪22上方的图像形成装置上面,能装设具有分类(ソ一ト)功能的四槽托盘(4ビントレイ)(未图示)等选择排纸托盘,也能把定影后的纸页向该未图示的选择托盘排出。把纸页向选择托盘(未图示)排出时的通过定影装置20后的纸页搬送路在图2中以虚线“2”表示。
在纸页两面上进行印刷时是通过把第一~第三切换爪21~23适当进行切换而使在纸页单面上定影了调色剂像的纸页进入到之字形搬送路61内。然后使第一和第二翻转辊对31、32向正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纸页进入到之字形搬送路61内时的搬送辊对25以后的搬送路径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3”表示。
然后,进入到了之字形搬送路61内的纸页后端若被用纸传感器40检测到,则使第一和第二翻转辊对31、32向反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来翻转纸页。这时通过切换第三切换爪23而把被翻转了的纸页向再给纸路62送入。
再给纸路62在其下端部与来自手动托盘33的纸页搬送路汇合,且在再给纸辊28的内侧与来自给纸盒15a、15b的纸页搬送路汇合。纸页在再给纸路62内通过搬送辊对26、27来搬送,且通过再给纸辊28向抵靠辊对18供给。通过再给纸路62的、从第三切换爪23到与实线“1”汇合部分的纸页搬送路在图2中以点划线“4”表示。把纸页从手动托盘33进行给纸时的到脱离再给纸辊28位置的纸页搬送路在图2中以虚线“5”表示。
使在之字形搬送路61中被翻转了的纸页通过再给纸路62而把纸页的正反面翻过来,从中间转印带11把调色剂像转印到该纸页的反面上,通过把该反面图像由定影装置20定影,并把正反两面有图像的纸页向排纸托盘30或未图示的选择托盘排出,这样就完成了两面印刷。
以下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3A是把从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给纸盒给送的纸页搬送方向向上方变更部分的放大剖面图。由于图1所示的两层的给纸盒15a、15b及其给纸机构16a、16b的结构是相同的,且变更来自各给纸盒纸页搬送方向部分的纸页搬送部的结构也是相同的,所以,以下对来自上层给纸盒15a的纸页搬送机构进行说明。
图3A中收容在给纸盒15a内的纸页摞最上面的纸页P通过拾取滚轮51送出,并通过FRR分离方式的供给滚轮52和换向滚轮53而被分离成一张送出。第一实施例把转弯辊54设置成位于纸页搬送方向的内侧而与用纸引导部件17相对。该转弯辊54通过后述的驱动系统而被驱动。转弯辊54的外周面由摩擦系数高的部件,例如EP橡胶、聚氨酯橡胶等形成。即在转弯辊54的纸页搬送方向上游侧配置有供给滚轮52和换向滚轮53,在转弯辊54的纸页搬送方向下游侧配置有由夹持驱动辊55a和夹持从动辊55b构成的夹紧辊对55。
在上述结构的纸页搬送部中,由拾取滚轮51送出的最上面的纸页P通过使纸页前端在图3A所示的用纸引导部件17上滑动接触而使搬送方向从大致水平方向逐渐地偏向上方。如图3A所示,若纸页前端进入到某位置则纸页的上面接触到转弯辊54。这时,纸页前端碰到用纸引导部件的上侧引导面17a上,由纸页所具有的挺劲而使纸页被转弯辊54向图中向上的箭头方向按压。转弯辊54通过驱动力而旋转,且辊的外周面由高摩擦部件形成,所以被转弯辊54按压的纸页从转弯辊54得到搬送力(图中向右斜的箭头)。
如图3B所示,随着纸页进一步进入而纸页搬送方向的变化变大而纸页对转弯辊54的卷缠长度变大,纸页所受到搬送力变大。图3B是表示从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给纸盒给送的纸页进一步进入而卷缠长度变长情况的放大剖面图。相同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这样由于被使搬送方向变化部分被搬送的纸页,从转弯辊54得到搬送力,所以能消除该部分搬送负载的影响,能稳定地变化纸页搬送方向来进行搬送。当纸页的搬送进一步前进,则纸页前端被加在夹持驱动辊55a和夹持从动辊55b上,并通过其旋转力而向大致垂直上方搬送。
如图3A所示,用纸引导部件17把与转弯辊54相对的用纸上侧引导面17a设置成向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方向弯曲。通过这样的设计,再加上在变化纸页搬送方向的内侧设置转弯辊54的结构,就不会过分地而是顺畅地进行纸页搬送方向的变更。
第一实施例不管是不是在供给滚轮52和换向滚轮53的后面就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结构,通过在供给滚轮52、换向滚轮53与夹紧辊对55之间设置转弯辊54而使供给滚轮52、换向滚轮53与夹紧辊对55之间的距离变长,能不需要设置笔直部分而变成节省空间的结构。且在现有结构上追加的部件也少一些也没有问题,能成为小型装置结构,所以还能抑制成本的增大。
通过把转弯辊54的外周面由摩擦系数高的部件形成而能把转弯辊54的搬送力更加可靠地向纸页传递。因此,能可靠地降低在使搬送方向变化部分处的负载。即使各种各样的纸页也能对其传递搬送力。即在上述结构中若把转弯辊54作为基准来看,则供给滚轮52是转弯前辊,夹持驱动辊55a和夹持从动辊55b是转弯后辊。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和其前后辊部件轴向结构的立体图。相同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如图4所示,转弯辊54由左滚轮54L和右滚轮54R构成,而供给滚轮52设置成位于两者之间。夹持驱动辊55a由三个滚轮部件54a-L、54a-C、54a-R所构成,该三个滚轮部件54a-L、54a-C、54a-R与转弯辊54的左右滚轮54L和54R是相互错开配置。这样在如图3A、图3B那样从各辊部件的轴向看时,供给滚轮52与转弯辊54就有一部分重叠,且转弯辊54与夹持驱动辊55a有一部分重叠。图4的左侧(L侧)是装置的跟前侧,而右侧(R侧)是装置的内侧。
这样,通过把转弯辊54和其前后的辊部件在旋转轴方向上改变配置而在剖面上重叠,就能在狭窄的空间内配置转弯辊54。因此,能把在变更纸页搬送方向部分处的降低负载以更节省空间的结构来实现。且使转弯辊54和其前后任一方的辊部件在剖面上重叠的结构也有节省空间的效果。
第一实施例把转弯辊54的左滚轮54L外面与右滚轮54R外面之间的距离设置成是约90mm。这是由于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经常使用的挺劲强的纸页是官制明信片(宽度100mm)和信封(一般来说经常使用的是宽度92mm以上),要对它们能进行有效搬送的缘故。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纸页搬送基准是中央基准,所以转弯辊54也是与其中央基准一致地来进行配置。
图5、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54和夹持驱动辊55a的驱动系统的侧面图和立体图。相同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如图5和图6所示,在转弯辊的滚轮54L和滚轮54R的轴54c上装设有齿轮54g。在夹持驱动辊的滚轮55a-L、滚轮55a-C、滚轮55a-R的轴55d上装设有齿轮55g。且设置有与齿轮54g和齿轮55g相互啮合的空转齿轮56(在图6中未图示)。第一实施例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夹持驱动辊55a的轴55d,从而形成通过空转齿轮56来驱动转弯辊54的结构。因此,第一实施例中转弯辊54是与夹持驱动辊55a的驱动同步地被导通/切断(驱动/停止),因此以简单的结构就能使转弯辊54与转弯后辊同步。其结果是能把转弯辊54的线速度设定成与纸页线速度大致相同。
通过使转弯辊54的线速度与纸页线速度大致相同,能不给予纸页以摩擦等的损伤。即从给纸盒15a或15b所给纸的纸页在被转弯前辊对(供给滚轮52与换向滚轮53)和转弯后辊对(夹紧辊对55)这双方夹持的状态下进行搬送时,若转弯辊54是以与纸页线速度不同的速度旋转时则有可能摩擦纸页而给予纸页损伤。特别是在转弯辊54的外周面是由高摩擦部件形成的情况下则对纸页的损伤大。
一般来说对抗辊和位于其跟前(上游)搬送辊是同步驱动/停止的结构。这在第一实施例中也是一样,是为了配合抵靠,在纸页前端接触到抵靠辊对18而停止时由纸页尺寸的不同而有时纸页的后方还被夹紧辊对55所夹持。因此就需要在抵靠辊对18停止时夹紧辊对55也停止的缘故。这时有由纸页尺寸的不同而纸页的后方从夹紧辊对55进一步延伸到转弯辊54位置处的情况。因此,有可能在转弯后辊即夹持驱动辊55a停止而纸页搬送停止时,转弯辊54在继续旋转而摩擦纸页并给纸页以损伤。特别是在转弯辊的外周面是由高摩擦部件形成的情况下则对纸页的损伤大。
但第一实施例通过使转弯辊54与转弯后辊(夹持驱动辊55a)的驱动同步来进行驱动/停止,则不给予纸页以摩擦等的损伤。再加上把装置结构简略化,能抑制成本的上升。作为转弯辊54的驱动系统除了使用齿轮的结构以外,也可以带轮和传送带等的驱动系统。
夹持驱动辊55a与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相同,其轴55d被支承在装置前后框体之间,并从配置在装置内侧未图示的驱动系统接受驱动力。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转弯辊54的转弯辊轴54c的长度短,是在以约90mm宽度配置的左右滚轮54L、54R的两侧稍微突出程度的长度,并通过轴承57、57而被支承在机架等部件(未图示)上。转弯辊54的驱动是从夹持驱动辊55a的轴通过齿轮列(或是带轮和传送带)来驱动。因此,为了支承转弯辊54并进行驱动而不需要跨在图像形成装置前后框体之间那样长的轴,在这点上也实现了节省空间、低成本。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在纸页搬送路上供给滚轮52和换向滚轮53的紧后面设置了:使用表面摩擦系数大的材质的转弯辊54和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用纸引导部件上侧引导面17a,并通过把转弯辊54和设置在纸页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夹紧辊对55以在旋转轴方向上不同的辊配置来连结驱动,能在节省空间并更可靠地搬送纸页的同时极力减轻对纸页的损伤。
以下详细说明第二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同样的结构。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相同的结构要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第二实施例除了在转弯辊54的同轴上设置了自由旋转的辅助转弯辊和转弯辊54的驱动系统结构不同之外,与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所以省略重复说明而说明不同的部分。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和夹持驱动辊的驱动系统的立体图。相同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如图7所示,在转弯辊的滚轮54L、54R轴向两外侧配置有自由旋转的辅助转弯辊58、58。转弯辊的滚轮54L、54R结构与图3~图6的相同。辅助转弯辊58把滚轮58a固定在被轴承57支承的旋转轴58b上。滚轮58a与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相同。且轴承57也设置在旋转轴58b未图示的另一端侧上来以两端支承旋转轴58b自由旋转。第二实施例把旋转轴58b设置在与转弯辊54的轴54c是在同轴上,因此,辅助转弯辊58的滚轮58a与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是在同轴上配置。且辅助转弯辊58的滚轮58a与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是相同直径的圆筒形状。
两侧的辅助转弯辊58、58在该图中图示的是分别各具有一个滚轮58a、滚轮58a,但也可以在一个(单侧的)辅助转弯辊58上设置多个滚轮58a。如上所述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是得到驱动力而被驱动旋转的,但辅助转弯辊58、58是不被驱动的自由旋转辊,辅助转弯辊58、58是被搬送变更纸页搬送方向部分的纸页带着回转。
这样,第二实施例通过在转弯辊54的两外侧配置辅助转弯辊58、58而使宽度宽的纸页也能可靠地接触在辅助转弯辊58、58上,辅助进行纸页的搬送方向变更,使在变更纸页搬送方向部分处的纸页搬送更稳定且减少搬送负载。
由于把中央部的转弯辊54作为驱动辊,把外侧的辅助转弯辊58、58作为自由旋转辊,所以不是复杂的结构。假如想在纸页整个宽度上来驱动转弯辊时则需要使驱动轴达到整个宽度,但第二实施例是仅驱动中央部的转弯辊54,所以驱动轴仅是在纸页宽度的中央部便可。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转弯辊驱动系统结构的侧面图。相同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如图8所示,设置有与装设在转弯辊54的轴54c上的齿轮54g和装设在供给滚轮52的轴52c上的齿轮52g相互啮合的空转齿轮59。第二实施例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来驱动供给滚轮52的轴52c,并通过空转齿轮59来驱动转弯辊54。
即第一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是驱动转弯辊54而与转弯辊54的下游侧辊夹紧辊55连动,相对地第二实施例是驱动转弯辊54而与转弯辊54的上游侧辊供给滚轮52连动。夹紧辊55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是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夹持驱动辊55a的轴55d。
第二实施例在转弯辊54的齿轮54g与轴54c之间设置了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在齿轮54g向箭头方向(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把驱动力传递给轴54c,而在转弯辊54受到来自外部的向箭头方向旋转的力时则转弯辊54不能向其方向旋转。
这样,转弯辊54下游侧的辊,即夹紧辊对55在抽出纸页而搬送纸页时,例如在夹紧辊对55的线速度比转弯辊54的线速度快的情况下和供给滚轮52是停止的状态(驱动力没给转弯辊54的状态)而夹紧辊对55被驱动的情况下,转弯辊54也能与纸页搬送速度吻合地随着转动。
转弯辊54的驱动并不限定于是齿轮驱动,也可以使用带轮和传送带等来驱动转弯辊54。这时通过在带轮与转弯辊54的轴54c之间设置单向离合器也能实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通过在与转弯辊54的同轴上设置自由旋转的辅助转弯辊和使转弯辊54与设置在纸页搬送方向上游侧的供给滚轮52连结驱动,能在节省空间并更可靠地搬送纸页的同时极力减轻对纸页的损伤。
以下详细说明第三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同样的结构。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相同的结构要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第三实施例除了设置成能切换转弯辊54的线速度之外,与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所以省略重复说明而说明不同的部分。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图7是同样的结构,而设置成能切换转弯辊54的线速度。作为驱动系统的具体结构不是使用齿轮列或是带轮和传送带等从夹持驱动辊55a来驱动转弯辊54,而是例如通过其他的电机来驱动转弯辊54的结构来实现。
在此,在纸页被转弯后辊对,即夹紧辊对55夹持之前使转弯辊54的线速度比纸页的线速度大,在纸页被夹紧辊对55夹持时则切换转弯辊54的线速度而变成与纸页相同的线速度。这样,在能更可靠地搬送纸页的同时能防止对纸页的损伤。
没设置与转弯辊54相对的辊的情况下(不是以一对辊部件来夹持纸页结构的情况),由于纸页是仅凭纸页自身所具有的挺劲来被转弯辊54按压,所以容易产生滑动,但在纸页前端被夹紧辊对55夹持之前是以比纸页线速度快的线速度来驱动转弯辊54,这样就能更可靠地搬送纸页。而在纸页前端被夹紧辊对55夹持时则以与纸页线速度大致相等的线速度来驱动转弯辊54,这样就防止了给纸页以损伤。
也可以如图7所示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在转弯辊54的两外侧设置辅助转弯辊58、58。这样在抑制结构复杂化的同时,能对于宽度宽的纸页也在变化纸页搬送方向的部分处更稳定地进行纸页搬送而降低搬送负载。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通过在纸页被夹紧辊对55夹持之前是使转弯辊54的线速度比纸页的线速度大,在纸页被夹紧辊对55夹持时则切换转弯辊54的线速度而变成与纸页相同的线速度,则能在节省空间并更可靠地搬送纸页的同时极力减轻对纸页的损伤。
以下详细说明第四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同样的结构。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相同的结构要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第四实施例除了转弯辊54的表面材质不同和把转弯辊54的线速度设定成比纸页的线速度快之外,与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所以省略重复说明而说明不同的部分。
第四实施例把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材质由海绵和泡沫聚氨酯等低硬度的材质构成。且也可以把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的最外层由低硬度的材质形成。且把转弯辊54的线速度驱动成比纸页快的线速度。作为驱动系统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使图5和图8所示的转弯辊54的齿轮54g或是空转齿轮56、59的齿数,或是双方齿轮的齿数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从而能把转弯辊54的线速度驱动成比纸页快的线速度。在使用带轮和传送带等时则通过改变带轮径就能应对。或也可以把转弯辊54用其他的电机驱动。
即在纸页被转弯前辊对(供给滚轮52与换向滚轮53)和转弯后辊对(夹紧辊对55)这双方夹持的状态下进行搬送时,即使转弯辊54被以比纸页快的线速度驱动,也由于由低硬度材质构成的转弯辊54的变形而转弯辊54不会对纸页给予损伤,能在变化纸页搬送方向的部分处对纸页给予搬送力。
在与转弯辊54的相对处没设置辊的情况下(不是以一对辊部件来夹持纸页结构的情况),由于纸页是仅凭纸页自身所具有的挺劲来被转弯辊54按压,所以容易产生滑动,但通过以比纸页快的线速度来驱动转弯辊54就能更可靠地搬送纸页。
也可以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在转弯辊54的两外侧设置辅助转弯辊58、58。这样在抑制结构复杂化的同时,对于宽度宽的纸页也能在变化纸页搬送方向的部分处更稳定地进行纸页搬送而降低搬送负载。这时最好把辅助转弯辊58的滚轮58a设定成与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相同。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例在转弯辊54的两侧设置了辅助转弯辊58、58的立体图。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图9中在转弯辊54的轴向两外侧配置了自由旋转的辅助转弯辊58、58。辅助转弯辊58与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相同,是把滚轮58a固定在被轴承57支承的旋转轴58b上。滚轮58a与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相同。且轴承57也设置在旋转轴58b未图示的另一端侧上来以两端支承旋转轴58b自由旋转。第四实施例把旋转轴58b设置在与转弯辊54的轴54c同轴上,因此,辅助转弯辊58的滚轮58a与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是在同轴上配置。且辅助转弯辊58的滚轮58a与转弯辊54的滚轮54L、54R是相同直径的圆筒形状。
两侧的辅助转弯辊58、58在图9中图示的是分别各具有一个滚轮58a、滚轮58a,但也可以在一个(单侧的)辅助转弯辊58上设置多个滚轮58a。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转弯辊54是从夹持驱动辊55a得到驱动力而被驱动旋转的(从齿轮55g通过图5所示的空转齿轮56来向齿轮54g传动驱动力),但辅助转弯辊58、58是不被驱动的自由旋转辊,辅助转弯辊58、58是随着搬送纸页搬送方向变更部的纸页而回转。
由于除了在转弯辊54的两侧设置了辅助转弯辊58、58以外,与图3~图6说明的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但通过在转弯辊54的两外侧配置辅助转弯辊58、58而使宽度宽的纸页也能可靠地接触在辅助转弯辊58、58上,辅助进行纸页搬送方向的变更,使在纸页搬送方向变更部处的纸页搬送更稳定且能减少搬送负载。
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把转弯辊54由海绵或泡沫聚氨酯等低硬度的材质构成,且转弯辊54的驱动齿轮数比夹紧辊对55的驱动齿轮数多。因此,即使纸页的搬送比转弯辊54慢,也通过转弯辊54的变形而能在节省空间并更可靠地搬送纸页的同时极力减轻对纸页的损伤。
通过图示例说明了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与转弯辊54并列设置来设置辅助转弯辊时也可以把辅助转弯辊58不是设置在转弯辊54的两侧,而是把辅助转弯辊58设置在单侧。例如在纸页搬送基准是单侧基准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搬送基准侧配置转弯辊54而在其外侧(仅单侧)设置辅助转弯辊58。
转弯辊的滚轮数量和直径、转弯辊的驱动方法等也可以采用适当的结构。转弯辊的材质等是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材质。给纸机构纸页分离部的分离方式并不限定于是FRR方式,任意的分离方式便可。
以下详细说明第五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同样的结构。在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相同的结构要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第五实施例除了在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与夹持从动辊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了由两个带轮和搬送带所构成的纸页搬送辅助部之外,与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所以省略重复说明而说明不同的部分。
图10A、图10B表示了第五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详细情况。图10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结构的放大剖面图。且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在具备拾取滚轮51、供给滚轮52和换向滚轮53而构成的FRR分离方式纸页搬送机构与纸页垂直搬送路之间,即从纸页给纸装置的纸页送出部到纸页垂直搬送路的纸页搬送弯曲路上,在该弯曲路的单面(上侧部分)配置有搬送带65,其挂在带轮63、64上,其中,第一带轮63也构成纸页垂直搬送路的第一搬送辊;第二带轮64安装在空转齿轮轴上。搬送带65由导电性材料构成,能防止与纸页摩擦而产生的静电。
图10B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退避的放大剖面图。且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图10C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驱动状态的立体图。配置在纸页垂直搬送路入口处的夹持从动辊55b通过该搬送带65而与第一带轮63接触。通过这些第一带轮63、第二带轮64和搬送带65而构成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通过第一带轮63的驱动机构(图10C中的驱动电机67)而使搬送带65向纸页搬送方向旋转。
纸页搬送弯曲路是通过搬送带65和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来划定路径的,垂直搬送路通过垂直引导面17b和纵搬送引导板66来划定路径。搬送带65的纸页搬送部被配置成比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向纸页搬送弯曲路突出,具体说就是把搬送带65配置成向如下位置突出,该位置是:在连接搬送带65与夹持从动辊55b的夹持位置和纸页P前端与用纸引导部件17的垂直引导面17b或是纵搬送引导板66接触位置的直线上进行交叉的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位置。
在搬送纸页P时使纸页P不与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接触而与搬送带65接触,通过该搬送带65,特别是通过第二带轮64周边的传送带部分来把搬送力附加到纸页P上。这样,通过供给滚轮52和搬送带65的搬送力而能使纸页前端向搬送带65与夹持从动辊55b的夹持部移动·导向。这时,纸页的挺劲越强则纸页P与搬送带的接触压就越增大,能更有效地进行搬送力辅助。
第二带轮64可以是在固定状态下位于图10A所示位置的结构,但也可以是附设螺旋弹簧和板弹簧等弹性部件68(图10C)而如图10B所示那样在受到规定以上接触压时使第二带轮64向A方向退避的结构。具体说就是如图10C所示,在纸页宽度方向上把多个并列的第一带轮63固定设置在共同的轴上,相对的夹持从动辊55b也同样地是设置在共同的轴上,通过弹性部件68把夹持从动辊55b与第一带轮63侧靠压成规定的夹持压。
因此,驱动机构(驱动电机67)的驱动力通过轴而向第一带轮63传递,当向图中箭头的方向旋转时则夹持从动辊55b就随着向图中箭头的方向转动。第二带轮64也与上述一样在纸页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被安装成能在共同的轴上旋转。把该轴通过所述弹性部件68向与上述A方向(退避方向)相对的方向靠压。因此当第一带轮63旋转时则通过搬送带65使第二带轮64随着向图中箭头方向转动,同时第二带轮64侧能进行摇动而从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突出·退避。
图11是表示把第五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状态的立体图。图11所示的是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兼作垂直搬送路初始搬送机构(搬送辊)。图11是省略了图10A、图10B、图10C中纵搬送引导板66和夹持从动辊55b状态的概略图,取成能看到三个纸页搬送辅助装置中第一带轮63近旁的搬送带65的面。本实施例把三个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分布在纸页宽度方向上,但包含个数是一个的情况,是任意的,这由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来决定。
如上所述,根据第五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在位于纸页P垂直搬送路入口的夹持从动辊55b相对位置处设置了由两个带轮和搬送带构成的纸页搬送辅助部,把与夹持从动辊55b形成规定夹持压的带轮通过电机驱动,这样能在节省空间并更可靠地搬送纸页P的同时极力减轻对纸页的损伤。
以下详细说明第六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同样的结构。在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相同的结构要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第六实施例与在夹持从动辊55b相对位置处设置了由两个带轮和搬送带构成的纸页搬送辅助部的第五实施例相对,设置了与夹持从动辊55b处于相对位置的夹持驱动辊55a是个别地由两个带轮和搬送带构成的纸页搬送辅助部,除此以外,与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所以省略重复说明而说明不同的部分。
即由第一带轮63、第二带轮64和搬送带65构成了纸页搬送辅助部的第五实施例,是第一带轮63或是其搬送带部分兼用作垂直搬送路的最初搬送机构。另一方面如图12A所示,第六实施例把纸页搬送辅助部紧凑地由小径的第一带轮63、第二带轮64和搬送带65构成,是与垂直搬送路的夹持从动辊55b成对地另外配置夹持驱动辊55a的结构。图12A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结构的放大剖面图。图12B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退避的放大剖面图。图12C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驱动状态的立体图。且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
可以是第二带轮64在固定状态下位于图12A所示位置的结构,但也可以是附设螺旋弹簧或板弹簧等弹性机构68(图12C)而如图12B所示那样在受到规定以上接触压时使第二带轮64向A方向退避的结构。具体说就是如图12C所示,在纸页宽度方向上把多个并列的夹持驱动辊55a固定设置在共同的轴上,相对的夹持从动辊55b也同样地是设置在共同的轴上,通过未图示的弹性机构把夹持从动辊55b与夹持驱动辊55a靠压成规定的夹持压。因此,驱动电机67的驱动力通过轴而向夹持驱动辊55a传递,当向图中箭头的方向旋转时则夹持从动辊55b就随着向图中箭头的方向转动。
第一带轮63和第二带轮64也与上述一样在纸页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分别被安装成能在共同的轴上旋转。驱动电机67的驱动力通过多个齿轮传递到第一带轮63上使其轴向图中箭头的方向旋转。另一方面第二带轮64的轴把该轴通过弹性部件68向与上述A方向(退避方向)相对的方向靠压。因此当第一带轮63旋转时则通过搬送带65使第二带轮64随着向图中箭头方向转动,同时第二带轮64侧能进行摇动而从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突出·退避。
这时第二带轮64侧突出的位置与图12B中说明的一样,该位置是:在连接夹持驱动辊55a与夹持从动辊55b的夹持位置和纸页P前端与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或是纵搬送引导板66接触位置的直线上进行交叉的上侧引导面17a位置。这样,在搬送纸页P时使纸页P不与用纸引导部件17的上侧引导面17a接触而与搬送带65接触,通过该搬送带65,特别是通过第二带轮64周边的传送带部分来把搬送力附加到纸页P上。这样,通过供给滚轮52和搬送带65的搬送力而能使纸页P前端向夹持驱动辊55a与夹持从动辊55b的夹持部移动·导向。纸页的挺劲越强则纸页P与搬送带的接触压就越增大,能更有效地进行搬送力辅助。
图13表示了带轮的剖面。图13是在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轴上安装了带轮和搬送带的放大剖面图。图13中固定在带轮轴69上的带轮63上所挂的搬送带65的端部是圆形的,这样,在搬送纸页时传送带端部就不会与纸页摩擦,因此,在纸页上不出现由传送带端部边缘所引起的摩擦痕迹。除了端部是附有圆形的结构以外,使传送带朝向外端部厚度变薄地付与锥度也能具有同样的效果。
图14表示了带轮的其他结构。图14是在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带轮轴上安装了带轮和搬送带的其他结构的放大剖面图。固定在带轮轴69上的第一带轮63是在与纸页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中央部凸而端部口径小的结构。因此,搬送带65通过模仿第一带轮63的外侧轮廓而在搬送纸页时搬送带的端部不与纸页摩擦。这种结构还能具有防止传送带扭绞的效果。如图15所示,也可以把纸页搬送辅助装置设定为是单独的滚轮71,在挺劲强的纸页与该滚轮71接触时通过滚轮71的旋转来辅助进行纸页搬送。图15是在第六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上使用了滚轮的变形例的剖面图。且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省略说明。
图16中详细表示了搬送带部的结构。图16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纸页搬送辅助装置的搬送带部结构的立体图。搬送带65绕挂在固定于第一带轮轴69上的第一带轮63和固定于第二带轮轴70上的第二带轮64上,且按第一带轮63的旋转方向旋转。这时可以把第一带轮63设定为是平面带轮、把搬送带65设定为是平面带而通过摩擦接触来传递驱动,但若把第一带轮63制成带齿的带轮、把搬送带65的内面制成带齿的传送带而通过相互啮合齿来使传送带旋转则更加理想。在带轮轴能配置成相对搬送装置旋转时则也可以把带轮轴与带轮固定而成一体旋转。搬送带65的表面由适合纸页搬送的EP橡胶构成。若不仅是搬送带65的表面而是把整体由EP橡胶构成则更好。
图17是表示把第六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状态的立体图。图17中在垂直搬送路上配置了三个夹持驱动辊55a,在它们之间配设了两个纸页搬送辅助装置。根据该结构,垂直搬送路入口部分的主要纸页搬送力是由夹持驱动辊55a给予,而搬送带65是给予辅助搬送力。第六实施例是在三处夹持驱动辊55a之间配置了两个搬送带65,在搬送带65是两个的情况下是在纸页宽度两侧两处等组合配置。
如上所述,根据第六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在位于纸页P垂直搬送路入口的夹持驱动辊55a的下部设置了由两个带轮和搬送带构成的纸页搬送辅助部,通过弹性部件把下侧的带轮向相对的用纸引导部件侧靠压,这样能在节省空间并更可靠地搬送纸页P的同时极力减轻对纸页的损伤。
搬送带的数量和绕挂搬送带的带轮的直径、搬送带的驱动方法等也可以采用适当的结构。搬送带的材质等是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材质。给纸机构纸页分离部的分离方式并不限定于是FRR方式,任意的分离方式便可。搬送带的配置在上述第六实施例中也是按被搬送纸页宽度方向的中心然后等间隔地各自设置一个,但也可以仅在纸页宽度方向中心处设置,可适当地采用。搬送带在纸页宽度方向上是断续配置的,但也可以使用延伸设置在整个宽度方向上的传送带。
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方式也是任意的,本实施例对图1所示中间转印体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和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图18所示的用纸直接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并不是依赖于技术的可否。图18是表示在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上使用了用纸直接转印方式的变形例概要的剖面结构图。这时把图2所示的单面印刷时纸页搬送路径同样地以实线表示时,则如图18的实线那样向“6”排出用纸。
且在喷墨方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能适用。且不限定于是图像形成装置,在扫描仪或ADF(原稿自动搬送装置)等具有搬送纸页功能装置的变更纸页搬送方向部分就能适用本实施例。
把上面所述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适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并不仅限定于是将在给纸机构纸页分离部后面的纸页搬送方向变更部,而是在定影后的变更纸页搬送方向部分、改变纸页搬送方向而向排纸部排出纸页的部分、改变纸页搬送方向而把纸页向两面部引导的部分等适当的部位就能适用本实施例。
具体地作为变形例来说明把本实施例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适用在具备原稿自动送进装置的扫描装置中的例。图19是概略表示本实施例的扫描装置200内部结构的纵剖侧面图。如图19所示,扫描装置200包括:扫描器本体202;RADF(两面原稿自动送进装置)203,其是设置在扫描器本体202上部的原稿自动送进机构ADF(原稿自动送进装置)的一种。
在扫描器本体202的框体204上面设置有:以书籍原稿读取模式来读取原稿图像时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玻璃205和以纸页原稿读取模式来读取原稿图像时所使用的搬送原稿读取玻璃,即ADF原稿玻璃206。
在此,书籍原稿读取模式是指读取放置在原稿放置玻璃205上状态的原稿图像的动作模式,纸页原稿读取模式是指通过RADF203来把原稿自动给纸,并在被自动给纸的原稿通过ADF原稿玻璃206上时来读取原稿图像的动作模式。这种动作模式通过设置在框体204外侧的本体操作屏(未图示)就能设定。
下面说明在纸页原稿读取模式设定下所使用RADF203。在这种纸页原稿读取模式的设定下,使第一滑架210和第二滑架213停止在ADF原稿玻璃206的下方并作为起始点来通过RADF203对自动给纸的原稿进行扫描读取。
RADF203中设置有:原稿台220,其在以纸页原稿读取模式读取原稿时用于把放置原稿250;排纸部221,其用于把读取终了的原稿250排出;原稿搬送路径222,其从原稿台220向排纸部221连通;翻转部223,其在两面读取模式时翻转原稿250。在此,两面读取模式是纸页原稿读取模式之一,是指通过RADF203把原稿250自动给纸并扫描读取了正面的图像之后翻转原稿250而读取反面图像的扫描读取动作模式。
在原稿搬送路径222的原稿台220侧设置有用于把放置在原稿台220上的原稿进行一页一页分离并给送的拾取辊231和搬送辊232。这些拾取辊231和搬送辊232由给纸电机(未图示)来驱动。即拾取辊231和搬送辊232通过给纸电机而被驱动旋转,并把放置在原稿台220上的原稿250一页一页地向原稿搬送路径222给纸。
且在原稿搬送路径222上设置有:用于在搬送原稿250的同时把原稿250向排纸部221搬送的搬送滚筒233。ADF原稿玻璃206位于在该搬送滚筒233的下方。该搬送滚筒233由步进电机(未图示)驱动。因此,被从原稿台220向原稿搬送路径222给纸的原稿250通过使搬送滚筒233由步进电机的驱动旋转而被引导到ADF原稿玻璃206上。
这样,被放置在原稿工作台202a上的原稿250就通过拾取辊231被一页一页给纸,并通过搬送辊232和搬送滚筒233被搬送到原稿读取位置,即ADF原稿玻璃206处。
翻转部223中设置有:一端与从原稿搬送路径222的中途分岔的分岔点234连通且形成翻转路235的翻转工作台236。该翻转工作台236上设置有通过给纸/翻转电机(未图示)而能被驱动自由正反旋转的翻转辊237。在该翻转路235中安装有以支承轴作为转动中心能自由转动的分岔爪238。该分岔爪238通过支承轴的转动而把翻转路235对于原稿搬送路径222进行开闭,这样就把从搬送滚筒233向排纸单元270搬送的原稿250向翻转部223和排纸部221的任一个分配。即在纸页原稿读取模式之一的两面读取模式设定下,分岔爪238通过支承轴的转动而把翻转路235对于原稿搬送路径222打开,把通过搬送滚筒233搬送的原稿250向翻转路235引导,然后把正反翻转了状态的原稿250通过翻转辊237再次向原稿搬送路径222搬送。
这种本实施例的扫描装置200能把上述的纸页搬送装置适用在通过了读取位置后而向排纸口排纸的排纸单元270之间的弯曲部A和翻转部中。
即在搬送滚筒233与排纸单元270之间的搬送路径中使搬送方向急剧变化的弯曲部A和从翻转纸页正反的翻转部223到搬送滚筒233之间的搬送路径中的弯曲部B处,能形成设置转弯辊54和挂有搬送带65的第一带轮63和第二带轮64的结构。且在这些部位以外,只要是纸页搬送路径中纸页搬送方向急剧变化的弯曲部,即使是任何部位也能是设置转弯辊54和挂有搬送带65的第一带轮63和第二带轮64的结构。
参照的有关申请:本申请在享受先前于2005年9月5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号2005-256594号、先前于2005年9月16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号2005-270084号、先前于2005年10月27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号2005-312815号、先前于2006年4月12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号2006-109911号、先前于2006年5月31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号2006-151622号、先前于2006年6月23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号2006-173768号的优先权利益的同时,把其内容收入本文。

Claims (16)

1、一种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用纸引导部件,其被设置在纸页搬送路径中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转弯部的外侧;
旋转部件,其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而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内侧;
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具备与所述旋转部件并列设置的非驱动辅助旋转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以与搬送来的纸页搬送速度大致相等的线速度来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两外侧端面的距离约9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具备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上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下游侧的辊部件,所述驱动部把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辊部件同步地进行驱动或停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辊部件,并经由所述辊部件来驱动所述旋转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具备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上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上游侧且与所述旋转部件连结驱动的供给辊,和卡合在所述旋转部件上的单向离合器,
所述旋转部件在受到来自外部的使其与驱动旋转方向同方向旋转的力时能向所述驱动旋转方向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是将传送带绕挂在至少两个带轮上而成的构件,
所述传送带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的面将所述纸页搬送路径的内周侧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纸页搬送路径下游侧的所述带轮兼作位于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下游侧的初始的搬送辊对的一个。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具备作用于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上游侧的所述带轮的弹性部件,
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上游侧的所述带轮能抵抗所述弹性部件而从所述纸页搬送路径后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下游侧的所述带轮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在纸页宽度方向上断续地设置有多个。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的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下游还具备夹持搬送纸页的辊对,
所述旋转部件辅助纸页向所述辊对移动。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配置在纸页搬送路径内周侧的纸页搬送辅助装置,
所述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包括:
用纸引导部件,其被设置在纸页搬送路径中变更纸页搬送方向的转弯部的外侧;
旋转部件,其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而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内侧;
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页搬送辅助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中、朝向翻转纸页正反面的纸页翻转部的路径上或从所述纸页翻转部延伸设置的路径上。
16、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载置部,其载置原稿纸页;
原稿供给部,其把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所述原稿纸页向纸页搬送路径进行搬送;
读取部,其把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上搬送的所述原稿纸页作为图像来读取;
翻转部,其翻转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中搬送的所述原稿纸页的正反面;
用纸引导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纸页搬送路径中变更所述原稿纸页搬送方向的转弯部外侧;
旋转部件,其与所述用纸引导部件相对而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内侧;
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CN 200610128593 2005-09-05 2006-09-05 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Pending CN19442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6594 2005-09-05
JP256594/05 2005-09-05
JP270084/05 2005-09-16
JP312815/05 2005-10-27
JP109911/06 2006-04-12
JP151622/06 2006-05-31
JP173768/06 2006-06-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4208A true CN1944208A (zh) 2007-04-11

Family

ID=3804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28593 Pending CN1944208A (zh) 2005-09-05 2006-09-05 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4420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910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US8542416B2 (en) 2009-03-31 2013-09-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2164834B (zh) * 2008-09-24 2014-03-19 伊斯曼柯达公司 用于薄片对准的装置及方法
CN106542359A (zh) * 2015-09-17 2017-03-2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834B (zh) * 2008-09-24 2014-03-19 伊斯曼柯达公司 用于薄片对准的装置及方法
CN101850910A (zh) * 2009-03-31 2010-10-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US8531741B2 (en) 2009-03-31 2013-09-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8542416B2 (en) 2009-03-31 2013-09-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8542415B2 (en) 2009-03-31 2013-09-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6542359A (zh) * 2015-09-17 2017-03-2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542359B (zh) * 2015-09-17 2018-06-1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8158A (zh) 薄片翻转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310097C (zh) 成像系统
US6785504B2 (en) Apparatuses for color image formation, tandem color image formation and image formation
CN1720187A (zh) 带式传送设备以及利用这种带式传送设备的成像设备
CN101031017A (zh) 扫描仪和铰链
US20080145102A1 (en) Surface-moving-body driving device, bel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24459A (zh) 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677258A (zh) 记录介质进给装置及成像设备
CN1661487A (zh) 片材排出装置及具有其的片材处理装置
CN1755549A (zh) 转印带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5103A (zh) 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573589A (zh) 连接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641491A (zh) 转印装置
CN174987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313340C (zh) 成像装置的送纸机构
CN1944208A (zh) 纸页搬送辅助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2752215Y (zh) 能平稳送纸的成像装置
CN1543187A (zh) 图象读取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445623A (zh) 成像设备
US77296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cleaning a photoreceptor, method for cleaning a photoreceptor,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ausing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clean a photoreceptor
CN1941823A (zh) 自动输稿器、原稿供给方法和计算机可使用的介质
CN1841225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CN1885196A (zh) 成像装置
CN1010638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60771A (zh) 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